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生肌膏应用在肛门周围化脓性汗腺炎的方法、疗效。
【关键词】 肛门周围化脓性汗腺炎;生肌膏;诊治
肛门周围化脓性汗腺炎是临床常见肛肠科疾病,在我国占肛管直肠疾病病人数的35%,由于局部肿痛病情变化多端,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手术疗法也不一定一次性治愈,大面积创面其病程长,体温高、溃疡面波及范围广泛,即使手术有时需做二次甚至多次手术,我科于2004年至今局部采用生肌膏换药,结果全部病例治愈,有效率100%。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22岁-63岁,平均38岁,病程22天-10年、平均5年,病位多位于肛门横线前及会阴区16例、肛门横线后骶骨前8例、肛门横线前后两侧7例、其中病变累及阴囊下4例、骶骨前并出现韧带下瘘道2例、侧方肛周并且恶变1例。
1.2 治疗方法 ①本组病例均用生肌膏制成油纱条,取小号绷带折叠后,放在长方形的无菌针盒中,上面均匀的铺盖生肌膏(炖化后纱布条应布满油膏为宜)。放在高压锅中高压灭菌,换药前应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汤药煎汤熏洗肛门处。视创面大小病情轻重剪下生肌膏油纱条,充填创面,无菌纱布块盖贴,胶布固定。另外为了防止油纱条脱落,必须用大宽胶布加压固定。每日两次早晚换药,并且每天便后必须换药,直至创面愈合。并且注意全身治疗,酌情应用活血化清热瘀、清热解毒之中药制剂静点。②生肌膏的组成:当归、白芷、血竭、乳香、没药、珍珠粉等经过加工制成纱条,方中以当归,白芷活血、止疼、排脓、血竭、凉血、解毒、化瘀、收敛、防腐、乳香、没药活血、止疼、生肌,并辅以珍珠粉清热、凉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止疼、生肌。③生肌膏的制作;先将当归、白芷放入香油中浸泡3天,取出后放在大勺内慢火熬至微枯燥,在用大纱布滤清,在复入大勺内熬滚开,沸点在100℃时,把乳香、没药、血竭研粉搅拌均匀,混在一起放置在阴凉处1天,次日在大勺内微火化开,在把珍珠粉倒入。全部放在一个大的容器内保存,最好温度保持在4℃。④生肌膏的原理:肛门周围化脓性汗腺炎换药1一2天后,创面疼痛明显减轻,大创面愈合较好。本着“热者寒之.烁者润之,湿者燥之”的治疗原则。具有显著的止痛、消肿、止血、防腐、生肌之功效,且无明显的副作用,是理想的治疗肛门周围化脓性汗腺炎的中药换药制剂。
1.3 治疗结果 本组31例肛门周围化脓性汗腺炎应用生肌膏疗程20天-3个月,平均30天,随访至今3年除1例恶变外,余均未复发。
2 讨 论
肛门周围化脓性汗腺炎是肛门周围感染化脓蔓延至肛门周围间隙.肛门.直肠而形成。
该病多由于人体防御能力较强,正能胜邪,可拒邪于外,于表使邪热不能鸹张,渐而肿热局限疮,反之,如果人体抗病能力较差,正不能胜邪,热毒深壅滞而不散,久则热胜肉腐,即可用生肌膏疗效好。
