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读史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yr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0一七年九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重版了陈寅恪先生手书《后代政治史略稿》的典藏本,可谓是“再造”善本的又一范例。该版于书末附载了陈寅恪写给古典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上海古籍出版社前身)的十四通书信,并有高克勤先生的细致考证,对我们了解陈寅恪在一九四九年以后著作出版的史事颇有裨益。
  最近,笔者取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陈寅恪手书《唐代政治史略稿》与民国商务印书馆本《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民国三十三年重庆初版以及三联版《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等几种重要版本进行对读,扫叶拂尘之余,也对陈寅恪“两稿”中的现世关怀有了初步的体会。黄庭坚曾评价陈师道说:“读书如禹之治水,知天下之脉络。”后来,也有学人用这句话来形容陈寅恪的史学格局。大禹治水,在了然于天下脉络的前提下,解决的仍是“现世”最迫切的问题。同样,陈寅恪“两稿”所揭橥的,自然是中古史上的大关节,但他在“两稿”中的现世省思,也具有不遑多让的恒久价值。陈寅恪曾有心撰著《中国通史》《中国历史的教训》,意在总结国族与文化的得失之鉴,可惜都没能动笔。不过,“两稿”中已然隐隐透露着他以史为鉴、“在史中求史实”的自觉意识。更为深切的是,陈寅恪在“两稿”中还时常跳出史料之外,用一种沉静的笔调思考,在“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钜劫奇变”(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时,士人的身份认同以及立身处世的楷则与底线。
  在手写本《唐代政治史略稿》的中篇,陈寅恪先考论了牛李党争局势下的士人遭际,随后,笔锋一宕,写下这样一段话:
  君子读史,见玉溪生与其东川府主升沈荣辱之所由判,深有
  感于士之处世,外来之变态纵极纷歧,而内行之修谨益不可或阙也。
  在陈寅恪看来,随着牛李党争的公开摊牌,“当日士大夫纵欲置身于局外之中立,亦几不可能”。其中有两个例外,一是白居易以“消极被容”,二是柳仲郢以“行谊见谅”。其他士人如李商隐,出入于牛李两党之间,最终为两派皆所不容,导致“坎壈终身”。陈寅恪有关“君子读史”的这一段议论,通过著书余渖,遥遥地与当时及后世的一代代士人共勉。从另一角度看,这也是对自己立身行谊原则的“夫子自道”。士人之行止出处,不论时代和地域,面临的根本问题都是近似的。世事之转轴波诡云谲,士人应当知耻自守,或跳出风向之外,像白乐天那样以“消极”为挡箭牌,专注于心中认定的作述之业;或临风而不动,像柳仲郢那样敦笃“行谊”,光明磊落。士人如果看穿了白头宫女“眉样如今又入时”的哈哈之笑,也许就能避开人格上的“倡优蓄之”,独立不惧,遁世无闷,正所谓“太上有立德”。陈寅恪早年所作诗有“士有相怜宁识面”一语,他对李商隐无疑寄托着“同情之理解”。若非如此,他后来何以又写出“玉溪满贮伤春泪,未肯明流且暗吞”的诗句呢?
  陈寅恪所言“君子读史”,字字皆有来历。自从《左传》论赞以“君子日”引端以后,“君子”一语就天然地与持独立立场的史家联系在一起。士人于内行则以“修谨”自律,于外行则以“事功”自勉。不过,“事功”之果能实现与否,并非个人的努力所能决定,就如同孔子当年的不为“匏瓜”也无济于事。所幸的是,古儒传统有着精神上的退路,那就是著书立说,所谓“其次有立言”。在《唐代政治史略稿》的手写本中,我们即可以读到陈寅恪对君子“立言”的郑重态度。《新唐书·儒学传》记载,孔至撰《百家类例》,没有将张说一门归入礼法儒素传家的世家旧族,而是据实剟入“近世新族”,这招致了张说之子张垍的不满。张垍之弟以实相告,孔至感到忧惧,“欲更增损”,以氏族学名世的韦述听闻后,说:“止!丈夫奋笔成一家书,奈何因人动摇?有死不可改。”
