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性是对具体情境的形而上之思在艺术中的凝结,也是艺术的本源精神。当下,一些优秀的中国写意雕塑艺术不仅以实践驾驭雕塑的本体语言进入当代,而且凝练出具有哲学气质的诗性表达。诗性之美在中西美学传统中均有重要地位,形而上的诗性之美和现当代艺术观念以物质性的雕塑语言密切结合,以系统的方法探讨东西方美学传统与当代艺术创造的内在逻辑,联系形而下的规律和方法,有利于我们对现当代艺术创造重新进行解读。
关键词:当代中国;写意雕塑;诗性;美学;艺术观念
当下,雕塑艺术如火如荼地出现于各大美术馆、画廊或各类公共空间。在形式语言多样化的当下,写意雕塑凭借其与传统审美的密切联系和基于当代的艺术表现性,以各种不同形式越来越多地涌现于各大艺术传播平台。写意雕塑虽有着各自不同的样式,但拥有需要雕塑从业人员注意的共同的审美特点,即雕塑艺术中的诗性表达。这一审美倾向伏脉于悠久的中西方美学传统。
一、诗性的美学分析
诗是诗人对自身的感受与思考的艺术化抒发,而诗性则进一步凝结着艺术创作者对具体情境的形而上之思。东西方的先哲们从“轴心时代”开始就对诗歌的美产生了关注:在中国,孔子整理编辑了《诗经》,《论语》中也有对诗歌的理论阐释;在欧洲,西方先贤对艺术与美的探讨也往往从诗歌开始,如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贺拉斯的《诗艺》等。17至18世纪,意大利学者乔瓦尼·巴蒂斯塔·维柯(Giovanni Battista Vico)在他的著作《新科学》中,提出“诗性思维”这一概念,他认为诗性是“最初的智慧”。“诗性思维”是人类在最初面对未知的事物时,因为无法用已有、已知的经验去理解,从而发挥主观想象去解释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最原始的想象性思维。诗性也是人类最本初的感知与表达的思维方式。
中西方诗性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艺术的差异。西方诗性之美基于长期的叙事传统,进而走向抽象化的美。而中国诗性美学在早期也包含叙事因素,但经过千百年的审美淬炼与演进,中国诗性精神最内核的价值取向转为对“意”的美学追求。这种不同也对中西方艺术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并广泛影响各个艺术门类,其中包括雕塑艺术。诗的内容源于客观世界并回避表面的全面描摹,是情感与理性交融的结果。诗有词藻美,亦有节奏美和韵律美,最终走向形而上的意境美。
二、雕塑语言与诗性表达的内在关联
雕塑的艺术语言与诗不同,雕塑以实体与空间为构成语言,有限而直观,感受的主导方式为视觉,甚至包含触觉。诗的审美特点是音乐美、辞藻美、意境美,而雕塑的艺术表现基于实体形态在空间中的组合,造型与构成规律为节奏与韵律、材料与技术,最终是以“有意味的形式”来达成审美情感的视觉呈现。具体而言,诗的音乐美即语言的节奏与韵律之美;辞藻美即语言文字本身的材料美及在组织与使用当中呈现的技巧之美;意境美更是文学艺术共有的内容与形式结合与升华后的情景交融。
在传统时代,雕塑同诗歌在内容表达上有相似的特征,即通过“摹仿”来表达情感。比如,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把诗的表现过程阐述为:“摹仿这种创作方法并不是艺术创作的最终目的,而是艺术家选择的一种创作过程。”而同样,雕塑把三维立体的实物呈现出来,但其最终并不是以摹仿为目的,而和诗一样,借物来抒发情感。在不同的时代,情感的内容和抒发主题有所不同。写意雕塑基于雕塑艺术的基本语言:一方面纯化了雕塑艺术的本体语言;另一方面拓宽了雕塑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与涵义。因此,写意雕塑削弱了传统雕塑长期以来的叙事性,转向抽象,进而走向观念与表现,这一点与现当代诗歌的走向是一致的。同时,两者内在的创作机制,都是人的审美精神的物质化与形式化。
三、现当代写意雕塑诗性表达的个体化分析
雕塑是一种基于空间的、直接作用于人视觉感受的空间艺术形式,拥有可触摸的立体形象和实在物质。强调材料与观念的当代雕塑更是进一步削弱了作品的叙事性而强调了作品的意蕴或内涵。一些优秀的写意雕塑不仅以实践驾驭雕塑的本体语言进入当代,更将传统意境凝练成具有哲学气质的诗性表达。
