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原生态景观设计规划的探讨

来源 :建筑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yang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的富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到来,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快,乡村变成小镇,小镇变成小城,小城变为中大型城市,变为繁华的都市。在以往的变化发展中,我们走过不少的弯路,有过很多的教训,也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本文指出了小城镇景观规划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性发展,以期用发展的眼光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目标,指导景观规划,确保小城镇景观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关键词:景观生态规划;小城镇;问题;价值
  1 引言
  小城镇,泛指20万以下人口的小城市,也包括依法建立的建制镇和农村集镇,它既处于中国城镇体系的最低层次,又与乡村有着紧密联系,是连接城乡的纽带,积极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的必由之路。小城镇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是建设好小城镇的关键所在,好的生态景观是成功的一半。做好小城镇发展规划,确保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大城市的景观开发也已基本成型。而小城镇则像是一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也许,年轻人,年轻的景观设计师们一展拳脚,实现胸中抱负的地方,正是这些亟待规划与创新的小城镇!
  2 小城镇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是界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是城乡的过渡体,是城市的缓冲带,乡村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它具有相当于景观边缘的效应[1]。小城镇既是城镇体系的最基本单元同城市有着很大的关联同时又是周围乡村地域的中心比城市保留更多的乡村性,因此小城镇尤其具有了城市和乡村的双重景观特性。
  原生自然景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个性,并构成了城市景观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下一些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把原来水草丛生的城市河道整治成为光洁照人的水泥驳岸,花巨资动拆迁建设物种单一的城市大草坪,大跃进式地把非本土化的异地大树“搬进城”。充满野趣的湿地变成了光鲜的池塘和喷泉;自由生长的灌木被连根拔起,转而被换成修剪整齐的装饰植物;乡土的野草则被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的常绿外来草坪所替代……那些曾经出现在我们身边的景色最后只能变成回忆。
  现在的城市规划中,对于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的保护日渐重视,而对于城市中的原生态景观却少有保护,政府往往是花费相当大的精力来营建人工景观,却对自然存在的生态机制视而不见。城市中这些自然景观的生态系统被破坏,最终土地失去了自我调节能力,变成了没有生命的土地。我们总是过于依赖“灰色”基础设施,试图靠人工系统来调节城市生态,解决我们的日常生活,包括交通、排水等等,这不仅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实际上是牺牲了自然本身的服务系统。
  3 原生态在小城镇景观规划中的价值
  原生态的景观规划与众多追求新奇、爆炸效应或气派、辉煌效果的风格截然不同,更多的是让我们感觉到质朴、亲切。它基于对纷繁现状的批判、审视和思考,从解决当代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环境、自然和文化中存在的问题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并将之介入到景观设计的实践与探索之中。
  3.1 原生态在景观规划中的美学价值
