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要实现梦想,要经历多少挫折和苦难,才能历练成百折不挠之身,才能收获满园芬芳,这一点恐怕没有人知道答案。迟玉斌,年仅24岁,就成为鹰游纺机公司的生产厂长,7年之后,他已然是纺机公司的总经理。在他感谢鹰游集团董事长张国良对他的培养、为他提供平台和机会的背后,支撑他走向成功的还有什么?有人答:勤奋、真诚与果敢。
鹰游纺机公司食堂的柜台上方挂着一块LED屏幕,上面滚动着每天供应的不同套餐菜样,这是迟玉斌进行的食堂管理改革措施之一,他的理念是:每个人可以选择一种套餐的三个菜,但和结伴的工友一起,两个人就可以共同吃到六种菜。
事情看似很小,但却非常自然地整合促进了员工关系,增强了企业团队的向心力,见效不一般。
鹰游集团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使得鹰游纺机的纺织后整理及印染机械设备已占据国内市场大半壁江山,并远销东南亚、南非、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而我们用了一天的时间,走遍了鹰游纺机有限责任公司的车间,走访了他身边的很多人,试图寻找这个将连云港鹰游纺机有限责任公司打造成国内纺织后整理设备领域的领军者的魅力,收获,远比我们期待的多。
有人说,这个出生于七十年代、言谈随和的年轻企业管理者,几乎能够“搞定”公司里的每个年龄段的人;有人说,他一年有两百多天都走在拜访客户和考察市场的路上;还有人说,他最让人佩服的地方是他敢想敢干。
他是怎样的一个管理者?
勤奋历练品质人生
迟玉斌并不想被别人强调他的年轻,但事实是,从2010年起,1978年出生的他就被鹰游集团董事长张国良提拔为连云港鹰游纺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这也让他成为公司最年轻的高层管理人员。
从2000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连云港纺织机械厂钣金车间,13年的时间,迟玉斌从一名普通的调度员一步步走到了管理层,每一个岗位的变动,他记得清清楚楚,也正源于此,在推动鹰游发展和体恤员工方面,他既能保持难得的清醒,又能脚踏实地、游刃有余。
2001年7月,连云港纺织机械厂经过大刀阔斧的改制成为鹰游公司,也是迟玉斌职业生涯中的一个关键节点。这一年,鹰游公司董事长张国良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公开进行竞聘,迟玉斌成功竞聘成为生产科科长,当时他刚刚23岁。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也很感谢董事长张国良给了我很多机会,企业转制时,自己正好赶上了好时候。”
一年之后,企业产值产量双上升,迟玉斌从生产科科长升为生产厂长,2005年4月又转为经营厂长,当时纺机的销售额是2个亿,而这个数字,在2012年时,已经变为超过7个亿。
在鹰游这13年里,从普通工人到生产核心骨干,从生产科长到经营厂长,迟玉斌说,这是一段很幸福的经历。现在他之所以能够对工人体贴入微,想工人所想,都要感谢在生产车间工作的经历。
“企业的任何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一个企业需要了解工人的真实状态,要知道工人在想些什么。现在负责纺机公司的全面工作,回头看看,当初在生产系统上的工作经历,对我现在的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据说,迟玉斌有这样一个工作原则:每天至少和业务员通一次电话;每天至少检查一次当日订单和交货情况。他一直坚信“延伸式的保姆式服务才是最好的服务”。他一直要求销售人员向客户传达选择鹰游纺机的设备等同于选择后顾无忧的理念。
为了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到市场信息,及时发现问题,他身体力行,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市场调研,相时而动。他常常奔波在外,同业务员一道对客户进行上门服务。奔波最频繁时,一个月只有两天在家中度过。
他年轻的司机小李说,自己这几年一直在变胖,“因为跟着迟总,除了在饭桌上,就是在开车的路上。”