亚里士多德在其《诗学》中说:“摹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采的方式不同。”认为“媒介”与“方式”是构成艺术作品的两大基本因素。在具有“诗性美学的当代的雕塑作品中,构成的形式即为‘方式’,材料的选择运用即为‘媒介’。本文从形式与材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当代一些优秀雕塑作品,例如吴为山的雕塑,就深得传统诗性审美的内涵。吴为山先生最早提出“写意雕塑”这一概念,本质上是中国传统文脉在雕塑领域的继续与延展。事实上,正是由于中国当代的雕塑艺术在本质和内涵上同诗性的中国传统美学具有共同的审美价值导向,以写意与意象创造为审美导向的“写意雕塑”才迅速成为雕塑领域的重要类别,并使写意雕塑得以彰显和延续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内在诗性之美,使雕塑与中国诗性傳统相契合。公共空间内的雕塑作品也在追求诗性表达,并将形式的运用或借用拓展至更广泛的领域和范围。苏州火车站南广场公共雕塑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广场中分布着雕塑家吴为山创作的八座城市雕塑作品,雕塑作品的大写意风格与竹林、水景相映生辉,颇具传统诗意审美。拓宽一下考察范围,苏州火车站主体坐北朝南,两侧为两条廊道,是供旅客遮阳避雨的通道,并界定了广场空间的范围,主建筑、城墙、护城河,廊道围合起南广场公共空间,空间内竹林、雕塑和水景组成契合中国传统审美意境。这种基于整体空间的总体规划,突破了公共雕塑的一般套路,也不同于一些一味求新求变的唯视觉设计,以园林美学和传统人文引导公共空间设计和公共雕塑创作。越来越多的公共空间和城市雕塑开始以诗性意境为审美导向,同城市的公共形象和经济发展发生关联。
雕塑艺术的诗性表达的另一个典型案例是雕塑家萧立的作品。从意蕴内涵与审美趣味的角度看,萧立先生的雕塑艺术充满着源于自然的诗性。其中的关键是材料及对材料的造型与建构方式,特别是木材质。他对材料及构造方式选择的背后是其对雕塑本体语言,特别是对体与量的长期思考,也是他对中国传统审美中意与象的深厚积淀,是他对于材料与工艺技术的深切体悟。如他著名的《梦系列》雕塑,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架上木雕,而是一组具有环境装置性的公共雕塑作品,由《雕塑形体的木质玄关》《入梦》《大梦》三件作品组成。从视觉直观到围绕雕塑的空间体验,都能感受到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材料的力量感、光与影重叠的氛围感,与形态组构筑造的宏伟感有机融合,以极其低沉的和声向观者吟诵着生命的悲壮、神圣、挺拔和不屈,有着浑厚而壮阔的史诗之美。萧立先生的雕塑艺术尽精微、致广大,如传统大写意般建立起宏伟悠远的意境,在关键部位做有张力而有控制、自然随形的造型处理,超现实的物象组合和空间建构又使作品具有极为强烈的当代诗情。
四、写意雕塑诗性表达的艺术特点
现当代雕塑艺术相较于传统时代的雕塑艺术,不仅视觉语言更加纯粹,形式表达更为直接,材料语言更为丰富,体量空间更为多样,更重要的是,当代的雕塑艺术是一个召唤结构,优秀的作品通过意象来“召唤”读者的理解与想象,不仅具备某种精神性的传达,更使观众通过和作品的互动与交流,产生新的解释空间。著名美学家王朝闻指出:“雕塑的形象空间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形象出现的场所,即实际空间;一是指形象特征创造的虚幻空间,即所谓的精神空间。”这恰是诗性表达的重要特点。写意雕塑的诗性表达往往反映人的心理感受,并通过艺术的接受活动,挖掘欣赏主体个人对艺术体悟的深远情绪。
五、结语
总的来说,诗性之美以诗歌为原点,广泛地渗入到艺术的各个门类,尤其是现当代的写意雕塑艺术。研究雕塑艺术中的诗性表达,使之在雕塑创作中得以良好运用,不仅可以使雕塑艺术更好地赓续中西方艺术文化传统,更使其延展出更丰富的艺术表现和更深邃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维柯.新科学[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3]简平,编.王朝闻集(第15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4]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陈岸瑛.艺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关键词:当代中国;写意雕塑;诗性;美学;艺术观念
