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是金

来源 :民间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tma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山队只有十来户人家,全住在高山上,因为人少,出村的路只能自己掏钱修。这年春节,趁大伙儿都在家,老队长刘晓天号召大家集资,准备将出村的三公里土路修成水泥路。村民积极响应,尽最大的努力,最终筹资三十万元。
  刘晓天找人算了下,按普通标准,修这条路最少也要五十万,也就是说,集资尚缺二十万。因为缺口太大,刘晓天十分沮丧地说:“看来,这路今年是修不成了。”
  承包这个工程的是本村人,他告诉刘晓天:“其实有一个办法,可以修成这条路。修路主要是砂石料太贵,占整个预算的百分之四十多。河湾队就有砂石,若能免费拉来修路,三十万还有结余。”
  这个河湾队就在三四里外的河边,有大量砂石料。以前,这地方偏僻,没有修路,加之砂石的质量不是很好,人们都对它不屑一顾。如今,随着基建项目的增多,砂石的价格暴涨,一下子,河湾队的砂石成了香饽饽。沙湾队修路盖房什么的,可任意取用,他们也卖些给别的村民,但外队人不花钱是很难拉到的。
  刘晓天觉得有道理,立即召开村民大会,商议怎样才能免费拉到河湾队的砂石。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这高山队和河湾队相隔也就几里地,历史上多次并过队,打断骨头还连着筋。自古以来,河湾队的烧柴都是从高山队这边山上打的,因为是近邻,高山队的人从未说过半个“不”字。而且,兩队还有几户是正儿八经的亲戚,打上亲戚牌,人家也难抹开这个面子。再者,趁着正月,咱们去给人家拜拜年,带上厚礼,哪怕就是花上万元也值。
  说干便干,到了正月,刘晓天领着几个村民,带上厚礼,挨家挨户给河湾人拜年,并说出了自己的难处,请河湾看在原本都是一个队的分上帮帮忙。
  人人都有见面情,加之高山人历来待人宽厚,河湾队的人都表示:“行,咱砂石放在河滩里也是放着,你们这么客气,又是邻队又是亲戚家,谁不希望亲戚好呢?这个忙我们帮定了!”
  于是,春节后,高山队便派了几辆车去河湾队拉砂石。
  可是,才拉了十多趟,河湾队一个叫施二嘎的愣头青拦在了车道上,怎么也不让车子进河滩。
  拉砂石的人说:“都是乡邻,低头不见抬头见,都说好了的事,怎么又反悔了?”
  施二嘎说:“你们说得倒轻巧,这么值钱的砂石,轻易就被你们花言巧语给骗去了,那不成!你们都拉了十几车了,怎么也值两万块,就算还你们的礼钱吧,咱们两不相欠。现在,要么车子从我身上碾过去,要么,哪里来回哪里去。”
  这施二嘎是出了名的不讲理的人,认准了的事儿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他把话说到这份上,看来,也不是他一个人的想法,只是别人磨不开情面,怂恿他出这个头而已。
  刘晓天知道事情难办,也不再说什么,让车打道回了府。他让年轻人继续出去打工,等挣了钱再修路。
  一转眼,已到九月。九月栗子笑哈哈,高山队遍山的板栗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直让人馋。河湾队没有山场,当然没有板栗了。
  往年,每当板栗上市季节,河湾队的妇女都要上高山队去捡些板栗回来,一部分给孩子解馋,一部分留给男人们回来吃稀罕。高山队的人向来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未说过二话。可今年有正月那段不愉快的事,河湾队来捡板栗的人收敛了许多。也有个别女人忍不住诱惑,不去大片的板栗林,而是专挑偏远边角的地方捡,以此避开高山队人的目光,以免尴尬。
  这天,高山队一位妇女在山上收板栗时发现,一个女人站在山中陡崖上,手上拉着一根小树枝,树枝都快拉出泥土了,而她站在一块岩石上,下面是数丈深沟,眼看就要掉下去了。
  那妇女急忙跑了过去,走近一看,愣住了,陡崖上的不是别人,正是施二嘎的媳妇!她气不打一处来,哼了一声,转过身就走。
  再说这施二嘎媳妇,身陷危险半天见不到一个人,好不容易见到了,人家却走开了,知道人家是在生自己丈夫的气,便大喊起来:“快点救救我,要多少钱都可以!”
  那妇女依旧不为所动,更加紧了脚步。
  喊声惊动了远处收板栗的刘晓天。他远远见到一个人站在山中陡崖上,眼看就要掉下去了,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儿跑过来。
  路上,他见本队一位妇女不救人反而离开,火一下子蹿了上来,“你怎么见死不救?”
