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29日下午,吉林慈善大会在省宾馆隆重召开。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政才,省长王儒林,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巴音朝鲁,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房俐,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常跃,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聂文权,全国人大内司委委员、省慈善总会会长唐宪强等领导出席大会,并与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代表合影留念。
参加大会的还有省慈善总会理事会成员,各市(州)、县(市、区)政府主管领导,各级慈善组织负责人,慈善志愿者,以及新闻媒体记者。
会议由副省长金振吉主持。
会上,通报表彰中国泛海控股集团等25家企业为“2010年度‘吉林慈善奖’突出贡献企业”;永吉县口前水电商贸有限公司等115家企业为“2010年度‘吉林慈善奖’优秀捐赠企业”;徐哲等22名同志为“2010年度‘吉林慈善奖’爱心捐赠个人”。大连万达集团、中国一汽集团的领导代表受表彰的企业在大会发言,交流了经验。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巴音朝鲁代表省委、省政府作了重要讲话。
慈善救助
惠及120多万贫弱人口
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慈善组织的积极倡导下,广大企业和城乡居民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吉林省慈善事业不断壮大,在社会保障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多年来,全省各级慈善组织始终坚持政府推动和社会互动相结合,营造“人人可慈善”的良好氛围,走出了一条符合吉林实际的慈善事业发展之路;始终围绕民生大局,广泛实施社会救助,累计接收慈善款物30.6亿元人民币,慈善救助项目惠及全省120多万贫弱人口,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救助项目和慈善品牌,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始终重视各类突发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的应对工作,积极动员社会各界踊跃捐赠,为灾区群众提供了无私、有效、快捷的援助,有力弘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注重加强慈善组织建设,全省9个市(州)、60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了慈善组织,社会捐助接收站点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蓬勃发展,建立了经常性社会捐助接收站点724个,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慈善组织网络。特别是201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全省各级慈善组织坚决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迅速掀起吉林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捐赠热潮。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全省累计捐赠款物高达8.1亿元,为灾区人民战胜灾害、重建家园提供了强力支持,慈善事业再次彰显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要营造积极向善的慈善文化
会议强调,慈善事业既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慈善事业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
要营造积极向善的慈善文化。要将慈善文化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推动慈善文化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扩大慈善事业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文化教育和新闻出版单位要为慈善事业聚智献力,对积极参与慈善事业的单位和个人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要继续开展好“吉林慈善奖”评选活动,倡导“人人可慈善”的理念,使慈善价值观念深入人心,激发公民、企业、单位的社会责任感,形成支持慈善事业光荣、参与慈善事业高尚的浓厚社会氛围。
要创新灵活多样的运作模式
要创新灵活多样的运作模式。要在巩固“双日捐”成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大赈灾、济困、扶老、助残、救孤、助学、助医力度,在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重点领域实施项目。要做大慈善品牌,在继续搞好“生命之光”、“圆梦大学”、“情暖万家”等品牌救助项目的基础上,探索法律援助、心理援助等多种形式,实现我省慈善救助品牌的新突破。募集资金是发展慈善事业的关键,是做好慈善工作、实施慈善救助的物质基础。要坚持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开发慈善资源,引导企业以“留本付息”、“分年付本”、“一次捐助”等形式建立冠名基金,不断扩大慈善资金规模,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完善扶持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要加快制定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进一步明确慈善组织的法律地位,规范慈善事业的准入、实施、评估、监管等行为,完善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法规体系,使慈善事业步入法制化轨道;要建立公共财政支持慈善事业发展机制,完善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公民、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慈善捐赠的积极性;要依法管理公益性社会团体、慈善组织,为慈善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和政策环境。
要打造公众信赖的慈善组织
要打造公众信赖的慈善组织。要大力培育慈善组织特别是基层慈善组织,建立健全省、市、县、乡四级慈善组织网络;要加强培训,提高慈善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推进慈善工作人员职业化进程;要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引导和鼓励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志愿服务;要按照架构合理、管理科学、运行规范、监督有力的要求,着力加强各级慈善组织内部管理,建立规范、公开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逐步建立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分离的运行机制,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打造“阳光透明”慈善。