当下,雕塑艺术如火如荼地出现于各大美术馆、画廊或各类公共空间。在形式语言多样化的当下,写意雕塑凭借其与传统审美的密切联系和基于当代的艺术表现性,以各种不同形式越来越多地涌现于各大艺术传播平台。写意雕塑虽有着各自不同的样式,但拥有需要雕塑从业人员注意的共同的审美特点,即雕塑艺术中的诗性表达。这一审美倾向伏脉于悠久的中西方美学传统。
一、诗性的美学分析
诗是诗人对自身的感受与思考的艺术化抒发,而诗性则进一步凝结着艺术创作者对具体情境的形而上之思。东西方的先哲们从“轴心时代”开始就对诗歌的美产生了关注:在中国,孔子整理编辑了《诗经》,《论语》中也有对诗歌的理论阐释;在欧洲,西方先贤对艺术与美的探讨也往往从诗歌开始,如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贺拉斯的《诗艺》等。17至18世纪,意大利学者乔瓦尼·巴蒂斯塔·维柯(Giovanni Battista Vico)在他的著作《新科学》中,提出“诗性思维”这一概念,他认为诗性是“最初的智慧”。“诗性思维”是人类在最初面对未知的事物时,因为无法用已有、已知的经验去理解,从而发挥主观想象去解释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最原始的想象性思维。诗性也是人类最本初的感知与表达的思维方式。
中西方诗性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艺术的差异。西方诗性之美基于长期的叙事传统,进而走向抽象化的美。而中国诗性美学在早期也包含叙事因素,但经过千百年的审美淬炼与演进,中国诗性精神最内核的价值取向转为对“意”的美学追求。这种不同也对中西方艺术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并广泛影响各个艺术门类,其中包括雕塑艺术。诗的内容源于客观世界并回避表面的全面描摹,是情感与理性交融的结果。诗有词藻美,亦有节奏美和韵律美,最终走向形而上的意境美。
二、雕塑语言与诗性表达的内在关联
雕塑的艺术语言与诗不同,雕塑以实体与空间为构成语言,有限而直观,感受的主导方式为视觉,甚至包含触觉。诗的审美特点是音乐美、辞藻美、意境美,而雕塑的艺术表现基于实体形态在空间中的组合,造型与构成规律为节奏与韵律、材料与技术,最终是以“有意味的形式”来达成审美情感的视觉呈现。具体而言,诗的音乐美即语言的节奏与韵律之美;辞藻美即语言文字本身的材料美及在组织与使用当中呈现的技巧之美;意境美更是文学艺术共有的内容与形式结合与升华后的情景交融。
在传统时代,雕塑同诗歌在内容表达上有相似的特征,即通过“摹仿”来表达情感。比如,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把诗的表现过程阐述为:“摹仿这种创作方法并不是艺术创作的最终目的,而是艺术家选择的一种创作过程。”而同样,雕塑把三维立体的实物呈现出来,但其最终并不是以摹仿为目的,而和诗一样,借物来抒发情感。在不同的时代,情感的内容和抒发主题有所不同。写意雕塑基于雕塑艺术的基本语言:一方面纯化了雕塑艺术的本体语言;另一方面拓宽了雕塑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与涵义。因此,写意雕塑削弱了传统雕塑长期以来的叙事性,转向抽象,进而走向观念与表现,这一点与现当代诗歌的走向是一致的。同时,两者内在的创作机制,都是人的审美精神的物质化与形式化。
三、现当代写意雕塑诗性表达的个体化分析
雕塑是一种基于空间的、直接作用于人视觉感受的空间艺术形式,拥有可触摸的立体形象和实在物质。强调材料与观念的当代雕塑更是进一步削弱了作品的叙事性而强调了作品的意蕴或内涵。一些优秀的写意雕塑不仅以实践驾驭雕塑的本体语言进入当代,更将传统意境凝练成具有哲学气质的诗性表达。