而鹰游纺机销售科的员工告诉我们,大家很少看到迟玉斌休息,即使不用出差,人在连云港,必然也是加班到很晚。
勤奋如迟玉斌,已经不自觉的成为鹰游纺机近800号人的模范标兵。
睿智源于真诚
一个细节也许能够说明迟玉斌所代表的鹰游纺机的气质。曾经有人在饭桌上问迟玉斌,你觉得最成功的营销之道为何?他只说了两个字:真诚。
这是他做人的原则,也是他做事的标准,更是他带领鹰游纺机服务客户的准则。
在2012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的颁奖论坛上,获奖人之一的迟玉斌曾在与论坛主持人欧阳夏丹的对话中具体讲述了鹰游纺机4S店的理念。
说起4S店,人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汽车服务方式——全车、完车整车销售(sale)、零配件(sparepart)、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等(survey)。这种理念完整运用在纺机产品上还没有出现过,而鹰游纺机正准备今年在浙江开设一家纺织机械4S店,这是国内纺机业的首创。
原来,通过几年来在市场上的奔波与调查,在与越来越多的客户交流时,鹰游的销售人员发现,很多用户都想在当地解决产品销售及使用环节中的各种问题。这其中不仅是服务问题,还包括产品的展示、新工艺的交流、特殊定制等业务,鹰游纺机4S店的建立便是源于这种需求。
“事实上,4S店不仅仅是一个服务的问题。”鹰游纺机的想法更为深入,他们的理念是将4S店作为一个窗口,一方面为企业真诚地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即时地掌握市场动态,来实现自身产品与服务的不断升级。
“企业的一切产品,只有迎合市场,最终销售出去才叫商品。在技术人员脑海里的叫想法,画出来的叫图纸,图纸制造出来的叫产品,产品卖出去才叫商品。企业做的一切工作必须是把想法转化成为商品,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未来,纺机企业必须要无限贴近市场,研发基地和制造基地只要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越贴近市场越好。”
有梦想,有激情,一切都有可能。
在我们采访的过程中,有不少鹰游纺机的忠实客户上门来拜访迟玉斌,朋友式的交谈和专业真诚的服务总是能够打动来者,“我信他们。”一句话,足以明确鹰游纺机和迟玉斌在纺机“江湖”的地位。 也许这一点,更能体现鹰游基因的优秀,那就是,从建立之初,鹰游的目光就从来不仅仅局限于纺织机械领域本身,他们认为,只有上下游产业结合才能带动行业发展。鹰游纺机作为纺织后整理设备生产企业,不仅要对用户的上游产业,诸如化纤纤维等进行分析研究,还要对用户的用户等下道行业也要进行多方面的市场调研。“我们不仅仅是卖设备的,我们提供的还有工艺。”
“未来的竞争,是市场认知的竞争,是产业链整合的竞争。”这句话,如今正摆在迟玉斌的办公桌上,而这,也正在成为鹰游纺机优秀基因的一部分。
其实,迟玉斌和鹰游纺机一样,身上承载着的是中国许许多多个纺织机械制造者的“中国梦”,他们想要看到和努力在做的,是中国制造的不断升级和实现中国品牌的终极影响力。
勇于创新、果断践行的“专家”
“创新”、“活力”,这是迟玉斌在总结鹰游纺机的魅力时所说的词汇。他说:“在鹰游,创新是永不停止的,我们的研发团队经历了很多次失败,但是我们决不能放弃创新,想要引领行业的发展,就必须走在其他人前面。而想要创新,要发展,我们还要拥有活力十足的团队。”
正是因为坚持创新,拥有活力,使得鹰游纺机一再取得了让同行艳羡的成绩。截至目前,鹰游纺机2013年的订单额已经超过4亿元,迟玉斌将一张客户催货单推到记者面前:“虽然大的行情不是很稳定,但是鹰游纺机今年的销售情况比我们原本想象的还要好。”
如何在近两年不利的市场环境中取得这样的成绩,我们在鹰游纺机繁忙的制造车间和井然有序的销售办公室里找到了答案。
一台台正在为上海纺机展和客户赶制的机器,都在紧锣密鼓的加工中。一张张忙碌而又充满活力的面孔出现在销售科的每—个角落,没有多余的寒暄,专业,敬业,已经成为鹰游人的一种习惯。
“无论什么时候,我都认为,企业不能过度强调外部因素,内因更重要。无论市场环境怎样变化,企业只有永不停止地去开发新产品,开发市场需要的产品,跟进市场的同时引领市场,这样才能做到无论什么时候都不用怕。”
