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挑战课改砥砺前行共谋未来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fairs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天津市地理新课程改革,地理老师们在教研员带领下通过专家引领,理解课程改革性质,明确改革的重点;发挥集体力量,解读地理课程标准;通过多次地理研究课,熟悉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思路和方法;运用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转变教育念,促进新课程改革顺利推进。
  关键词:地理新课改;地理核心素养;资源共享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深入,天津市从2017年8月率先进入“三新一旧”(新课程、新高考、新课标、旧教材)特殊背景的改革试点。面对如此深刻全面的新课改,市区教研员带领全体地理教师团结协作,从理论培训到实施建议不断探索、反思中成长。
  一、高屋建瓴的专家引领——明方向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作为高中地理教育和改革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凝练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优化了学科教学内容,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正确认识本次课程改革的意义以及解读新课程标准成为此次课改的首要任务。
  为此,市教研室先后聘请专家名师进行了系列专题讲座。首都师范大学林培英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俊昌老师、北京师范大学周尚意教授、中地参主编雷鸣老师和东北师大袁孝亭教授等专家站在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制高点,深度剖析新课改理念、解读地理核心素养,为老师们指明了课改的方向;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振奋老师、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程菊老师、北京四中特级教师李京燕等名师,从课改实践的角度为老师们提供了探索地理课堂教学的新途径。通过与专家面对面的深层次交流与对话,提升了老师们对课改及新课标的宏观认知,明确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抓手。教师只有深刻领悟地理学科素养的内涵才能真正明白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才能明确地理教学的目标,制定教学的整体规划。
  二、凝心聚力的层级教研——抓推进
  专家的引领令老师们的教学观念逐渐转变、课程标准的意识逐渐增强,但要实现地理核心素养的落地,依然需要在改革实践中的不断创新和不懈努力。一年半的时间,在市区教研室的带领下,开展了市、区(区际联合)、校级等不同层次的教研培训,内容灵活多样、形式丰富多彩,推进了课改从理论到实际的层层落实。市教研室组织的二十余次大型培训活动中,跟进式的系列培训效果显著。为了让老师们在新旧课标变化大且没有新教材的情况下顺利开展高一的教学,市教研室组织了地理1和地理2的课标解读培训工作:首先于2017年8月暑期,组织部分区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组成培训团队,进行了课标解读方法(包括新旧课标分析和内容标准细化等)的研讨培训。每个团队承担三条课标内容,每条课标至少由两个团队承担,逐条对课标内容进行详解,设计以课标为单元的课程教案;再依据课程进度,各团队深入区教研培训,并将资料及培训录像与全市教师分享。培训团队老师倾注了大量心血和集体智慧,在不断学习中成为天津市新课改培训的骨干队伍,在2018年7月新一轮高一培训时,承担了全市课标解读的培训实施。团队的组建和提升是我们课改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经验。天津市还组织了阶段性命题评价策略研讨、地理实践力学科培训、地理课堂教学视频素材制作研讨、学科教研专题片制作培训、结合乡土地理的史地学科的教学问题探讨等专题研讨,在每次教研活动中,都通过团队组建—任务分配—交流研讨—成果展示等环节,力求活动的形式、内容和效果都达到最好的效果。培训团队的水平在交流中不断提升,一线教师在学习中有了借鉴与参考,老师们普遍认为此次课改最大的收获是真正理解和学会了如何使用课标去教学。课改的实施让老师们从理论和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更好地把握教学方向,优化地理教学课堂,推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三、扎实落地的教学改革——促变化
  1.体现学科素养培养的教学实践
  教学观念所带来教学实践的变革是课改的关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专家培训成功引领了教学理念的转变,天津市教研为教师提供了课改的方法和途径。天津市在地理教学改革实践方面做了多角度的尝试,例如,组织新课标市级研究课《地球的圈层结构》同课异构展示,汇集了全市的骨干教师观摩与研讨、反馈评价、分享,为大家提供了实际教学中可参考的思路和方法;区及区际教研开展了围绕新课标核心素养落实的各种研究课、说课和微课交流研讨,有效地提升了教师新课改背景下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核心素养之一,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基本经验,市教研室为提高地理教师的实践力意识和能力,组织了山东昌乐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和黄河三角洲、北京房山国家地质公园等多次大型实践力培训活动,各区教研室也开展了京西古道、大港湿地、自然博物馆等多种类型的考察,激发了教师结合乡土资源开发地理实践力课程的热情;组织了蓟州区研学之旅的研究课(识别地貌,描述景观的主要特点)、参观气象局的大气专题复习展示课等,拓展了老师们的思路。市教研室通过优秀课例等教学资源的评比,积累、分享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与感悟。
  2.丰富多样的学生学习体验
  通过培训和观摩学习,教师从关注知识的传授与落实,到关注真实情境下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体验感受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不断尝试从课堂活动设计到学生评价反馈的转变。参观、调查、志愿者活动,各种观测实验和动手制作,主题绘图、思维导图和专题论文等等,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和评价方式,形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力场,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情感,利于学生的发展和素养的养成。
  高二新学期,天津市大部分学校选择的是“大走班”方案:保留行政班,语数英在行政班上课,综合科目走班教学。优点在于既保留了行政班,能够发挥行政班在语数英教学上的优势,又充分保证了学生“6选3”的选择权。但对于综合科目的教学组织和管理都提出了很多挑战,需要考验学校综合管理能力和智慧。地理学科面对选课走班,各校根据新课标统筹安排课程规划,重新整合、组织教学内容,以地理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借助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例如,太阳高度角的观测、气象灾害(台风)的调查、旅游过程中的地理知识分析等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探究地理问题,在实际活动中收获丰富的地理课程体验。
  四、服务课程的资源整合——助支持
  市区教研室重视学科网络数字平台的探索与建设,正是信息技术的支持使得我市新课改扎实稳定的推进。市教研室组建了学科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团队,借助课题研究项目,围绕网络平台建设与应用、网络存储等技术的研究,以及GIS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运用、学科制图等实践探索,并与高校合作开展信息技术运用研讨,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建立了地理教研信息化工作站和地理学科微信公众号等教研信息平台;市教研室组织了地理课堂教学视频素材制作的研讨和成果积累,开展了教研专题和课程改革经验专题片的制作等活动,并制作整合了大量地理信息资源。通过学科信息平台分享这些新课改教学实践中所积累的大量鲜活、新颖的研究成果,实现了资源共享,为天津市地理学科的改革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努力探索中的未来之路——勤反思
