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是历史控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rat1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希特勒非常热爱读书,他从奥地利的一个小镇“北漂”到维也纳后,读完了维也纳图书馆1/3的书;参加德军去前线打仗时,别的战友都在讨论女人和美食,他却专心致志地读书;当上德国总理后依然嗜书如命,哪怕苏军兵临城下,他还在地堡里读书。
  希特勒读的书五花八门,其中历史类占了很大的比例。他希望通过历史——尤其是伟大君主的历史,想象自己就是救世主,将会领导德国从衰败走向荣耀。不过,他只是有选择地读符合自己观点的内容,对不符合自己观点的内容一概摒弃。这就导致他读书越多,人格就越偏执,也越迷信种族主义。
  1924年,希特勒发动啤酒馆政变,以叛国罪被捕入狱。在此之前,据说他曾雄心壮志地要写一部《犹太史》。然而他入狱后放弃了这个计划,因为他想写一部题材更宏大的历史著作,而不是局限于某个主题。于是,他以自己口述、别人帮他整理成文稿的方式,完成了一本叫《四年半来与谎言、愚蠢和怯懦斗争的情况》的书。
  这本原是历史著作的书,写着写着就成了他的传记,包括他的童年、维也纳的岁月、赤色革命,以及纳粹党在慕尼黑初期活动的叙述。除了成长经历,希特勒还在这本书里阐述自己的政治思想,包括对议会政府、君主政体、社会主义等问题的看法。
  希特勒出狱后,这本书在慕尼黑出版。出版前有人向他建议,这个书名冗长而没感染力,无法吸引读者,如果换个标題应该能成爆款。于是,希特勒换了个书名——《我的奋斗》。
  这本后来成为“纳粹党圣经”的书杂乱无章,但希特勒一直认为这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他曾对批评这本书的人说:“你要我修改此书,好像我是作家准备重版自己的作品似的。但我不是作家,而是政治家……我将在这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中加以修改!”
  希特勒没上过大学,但对德国的大学教育非常不满,尤其是历史教育,“我国大学教授所讲的历史理论,贻害没法补救。这足以证明只读历史而不能理解就是‘食而不化’,这情形随处都是。”
  为什么这种历史教育导致学生“食而不化”?希特勒如此解释,“因为所教的不过是少数日期及生死年代和人名、地名而已,大纲要领反而概付阙如”;“他们不教根本的要点,仅由少数具有天才的学生自行发掘其中的意义。”也就是说,大学的历史教育只是死记硬背,这有什么用?
  这样的历史教育无疑是非常失败的,所以希特勒认为要改良。改良的方向在哪里?他说:“我们读史并不只是研究陈迹,而是要找一种教训作为警戒”;“我们对古史的研究也是不可忽略的”;“我们民族必须有一部世界史的著作,且把民族问题放在首要地位。”概括起来,就是历史教育要注重借鉴历史,以及注重培养学生全球化的视野。
  尽管希特勒说起历史教育问题头头是道,但他连犹太人究竟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种族都没弄清,只是很笼统地称犹太人是一个种族,可见他对很多历史问题也是食而不化。
其他文献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春天,嘉庆为了给读书人谋点儿福利,便举行了一场恩科。各省举人进京应考,角逐进士头衔,这也是嘉庆六旬万寿庆典的一部分。会试完毕,紧接着进行殿试,然后发榜,最后举行“传胪大典”。这是由皇帝在太和殿宣布进士名次的重要典礼,没想到嘉庆却被气得七窍生烟。  传胪大典那日,文武官员盛装列队,新科进士精神抖擞,乐队高奏《庆平章》。嘉庆身着礼服,由大学士、御前侍卫陪同,在中和殿等候典礼的
1864年7月22日,对于忠王李秀成来说,是一个悲惨的日子。就在这天,他被曾国藩的湘军俘虏了。  被俘后,李秀成写下了数万字的自述手稿,开篇就说,他书写太平军的历史是为了“呈老中堂(曾国藩)玉鉴”,“我一片度心写就,并未瞒隐半分”。他拼命称赞过去的死敌,把攻占天京的曾国荃说成是“有德之人,深可服佩”;曾国藩则是“恩深量广,切救世人之心”;湘军“常胜,未见败过”。  向敌人讨饶的另一方法就是矮化自己