“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好的企业。任何时候我们去谈论行业大环境和外部因素,都是在给自己找借口。只要能够围绕市场进行开发,站在用户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市场永远都是存在的。”
这正是鹰游纺机矢志不渝的经营理念。
迟玉斌打了个比方:搞财务打算盘的人都知道,打算盘时有上有下有进有退,做生意其实就像打算盘,必须要把用户的算盘先打好。有时候过度看重自己的利益,忽视长期和长效,最后反而会得不偿失。“在市场竞争中,一定要让用户知道你是什么角色。不是你自己认为你是什么,而是在用户心目中把你当成什么。鹰游对市场的认知和用户的需求,一向都是站在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讨论合作。”
终极竞争力的追求
“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想要快速转型有一定的困难,需要一个过程。这就取决于谁将市场看得更远,谁的速度更快,转型升级更及时,这个企业就会脱颖而出。”在迟玉斌看来,企业要经受市场大浪淘沙的考验,在未来的纺机行业里,一定不会存在目前这么多的企业和恶性竞争的情况。
“未来的竞争是价值的竞争而非价格的竞争。”迟玉斌如是说。鹰游目前与所有用户的合作不再是单一地讨论价格,而是更多地关注价值。“我们关注的是,鹰游还能为用户提供多大的价值。”
也因此,在今年6月的纺机展上,鹰游展示产品传递的理念是——发现新价值。迟玉斌认为,如果未来的合作只是—个简单买卖的话,商业环境就变得太平面了。“未来的市场竞争应该是全方位立体化的,供应商要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能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从能源、人力、生产效率包括生产工艺最大化的整合与合作,这是未来纺机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虽然在国内市场占有绝对优势,但是面对国外市场的高端化竞争,则必须要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而这需要对企业产品重新定位,定位清晰才会有更长远的发展。迟玉斌认为,鹰游接下来要更加快速地发展,一定要提供专业化的分工。
鹰游目前正在将一些技术简单的基础配套件进行在外代加工,而将有限的人力物力留给核心机件的研发和生产,并同时参股上游企业,参股的目的是为鹰游更好地提供稳定的配套件,通过与上游企业的这种合作方式,实现生产过程里的优势互补,最终共同成长。
“企业做到最后,拼的就是专注。”迟玉斌这样打比方:“做菜的就只管做菜,至于买菜洗菜切菜,那不是做菜的应该考虑的问题。只有把自己领域里的事情做好,并且在这个领域里做到极致,做到没人能比得过,这就是一种终极的竞争力了。”
迟玉斌还透露,今年,鹰游纺机将成立多个事业部,由事业部完成专业配套工作,独立运作品牌项目,实现组织架构的全面创新。而这也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更多的机会,也许有一天,会产生出更多的迟玉斌。
在对鹰游纺机进行走访的过程中,总是能感受到一种正能量。他说,其实企业和人一样,到了一定程度,就要有所取舍和选择,“做任何事都要立场明确,清楚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在还不够理想的环境里,选择汲取和传播正能量,这一点,做人和做企业都一样。”
采访结束的时候,迟玉斌拿出了一个包装得很漂亮的相框送给了我们,上面写道“如果你成功了,那是因为某时、某地、某人给了你生命或指向正确方向的思想。你要一直像你得到帮助那样,帮助那些没有你那么幸运的人。”这句话,来自比尔·盖茨的夫人梅琳达·弗兰奇。
迟玉斌说,他每个月几乎都会做一些相框,里面放上平时自己看到的有所感悟的话,送给客户、同事甚至是朋友。
时代造就人,如果说从调度员到总经理的人生历程,给了迟玉斌许多荣耀,倒不如说,是他的勤奋、真诚和果敢给了自己成功的机会,而这样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管理者,带给鹰游纺机的创新、生机必然是昂扬的。
