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圆锥曲线中点弦问题”微设计

来源 :中学数学: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b999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历年高考试题,涉及圆锥曲线中点弦问题的试题很多,解答题和选填题中都出现,从试题难度上来说,主要以中难题为主.这类试题可以很好地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很好的选拔功能.对于圆锥曲线中点弦问题,在高考备考复习中,可以合理设计微专题复习教学,借助学案导学法,对经典习题除了运用线参法和点差法外,再运用坐标变换知识和参数方程知识进行一题多解,再进行拓展探究,可以沟通不同知识间的联系,打破“画地为牢”的局限做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和方法体系,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强化通法,拓展学生学习视野,可
其他文献
结合桩基悬臂式挡土墙的受力状态和变形模式,提出桩基悬臂式挡土墙的设计理论以及特殊工况条件下稳定性检算内容和计算方法,选取典型工点,验证设计理论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提出桩基悬臂式挡土墙结构设计的高宽比为1.6~2.0,横向桩间距为3~4倍桩径,纵向桩间距为3~5倍桩径;悬臂段后填土为黏性土采用库仑理论计算土压力,砂性土则采用郎金理论计算土压力;基于现场实测发现桩基悬臂式挡墙内力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类似,结构稳定性检算通过,可见双排桩基悬臂式挡土墙起到了较好的控制路基水平变形的作用。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和MN15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水液相下两性α-丙氨酸二价锌(α-Ala·Zn2+)配合物的手性转变反应。主要考察了3个反应通道a、b和c,a通道是α-H以羰基O为桥迁移,b通道是α-H以Zn为桥迁移,c通道是α-H以氨基N为桥迁移。势能面研究表明,c通道的手性转变反应最具优势,决速步自由能垒是140.7 kJ·mol-1,来自α-H从α-C向氨基N迁移的过渡态;a通道的手性转变反应是第2优势通道,决速步自由能垒
为量化温度、频率对沥青混合料介电特性的影响,实现无损检测设备在不同温度、频率下的数据统一,通过理论推导建立基于温度、频率的沥青混合料介电模型和温度-频率等效原理,进行不同温度、频率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相对介电常数的测量试验。试验采用介电常数测试平台测定2种沥青混合料在30~60℃温度范围、6种频率条件下的相对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用以验证沥青混合料介电模型和温度-频率等效原理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在30~60℃温度范围内,沥青混合料相对介电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1~1000 kHz频率范围内,沥青混合料相对
在深厚软弱地基或者厚度不均匀软弱地基上修筑公(铁)路路堤或者广场时,常常采用竖直桩复合地基加固,并在坡脚外设置3~4排或者更多排桩,但填筑体滑移、坍塌事故仍未能避免。为保障填筑体稳定,提出坡脚斜-直组合桩方案,并采用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均质地基中4种不同倾斜度的斜-直组合桩在单侧加载下的土压力、水平位移和弯矩变化规律,分析破坏模式,为坡脚斜-直组合桩的设计应用提供试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外侧斜桩倾斜度增大,内侧直桩水平土压力和弯矩随之增大,外侧斜桩水平土压力和水平位移及弯矩随之减小,内侧直桩水平土压力大于外侧
通过分裂法研究了具有Neumann边界条件的内部声波反散射问题。首先,证明了在Neumann边界条件下散射体的位置、形状可由腔体内部的点源测量数据唯一确定。然后,用分裂法的思想来反演未知散射体的边界及其形状。最后,给出了2个数值例子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软岩强度低、易变形,受湿、热、力等因素影响极易发生崩解,进而导致边坡失稳破坏。许多学者对软岩崩解机理、强度劣化规律以及边坡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为总结现有研究成果,深化对软岩边坡破坏机理及稳定性的认知,对软岩在湿-热-力作用下的崩解特性、强度劣化规律以及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综述。首先,讨论各类软岩的宏观崩解特性,通过电镜试验和CT扫描试验,从微观角度揭示软岩崩解机理;其次,对现有软岩无侧限抗压、三轴剪切试验成果进行总结,探讨软岩在湿、热、力条件下的强度劣化规律;最后,介绍了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在软岩
基于机器学习,设计路面裂缝的快速检测算法,搭建卷积神经网络,对沥青路面图像进行收集和处理,分析多层感知机和卷积神经网络两类神经网络模型在沥青路面状态识别的效果。采用高精度卷积神经网络识别算法提高图像识别效率,借助混淆矩阵对比分析2类模型的识别准确率,对比空间域滤波、阈值二值化以及形态学滤波3类裂缝图像的处理方法,进行裂缝形态提取。研究结果表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准确率为99.75%,精度比多层感知机的高,能够对无裂缝、横向裂缝、纵向裂缝以及龟裂4类裂缝图像进行高精度识别。中值滤波算法能够有效提取路面裂缝的长
湖泊沉积物中的磁性矿物由于源区复杂或成岩作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矿物转化,导致利用磁性参数重建古环境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阐明沉积物中磁性矿物的来源以及磁性参数在沉积物的源区和汇区可能发生的变化,是准确理解磁性参数环境意义的基础。本文选择位于广西武宣县的一个封闭性岩溶湖泊,采取湖区汇水面积区域表层土壤样品和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较为详细的岩石磁学测量,分析磁性矿物从湖区周围的表层土壤搬运至湖泊沉积之后,磁性参数和磁性矿物在浓度、类型和粒度等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湖泊表层沉积物与土壤样品均以磁铁矿为主要的载磁矿物,其
向量理论具有丰富的物理背景和深刻的数学内涵,不仅在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微分几何等学科中有许多定理、公式由向量来表述,而且在其他自然学科和工程界中大量的问题也需要向量来刻画.向量概念的理解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和复杂性,是否正确理解向量概念将影响学生对其他相关数学内容的学习.本文在借鉴现有认知理论的基础上、利用面向差错控制的认知观测系统模型,采用问卷与个案调查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考查学生在学习向量概念的过程中实际表现出的认知误差的形态特点,对理解差错进行聚类分析,获得向量概念理解的差错原因。
为了采用统一的参数评价沥青混凝土在中低温条件下的断裂韧性,使用一种基于能量法的等效应力强度因子(KIC*)来评价沥青混凝土在中低温条件下的抗断裂能力。采用开口半圆断裂试验(SCB)测试3种不同再生沥青骨料(RAP)掺量(0,25%和50%)的沥青混合料在-10℃的应力强度因子(KIC)和断裂能(GF)以及25℃积分的J积分和等效应力强度因子(KIC*)。研究结果表明:-10℃时,掺质量分数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