明朝沐王府的官方ID叫“黔国公府”,在云南是个特立独行的政治存在。云南有很多散居的少数民族,由各处土司统治,为防他们“无组织、无纪律”,朝廷钦定的黔国公与当地政府(如云南巡抚等)共同管理土司。  说起黔国公的始祖,那可大有来头,就是朱元璋的养子沐英。因为靠山够硬,再加上沐英的确能打,所以沐王府在土司中很有权威。但随着明朝的实力一跌再跌,黔国公的继承者们逐渐hold不住了。传到沐天波这代,各处土司已
世界上最“简陋”的景点能达到什么程度?答案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简陋到只有一个水泥砌成的圆柱形建筑,一年只有三个月发出光束的观赏时间,全球却有数百万游客追捧其为最有意义的景点,甚至有百万人亲自签名并广为流传。  它就是豎立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以北的维迪岛上的世界著名景点“梦想和平塔”,每年10月9日,灯塔点亮,直到12月8日熄灭。  而这两天正是英国摇滚音乐家约翰·列侬的生日和忌日。作品的设计者是列侬
世人提起拿破仑,通常有两个印象:个子虽矮,却是个战神。但拿破仑的人生,远远不只有辉煌的军事成就。  拿破仑很爱读书,他坚信,要想创造历史,先要研究历史,所以阅读了大量历史、哲学、政治类书籍,是个十足的社科迷。  在军校上学时,他已在读伏尔泰、卢梭的作品,毕业后当了尉兵,别的同事结束执勤就出去浪,他则在自家的破房子里研读炮兵的原理和历史、攻坚战的法则、柏拉图的《理想国》-远征埃及时,他在船上也塞了很
巴山夜雨,涨满秋池,点滴屋檐似是细碎的管弦声。  绢纸削薄,微微发黄,笼罩着一星单薄的烛火。李义山缓缓剔亮灯笼,眼神迷离,约是思念起故人。我见他闲坐无聊,便从灯里化形出来,抬手一点他的额头:“黄叶风雨,秋寒入骨,你可是思念妻子了,为何不回去看看?”  他忽然见我,却也不惊,可能知道我是伴他多年的这盏孤灯,只是怅然抬手,去接那飘零夜雨:“身为男儿,不建功立业,怎么归乡见妻子?”可那眉宇间却是说不出的
敦煌石窟里那些不长翅膀不生羽毛,头顶没有光环,借助云但不依靠云的神就是飞天,他们靠衣裙、彩带飞上天。然而把这些彩带运用得得心应手的,并不一定都是柔美轻盈的小仙女。  敦煌石窟创建于北凉时期,窟中的内容基本上是对西域石窟的模仿,此时的飞天造型简朴,多为椭圆脸,大鼻子,深凹的眼窝,大眼睛,大耳朵,且多为男性,并且动作比较僵硬,飘带舞动的形式单一,身子只要是“U”字形,基本就是在飞舞了。  一眼认出西域
明朝开国年间,混搭风相当讨嫌。有不懂法的军汉们擅自穿靴子在街上踢球,被朱元璋撞见后,统统当场砍脚。明初最杰出的画家戴进也因为给画里的平民错用了官服的大红色,被明宣宗剥夺了画家身份,晚年贫寒而死。  但从明朝中期起,混搭却成了服饰潮流。成化年间,朝鲜使团来人贡,朝鲜人穿的马尾裙瞬间吸引了满朝文武的眼球,引得官员们纷纷效仿。随后,混搭風越来越大胆:明初时士绅们指定穿戴的峨冠方巾,大户人家的佣人大摇大摆
梅兰芳扮演穆桂英时用到了印匣道具,只是一个黄绸包裹的六面体,却代表着王权。出征之际,元帅威风凛凛地高擎印匣,便可调动兵将,指挥千军万马。  戏中的桥段是。朝廷将印匣送来,命穆桂英率兵出征,穆桂英想起杨家满门忠烈却屡遭奸臣陷害,朝廷从来不闻不问,只有等到战势危急才想起杨家。这方印匣能接吗?穆桂英心生犹豫,但佘太君的态度很坚决,“一事当前,以国家社稷为重。你若实在不肯挂帅,就让我这个百岁之人来吧!”穆
说到《水浒传》里潘金莲的悲剧,有人认为她是自作自受,罪有应得;有人对她则报以哀其不幸的深切同情;也有人把她个人悲剧归结为当时的社会。那么,在围绕潘金莲的主客观情境中,究竟有哪些暗藏的“悲剧”元素?  无力改变的贫穷已注定没有人权。  潘金莲是穷人家的孩子,小小年纪被卖给清河县的张大户家当丫鬟。当时的社会,穷人家卖儿卖女的现象很多,尤其是遇到灾荒年。丫鬟就像主人家的房屋、存款一样,属于私有财产。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