他说,希望未来的鹰游纺机是全球化的中国制造品牌。期待他早日梦圆。
鹰游纺机公司食堂的柜台上方挂着一块LED屏幕,上面滚动着每天供应的不同套餐菜样,这是迟玉斌进行的食堂管理改革措施之一,他的理念是:每个人可以选择一种套餐的三个菜,但和结伴的工友一起,两个人就可以共同吃到六种菜。
事情看似很小,但却非常自然地整合促进了员工关系,增强了企业团队的向心力,见效不一般。
鹰游集团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使得鹰游纺机的纺织后整理及印染机械设备已占据国内市场大半壁江山,并远销东南亚、南非、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而我们用了一天的时间,走遍了鹰游纺机有限责任公司的车间,走访了他身边的很多人,试图寻找这个将连云港鹰游纺机有限责任公司打造成国内纺织后整理设备领域的领军者的魅力,收获,远比我们期待的多。
有人说,这个出生于七十年代、言谈随和的年轻企业管理者,几乎能够“搞定”公司里的每个年龄段的人;有人说,他一年有两百多天都走在拜访客户和考察市场的路上;还有人说,他最让人佩服的地方是他敢想敢干。
他是怎样的一个管理者?
勤奋历练品质人生
迟玉斌并不想被别人强调他的年轻,但事实是,从2010年起,1978年出生的他就被鹰游集团董事长张国良提拔为连云港鹰游纺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这也让他成为公司最年轻的高层管理人员。
从2000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连云港纺织机械厂钣金车间,13年的时间,迟玉斌从一名普通的调度员一步步走到了管理层,每一个岗位的变动,他记得清清楚楚,也正源于此,在推动鹰游发展和体恤员工方面,他既能保持难得的清醒,又能脚踏实地、游刃有余。
2001年7月,连云港纺织机械厂经过大刀阔斧的改制成为鹰游公司,也是迟玉斌职业生涯中的一个关键节点。这一年,鹰游公司董事长张国良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公开进行竞聘,迟玉斌成功竞聘成为生产科科长,当时他刚刚23岁。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也很感谢董事长张国良给了我很多机会,企业转制时,自己正好赶上了好时候。”
一年之后,企业产值产量双上升,迟玉斌从生产科科长升为生产厂长,2005年4月又转为经营厂长,当时纺机的销售额是2个亿,而这个数字,在2012年时,已经变为超过7个亿。
在鹰游这13年里,从普通工人到生产核心骨干,从生产科长到经营厂长,迟玉斌说,这是一段很幸福的经历。现在他之所以能够对工人体贴入微,想工人所想,都要感谢在生产车间工作的经历。
“企业的任何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一个企业需要了解工人的真实状态,要知道工人在想些什么。现在负责纺机公司的全面工作,回头看看,当初在生产系统上的工作经历,对我现在的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据说,迟玉斌有这样一个工作原则:每天至少和业务员通一次电话;每天至少检查一次当日订单和交货情况。他一直坚信“延伸式的保姆式服务才是最好的服务”。他一直要求销售人员向客户传达选择鹰游纺机的设备等同于选择后顾无忧的理念。
为了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到市场信息,及时发现问题,他身体力行,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市场调研,相时而动。他常常奔波在外,同业务员一道对客户进行上门服务。奔波最频繁时,一个月只有两天在家中度过。
他年轻的司机小李说,自己这几年一直在变胖,“因为跟着迟总,除了在饭桌上,就是在开车的路上。”
而鹰游纺机销售科的员工告诉我们,大家很少看到迟玉斌休息,即使不用出差,人在连云港,必然也是加班到很晚。
勤奋如迟玉斌,已经不自觉的成为鹰游纺机近800号人的模范标兵。
睿智源于真诚
