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言文字中,哪个字词的意思最好,最美妙,最打动人?最……反正让人最舒服吧?我认为是“爱”。我还认为,不论在哪种语言里,爱那种“最”的地位都固若金汤。在我印象中,与爱相关的意思里,只有“溺爱”略含贬义——也只是略含,因为年终总结时我们批评领导“一工作起来就不注意休息”,我相信那不算批評。所以,一旦我们强化“溺爱”的错误,前边总要做修饰的:由于她“过分”溺爱孩子……
可能因为爱太完美,太强势也太正确了,像我这种心理阴暗之人,便总愿意挑剔地去打量它:如果有什么字眼最易于弄虚作假、最有欺骗性、最杀人不见血……会不会也是这个爱呢?我没什么过硬的佐证,只能经验主义地推理判断:这世界上,什么东西一绝对化,一极端化,一真理化,其危其害也就最大。
爱之所以像细菌一样到处滋生,又像抗生素类药物那样被广泛滥用,可能因为它弹性太大,由具体滑向抽象或者相反,几乎遇不到任何障碍。一般来讲,具体的爱好说,撒不了谎,比如,一个母亲宁可自己饿肚子,也把好吃的东西留给孩子,并且孩子这顿饱了她还留到下顿,说这是爱恐怕没有异议。抽象的爱则比较含糊,当不得真,比如,一个所谓爱集体的人,却对老婆孩子同事邻里都没笑脸,说他有爱心不可疑吗?甚至,他的为公之爱也经不住推敲;还有声言爱祖国的,却对他国的灾难幸灾乐祸;还有自诩爱真理的,却对他人的信条大加挞伐;更有强调爱爱人的,却对自己爱人与别人吃一顿饭跳一场舞都耿耿于怀……
所以,我只相信具体的爱,相信具体的主体与客体,相信具体的时段与情境;而对抽象的爱,即使是由具体滑向抽象或由抽象滑向具体的爱,我的相信也挑挑拣拣——并非不信,更非否定,而是在信与不信之间质询和叩问,以怀疑的精神,对信仰恪守理性的忠诚。正因为我无比地尊重和钟情抽象之爱对具体之爱的放大与升华,为了它不被亵渎,我才更愿意停留在信与不信的广阔地带,以审美的心态去赏玩它,以想象的方式去亲近它。
爱是人的一种本能,比之于人的其他本能,诸如恐惧本能、趋同本能、性欲本能、食欲本能,不更高级也不更高尚。但人这个物种生性势利,为了某些功利目的,总喜欢通过拔高什么或贬低什么,在同类事物中制造矛盾、形成对立、创造不平等,如是,饱受神化的爱的本能便总被扭曲,这一点,在两性之爱中尤其突出。
一个女人评价她的恋爱对象说:他根本不爱我,只是需要我。
另一个女人评价她的恋爱对象说:他太爱我了,总是需要我。
这对“需要”的不同体认,便是爱的最大悖论。
我们习惯的悦耳说法,叫爱是奉献,母爱的例子最为典型。可是,如果承认爱是本能,母爱只是爱之一种,那是不是就也该承认,一个母亲不释放母爱,其实痛苦的是她自己?母爱的奉献并不特别,所折射的,同样是一点都不必羞愧的需要与索取,是她从孩子那里,索取奉献给予她的、实现母爱需要的那种快感。所以,说爱是奉献只对了一半,还是表面化那一半,再加上更本质化的需要那一半才算完整。每个人都有被爱的需要,需要得到关注和理解,需要享受照顾和宠爱,但每个人又都十分清楚,得到这一切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你得先有爱人的心。想收获吗?先去耕耘是必要前提。只满足于需要却不奉献的爱是不完整的,而一味给予却不思索取的爱是不真实的,爱的双足想要站稳,必须踏牢需要和奉献这两块基石。当然了,如何需要与如何奉献,需要什么又奉献什么,这可没有一定之规,如果一定要找一条规则,我只知道,爱的需要及其奉献,不是买卖不是交易。
那么在我看来,怎样才算具体的爱呢?其实这个很难回答,因为答案,存在于每个人的感觉之中。说到底,爱只是感觉不是别的,除了你的心灵感应,再无其他可资印证。当然了,开启那感觉的钥匙还是有的,但又需要你正好是那把对应的锁:它可以是个羞涩的眼神,也可以是个探寻的手势,还可以是惊愕或喜悦的真实的表情;它可以是生日时的鲜花蛋糕或病榻旁的红枣稀粥,还可以是结婚时的喜极而泣与离婚时的友好握别,当然又完全可以不是这些;但它一定是你恰好站在风口上时,本能地挡到你面前的肩膀与胸膛,是你委屈时焦虑时,一个谨慎但又温暖的滑稽故事,是在你没过生日也没生病时,并不结婚也不离婚时,也都始终乐观之中含有隐忧地,提早对你前路上的艰窘与曲折做出的预判,是以那预判为出发点的,一些很可能絮絮叨叨婆婆妈妈的长久的忠告,以及,比长久更为久长的默默的祝福。
最后,我想不惜冒犯作文的禁忌,把埃利希·弗洛姆的一段话,抄录下来替我结尾:“爱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的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企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情感生活中便永远不可能得到满足。”
