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世纪到来的前夕,在扬子江畔古城南京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由江苏省文联、江苏省音协组织制作的交响合唱《长江组歌》作为江苏省第四届音乐舞蹈节的首场演出,奉献给广大观众。不少音乐界同行与热心的观众,欣赏了这场音乐会后认为,《长江组歌》的演出,使江苏音乐舞台耳日一新。这标着江苏省专业音乐制作水平,走上一个新台阶。
《长江组歌》分十个乐章:一、《长江长》(混声合唱);二、《告别格拉丹冬》(女声领唱与合唱);三、《神女吟》(女高音独唱);四、《会唱歌的中华鲟》(童声合唱);五、《流动的星河》(女声合唱);六、《长虹颂》(男高音独唱);七、《江上情歌》(男女声二重唱);八、《赛龙舟》(男声领唱与合唱);九、《金项链、绿扇面》(女声领唱与合唱);十、《大江东去》(男中音独唱)。这部作品既不象《黄河大合唱》那样充满哲理与戏剧张力则含有悲壮气势,又不同于《长征组歌》那样充满战斗景情、史诗性和叙事情节。《长江组歌》是一部秀丽的抒情诗,以其多姿多彩的间调特色、不同地域的场景变换,来展示改革开放以来长江--母亲河崭新面貌。在创作座谈会上,江苏音乐界的前辈们,充分肯定了这部作品,认为江苏音乐界几十年来的心愿就是要写一部歌唱长江的作品,今天如愿以偿。他们认为这部作品所以能获得成功,其重要一点就是,努力实践党中央提出的文艺工作者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号召,《长江组歌》的词曲作者在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的统一步署下,"过三峡,越两湖,下扬子"历时三年半反复对作品修改、磨练,是一部苦心之作,精心之作。这部作品的制作经验,有以下几点可供同行借鉴:
1、 整体构思新颖、布局合理,有一个很好的艺术追求。组歌的十个乐章,在声乐体裁上,几乎包括了各种形式,有统一又有对比。词曲作者共同的追求是,既要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及浓郁的民族风格,又要在可听性、艺术性的结合与统一方面努力尝试,力求做到雅俗共赏。无论是开始的《长江长》、《告别格拉丹冬》、《神女吟》还是后面的《会唱歌的中华鲟》、《流动的星河》、《赛龙舟》……听后都让人感到既新颖又十分亲切,并能从中领略到作品内涵的民族韵味。
2、 在创作技法上能较好地把握住合适的"度",这部作品的作者是江苏的中青年词曲作家。作品的技法掌握适度,恰到好处,既不墨守成规,又不盲目"新潮",更无技巧庞杂、画蛇添足的感觉。他们在合唱织体的写法上线条清晰层次分明,和声变化丰富,而在乐队配器上,衬托气氛,营造情景及音色选用,力度对比,配器织体的架构和多层次音色结构方面,都做了精心的设计与安排。他们还考虑到合唱这种形式由于歌词的作用,往往更容易被群众接受,因此要充分考虑到音调的上口和相应的地方风韵,我们在作品中能感受到作者的良苦用心。
3、 集体制作不应是制作的主要形式,但实践证明,在较大型的作品制作中,用集体构思、分头执笔的办法,集思广益也不失为一种可行之道。《长江组歌》制作组从一开始就树立"精品"意识,从结构框架到歌词、歌曲与配器稿都进行多次讨论,反复修改,为了使配器写法上更加严谨,他们都先写了钢琴谱,使之更加严格规范。当然,集体制作可能在发挥个人独创性方面,有时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在作品风格多样化方面却是长处,某种程度上可避免单调和千篇一律。
4、 《长江组歌》的成功,还给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要高度重视作品的二度制作,作品的成功仅仅停留在谱面上是远远不够的,此次,《长江组歌》的演出体现了多方协同,团结合作的精神,江苏省文化厅在制作一开始就给予全力支持,著名指挥家石咣教授亲自执棒指挥,不辞劳苦,精心排练,由江苏省歌舞剧院与上海歌剧院联袂演出,并由北京请来刘秉义、陈铎、刘璐、潘淑珍、戴玉强、魏金栋……等著名演员加盟领衔,使这部作品更加增色,获得广大观众的好评。
当然,这部作品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有些作品侧重写实,但在浪漫气息上似有欠缺,个别作品在声部对与音区安排上还可作进一步修改调整,终曲的赋格写法还不够紧奏,而配器的力度与气势上应更加衬托出《大江东去》的气氛。个别乐章还可尝试采用无伴奏合唱,充分发挥合唱的特长,构成与其它乐章的鲜明对比。我们期待着《长江组歌》在适当修改以后,将会更加完善地奉献给广大听众。