  在天津市各级教研员带领下,一线教师不断进行实践探索,使地理学科在课改的路上一直走在前沿,做出了不错的成绩。但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例如,由于教学环境的局限,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加强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养和落实;面对选课走班,如何解决地理教师资源相对不足及走班排课与市区教研时间的冲突,如何实现与学生有效交流等问题;如何处理好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各级考试评价的关系等等。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新课改的实践,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也赋予责任和期待。新课改让我们有机会登高博见,共谋教学改革创新。每一位地理教師都深刻感悟到:我们要站位更高、眼界更远,保持不断学习、善于思考的热情,在体验中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我们要具备驾驭教育和学科知识的睿智,敢于尝试、乐于分享,在不断创新中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新课改的路上,我们付出汗水,收获喜悦,砥砺前行,无怨无悔……
其他文献
摘 要:地理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育已成为当今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案例探究式教学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其科学性、有效性得到当代地理教育工作者的一致认可。文章以湘教版必修Ⅱ“城市空间结构”(第2课时)为例,从地理核心素养的视角,重新剖析和构建案例探究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案例探究式教学;城市空间结构  一、课标研读  1.课标要求  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及功能区分类;理解影响城市功
鐘启泉教授对中日的基础教育教学有着深入研究。钟教授强调:教师课堂不仅要完成课程目标,还得让学生内化知识过程,内隐德育。  《读懂课堂》共有五辑,钟教授的五辑理论对有着二十几年教龄的我来说犹如一盏指明灯,让我的教学有了理论依据,教学实践研究有了理论支撑。结合近几年的地理课堂教学实践,谈一下学习钟教授编写的《读懂课堂》这本书的收获。  收获一:相对于同质编组协同学习来说,异质编组协同学习更适合初二地理
摘 要:人文地理现象与规律可以通过对地理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而得到推演和论证。地理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互联网、政府公报文件、档案图书资料、测量统计部门、统计年鉴、实地调查、地图和遥感等多种途径获取。文章以昆明市城市化发展为例,利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分析处理相关地理数据,得到昆明市城市化发展的系列结果,并设计地理问题串,进而解决这些地理问题,形成基于数据分析的人文地理教学方法,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
摘 要: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落实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一环。文章明确了高中地理Discovery学习的内涵、立意与特征指向,从横向(课堂学习流程)与纵向(地理学习阶段)出发,架构了高中地理Discovery学习的框架和路径,并结合课堂实践,分析了基于体验、依托区域、面向现实三个学习阶段的施教策略。  关键词:地理课堂;Discovery学习;核心素养  “透过事项说原理”是地理课堂中常见的一种学习路径
摘 要:实验教学是高中地理重要的教学方式,是地理科学主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加强实验教学符合目前高中倡导的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文章就高中地理开展实验教学的三种方式和三个环节进行了探索,有利于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参与、深度体验,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实验方式;实验环节; 地理实验教学  地理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科吸引力,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不断体验“发现”与“成功”的喜悦;可以加深
摘 要:文章主要围绕工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工业的发展以及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等来展开基于主题问题式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新课程理念。  关键词:主题探究学习;工业;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主题问题式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在教师创设的主题情境引导下,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和探究、合作学习来归纳新概念、探究新方法。主题问题式教学要以
摘 要:新冠疫情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自觉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文章选择甘肃省高台县正义峡和明塘湖作为研学地,以“保护母亲河,生态青春行”为研学主题,设计了“六个一”研学活动,让学生了解祁连山的生态屏障作用,认识黑河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意义,达到传播湿地知识、践行生态文明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湿地;研学主题;研学活动;生态文明  张掖湿地博物馆自建立以来,以
随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地理新课改的主线贯穿始终,为了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进行教学转型尤为重要。教学的重点要由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转向学生对知识的建构理解和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对真实问题情境的探究与分析能力以及迁移应用能力。为了实现这一教学转型,教师应结合地理学科的本質属性和育人目标,从学生身边熟悉的问题出发,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课程设计、开发和实施的重要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构建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学习方式”“建立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素养”“综合思维素养”“区域认知素养”以及“地理实践力素养”。2017版人教版地理
摘 要:党的十八大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建议高中地理教学要“重视问题式教学”“加强地理实践”“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关注表现性评价”等,这些新型教学方式与教学评价将有利于提升地理学科育德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文章基于美国视听教育专家戴尔提出的“经验之塔”等相关理论指导,选择学校附近五角场商圈万达广场“奶茶店”区位现实情境,设计“问题链”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