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优化麦草碱木素磺化工艺

来源 :造纸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CHE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麦草碱木素磺化反应过程的吸光度变化来优化磺化反应的工艺。以傅里叶红外光谱确定在实验条件下发生了磺化反应,并生成了木素磺酸盐产物。在实验涉及的反应温度范围内,碱木素在介质中的溶解度很小,用280nm处的紫外吸光度来检测木素的溶出,发现未磺化木素的吸光值基本不变,而随着木素的磺化反应进行,溶液的吸光值增加,证实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磺化过程表征具有可行性。以紫外分光光度法为表征手段,主要考察了碱木素磺化反应的主要因素,包括反应温度、保温时间、磺化剂浓度和pH。实验结果表明,碱木素直接磺化的较佳
其他文献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和桉木浆为原料,将桉木浆抄造成纸张后浸渍CMC溶液制备CMC/木质纤维复合纸.探讨了CMC的浸渍量对复合纸的光学性能(透光率和雾度)、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和耐折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CMC的浸渍量为65%时,CMC/木质纤维复合纸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其透光率为91%,雾度为82%,拉伸强度达142MPa,耐折次数为1516次.
采用两水平实验设计及单因素分析的方法,以粉单竹硫酸盐浆为研究对象,找出影响粉单竹硫酸盐浆氧脱木素的主要因素并对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两段氧脱木素过程中,用碱量、O1
本文通过镁盐和氢氧化钠不同的添加顺序而生成不同粒径的Mg(OH)_2作为氧脱木素过程纤维素保护剂,考察Mg(OH)_2粒径对桉木硫酸盐浆氧脱木素过程的影响;并在桉木硫酸盐浆中添加不同种类和数量的过渡金属离子,考察在过渡金属离子存在情况下,Mg(OH)_2粒径对桉木硫酸盐浆氧脱木素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桉木硫酸盐浆氧脱木素过程中,Mg(OH)_2的粒径不影响纸浆中木素的脱除,但对纸浆纤维素的降
纳米纤维素是一种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本文采用加热析出法制备得到纳米纤维素(HNC)的直径为10-100nm,XRD、FTIR、TG等测试结果表明HNC在制备过程中,纤维素晶体由Ⅰ型转化为Ⅱ型,但分子结构未发生变化.通过对纳米纤维素分散液进行压滤制备得到纳米纤维素膜(HNCF),其透光率为89.7%,抗拉强度为84.9MPa,杨氏模量为4933.6MPa.并进一步揭示了加
为了更好地理解过渡金属离子对纸浆氧脱木素过程的影响和硫酸镁作为纤维素保护剂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在桉木硫酸盐纸浆中添加Mn2+、Fe3+、Cu2+等过渡金属离子,考察在桉木硫酸盐浆氧
主要探讨绵竹和桉木硫酸盐木素在低温/短时间的水热解条件下生成高附加值产物。绵竹总油得率随反应温度(130℃,180℃,230℃)的升高而减少,随反应时间(15 min,60 min)的增加而增加
50年前的今天,1964年12月18日,广东省造纸学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东科学馆召开,会上选举产生了以华南工学院副院长康辛元教授为理事长的第一届理事会,广东省造纸学会正式成立
本文研究了辐射松木片预水解对蒸煮和后续氧脱木素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水解温度为168℃,预水解时间在60~90 min时,半纤维素脱除率大于50%,而纤维素的损失率小于10%,且纤
为了从碳水化合物的角度研究果胶-木素复合体之间的结构,本文采用^13C同位素示踪标记法,通过对植物体中的果胶前驱物α-D-葡萄糖醛酸6位碳上进行^13C同位素标记,得到植物体内
本文以ONP碱性脱墨浆为原料,采用XRD、FT—IR等研究了回用过程中ONP碱性脱墨浆纤维超分子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成纸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随着回用次数的增加,ONP碱性脱墨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