《长江组歌》分十个乐章:一、《长江长》(混声合唱);二、《告别格拉丹冬》(女声领唱与合唱);三、《神女吟》(女高音独唱);四、《会唱歌的中华鲟》(童声合唱);五、《流动的星河》(女声合唱);六、《长虹颂》(男高音独唱);七、《江上情歌》(男女声二重唱);八、《赛龙舟》(男声领唱与合唱);九、《金项链、绿扇面》(女声领唱与合唱);十、《大江东去》(男中音独唱)。这部作品既不象《黄河大合唱》那样充满哲理与戏剧张力则含有悲壮气势,又不同于《长征组歌》那样充满战斗景情、史诗性和叙事情节。《长江组歌》是一部秀丽的抒情诗,以其多姿多彩的间调特色、不同地域的场景变换,来展示改革开放以来长江--母亲河崭新面貌。在创作座谈会上,江苏音乐界的前辈们,充分肯定了这部作品,认为江苏音乐界几十年来的心愿就是要写一部歌唱长江的作品,今天如愿以偿。他们认为这部作品所以能获得成功,其重要一点就是,努力实践党中央提出的文艺工作者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号召,《长江组歌》的词曲作者在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的统一步署下,"过三峡,越两湖,下扬子"历时三年半反复对作品修改、磨练,是一部苦心之作,精心之作。这部作品的制作经验,有以下几点可供同行借鉴:
1、 整体构思新颖、布局合理,有一个很好的艺术追求。组歌的十个乐章,在声乐体裁上,几乎包括了各种形式,有统一又有对比。词曲作者共同的追求是,既要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及浓郁的民族风格,又要在可听性、艺术性的结合与统一方面努力尝试,力求做到雅俗共赏。无论是开始的《长江长》、《告别格拉丹冬》、《神女吟》还是后面的《会唱歌的中华鲟》、《流动的星河》、《赛龙舟》……听后都让人感到既新颖又十分亲切,并能从中领略到作品内涵的民族韵味。
2、 在创作技法上能较好地把握住合适的"度",这部作品的作者是江苏的中青年词曲作家。作品的技法掌握适度,恰到好处,既不墨守成规,又不盲目"新潮",更无技巧庞杂、画蛇添足的感觉。他们在合唱织体的写法上线条清晰层次分明,和声变化丰富,而在乐队配器上,衬托气氛,营造情景及音色选用,力度对比,配器织体的架构和多层次音色结构方面,都做了精心的设计与安排。他们还考虑到合唱这种形式由于歌词的作用,往往更容易被群众接受,因此要充分考虑到音调的上口和相应的地方风韵,我们在作品中能感受到作者的良苦用心。
3、 集体制作不应是制作的主要形式,但实践证明,在较大型的作品制作中,用集体构思、分头执笔的办法,集思广益也不失为一种可行之道。《长江组歌》制作组从一开始就树立"精品"意识,从结构框架到歌词、歌曲与配器稿都进行多次讨论,反复修改,为了使配器写法上更加严谨,他们都先写了钢琴谱,使之更加严格规范。当然,集体制作可能在发挥个人独创性方面,有时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在作品风格多样化方面却是长处,某种程度上可避免单调和千篇一律。
4、 《长江组歌》的成功,还给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要高度重视作品的二度制作,作品的成功仅仅停留在谱面上是远远不够的,此次,《长江组歌》的演出体现了多方协同,团结合作的精神,江苏省文化厅在制作一开始就给予全力支持,著名指挥家石咣教授亲自执棒指挥,不辞劳苦,精心排练,由江苏省歌舞剧院与上海歌剧院联袂演出,并由北京请来刘秉义、陈铎、刘璐、潘淑珍、戴玉强、魏金栋……等著名演员加盟领衔,使这部作品更加增色,获得广大观众的好评。
当然,这部作品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有些作品侧重写实,但在浪漫气息上似有欠缺,个别作品在声部对与音区安排上还可作进一步修改调整,终曲的赋格写法还不够紧奏,而配器的力度与气势上应更加衬托出《大江东去》的气氛。个别乐章还可尝试采用无伴奏合唱,充分发挥合唱的特长,构成与其它乐章的鲜明对比。我们期待着《长江组歌》在适当修改以后,将会更加完善地奉献给广大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