肛门周围化脓性汗腺炎多发生于身体健康、皮肤油脂多、常有粉刺的中年男性多见,初期肛门周围皮肤表面可见汗腺、毛囊一致的小硬结,发生肿胀、化脓、多自然破溃、流出糊状有臭味的脓性分泌物。炎症时轻时重,反复发作,逐渐形成皮下窦道或瘘管。由于慢性炎症的刺激,病变部位皮肤变硬、肥厚、呈暗紫色、表面凹凸不平,常见有数个大小不等的窦道开口,挤之有脓性分泌物流出。本病还与吸烟、饮酒有关,大多数嗜好烟酒(均有酒后复发史)导致本病的化脓性感染。还可能与外界人为因素有关,如搔抓、挤捏、针刺等因素,皮下硬结有的经过处理,可能缓慢消散,而大部分则发生感染化脓,使阻塞的腺体带菌,菌体在腺体内繁殖,生长即发生化脓。又因感受风湿热,虫毒之邪或血虚生、风、化燥、伤阴,肌肤失养所致。急性者带以湿热为主,而且急性者多与脾虚湿热有关。慢性者多因久病耗伤阴血,血虚风燥。常表现为肌肤甲错。《医宗金鉴、血风疮》此症有肝脾二经湿热,外受风邪、袭于皮肤、郁于肝经,致通身生疮、形如栗米,瘙痒无度、抓破时,油脂水浸滛成片,令人烦躁、口渴、瘙痒,日轻夜甚。本病发生于心、肺、肝、脾四经及肛门潮湿有密切关系。
本病的诊断并不困难,对在肛管远端大汗腺炎分布区域可见皮下一个或数个硬结,以及反复发作化脓后呈现的多个瘘口,和凹凸不平疤痕块或是大汗腺管口阻塞局部形成脓肿,破溃后流脓久不愈合,多在皮肤及皮下组织病变,范围广泛、有多个外口,但无内口,外口距肛门较远,瘘管位置表浅与肌间隙无任何联系。因此生肌膏能使药液迅速渗入炎性组织内部,对残存在有机组织中起到改善微循环和营养支持的作用。能使坏死组织发生酶解酸败,通过“自动引流”排出,从而加快脓腔闭合,能有效地引流脓液、止疼、防腐、生肌,无明显的副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3 预 防
应经常保持肛门皮肤清洁,勤换内裤。禁止用手搔抓皮损区,以免加重病情。多汗者应经常洗澡、或坐浴,避免外界不良刺激。忌食辛辣、海鲜、鱼虾、久坐、久立。如炎症重时及时切开排脓,以防进一步蔓延,应警惕癌变。平时经常锻炼身体,增加机体抵抗力。
4 结 论
经临床观察证实,生肌膏可促进创面愈合,具有良好的止疼、防腐、生肌的作用。
【关键词】 肛门周围化脓性汗腺炎;生肌膏;诊治
肛门周围化脓性汗腺炎是临床常见肛肠科疾病,在我国占肛管直肠疾病病人数的35%,由于局部肿痛病情变化多端,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手术疗法也不一定一次性治愈,大面积创面其病程长,体温高、溃疡面波及范围广泛,即使手术有时需做二次甚至多次手术,我科于2004年至今局部采用生肌膏换药,结果全部病例治愈,有效率100%。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22岁-63岁,平均38岁,病程22天-10年、平均5年,病位多位于肛门横线前及会阴区16例、肛门横线后骶骨前8例、肛门横线前后两侧7例、其中病变累及阴囊下4例、骶骨前并出现韧带下瘘道2例、侧方肛周并且恶变1例。
1.2 治疗方法 ①本组病例均用生肌膏制成油纱条,取小号绷带折叠后,放在长方形的无菌针盒中,上面均匀的铺盖生肌膏(炖化后纱布条应布满油膏为宜)。放在高压锅中高压灭菌,换药前应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汤药煎汤熏洗肛门处。视创面大小病情轻重剪下生肌膏油纱条,充填创面,无菌纱布块盖贴,胶布固定。另外为了防止油纱条脱落,必须用大宽胶布加压固定。每日两次早晚换药,并且每天便后必须换药,直至创面愈合。并且注意全身治疗,酌情应用活血化清热瘀、清热解毒之中药制剂静点。②生肌膏的组成:当归、白芷、血竭、乳香、没药、珍珠粉等经过加工制成纱条,方中以当归,白芷活血、止疼、排脓、血竭、凉血、解毒、化瘀、收敛、防腐、乳香、没药活血、止疼、生肌,并辅以珍珠粉清热、凉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止疼、生肌。