  原生态之所以是美的,其根本在于由自然物构成的景观可以营造一种氛围、一种意境,这种意境则是超越物质的。它的美学意义,可以用李白的两句诗说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相较于其他景观形态,亲切自然的原生态景观更容易获得使用者的共鸣与认同,从而达到超越物质的浪漫境界[2]。景观设计中的“原生态之美”反映了真实的人地关系,给予人们文化的归属感以及与土地的精神联系。在王向荣的“济南园博园的设计师园——快乐田园”项目中,诠释了花园并非展示和观赏的对象,而是空间的花园、过程的花园和诗意的花园的思想。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枯荣都是花园生命周期的一部分,每个生命阶段具有不同的魅力。在这里,人们建造、梳理、采摘、播种,体验春华秋实、四季之美,回归已经忽视、遗忘的花园的朴素的本质,原生态的乡村农事的乐趣带给人们快乐的田园感受[3]。
  3.2 原生态在景观规划中的生态价值
  “生态性与可持续发展”是主张“原生态”的景观设计师们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带来人与地、环境、资源的一系列危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代价是生态的日益破坏与恶化。原生态的设计理念正是致力于保护现存自然要素,和积极的生态重建。
  原生态景观设计注重自然生态演替且地带性特征明晰,利用“自然潜在植被”,即在所有的演替系列中没有人为干扰,而在现有气候与土壤条件下(包括那些人为创造的条件下)能够建立起来的植被类型[4],强调植被建设中以群落为单位,尽可能把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因地制宜的配置在群落之中,达到种群间的相互协调和群落与环境的协调,使植物群落结构合理。
  3.3 原生态在景观规划中的社会价值
  在中国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之中,中华民族面临着文化身份缺失的危机。在景观规划中这种文化身份丧失的危机表现得尤为明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是什么?这是当代中国景观规划师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王澍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做出了有益的尝试,超越了传统的校园景观,其核心理念为回归乡土,并让自然做工,王澍将之诗意地描述为“返乡之路”,场地原有的农地、溪流和鱼塘被小心保留,体现了乡土景观和地方文脉的保留与延续,王澍利用的江南旧瓦片就是一个典型的符号,在这个项目中,超过700万片不同年代的旧砖瓦被从浙江全省的拆房现场回收到象山新校园,重新演绎了中国本土可持续的建造传统[5]。
  3.4 原生态在景观规划中的经济价值
  原生态对于城市景观的经济价值主要表现在降低管养成本、增值城市资产、提升城市形象这几个方面。一些移植或进口的异国植物或热带植物除价格不菲之外,还消耗大量的养护成本与水资源,而一棵古树动辄上万几十万,存活率却只有50 %。原生态绿化系统自身的稳定性和自我维护的特性,减少了人们对于系统的外力影响需要,大大降低了城市景观的维护管养费用。   4 小城镇原生态景观规划的保护性发展
  对于城市原生态景观的保护性发展一方面是要尊重场地本身的特点,遵循其自然的生态格局和生长形态,另一方面是要对其进行有机的更新,使其发挥出最大的现实价值。“原生态”设计师立足于“足下文化”与自然之美,主张环境主义及生态恢复,并通过新的设计来强化场地及景观作为特定文化载体的意义。
  4.1 尊重场地与地域性
  对于城市原生态景观的保护,首先是要尊重场地的特殊性和地域性。尊重是对它原本自然面貌的尊重,一方面是尽量依照原始地形地貌进行规划设计,另一方面是对原始植被和生物群进行完整保留[6]。一方面也要注意保留场地上的历史遗迹,将新时代的印记与历史相结合,形成新的文化特色,延续城市文脉。保留、再利用和再生场地中的一切景观元素和材料,并使他们发挥新的实用与审美功能,像茂盛的野草和生锈的机器,都代表着场地的自然与文化遗产特征,是新设计产生的基础。
  秦皇岛汤河红飘带案例展示了城市绿地设计和建设中,如何利用原有场地资源,用最少的设计,来创造一个真正节约的城市绿地,为当代城市居民提供最多最好的生态服务,同时,让场地发生巨大的变化。设计师用一条“绿荫里的红飘带”——一条顺着汤河河流廊道而建的红色玻璃钢“长凳”,在完全保留原有河流生态廊道的绿色基底的同时,用最节约的方式,把城乡结合部一处河岸变成了美丽的城市休憩地,使公园成为一个受人工干预最少的城市公共空间,尊重场地现状即尊重了场地的历史。四周植物都是原有的,野草与场地的自然过程的保留,使公园的维护达到最少。
  4.2 对生态与环境的照应
  当前城市建设出路只有一条: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前在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下,判别和保护城市的生态底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态底线保障了城市基本生态安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障,应作为城市规划的根本前提和城市建设不可逾越的刚性界限。将自然请回城市,是当今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在环境保护意识逐渐觉醒的今天,生态城市逐渐成为中国一些城市的建设目标,其内涵就是让自然回归城市。兼顾城市中树木花草的生态多样性,不仅在视觉上更加美观,更能营造美的意境,而且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对人的身心健康更加有利[7]。
