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精读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本文依据课堂教学实践和相关理论进行研讨,挖掘阅读过程中的示范、点评、欣赏、拓延、创造等精读环节要义,来体悟文章的“微言精义”,让精读课显其精、尽其用。
关键词:模仿示范;精点细评;美品赏析;创意拓展;纵横延伸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11-059-001
在语文精读课中,小学生受到知识、经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阅读往往止于表层。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精读呢?
一、模仿示范读,走进文本
范读是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是各种感官和心灵最直接的交融。所以范读远比听录音传神、感人。马卡连柯说:“教师永远是儿童模仿的典型。”朗读训练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教师的范读起着重要作用。成功的范读能收到直观、生动、形象、感人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正音,明确词义和了解词的感情色彩,以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就要根据不同的文体来进行朗读指导。如朗读感情浓郁,语言优美,笔调活泼的《趵突泉》,就必须采取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势来朗读,从而感受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的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让学生读出感情,自己就得先“下水”,现身说法,科学的进行示范。在平时上课之前,教师要多读课文,力求读准确、读通顺、读出感情;在范读之前,要和学生明确听的要求;在范读时,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可以让学生边听边看或是心中默读等方式,从而扩大和提高范读的效果。
如苏教版《军神》中沃克医生一段话:“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笔者以铿锵有力的语调示范朗读该段,学生深受感染,自然地流露出对刘伯承这一形象的仰慕、钦佩之情,并激发出浓厚的阅读兴趣。《火烧云》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我在范读时,加重了对“烧”字的朗读,再让学生模仿着指名读、齐读。学生很快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火烧云的范围广,颜色艳,甚至感受到了火烧云的动态美。虽然我没有分析,也没有讲解,但学生在不断朗读中感悟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样,不但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还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重要性。
二、精点细评读,体会情境
语言实践是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唯一途径。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可指导学生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去反复品评课文原汁原味的语言魅力,评价课文的用词造句、表达方式,更好地触摸文本脉搏。
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让学生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各种鸟的语言进行反复诵读,以悟出它们内心的想法和学艺的态度。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自编自演了课本剧,他们那逼真的形象、丰富生动的话语、独特的表演手法,体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得到升华。
在学习《北大荒的秋天》一文的“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这一段时,我启发学生品评比喻句和“燃烧”一词,通过反复精读,学生读出了人们内心的喜悦之情,尽情体会语言美、意境美。
三、美品赏析读,内化积累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审美的要求:“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因素,文本通过语言文字表现出许多的美的内涵,是小学语文领域美育教育的重要基础。“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设身处地的,激昂之处还他个激昂,委婉之处还他个委婉。”美品赏析读课文,既可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又初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如在教学《荷花》“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一段时,我引导学生带着欣赏的态度,读出“挨挨挤挤”的感觉,以喜爱的语调读出“碧绿的大圆盘”“冒出来”,最后用逐渐高昂的语调读出“有的……有的……”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朗读之中,如临其境,收到了良好效果,在体验欣赏中完成内化。
四、创意拓展读,创新思维
精读时,注重启发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认识和经历,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努力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不仅能让学生领悟其中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往往还会产生令人称奇的创见。
“蜘蛛重新扯起细丝再次结网,又被风吹断了。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成。”精读至此时,我引导学生大胆的创造性的精读,课堂进发出未有的精彩:有学生读时强调“断了”,认为蜘蛛太可怜;有学生强调“结”,他认为这样可看出蜘蛛结网艰辛;有学生把重音放在“七次”上,强调蜘蛛执着;更有学生读“结”的时候读出吃力的感觉,他认为蜘蛛结网太累了……这样,充分体现了“读”的自主性、独创性,创新了学生思维。
五、纵横延伸读。升华体验
叶圣陶认为“把精读文章作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发展开来,那么,精读了一篇文章,就可以带读许多书。”“精彩的对话不是断章取义的交流,还应该体现整体性,让学生联系生活纵横延伸精读。要让学生学会联系文本,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不能孤立地理解一字一词一句。要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进一步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思路,从而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在教学《航天飞机》一文中智慧老人安慰飞机的话时,可这样设计:“小明同学成绩差,他很自卑。上课不敢举手,下课不和同学玩。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就会联系课文和生活的感受,拓展自己的视野,升华阅读的体验。
关键词:模仿示范;精点细评;美品赏析;创意拓展;纵横延伸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11-059-001
在语文精读课中,小学生受到知识、经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阅读往往止于表层。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精读呢?