  那妇女愤愤地说:“你上去仔细瞧瞧那是谁,看清楚了你也不会救的。”
  “站住!就是冤家仇人也要把她拉上来。你去喊几个人,砍些柴草放到沟下,以防万一掉下去受伤。”刘晓天一边冷静地指挥,一边跑回去拿来一根打板栗的长杆子,来到陡崖上,大声地说:“别慌,你先抓住,我会想办法救你。”
  刘晓天在高山队非常有威信,看到他发那么大的火,那个妇女便急忙去喊人了。
  高山队的男人赶过来好几个,他们听从刘晓天的吩咐,按部就班地开始救人。
  刘晓天那根长竹竿正好够到了施二嘎的媳妇,可竹竿太细,只能维持不掉下去,拉不动人,便又找来几根绳子,将刚才那个妇女吊下去,让她拴住施二嘎媳妇,这才放心大胆地用绳子将人拉上来。
  原来,施二嘎媳妇禁不住两个嘴馋孩子的纠缠,偷偷上了高山队的山林捡板栗。她实在怕碰见高山队的人,便到陡崖边缘地带的板栗树下去捡,哪想到,一脚踩空,掉到了陡崖半腰,要不是遇见刘晓天,不死也会受重伤。
  “我们高山人是那样的人吗?”刘晓天说,“跟往年一样,该怎么捡,就怎么捡,平坡上的我们为你们留着,都是树上长的,我们也没花费什么。”随后,刘晓天留施二嘎媳妇在自己家吃了饭,还送给她一大袋上好的板栗。
  从这以后,河湾队人又跟往年一样,大摇大摆地到高山队的板栗树下捡板栗了。有时候,背不动了,就放在高山队的人家里,第二天接着背。遇到午饭时,高山队的人也非常客气地请他们吃饭,如同年初没发生过那件事情一样。
  年终时节,高山队外地打工的人陆陆续续回来了。这时,很多河湾队人跑来跟刘晓天说:“趁施二嘎没回来,赶紧去河滩拉砂石吧,能赶在没上冻前把路修好。”
  刘晓天看出,这次人家是真心实意的,他也就动心了,毕竟几十万块钱,后生们在外面打工挣钱也不容易。于是,他又带人去河滩拉砂石。
  这一次,高山队派了不少车,很快就拉了八九不离十。眼看着就要结束了,这时,有个河湾队的人风风火火地跑来报信:“快,施二嘎回来了,正朝河滩这边走,你们赶紧离开。”
  车队慌忙撤离,不巧的是,一辆卡车偏离了道路,陷在路边坑里走不动了。只见施二嘎一个箭步冲了上去,眼看就要大打出手了,这时施二嘎媳妇冲了上来,一把抱住丈夫说:“我的命都是高山队的人救的,再不让人家拉砂石,我就死给你看。”
  施二嘎哈哈一笑,说:“老婆你想哪里去了,我是那样知恩不报的人吗?我是来帮他们的,我在外地也是开货车的,技术一流,我来帮他们倒车!”原来,他在外面也听说了老婆被高山队救了的事,常言道,人心都是肉长的,所以他早就转变态度了。
其他文献
一、进京赶考  清朝嘉庆年间,太湖流域有一条长白荡,长白荡边有个年轻人,姓陈,名一帆。陈家有良田千亩,房屋百间。陈家老爷陈光林希望儿子将来一帆风顺,前程似锦。  那年,陈老爷请了老师来教儿子读书识字,陈一帆天资聪慧,经老师点拨,很快熟读四书五经,通悉古圣先贤之道。  一晃十年已过,陈光林准备了盘缠让儿子前去京城赶考。陈一帆一路不敢耽搁,那天,他来到苏州境内,眼看天色已晚,忽觉腹中空空,抬头远望,见
期刊
朱欣艳住在一幢上世纪九十年代建造的老房子里,属于五孔板建筑,一共四层,她住在三楼。四楼住的一家女主人叫木丽,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当办事员。这位女士不是律师却有着律师的派头,别人都叫她“木律师”。木丽的丈夫姓齐,是个画家。  楼上楼下,大家就这么一幢楼住着,平时虽然不怎么说话,倒也相安无事。没想到,这些相安无事的日子随着一场滂沱暴雨,生出了许多事端。  刚刚过午,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雷声,暴雨就跟着下了两
期刊
刘博是市电视台“寻亲”栏目的主持人。这天,他接到一位李倩女士的求助电话,想让栏目组帮她寻找一个师范学校的同学,叫刘才,他们已经有三十多年没见面了,想在有生之年能见上一面。  挂了电话,刘博不禁暗自嘀咕起来,听这位李女士的描述和留下的信息,她要找的人居然跟自己的老爸十分相符。难道世上会有这么巧的事情?他带着疑问和好奇回到家,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的经过跟老爸复述了一遍。  老爸矢口否认说:“世上巧合的事情