会议要求,省委、省政府最近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我省慈善事业发展的意见》,是指导我省慈善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精神实质,切实抓好落实。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加强对慈善事业的领导,真正地把慈善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研究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推进。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主动关心、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及时协调解决慈善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主动承担任务,落实相应措施,形成“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方协作”的慈善工作新格局,共同推进慈善事业的发展。
慈善大会召开前,省慈善总会还在省宾馆三楼会议中心召开了四届二次理事会。省民政厅厅长、省慈善总会副会长张晶作了四届一次理事会工作报告;省民政厅副厅长、省慈善总会副会长李轩作了省慈善总会四届一次理事会财务工作报告;会上,增选了省慈善总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
聘请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聂文权,省政府副省长金振吉,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林炎志为总会名誉会长。各位理事还一致推选德高望重、长期关心吉林慈善事业,并愿意为推动吉林慈善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全国人大内司委委员唐宪强同志,为吉林省慈善总会会长。唐宪强会长做了重要讲话,他表示: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对大家的信任和支持深表感谢!一定不负众望,与各位理事一道推进吉林省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为实现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省的宏伟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善款募集和使用情况
截至2010年12月31日,省慈善总会共结余捐赠款242万元。
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31日,省慈善总会直接接收捐赠款25466.23万元。其中:“双日捐”专项捐赠3365.75万元;救灾捐赠21323.72万元;定向捐赠684.76万元;其它捐赠92万元。
按照捐赠款使用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截至2010年12月31日,省慈善总会共支出捐赠款25224.23万元。主要用于四个方面救助:
1.用于助残、补充见义勇为基金、助学、助孤、助老、助医、助困及农村泥草房改造等救助项目支出3070.83万元;
2.用于抗旱、抗震、抗洪等救灾专项支出21323.72万元;
3.用于澳门明德慈善会救助先心病患儿款等13项定向捐赠支出534.76万元;
4.用于召开会议、活动宣传、日常办公及项目运作等非救助性资金支出294.92万元。
截至2010年12月31日,省慈善总会共结余捐赠款242万元。按照省慈善总会处置突发性自然灾害救助预案,结余捐赠款将用于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困难群体和低保边缘户的临时性应急救助。
慈善成果
几十万人受到慈善救助
吉林省民政厅厅长张晶介绍,吉林省是全国率先由省委、省政府统一规范开展“双日捐”的省份,募集善款的数量逐年递增,省慈善总会积极探索用市场手段开发慈善资源的新模式,不断拓宽募捐渠道。两年来,全省累计募集慈善款物近10亿元,创历史新高。去年我省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全省各级慈善组织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展开了规模空前的慈善募捐活动,共接收社会捐赠款物4.8億元。
几十万人受到慈善救助。针对困难群众救助需求,着力抓好助困、助医、助学等经常性救助,“生命之光”、“关爱生命”、“微笑列车”、“圆梦大学”、“情暖万家”等救助项目,已成为我省慈善救助的品牌。全省780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810名脑瘫儿童、贫困肿瘤患者,1000多名唇腭裂儿童得到有效救治;1万余名贫困学生跨进大学校门;近10万低保边缘户过上了温暖祥和的“两节”。
两个全国第一。吉林省于1993年首先冲破“禁区”,在全国第一个成立了省慈善总会,2003年又在全国第一个由省委、省政府下发文件规范“双日捐”活动。
2009年以来,省慈善总会先后被中华慈善总会评为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机构奖,被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评为全国防汛抗旱工作先进集体,被吉林省委、省政府评为抗洪救灾先进单位。
近期目标任务
力争每年募集慈善资金1亿元
力争每年募集慈善资金1亿元;探索慈善救助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年内力争推出1-2个新的慈善救助项目;打造适应社会需求的法律援助、心理援助、环境保护等慈善品牌;形成省、市、县、乡四级慈善组织网络,年内乡镇级慈善组织覆盖率力争达到60%以上。
完善各项监督制约机制,健全信息公开和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实行“阳光操作”,打造“阳光慈善”,不断提高社会公信力。
全省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界人士要以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为榜样,学习他们播撒爱心、乐善好施的崇高品德,学习他们不图回报、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学习他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真诚回报社会的慈心善举,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慈善活动,进一步促进全省慈善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为实现“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省”的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政才,省长王儒林,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巴音朝鲁,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房俐,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常跃,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聂文权,全国人大内司委委员、省慈善总会会长唐宪强等领导出席大会,并与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代表合影留念。
