电磁屏蔽涂料的研究进展

来源 :功能材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guo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磁屏蔽涂料是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产生的一类屏蔽电磁波的材料,其主要作用是减少或避免电磁波带给人们的危害、麻烦和不便.针对日益严重的电磁辐射污染,高性能电磁干扰屏蔽材料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因为它能阻挡来自通信和电子设备广泛使用的电磁辐射,对人类的健康以及信息的安全提供了有效的屏障.介绍了电磁波屏蔽的重要性,电磁屏蔽原理以及电磁屏蔽涂料的研究现状.综述了碳系、金属系、和复合型电磁屏蔽涂料的特点及发展状况,还比较了对于电磁屏蔽效果的影响较大的几种因素,对于电磁屏蔽涂料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采用复配型填料发挥协同导电性,在涂膜中形成良好的导电涂层,通过对电磁波的吸收,多次反射来实现屏蔽.而且屏蔽剂之间的交联接合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使结构更加稳定,且大大提高了屏蔽电磁波的能力.因此积极研发电磁屏蔽技术,发展电磁屏蔽材料对人们的生活以及国家的安定有着深远的意义.
其他文献
以花生壳粉为原料,通过化学机械法从中提取纳米纤维素,采用溶胶-凝胶法,在花生壳纳米纤维素悬浮液中加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以对其进行改性,并采用冷冻干燥法最终制备了纳米纤维素超疏水气凝胶.将通过喷涂的方法使纳米纤维素超疏水气凝胶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整理到棉织物上,分别对超疏水气凝胶和超疏水棉织物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所得的纳米纤维素气凝胶具有三维片状结构,具备超疏水性能;在对超疏水棉织物进行整理后,其超疏水性能显著提升,同时水接触角(WCA)能达到160°,并且也具有较好的抗污性能和自清洁性能,
通过微波法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u-MIL-101(Fe),然后以此为前驱体煅烧制备了CuFe2 O4催化剂,并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空速、SO2、H2 O等因素对催化剂NH3-SCR催化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CuFe2 O4催化剂可以在250~450℃的宽温度区间保持90%以上的脱硝效率,反应前后催化剂无明显变化,同时in situ DRIFTS光谱结果表明,CuFe2 O4催化剂在脱硝过程中同时存在L-H以及E-R两种反应机理.
鳞片石墨由于其较高的石墨化度、高结晶度和纯度,具有很高的平面热导率而成为制备定向高导热复合材料的重要原料.其与铝基体复合制备的鳞片石墨/铝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综合性能,更是在电子通讯和航空航天领域有更显著的应用优势.介绍了近年来鳞片石墨/铝复合材料的主流制备技术及其导热性能,从碳-铝两相润湿性、界面反应出发,分析了鳞片石墨表面改性的方法及其对复合材料界面微结构和导热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展望了今后鳞片石墨/铝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4种比例不同的钙钛矿型复合金属氧化物钴酸镧催化剂,La(NO3)2、Co(NO3)2、柠檬酸之间的比例分别为1:1:3、1:1:4、1:1:5、1:1:6.采用XRD、SEM、TEM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以酸性红B为研究对象,以氙灯模拟太阳光照射下降解酸性红B染料废水.结果表明,4种催化剂对酸性红B的降解率均达到80%以上,而比例为1:1:6时的LaCoO3催化剂对酸性红B的降解效果最好,在20℃下可见光照射1 h后降解率达到88.52%.通过研究发现,制备出较大比表面积
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AgBr-WO3/GO复合可见光催化剂,制备的AgBr-WO3/GO表现出比WO3和WO3/GO更强的可见光吸收.AgBr-WO3/GO的表观光催化降解2,4,6-三氯苯酚的速率常数k为0.677 h-1.可见光光照4 h后,2,4,6-三氯苯酚的去除率达到94%以上,明显优于WO3和WO3/GO.实验结果表明,Ag、AgBr、WO3和GO之间的界面载流子转移增强显著提高催化剂的可见光降解活性.所得AgBr-WO3/GO具有良好的光化学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能.
针对目前纳米银(AgNPs)制备方法中存在的纳米银颗粒粒度分布不均,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利用柠檬酸钠和无水乙醇作还原剂,以柠檬酸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保护剂制备纳米银.利用紫外吸收光谱分析、XRD、SEM、TEM、EDS、Zeta电位仪等多种技术表征所制备纳米银的特征,结果表明纳米银颗粒为球形面心立方结构,粒径分布范围小,平均粒径在49.3 nm左右,分散均匀.采用室内暴露培养的方式,探究了不同浓度纳米银对反硝化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denitrificans)的毒性作用.研究结果
室内空气质量直接关乎人体健康,甲醛属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严控污染物之一.室内甲醛浓度低但危害大,对于大风量低浓度甲醛治理,吸附技术是主流技术之一,吸附材料又是该技术的核心.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室内低浓度甲醛净化吸附材料及其吸附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对比研究了碳基吸附剂、硅基吸附剂以及MOFs及POPs材料对甲醛的吸附相平衡和动力学,并综述了提高吸附剂甲醛吸附性能的改性方法;最后详细阐述了甲醛在吸附剂上的吸附机理以及水汽对吸附剂甲醛吸附性能的影响.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磁性Fe3O4粒子.碱性条件下,以Fe3O4为核采用St?ber法和溶胶-凝胶法在其表面依次包覆SiO2和介孔(m)TiO2,通过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ES)对其表面修饰后,采用乙二醇的多羟基还原性,将Pt原位还原负载在Fe3O4@SiO2@mTiO2表面合成核壳型磁性纳米复合材料Fe3 O4@SiO2@mTiO2@Pt.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对样品的微
硅材料因其超高的理论比容量、较低的放电电压及锂离子扩散势垒,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然而,硅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引起巨大的体积膨胀,严重影响其电化学性能.设计具有纳米尺寸和多孔结构的硅负极材料是实现高容量硅负极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大多数的制备方法通常工艺复杂、成本高、产率低,限制了其商业应用.因此,采用低成本的方法实现优异电化学性能的多孔纳米硅材料的大规模制备成为了关键.综述了低成本的二氧化硅源镁热还原制备锂离子电池纳米多孔硅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硅负极材料未来的商业化应用进行了展
Mo原子具有较高的价态(+6),每个掺杂的Mo原子可以向ZnO晶体贡献4个自由电子,因此,Mo原子被认为是提高ZnO薄膜导电性的潜在掺杂剂.采用射频磁控溅射制备不同溅射功率下的MZO透明导电薄膜,研究溅射功率对MZ O薄膜表面形貌、微观结构、组织以及光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功率制备的MZO薄膜样品都沿(002)方向择优生长;MZO薄膜中的Mo离子以+6价存在;MZO薄膜的禁带宽度为3.41.此外,射频功率对MZO薄膜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电学和光学性质有很大影响.当溅射功率为150 W时,MZ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