期刊
大江在跃进路上开了一个小超市,经营一些日常用品,生意还算不错。  他的兄弟小江见哥哥生意做得不错,也动了心思,就在大江的对面也开了一个小超市,同样也是卖些日常的生活用品。  小江在大江对面开超市,大江的心里自然不痛快,本来是独家生意,现在被小江拆了份头,他觉得小江不够义气,不讲兄弟情义。兄弟俩的关系就没有以前热络了。  小江可不是这样想的,他心里想就算他不开,也不能保证别人不开,别人开了,一样要拆
期刊
刘涛平时喜欢写稿子,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小说,入了省作协后,就开始有些飘飘然,真把自己当成大作家了。  他经常在当地文友微信群里得意忘形地吹嘘自己又发表了哪些作品,得了哪些奖。结果有一天,他被群里的一位老文友苦口婆心地教训了一通。  因为群里要求实名,刘涛很快就通过网络查到了这个老文友的资料,是一个县级作协会员。刘涛嗤之以鼻,还在群里说老文友根本没有资格跟他对话。群里还有一位文友叫张伟,是刘涛的好朋
期刊
江海涛是个美食迷,这天,趁着休息日去月牙湾吃煎粉。月牙湾坐落在一个山湾里,刚下车,江海涛看见一个卖山货的,就上前问:“翠花家的煎粉店在哪儿呀?”  那人上下打量了一番江海涛,斜着眼睛问:“你找翠花做什么?”  江海涛说:“听说翠花做的煎粉好吃,想去尝尝。”  那人“哦”了一声,边挽袖口边指着湾口说:“只此一家,店主就是翠花。”说完,又说了一句,“我叫大龙,湾里没人不晓得的。”  江海涛心中一惊,大
期刊
你见过UFO吗?  不少人认为,飞碟的故事是近代天文爱好者杜撰出来的。其实,中国古籍早在几千年前就有飞碟的记载。在中国古代文明中,描述飞碟的名称有飞天的车、龙、飞车、龙车、三足乌、油灯、火鸟等。  《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上古时期,帝俊和羲和生出了十个太阳,因为是人和神的混血,他们时而可以变成太阳在天空中放射出光芒,时而又会化成三足的金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太阳鸟、三足
期刊
北宋年间,有两位大臣让宋仁宗赵祯又爱又恨,捧又捧不得,甩又甩不掉。一位是宰相吕夷简,他遇事见风使舵,能说会道,得意时眼睛眯成条缝,生气时直翻白眼,他就像赵祯肚子里的蛔虫,说的话总能落到赵祯的心坎里。  另一位就是忧国忧民的范仲淹,范仲淹为人和吕夷简不同,他秉性刚烈,心系民众,遇事直言不讳,一针见血,有时连皇帝的情面也不给。赵祯说他狗脾气太倔、太二,所以管他叫范老二。  那时,淮河流域经常洪水泛滥、
期刊
這天,高虎下班后没事干,正坐在宿舍窗前玩手机,突然收到女朋友香草的一条微信,让他请假回去帮她种几天地。  高虎是个爱打扮、喜欢耍酷耍帅的小伙子,就是因为嫌在农村种地又脏又累,才跑到镇上打工的,他还想让香草跟他一起出来打工呢。可香草偏偏喜欢农村的生活,说在农村好好干一样有发展,还可以兼顾着照顾老人。两个人谁也说服不了谁。  回家种地,面朝黄土背朝天,自己好不容易摆脱的乡下“泥土气”又得上身,酷帅的形
期刊
不久前,我为了创作一部东北農村扭秧歌题材的小说,采访了一些当年的秧歌队员,不仅勾起了很多往事的回忆,还了解到这种曾经火爆东北农村一二百年的拜年形式已经彻底消失,因为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强力推进,城市里大街小巷的大秧歌如火如荼,可再也找不回当年的感觉了,扭秧歌拜年,已经成为生长在东北乡下的中老年人的群体记忆。在一种复杂情绪的驱使之下,我产生了撰写《找感觉》的冲动。故事里的秧歌头儿刘发、“白蛇”李鲜花、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