一个细节也许能够说明迟玉斌所代表的鹰游纺机的气质。曾经有人在饭桌上问迟玉斌,你觉得最成功的营销之道为何?他只说了两个字:真诚。
这是他做人的原则,也是他做事的标准,更是他带领鹰游纺机服务客户的准则。
在2012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的颁奖论坛上,获奖人之一的迟玉斌曾在与论坛主持人欧阳夏丹的对话中具体讲述了鹰游纺机4S店的理念。
说起4S店,人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汽车服务方式——全车、完车整车销售(sale)、零配件(sparepart)、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等(survey)。这种理念完整运用在纺机产品上还没有出现过,而鹰游纺机正准备今年在浙江开设一家纺织机械4S店,这是国内纺机业的首创。
原来,通过几年来在市场上的奔波与调查,在与越来越多的客户交流时,鹰游的销售人员发现,很多用户都想在当地解决产品销售及使用环节中的各种问题。这其中不仅是服务问题,还包括产品的展示、新工艺的交流、特殊定制等业务,鹰游纺机4S店的建立便是源于这种需求。
“事实上,4S店不仅仅是一个服务的问题。”鹰游纺机的想法更为深入,他们的理念是将4S店作为一个窗口,一方面为企业真诚地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即时地掌握市场动态,来实现自身产品与服务的不断升级。
“企业的一切产品,只有迎合市场,最终销售出去才叫商品。在技术人员脑海里的叫想法,画出来的叫图纸,图纸制造出来的叫产品,产品卖出去才叫商品。企业做的一切工作必须是把想法转化成为商品,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未来,纺机企业必须要无限贴近市场,研发基地和制造基地只要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越贴近市场越好。”
有梦想,有激情,一切都有可能。
在我们采访的过程中,有不少鹰游纺机的忠实客户上门来拜访迟玉斌,朋友式的交谈和专业真诚的服务总是能够打动来者,“我信他们。”一句话,足以明确鹰游纺机和迟玉斌在纺机“江湖”的地位。 也许这一点,更能体现鹰游基因的优秀,那就是,从建立之初,鹰游的目光就从来不仅仅局限于纺织机械领域本身,他们认为,只有上下游产业结合才能带动行业发展。鹰游纺机作为纺织后整理设备生产企业,不仅要对用户的上游产业,诸如化纤纤维等进行分析研究,还要对用户的用户等下道行业也要进行多方面的市场调研。“我们不仅仅是卖设备的,我们提供的还有工艺。”
“未来的竞争,是市场认知的竞争,是产业链整合的竞争。”这句话,如今正摆在迟玉斌的办公桌上,而这,也正在成为鹰游纺机优秀基因的一部分。
其实,迟玉斌和鹰游纺机一样,身上承载着的是中国许许多多个纺织机械制造者的“中国梦”,他们想要看到和努力在做的,是中国制造的不断升级和实现中国品牌的终极影响力。
勇于创新、果断践行的“专家”
“创新”、“活力”,这是迟玉斌在总结鹰游纺机的魅力时所说的词汇。他说:“在鹰游,创新是永不停止的,我们的研发团队经历了很多次失败,但是我们决不能放弃创新,想要引领行业的发展,就必须走在其他人前面。而想要创新,要发展,我们还要拥有活力十足的团队。”
正是因为坚持创新,拥有活力,使得鹰游纺机一再取得了让同行艳羡的成绩。截至目前,鹰游纺机2013年的订单额已经超过4亿元,迟玉斌将一张客户催货单推到记者面前:“虽然大的行情不是很稳定,但是鹰游纺机今年的销售情况比我们原本想象的还要好。”
如何在近两年不利的市场环境中取得这样的成绩,我们在鹰游纺机繁忙的制造车间和井然有序的销售办公室里找到了答案。
一台台正在为上海纺机展和客户赶制的机器,都在紧锣密鼓的加工中。一张张忙碌而又充满活力的面孔出现在销售科的每—个角落,没有多余的寒暄,专业,敬业,已经成为鹰游人的一种习惯。
“无论什么时候,我都认为,企业不能过度强调外部因素,内因更重要。无论市场环境怎样变化,企业只有永不停止地去开发新产品,开发市场需要的产品,跟进市场的同时引领市场,这样才能做到无论什么时候都不用怕。”
“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好的企业。任何时候我们去谈论行业大环境和外部因素,都是在给自己找借口。只要能够围绕市场进行开发,站在用户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市场永远都是存在的。”