“有纪律地”爱,我相信,这是关于爱最高妙的说法。
可能因为爱太完美,太强势也太正确了,像我这种心理阴暗之人,便总愿意挑剔地去打量它:如果有什么字眼最易于弄虚作假、最有欺骗性、最杀人不见血……会不会也是这个爱呢?我没什么过硬的佐证,只能经验主义地推理判断:这世界上,什么东西一绝对化,一极端化,一真理化,其危其害也就最大。
爱之所以像细菌一样到处滋生,又像抗生素类药物那样被广泛滥用,可能因为它弹性太大,由具体滑向抽象或者相反,几乎遇不到任何障碍。一般来讲,具体的爱好说,撒不了谎,比如,一个母亲宁可自己饿肚子,也把好吃的东西留给孩子,并且孩子这顿饱了她还留到下顿,说这是爱恐怕没有异议。抽象的爱则比较含糊,当不得真,比如,一个所谓爱集体的人,却对老婆孩子同事邻里都没笑脸,说他有爱心不可疑吗?甚至,他的为公之爱也经不住推敲;还有声言爱祖国的,却对他国的灾难幸灾乐祸;还有自诩爱真理的,却对他人的信条大加挞伐;更有强调爱爱人的,却对自己爱人与别人吃一顿饭跳一场舞都耿耿于怀……
所以,我只相信具体的爱,相信具体的主体与客体,相信具体的时段与情境;而对抽象的爱,即使是由具体滑向抽象或由抽象滑向具体的爱,我的相信也挑挑拣拣——并非不信,更非否定,而是在信与不信之间质询和叩问,以怀疑的精神,对信仰恪守理性的忠诚。正因为我无比地尊重和钟情抽象之爱对具体之爱的放大与升华,为了它不被亵渎,我才更愿意停留在信与不信的广阔地带,以审美的心态去赏玩它,以想象的方式去亲近它。
爱是人的一种本能,比之于人的其他本能,诸如恐惧本能、趋同本能、性欲本能、食欲本能,不更高级也不更高尚。但人这个物种生性势利,为了某些功利目的,总喜欢通过拔高什么或贬低什么,在同类事物中制造矛盾、形成对立、创造不平等,如是,饱受神化的爱的本能便总被扭曲,这一点,在两性之爱中尤其突出。
一个女人评价她的恋爱对象说:他根本不爱我,只是需要我。
另一个女人评价她的恋爱对象说:他太爱我了,总是需要我。
这对“需要”的不同体认,便是爱的最大悖论。
我们习惯的悦耳说法,叫爱是奉献,母爱的例子最为典型。可是,如果承认爱是本能,母爱只是爱之一种,那是不是就也该承认,一个母亲不释放母爱,其实痛苦的是她自己?母爱的奉献并不特别,所折射的,同样是一点都不必羞愧的需要与索取,是她从孩子那里,索取奉献给予她的、实现母爱需要的那种快感。所以,说爱是奉献只对了一半,还是表面化那一半,再加上更本质化的需要那一半才算完整。每个人都有被爱的需要,需要得到关注和理解,需要享受照顾和宠爱,但每个人又都十分清楚,得到这一切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你得先有爱人的心。想收获吗?先去耕耘是必要前提。只满足于需要却不奉献的爱是不完整的,而一味给予却不思索取的爱是不真实的,爱的双足想要站稳,必须踏牢需要和奉献这两块基石。当然了,如何需要与如何奉献,需要什么又奉献什么,这可没有一定之规,如果一定要找一条规则,我只知道,爱的需要及其奉献,不是买卖不是交易。
那么在我看来,怎样才算具体的爱呢?其实这个很难回答,因为答案,存在于每个人的感觉之中。说到底,爱只是感觉不是别的,除了你的心灵感应,再无其他可资印证。当然了,开启那感觉的钥匙还是有的,但又需要你正好是那把对应的锁:它可以是个羞涩的眼神,也可以是个探寻的手势,还可以是惊愕或喜悦的真实的表情;它可以是生日时的鲜花蛋糕或病榻旁的红枣稀粥,还可以是结婚时的喜极而泣与离婚时的友好握别,当然又完全可以不是这些;但它一定是你恰好站在风口上时,本能地挡到你面前的肩膀与胸膛,是你委屈时焦虑时,一个谨慎但又温暖的滑稽故事,是在你没过生日也没生病时,并不结婚也不离婚时,也都始终乐观之中含有隐忧地,提早对你前路上的艰窘与曲折做出的预判,是以那预判为出发点的,一些很可能絮絮叨叨婆婆妈妈的长久的忠告,以及,比长久更为久长的默默的祝福。
最后,我想不惜冒犯作文的禁忌,把埃利希·弗洛姆的一段话,抄录下来替我结尾:“爱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的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企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情感生活中便永远不可能得到满足。”
“有纪律地”爱,我相信,这是关于爱最高妙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