参加大会的还有省慈善总会理事会成员,各市(州)、县(市、区)政府主管领导,各级慈善组织负责人,慈善志愿者,以及新闻媒体记者。
会议由副省长金振吉主持。
会上,通报表彰中国泛海控股集团等25家企业为“2010年度‘吉林慈善奖’突出贡献企业”;永吉县口前水电商贸有限公司等115家企业为“2010年度‘吉林慈善奖’优秀捐赠企业”;徐哲等22名同志为“2010年度‘吉林慈善奖’爱心捐赠个人”。大连万达集团、中国一汽集团的领导代表受表彰的企业在大会发言,交流了经验。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巴音朝鲁代表省委、省政府作了重要讲话。
慈善救助
惠及120多万贫弱人口
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慈善组织的积极倡导下,广大企业和城乡居民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吉林省慈善事业不断壮大,在社会保障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多年来,全省各级慈善组织始终坚持政府推动和社会互动相结合,营造“人人可慈善”的良好氛围,走出了一条符合吉林实际的慈善事业发展之路;始终围绕民生大局,广泛实施社会救助,累计接收慈善款物30.6亿元人民币,慈善救助项目惠及全省120多万贫弱人口,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救助项目和慈善品牌,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始终重视各类突发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的应对工作,积极动员社会各界踊跃捐赠,为灾区群众提供了无私、有效、快捷的援助,有力弘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注重加强慈善组织建设,全省9个市(州)、60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了慈善组织,社会捐助接收站点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蓬勃发展,建立了经常性社会捐助接收站点724个,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慈善组织网络。特别是201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全省各级慈善组织坚决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迅速掀起吉林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捐赠热潮。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全省累计捐赠款物高达8.1亿元,为灾区人民战胜灾害、重建家园提供了强力支持,慈善事业再次彰显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要营造积极向善的慈善文化
会议强调,慈善事业既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慈善事业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
要营造积极向善的慈善文化。要将慈善文化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推动慈善文化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扩大慈善事业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文化教育和新闻出版单位要为慈善事业聚智献力,对积极参与慈善事业的单位和个人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要继续开展好“吉林慈善奖”评选活动,倡导“人人可慈善”的理念,使慈善价值观念深入人心,激发公民、企业、单位的社会责任感,形成支持慈善事业光荣、参与慈善事业高尚的浓厚社会氛围。
要创新灵活多样的运作模式
要创新灵活多样的运作模式。要在巩固“双日捐”成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大赈灾、济困、扶老、助残、救孤、助学、助医力度,在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重点领域实施项目。要做大慈善品牌,在继续搞好“生命之光”、“圆梦大学”、“情暖万家”等品牌救助项目的基础上,探索法律援助、心理援助等多种形式,实现我省慈善救助品牌的新突破。募集资金是发展慈善事业的关键,是做好慈善工作、实施慈善救助的物质基础。要坚持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开发慈善资源,引导企业以“留本付息”、“分年付本”、“一次捐助”等形式建立冠名基金,不断扩大慈善资金规模,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完善扶持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要加快制定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进一步明确慈善组织的法律地位,规范慈善事业的准入、实施、评估、监管等行为,完善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法规体系,使慈善事业步入法制化轨道;要建立公共财政支持慈善事业发展机制,完善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公民、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慈善捐赠的积极性;要依法管理公益性社会团体、慈善组织,为慈善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和政策环境。
要打造公众信赖的慈善组织
要打造公众信赖的慈善组织。要大力培育慈善组织特别是基层慈善组织,建立健全省、市、县、乡四级慈善组织网络;要加强培训,提高慈善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推进慈善工作人员职业化进程;要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引导和鼓励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志愿服务;要按照架构合理、管理科学、运行规范、监督有力的要求,着力加强各级慈善组织内部管理,建立规范、公开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逐步建立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分离的运行机制,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打造“阳光透明”慈善。