这正是鹰游纺机矢志不渝的经营理念。
迟玉斌打了个比方:搞财务打算盘的人都知道,打算盘时有上有下有进有退,做生意其实就像打算盘,必须要把用户的算盘先打好。有时候过度看重自己的利益,忽视长期和长效,最后反而会得不偿失。“在市场竞争中,一定要让用户知道你是什么角色。不是你自己认为你是什么,而是在用户心目中把你当成什么。鹰游对市场的认知和用户的需求,一向都是站在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讨论合作。”
终极竞争力的追求
“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想要快速转型有一定的困难,需要一个过程。这就取决于谁将市场看得更远,谁的速度更快,转型升级更及时,这个企业就会脱颖而出。”在迟玉斌看来,企业要经受市场大浪淘沙的考验,在未来的纺机行业里,一定不会存在目前这么多的企业和恶性竞争的情况。
“未来的竞争是价值的竞争而非价格的竞争。”迟玉斌如是说。鹰游目前与所有用户的合作不再是单一地讨论价格,而是更多地关注价值。“我们关注的是,鹰游还能为用户提供多大的价值。”
也因此,在今年6月的纺机展上,鹰游展示产品传递的理念是——发现新价值。迟玉斌认为,如果未来的合作只是—个简单买卖的话,商业环境就变得太平面了。“未来的市场竞争应该是全方位立体化的,供应商要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能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从能源、人力、生产效率包括生产工艺最大化的整合与合作,这是未来纺机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虽然在国内市场占有绝对优势,但是面对国外市场的高端化竞争,则必须要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而这需要对企业产品重新定位,定位清晰才会有更长远的发展。迟玉斌认为,鹰游接下来要更加快速地发展,一定要提供专业化的分工。
鹰游目前正在将一些技术简单的基础配套件进行在外代加工,而将有限的人力物力留给核心机件的研发和生产,并同时参股上游企业,参股的目的是为鹰游更好地提供稳定的配套件,通过与上游企业的这种合作方式,实现生产过程里的优势互补,最终共同成长。
“企业做到最后,拼的就是专注。”迟玉斌这样打比方:“做菜的就只管做菜,至于买菜洗菜切菜,那不是做菜的应该考虑的问题。只有把自己领域里的事情做好,并且在这个领域里做到极致,做到没人能比得过,这就是一种终极的竞争力了。”
迟玉斌还透露,今年,鹰游纺机将成立多个事业部,由事业部完成专业配套工作,独立运作品牌项目,实现组织架构的全面创新。而这也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更多的机会,也许有一天,会产生出更多的迟玉斌。
在对鹰游纺机进行走访的过程中,总是能感受到一种正能量。他说,其实企业和人一样,到了一定程度,就要有所取舍和选择,“做任何事都要立场明确,清楚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在还不够理想的环境里,选择汲取和传播正能量,这一点,做人和做企业都一样。”
采访结束的时候,迟玉斌拿出了一个包装得很漂亮的相框送给了我们,上面写道“如果你成功了,那是因为某时、某地、某人给了你生命或指向正确方向的思想。你要一直像你得到帮助那样,帮助那些没有你那么幸运的人。”这句话,来自比尔·盖茨的夫人梅琳达·弗兰奇。
迟玉斌说,他每个月几乎都会做一些相框,里面放上平时自己看到的有所感悟的话,送给客户、同事甚至是朋友。
时代造就人,如果说从调度员到总经理的人生历程,给了迟玉斌许多荣耀,倒不如说,是他的勤奋、真诚和果敢给了自己成功的机会,而这样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管理者,带给鹰游纺机的创新、生机必然是昂扬的。
他说,希望未来的鹰游纺机是全球化的中国制造品牌。期待他早日梦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