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院自媒体运营策略——以微信公众号为例

来源 :建筑设计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自媒体时代,企业布局自媒体有着门槛低、受众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成为了众多企业的新官宣渠道和业务渠道.大量设计院也纷纷成立了自媒体,在不同的平台进行着模式探索.本文以微信公众号平台为例,以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内容、用户、渠道和效果五要素为分析对象,对设计院开展自媒体运营策略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逐渐由增量更新向存量更新转变,作为城市更新单元载体的社区更新模式也开始由过去的“拆、改、留”向“留、改、拆”转变,微更新的社区营造模式逐渐成为主流.本文通过CiteSpace文献分析软件,对知网CNKI中社区微更新的相关研究文献数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当下我国社区微更新的三种模式以及最新进展,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客观评述及展望,以期为我国社区微更新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随着美丽城镇建设的蓬勃兴起,商务管理策划的重要性与日俱增.通过对商务管理策划的含义、流程、内容以及相关措施进行分析和探究,以实际工程为例具体介绍了开展工程项目商务管理策划的团队建设、合同和成本策划,应用文件动态控制、细节管理、成本分析总结等措施,发挥商务管理策划在美丽城镇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深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探索设计院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方式,结合我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发展需要,本文立足于设计院人才流失现状,提高人才福利待遇水平,主要从培训师资队伍、制度建设和平台保障三个方面构建专业培训体系,结合H设计院的发展经验,提出与新时代人才工作理念和战略相适应的发展策略,以达到有效缓解设计院人才流失的目的.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对大连市城市建成区进行提取,并对其城市空间扩张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8年间,研究区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张了182.69 km2,城市扩张由加速扩张模式转变为减速扩张模式,扩张规模逐步得到控制;城市扩张以外延式为主,城市集聚性较差且形状趋于复杂.研究结果可为大连市城市规划建设及空间格局优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体系里扮演具备基础性、先导性的战略性产业.停车场则是该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其对交通运输业的高效运行、服务品质、环保节能、运营环境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时下我国智慧停车场的建设工作,主要是对传统停车场进行的升级改造工程.本文以青岛生态智慧城公交停车场工程为例,从我国智慧停车场的建设现状出发,分析当前业内发展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方案,希望为智慧城市停车场的建设提供借鉴.
现阶段大力推广的BIM技术,在现实应用中困境重重,包括应用软件多样,不统一,成本居高不下,人才、盈利模式存在问题;对此,本文相应提出了加大开发力度、模型共享、标准共建等措施,实现盈利目标,供从业者参考.
人类工业水平进步和城市化发展使区域内热量积累,产生城市热岛效应,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选取大连市为研究区,收集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共三期的蒸散发数据(MOD16)、LUCC、DMPS、DEM等数据,使用InVEST模型进行了Urban Cooling分析,通过对大连市城市范围内每个单位面积冷却能力(CC)和减热能力(HM)的计算,模拟城市温度分布(Tair),利用ArcGIS生成的地形图、土地利用分布图以及人口密度分布图,综合评价了大连市城市冷却降温效果,提出了合理建议以控制城市热岛效应并进行
地名作为一种文化景观,能综合反映特定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征.本文基于云南省玉溪市村落地名数据,利用GIS中的分析方法,从地理区域角度分析了玉溪市村落地名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东部为自然景观类及人文景观类两大类地名点的主要集中区,是因为该区密集的人口分布及优越的自然条件;南部、西部为少数民族语言类地名点的主要集中区,在于这两个区中有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分布;北部为姓氏类、经济类和方位类地名点的主要集中区,与该区便利的交通条件及密切的人类活动有关;中部为地形地貌类和水类地名点的主要集中区,是因为该区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多个领域,也为工业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以鞍山工业遗产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现状分析,基于数字化技术在工业遗产保护方面具有的真实性、互动性和宣传力度强的优势,具体探讨了其在空间创新、工业遗产设备展示、非物质文化传播和线上功能开发的应用方式,以此达到更加精确、高效的可持续性保护.
由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对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法建立了土地利用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加权求和综合评价模型和协调度模型对山东省2012~2019年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2012~2019年山东省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从0.1831升至0.7353;②土地利用协调度呈现较高的协调关系,在经济发展中逐渐实现土地利用效益的协调、稳定发展;③在个别年份,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相对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关注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