  4.3 体现对人的关怀
  原生态的景观规划意在构建一个亲切宜人的环境,满足每个使用者的基本需求,关照普通人的空间体验,而摈弃对纪念性、展示性的追求,是日常的、寻常的景观。现代景观规划理论强调规划的基点是以人为本,在更高层次上能主动的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和不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小城镇的建设是以人的需求为基础的,建设的好坏取决于对人愉悦的程度。因此小城镇景观规划应本着“以人为本”,即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考虑人的尺度和心理要求,将人的活动性和舒适性作为景观规划的出发点,注重保护和发掘当地的人文景观及风土人情,将人的活动融入到设计中,营造舒适、充满人情味的小城镇景观[8]。
  国外一些城市如土耳其安卡拉、韩国汉城、美国伊萨卡(Ithaca)等,均与荒野或原生态的森林相连。伊萨卡周边湖泊碧波荡漾,野鸭成群,孩子们在湖边轻松游戏,是国内城市难以见到的。香港有令全球城市羡慕的郊野公园。香港的土地利用中百分之四十用于郊野公园,百分之二十四用于建设。香港郊野公园建筑风格朴实,设施非常简单。公园道路除一两条车行道外,其他主要是简单原生态的石阶路。郊野公园的桌椅、烧烤炉、凉亭、露营地和远足小径帮助香港市民享受了丰富的自然风光和生态资源,并且享受这些游憩活动都是免费的。
  目前国内城市周边已经很难找到原生态的荒野,但一些尚不发达的地区、有待于开发的边远城市,可尽量避免重蹈现有城市建设的覆辙,或尽量保留现有荒野与城市相连,或通过退耕还林等手段修复城市周边自然,还是可以办得到的。
  4.4 现代艺术的融入
  原有场地的“设计”毕竟只反映过去人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当时的审美和价值取向,从艺术性来讲,这些与现代人的欲望和功能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还需加以提炼。所以,有必要对原有形式和场地进行改变或修饰。通过增与减的设计,在原有“设计”基础上产生新的形式,更充分地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将原有场地与现代环境艺术、装置艺术、多媒体艺术结合,使新景观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在自然与乡土的本色上,跳动着当代人的舞步。
  依然是秦皇岛汤河红飘带案例,在完全保留原有河流生态廊道的绿色基底上,引人一条以玻璃钢为材料的红色飘带。它整合了包括漫步、环境解释系统、乡土植物标本种植、灯光等功能和设施需要,用最少的干预,获得都市人对绿色环境的最大需求。在这里,低碳设计与低碳美学得到了最充分的表达。
  上述四个方面的结合,使小城镇新景观彰显出其现代中国的特色和“原生态之美”,在小城镇发展的过程中保留了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文化特征,维持了最优的城市景观风貌,使小城镇景观风貌不仅是视觉“美”的,同时是“健康”的与“有内涵”的。
  5 结语
  城市化发展,城镇建设这场风暴打破了小城镇昔日的宁静、悠闲,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劳动人民营建的独特的,属于自己的生存环境日益受到威胁。原生态是现代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新趋势之一,也是解决现有城市景观设计中种种问题的方法之一。原生态注重以“恢复”、“再现”原始自然状态的思路,来优化小城镇景观,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景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要认识到实现原生态的小城镇景观规划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要紧密结合小城镇总体规划,用发展的眼光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目标,指导景观规划,确保小城镇景观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陶联侦.小城镇发展规划中景观规划初探[J].小城镇建设,2003(12),20-21.
  [2] 沈福煦,中国古代建筑环境生态观[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 王慧.中国当代“原生态”景观设计美学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03.
  [4] 赵奕.原生态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价值与运用[D].硕士学位论文,江南大学,2007.
  [5] 孔祥伟.论过去十年中的中国当代景观设计探索[J].景观设计学,2008,(2).