一、模仿示范读,走进文本
范读是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是各种感官和心灵最直接的交融。所以范读远比听录音传神、感人。马卡连柯说:“教师永远是儿童模仿的典型。”朗读训练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教师的范读起着重要作用。成功的范读能收到直观、生动、形象、感人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正音,明确词义和了解词的感情色彩,以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就要根据不同的文体来进行朗读指导。如朗读感情浓郁,语言优美,笔调活泼的《趵突泉》,就必须采取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势来朗读,从而感受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的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让学生读出感情,自己就得先“下水”,现身说法,科学的进行示范。在平时上课之前,教师要多读课文,力求读准确、读通顺、读出感情;在范读之前,要和学生明确听的要求;在范读时,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可以让学生边听边看或是心中默读等方式,从而扩大和提高范读的效果。
如苏教版《军神》中沃克医生一段话:“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笔者以铿锵有力的语调示范朗读该段,学生深受感染,自然地流露出对刘伯承这一形象的仰慕、钦佩之情,并激发出浓厚的阅读兴趣。《火烧云》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我在范读时,加重了对“烧”字的朗读,再让学生模仿着指名读、齐读。学生很快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火烧云的范围广,颜色艳,甚至感受到了火烧云的动态美。虽然我没有分析,也没有讲解,但学生在不断朗读中感悟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样,不但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还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重要性。
二、精点细评读,体会情境
语言实践是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唯一途径。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可指导学生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去反复品评课文原汁原味的语言魅力,评价课文的用词造句、表达方式,更好地触摸文本脉搏。
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让学生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各种鸟的语言进行反复诵读,以悟出它们内心的想法和学艺的态度。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自编自演了课本剧,他们那逼真的形象、丰富生动的话语、独特的表演手法,体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得到升华。
在学习《北大荒的秋天》一文的“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这一段时,我启发学生品评比喻句和“燃烧”一词,通过反复精读,学生读出了人们内心的喜悦之情,尽情体会语言美、意境美。
三、美品赏析读,内化积累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审美的要求:“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因素,文本通过语言文字表现出许多的美的内涵,是小学语文领域美育教育的重要基础。“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设身处地的,激昂之处还他个激昂,委婉之处还他个委婉。”美品赏析读课文,既可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又初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如在教学《荷花》“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一段时,我引导学生带着欣赏的态度,读出“挨挨挤挤”的感觉,以喜爱的语调读出“碧绿的大圆盘”“冒出来”,最后用逐渐高昂的语调读出“有的……有的……”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朗读之中,如临其境,收到了良好效果,在体验欣赏中完成内化。
四、创意拓展读,创新思维
精读时,注重启发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认识和经历,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努力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不仅能让学生领悟其中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往往还会产生令人称奇的创见。
“蜘蛛重新扯起细丝再次结网,又被风吹断了。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成。”精读至此时,我引导学生大胆的创造性的精读,课堂进发出未有的精彩:有学生读时强调“断了”,认为蜘蛛太可怜;有学生强调“结”,他认为这样可看出蜘蛛结网艰辛;有学生把重音放在“七次”上,强调蜘蛛执着;更有学生读“结”的时候读出吃力的感觉,他认为蜘蛛结网太累了……这样,充分体现了“读”的自主性、独创性,创新了学生思维。
五、纵横延伸读。升华体验
叶圣陶认为“把精读文章作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发展开来,那么,精读了一篇文章,就可以带读许多书。”“精彩的对话不是断章取义的交流,还应该体现整体性,让学生联系生活纵横延伸精读。要让学生学会联系文本,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不能孤立地理解一字一词一句。要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进一步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思路,从而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在教学《航天飞机》一文中智慧老人安慰飞机的话时,可这样设计:“小明同学成绩差,他很自卑。上课不敢举手,下课不和同学玩。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就会联系课文和生活的感受,拓展自己的视野,升华阅读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