亚里士多德在其《诗学》中说:“摹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采的方式不同。”认为“媒介”与“方式”是构成艺术作品的两大基本因素。在具有“诗性美学的当代的雕塑作品中,构成的形式即为‘方式’,材料的选择运用即为‘媒介’。本文从形式与材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当代一些优秀雕塑作品,例如吴为山的雕塑,就深得传统诗性审美的内涵。吴为山先生最早提出“写意雕塑”这一概念,本质上是中国传统文脉在雕塑领域的继续与延展。事实上,正是由于中国当代的雕塑艺术在本质和内涵上同诗性的中国传统美学具有共同的审美价值导向,以写意与意象创造为审美导向的“写意雕塑”才迅速成为雕塑领域的重要类别,并使写意雕塑得以彰显和延续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内在诗性之美,使雕塑与中国诗性傳统相契合。公共空间内的雕塑作品也在追求诗性表达,并将形式的运用或借用拓展至更广泛的领域和范围。苏州火车站南广场公共雕塑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广场中分布着雕塑家吴为山创作的八座城市雕塑作品,雕塑作品的大写意风格与竹林、水景相映生辉,颇具传统诗意审美。拓宽一下考察范围,苏州火车站主体坐北朝南,两侧为两条廊道,是供旅客遮阳避雨的通道,并界定了广场空间的范围,主建筑、城墙、护城河,廊道围合起南广场公共空间,空间内竹林、雕塑和水景组成契合中国传统审美意境。这种基于整体空间的总体规划,突破了公共雕塑的一般套路,也不同于一些一味求新求变的唯视觉设计,以园林美学和传统人文引导公共空间设计和公共雕塑创作。越来越多的公共空间和城市雕塑开始以诗性意境为审美导向,同城市的公共形象和经济发展发生关联。
雕塑艺术的诗性表达的另一个典型案例是雕塑家萧立的作品。从意蕴内涵与审美趣味的角度看,萧立先生的雕塑艺术充满着源于自然的诗性。其中的关键是材料及对材料的造型与建构方式,特别是木材质。他对材料及构造方式选择的背后是其对雕塑本体语言,特别是对体与量的长期思考,也是他对中国传统审美中意与象的深厚积淀,是他对于材料与工艺技术的深切体悟。如他著名的《梦系列》雕塑,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架上木雕,而是一组具有环境装置性的公共雕塑作品,由《雕塑形体的木质玄关》《入梦》《大梦》三件作品组成。从视觉直观到围绕雕塑的空间体验,都能感受到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材料的力量感、光与影重叠的氛围感,与形态组构筑造的宏伟感有机融合,以极其低沉的和声向观者吟诵着生命的悲壮、神圣、挺拔和不屈,有着浑厚而壮阔的史诗之美。萧立先生的雕塑艺术尽精微、致广大,如传统大写意般建立起宏伟悠远的意境,在关键部位做有张力而有控制、自然随形的造型处理,超现实的物象组合和空间建构又使作品具有极为强烈的当代诗情。
四、写意雕塑诗性表达的艺术特点
现当代雕塑艺术相较于传统时代的雕塑艺术,不仅视觉语言更加纯粹,形式表达更为直接,材料语言更为丰富,体量空间更为多样,更重要的是,当代的雕塑艺术是一个召唤结构,优秀的作品通过意象来“召唤”读者的理解与想象,不仅具备某种精神性的传达,更使观众通过和作品的互动与交流,产生新的解释空间。著名美学家王朝闻指出:“雕塑的形象空间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形象出现的场所,即实际空间;一是指形象特征创造的虚幻空间,即所谓的精神空间。”这恰是诗性表达的重要特点。写意雕塑的诗性表达往往反映人的心理感受,并通过艺术的接受活动,挖掘欣赏主体个人对艺术体悟的深远情绪。
五、结语
总的来说,诗性之美以诗歌为原点,广泛地渗入到艺术的各个门类,尤其是现当代的写意雕塑艺术。研究雕塑艺术中的诗性表达,使之在雕塑创作中得以良好运用,不仅可以使雕塑艺术更好地赓续中西方艺术文化传统,更使其延展出更丰富的艺术表现和更深邃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维柯.新科学[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3]简平,编.王朝闻集(第15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4]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陈岸瑛.艺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