③生肌膏的制作;先将当归、白芷放入香油中浸泡3天,取出后放在大勺内慢火熬至微枯燥,在用大纱布滤清,在复入大勺内熬滚开,沸点在100℃时,把乳香、没药、血竭研粉搅拌均匀,混在一起放置在阴凉处1天,次日在大勺内微火化开,在把珍珠粉倒入。全部放在一个大的容器内保存,最好温度保持在4℃。④生肌膏的原理:肛门周围化脓性汗腺炎换药1一2天后,创面疼痛明显减轻,大创面愈合较好。本着“热者寒之.烁者润之,湿者燥之”的治疗原则。具有显著的止痛、消肿、止血、防腐、生肌之功效,且无明显的副作用,是理想的治疗肛门周围化脓性汗腺炎的中药换药制剂。
1.3 治疗结果 本组31例肛门周围化脓性汗腺炎应用生肌膏疗程20天-3个月,平均30天,随访至今3年除1例恶变外,余均未复发。
2 讨 论
肛门周围化脓性汗腺炎是肛门周围感染化脓蔓延至肛门周围间隙.肛门.直肠而形成。
该病多由于人体防御能力较强,正能胜邪,可拒邪于外,于表使邪热不能鸹张,渐而肿热局限疮,反之,如果人体抗病能力较差,正不能胜邪,热毒深壅滞而不散,久则热胜肉腐,即可用生肌膏疗效好。
肛门周围化脓性汗腺炎多发生于身体健康、皮肤油脂多、常有粉刺的中年男性多见,初期肛门周围皮肤表面可见汗腺、毛囊一致的小硬结,发生肿胀、化脓、多自然破溃、流出糊状有臭味的脓性分泌物。炎症时轻时重,反复发作,逐渐形成皮下窦道或瘘管。由于慢性炎症的刺激,病变部位皮肤变硬、肥厚、呈暗紫色、表面凹凸不平,常见有数个大小不等的窦道开口,挤之有脓性分泌物流出。本病还与吸烟、饮酒有关,大多数嗜好烟酒(均有酒后复发史)导致本病的化脓性感染。还可能与外界人为因素有关,如搔抓、挤捏、针刺等因素,皮下硬结有的经过处理,可能缓慢消散,而大部分则发生感染化脓,使阻塞的腺体带菌,菌体在腺体内繁殖,生长即发生化脓。又因感受风湿热,虫毒之邪或血虚生、风、化燥、伤阴,肌肤失养所致。急性者带以湿热为主,而且急性者多与脾虚湿热有关。慢性者多因久病耗伤阴血,血虚风燥。常表现为肌肤甲错。《医宗金鉴、血风疮》此症有肝脾二经湿热,外受风邪、袭于皮肤、郁于肝经,致通身生疮、形如栗米,瘙痒无度、抓破时,油脂水浸滛成片,令人烦躁、口渴、瘙痒,日轻夜甚。本病发生于心、肺、肝、脾四经及肛门潮湿有密切关系。
本病的诊断并不困难,对在肛管远端大汗腺炎分布区域可见皮下一个或数个硬结,以及反复发作化脓后呈现的多个瘘口,和凹凸不平疤痕块或是大汗腺管口阻塞局部形成脓肿,破溃后流脓久不愈合,多在皮肤及皮下组织病变,范围广泛、有多个外口,但无内口,外口距肛门较远,瘘管位置表浅与肌间隙无任何联系。因此生肌膏能使药液迅速渗入炎性组织内部,对残存在有机组织中起到改善微循环和营养支持的作用。能使坏死组织发生酶解酸败,通过“自动引流”排出,从而加快脓腔闭合,能有效地引流脓液、止疼、防腐、生肌,无明显的副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3 预 防
应经常保持肛门皮肤清洁,勤换内裤。禁止用手搔抓皮损区,以免加重病情。多汗者应经常洗澡、或坐浴,避免外界不良刺激。忌食辛辣、海鲜、鱼虾、久坐、久立。如炎症重时及时切开排脓,以防进一步蔓延,应警惕癌变。平时经常锻炼身体,增加机体抵抗力。
4 结 论
经临床观察证实,生肌膏可促进创面愈合,具有良好的止疼、防腐、生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