  [6] 袁也.对于城市中原生态景观的保护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俞孔坚.走向新景观[J].建筑学报,2006,(5).]
  [8] 唐秀丽,赵荣山.生态特色人本——小城镇景观规划三位一体论[J].小城镇建设,2002(12),38-39.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中国已建、在建及拟建的水工建筑物中,以混凝土结构占据主导地位。大型或重要的水工建筑物一旦失事,常会造成重大灾害。然而,许多混凝土结构的水工建筑物,在建设期间与投入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形式、不同程度的裂缝。因此,水工建筑物砼裂缝成为了一项关乎水利工程能否安全运行的,普遍存在且难以有效预防和解决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对水利工程中常见的砼裂缝问题进行了浅要分析,并针对其成因提出了一些预防和治理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功率调节的特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通过工厂调试,证明此方案可行,安全性和稳定性大幅度提高,可作为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功率调节方式的备用值班方式,同时,在调试中对发现的不足之处及时给予修正,使本方案实用性更强,安全稳定性更好,达到了设计要求和目的。  关键词:计算机监控系统;功率调节;控制方式  一、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功率调节的功能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功率调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我国的水利水电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已经成为做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核心推动力量,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能否熟练掌握并且灵活应用各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引言  水利水电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它的利用是社会进步到现阶段的产
期刊
摘要:文章主要是阐述了水利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并对水利施工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水利施工;设备管理;设备维修  一、水利施工设备管理  1.1 专管与群管相结合  应当按照上级规定,根据本单位生产规模与实际需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设备专门管理系统。建立优化组合的组织机构及专业设备管理队伍,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配备管理设备的专职工程技术人员,在设备管理工作中
期刊
摘要:水闸是构成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日益增加,对区域居民财产和生命安全有这重要的影响,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水闸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影响着区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结合实例对水闸施工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水闸;水利工程;灌浆施工;钢筋砼  一、工程概况  某水闸工程,设计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设计排涝标准为30年一遇,设计最大排
期刊
摘要:帷幕灌浆技术在水坝修建加固以及地基防渗处理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文章对此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仅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帷幕灌浆;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前言:帷幕灌浆技术也称为止水帷幕技术,是指使用从地面钻取注浆孔洞及地质探孔,然后向孔洞中注入水泥浆或其他种类的浆液,使用导入的浆液挤出开挖断面及其周围一定的范围内岩缝嵌水,这样保证围岩的缝隙处可以被已经达到一定强度的浆液填充密实且形成完整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水利水电的发展。因此,如何做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成为了现今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就对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  一、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  1.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水流控制对施工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  在建设水利工程的同时要综合考虑河流及其周围环境会对
期刊
摘要:本文就粉喷桩在防洪堤建设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结合了具体的工程实例,对粉喷桩的施工技术作了详细介绍,并针对粉喷桩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以及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讨,以期能为更好地将粉喷桩应用于防洪堤建设工程施工中而提供参考。  关键词:粉喷桩;防洪堤建设工程;应用  所谓的粉喷桩,属于深层搅拌法加固地基方法的一种形式,也叫加固土桩,是采用粉体状固化剂来进行软基搅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是阐述了混凝土大坝病害原因,并对水下加固技术措施进行了论述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大坝;加固措施  引言  在混凝土大坝的安全管理中,除险加固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水下加固施工作业多需在水下进行,所以,加强对于水下加固措施的研究与应用是十分必要的。混凝土大坝的除险加固中,很多作业项目需要在水下进行,客观增加了其技术难度,所以,在积极总结和运用各种施工工艺、
期刊
摘要:排灌泵站在促进地区经济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排灌泵站地基基础对排灌泵站今后的使用和造价、工期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做好方案的比选和设计。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排灌泵站地基处理方案的比选,对采用的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加固方案进行了设计,对同类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排灌泵站;地基处理方案;比选;钻孔灌注桩;设计  0 引言  排灌泵站,一般用于农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