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引进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研究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ngqing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技工院校在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上进行了适合中国特色的“双元制”探索,但在本土化发展上,仍有许多困难与挑战。通过深入分析技工院校发展现状,探究技工院校引进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本土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和对策,以克服德国“双元制”水土不服的问题。
  关键词:技工院校;双元制;职业教育
  


  德国是职业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双元制”堪称“职业教育”的典范。“双元制”指的是校企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办学制度[1]。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双元制”模式试点工作,经过几十年探索,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技能人才,但在观念认识、政策制度、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技工院校发展现状分析
  技工院校是人社部门主管,以培养技术工人为主要目标的学校[2],对初、高中毕业生进行学制教育,同时,对失业人员、青年求职者、退役士兵等群体进行职业培训,向社会输送大量技能人才。截止目前,全国共有技工院校近3000所,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已成为就业率最高的教育类型,为我国改革创新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在人社部组织制定的《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中,明确强调要“推广‘校企双制、工学一体’办学模式”。近些年来,不少地区和学校采用“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增强了服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能力。
  二、技工院校引进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遇到的问题
  技工院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了职业教育发展生命力。经过长期发展,技工院校总体规模维持在稳定状态,整体实力在不断增强,但在引进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本土化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从外部环境以及自身发展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如下问题:受传统观念等众多因素影响,技能人才仍存在资格、学历等政策障碍和体制束缚,职业发展不畅、地位待遇不高、内生动力不足,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还未形成;技工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由于管理体制不同,长期以来,在发展导向、人才引进、资金投入、招生环境等方面缺乏统筹规划,政府、行业部门、教育部门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支持力度不够,招生、生均拨款、教师和毕业生待遇等方面的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各地、各校不同程度的缺乏“双师”、“大师”,教师和管理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内部管理、专业建设、人才引培、师资培养等内涵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中存在学校热企业冷“两张皮”现象。另外,学校培养标准与企业用人需求、当地产业发展不相融合,无法适应新形势,对接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成为优化技工教育的最大障碍。
  三、技工院校引进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发展建议和对策
  1.优化社会环境
  为更好地改善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本土化的外部环境,从而加快技工院校发展过程中突出问题的解决。一是激发技能人才的创造活力,营造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通过对技能人才激励、培养、使用等全过程综合施策,全面提高技能人才待遇。二是推动相关改革举措落地见效,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从源头和机制上找到阻碍技能人才工作问题的症结所在,在解决问题上精准发力,补齐技工教育发展短板。三是搭建校企融合发展交互平台,建立以多种平台为依托的长效合作模式。企业积极与技工院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实施方案,明确双方责任与义务,互派教学人员,消除学校学习与岗位所需之间的矛盾。
  2.努力强化自身
  基于良好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加强自身内涵建设。一是加强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在学校教学改革、师资培养、办学条件等内涵发展上进一步提高。二是加强校际、校企合作,提高办学水平和校企融合层次。吸收先进院校管理经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升技能人才培养水平。与知名企业开展合作,整合教育及行业、企业资源,实现联合培养、工学交替、双师带徒,促进高技能人才一体化发展。三是积极推进“双师型”人才的引培。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大对专业领头人、教学名师等培养力度,打造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
  3.本土化的探索
  对德国“双元制”本土化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法:一是教育模式本土化。把握企业用人需求,整合企业和学校资源,探索自身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对接当地主导产业,打造精品专业,与企业共育人才、共享成果。二是师资本土化。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双师型”、“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理论修养和思想认识,加强对企业能手、专技人员聘用管理。 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加强教师、学生之间交流与学习,引进更多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增强服务院校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巧妍,陈祥光,刘金海,孙玉梅,王友林.“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应用型大学的实践反思及改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01):28-31+41.
  [2]李欢欢.经济新常态下江西省技工教育发展研究[D].南昌大學,2017.
其他文献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变得比以前碎片化,也变得更加便捷,使得电视节目受到了全新方式的审视。如何通过依靠互联网培养广播电视编导,从而培养出更合格的人才,已经成为了当前高校关注的重点。本文对当前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能够更好进行专业建设的办法。  关键词:“互联网+”;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建设    广播电视编导是一门与现实、业界的联系都十分紧密的专业,影视产业
期刊
摘要: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平台机制建设,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兼顾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需要注意教学目标实现与网络资源选择的有效对接问题,课堂教学效果与网络平台施教的有效共振问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辅相成问题,师生互动与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正能量“渗透”问题。  关键词: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平台;创新机制    博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期刊
摘要:高校各类突发事件频发,对应急处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校在突发事件应急标准化研究方面的现状却严重滞后于应急工作的需求。在总结国内外应急标准工作的基础之上,针对高校突发事件处置流程、事件类型、相关标准支持等三个维度,梳理出高校突发事件维度结构模型。提出了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标准体系二级指标框架,以期为高校应急标准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标准体系    1 概述  
期刊
摘要:在我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加剧,个体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心理服务需求不断增大,对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提出“数量”和“质量”的期许。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积极探索推动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的新对策。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历程;发展对策    一、我国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发展历程  应用心理学专业是培养应用心理学人才的摇篮,梳理其发
期刊
摘要:易班平台环境下,辅导员进行线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遭遇实践瓶颈,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需要辅导员借助易班平台进行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机制探索,本文从提高认识、建立机制、注重监管、探索新途径等方面对此机制进行了探微。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易班;辅导员    易班是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举措,其性质是高校教育教学、生活服务和文化娱乐的综合性互动社区,是上海教育系统网络文
期刊
摘要:高职专升本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从高职专升本教育的探索和实践看,专升本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专”与“本”的衔接问题。本文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从专升本学生的特点入手,分析专升本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职专升本教育;衔接;策略    一、专升本学生的特点分析—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  首先,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态度认真。根据对内蒙古财经大学职业学
期刊
摘要: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就是大学生就业难。本论文先谈意义引出研究本论题的重要性。主要从三大方面进行研究:第一方面从宏观经济方面入手,研究对大学生就业影响最大的问题之一的宏观经济。第二方面从大学生就业的特点入手,研究大学生就业与非大学生就业的不同。第三方面从改善现大学生就业难研究,研究大学生怎样通过自身的学习实践去改变中这一就业难的现状。  关键词:宏观经济;大学生;就业难;就业率
期刊
摘要:在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实施现代学徒制可以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还有效促进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在笔者所在学校与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齐齐哈尔工务段联合开展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中,校企借鉴企业班组管理模式和“三控”措施在实践教学阶段开展了“一师带一徒”和班组管理,在有效提升实习质量、确保学徒人身安全的同时,提升了学徒(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沟通学习能力
期刊
摘要:足球课程具有一定的开发性与拓展性,是学生课余时间休闲、健身、娱乐的一种重要运动方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足球课程已成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有效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与创新。为此,本文将针对高职院校足球教学训练工作进行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足球教学;体育训练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工作日益推进,足球教学工作成为当代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期刊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现代化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苛,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就业成为了困扰学生的难题。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信息处理的能力,还需要熟练的运用英语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在这个背景下,笔者以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工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高职学生的就业导向,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浅析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建构便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新模式,旨在促进高职教育质量的提升与发展。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英语教学;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