会议要求,省委、省政府最近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我省慈善事业发展的意见》,是指导我省慈善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精神实质,切实抓好落实。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加强对慈善事业的领导,真正地把慈善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研究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推进。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主动关心、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及时协调解决慈善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主动承担任务,落实相应措施,形成“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方协作”的慈善工作新格局,共同推进慈善事业的发展。
慈善大会召开前,省慈善总会还在省宾馆三楼会议中心召开了四届二次理事会。省民政厅厅长、省慈善总会副会长张晶作了四届一次理事会工作报告;省民政厅副厅长、省慈善总会副会长李轩作了省慈善总会四届一次理事会财务工作报告;会上,增选了省慈善总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
聘请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聂文权,省政府副省长金振吉,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林炎志为总会名誉会长。各位理事还一致推选德高望重、长期关心吉林慈善事业,并愿意为推动吉林慈善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全国人大内司委委员唐宪强同志,为吉林省慈善总会会长。唐宪强会长做了重要讲话,他表示: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对大家的信任和支持深表感谢!一定不负众望,与各位理事一道推进吉林省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为实现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省的宏伟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善款募集和使用情况
截至2010年12月31日,省慈善总会共结余捐赠款242万元。
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31日,省慈善总会直接接收捐赠款25466.23万元。其中:“双日捐”专项捐赠3365.75万元;救灾捐赠21323.72万元;定向捐赠684.76万元;其它捐赠92万元。
按照捐赠款使用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截至2010年12月31日,省慈善总会共支出捐赠款25224.23万元。主要用于四个方面救助:
1.用于助残、补充见义勇为基金、助学、助孤、助老、助医、助困及农村泥草房改造等救助项目支出3070.83万元;
2.用于抗旱、抗震、抗洪等救灾专项支出21323.72万元;
3.用于澳门明德慈善会救助先心病患儿款等13项定向捐赠支出534.76万元;
4.用于召开会议、活动宣传、日常办公及项目运作等非救助性资金支出294.92万元。
截至2010年12月31日,省慈善总会共结余捐赠款242万元。按照省慈善总会处置突发性自然灾害救助预案,结余捐赠款将用于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困难群体和低保边缘户的临时性应急救助。
慈善成果
几十万人受到慈善救助
吉林省民政厅厅长张晶介绍,吉林省是全国率先由省委、省政府统一规范开展“双日捐”的省份,募集善款的数量逐年递增,省慈善总会积极探索用市场手段开发慈善资源的新模式,不断拓宽募捐渠道。两年来,全省累计募集慈善款物近10亿元,创历史新高。去年我省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全省各级慈善组织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展开了规模空前的慈善募捐活动,共接收社会捐赠款物4.8億元。
几十万人受到慈善救助。针对困难群众救助需求,着力抓好助困、助医、助学等经常性救助,“生命之光”、“关爱生命”、“微笑列车”、“圆梦大学”、“情暖万家”等救助项目,已成为我省慈善救助的品牌。全省780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810名脑瘫儿童、贫困肿瘤患者,1000多名唇腭裂儿童得到有效救治;1万余名贫困学生跨进大学校门;近10万低保边缘户过上了温暖祥和的“两节”。
两个全国第一。吉林省于1993年首先冲破“禁区”,在全国第一个成立了省慈善总会,2003年又在全国第一个由省委、省政府下发文件规范“双日捐”活动。
2009年以来,省慈善总会先后被中华慈善总会评为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机构奖,被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评为全国防汛抗旱工作先进集体,被吉林省委、省政府评为抗洪救灾先进单位。
近期目标任务
力争每年募集慈善资金1亿元
力争每年募集慈善资金1亿元;探索慈善救助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年内力争推出1-2个新的慈善救助项目;打造适应社会需求的法律援助、心理援助、环境保护等慈善品牌;形成省、市、县、乡四级慈善组织网络,年内乡镇级慈善组织覆盖率力争达到60%以上。
完善各项监督制约机制,健全信息公开和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实行“阳光操作”,打造“阳光慈善”,不断提高社会公信力。
全省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界人士要以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为榜样,学习他们播撒爱心、乐善好施的崇高品德,学习他们不图回报、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学习他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真诚回报社会的慈心善举,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慈善活动,进一步促进全省慈善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为实现“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省”的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