  陈寅恪手写本论进士词科之同门关系时,曾引《大唐新语》载玄宗称张说“如卿岂有门籍”(手写本,184页),来证明始兴张氏实为以文学进用之寒族,并没有征引《新唐书·儒学传》的这则史料。不过,后来增订时,陈寅恪在《大唐新语》后增补了《国史补》《新唐书·儒学传》的记载。就考史立论而言,韦述之语与史证无关,可节略不引,但陈寅恪却没有割弃(三联版,294页),当是有感于韦述之语对独立自由人格的守持。接下来便是为世人所熟知的故事。上世纪五十年代,陈寅恪的著作本可很快再版,但因他对旧稿中有关高丽、朱温的称呼坚持不改,致使出版事宜多波折。最近,《上海书评》刊发曹金成、李淼《陈寅恪致季羡林未刊信一通考释》一文,是《陈寅恪集》失收的新史料。在一九五三年写给季羡林的信中,陈寅恪第一条强调的就是,自己寄往京华友人的两篇论文“俱保留修改权”,也就是说,不同意他人对自己的论撰加以改动。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民族文化处于两重危机,内在则众枝丛杂、本根不振,外在则启蒙中断,国本有戕伐之患。在陈寅恪看来,历史上,种族文化所经历的“辛有、索靖之忧”,有更甚于当下者。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陈寅恪提请世人注意,汉、魏、西晋都曾倾覆,但其学术文化却得以保存在河西一隅之地,并最终成为隋唐文明制度之一源,所谓“河西遗传”。陈寅恪在《礼仪》篇中特意标识:“草此短篇,藉以唤起今世学者之注意。”
  言辞中有着明确的现世关切。王永兴在《陈寅恪先生史学述论稿》中曾加以阐释,认为陈寅恪重视“河西遗传”,实际是暗示当时的同侪学人,内迁西南,历史性地背负上了厚重的文化承担,所谓“吾侪所学关天意”,应当在西南天地之间“继绝扶衰”,保存华夏文化于一线。王永兴这样遥想陈寅恪修订《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的场景:
  可以想见,春城四月的深夜,靛花巷小楼先生的居室,灯还亮着。虽先生体弱,又在大病初愈,他仍坐在书桌之前。桌上摆着此书的稿本,先生一字一句检视,不时查阅各种书籍,在再三思考之后,执笔修改,有时苦思冥想,如何把我国的传统学术文化保存于西南一隅,如何唤起更多的学人明了这一点,把华夏民族的命脉延续下去。
  就在陈寅恪修订《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的一九四二年,他别撰序文《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序》,其中谈到自己与陈垣在国难离乱中的立身处世:“先生讲学著书于东北风尘之际,寅恪入城乞食于西南天地之间,南北相望,幸俱未树新义,以负如来。”陈寅恪将自己在西南的辗转流徙,比作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他所看重的,是两人没有像支愍度那样树新义以“负如来”。在乾撼坤岌之际,陈垣有感于“世变日亟”,于是授课改讲《日知录》,对其中的经世致用之学进行表微。北平沦陷后,则又希望通过讲“全谢山之学”以振起士气。与陈垣相较,陈寅恪的“两稿”的现实省思更加含蓄,不过他的知交和后学往往能从“两稿”中读出“古今之变”的通识。
  透过“两稿”偶尔透露出的现世关怀,我们当能體会到陈寅恪提振士林志气,以古儒精神共勉的“热心”。但他留给后世的印象,更多的却是一生负气,执拗孤冷。陈寅恪的文字,不论是诗歌还是论撰,都有着一种孤独与痛苦,沉静却又悲悯。北宋时,有一位学者崔子方,也是黄庭坚的知交,隐居真州六合,专治《春秋》义例之学。一次,徐积问江端礼:“崔子方秀才何如人?”江端礼回答:“与人不苟合,议论亦如此。”徐积听了,说:“不必论其他,只‘不苟合’三字,可知其所守之正。”此语似可移评陈寅恪的行止。
其他文献
一九八七年,意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的《末代皇帝》上映,翌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一时间在世界上掀起一股“清官热”。在影片的末尾部分,一队外国游客走进曾经的紫禁城——故宫,举着旗帜的导游用略带夸张的语调念解说词,宝座之下的宫殿显得通透而光明,游客们好奇、悠闲的目光散落在曾经的御座之下。这个场景非常具有象征意味,与影片开头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开头部分,临终之际的慈禧太后,面目僵硬狰狞,她在昏暗
英国国际蛋糕大赛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蛋糕比赛,几乎汇集了全世界顶级的蛋糕制作高手。中国选手周毅凭借浓浓的中国风,以一个造型精美、美轮美奂的《武则天》翻糖蛋糕,一举斩获2017年英国国际蛋糕大赛金奖,同时获评为“国际最佳奖”,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人,被国外媒体封为“中国糖王”。一个气质很阳刚的大男孩,却爱上了甜蜜柔软的蛋糕,一切的一切,都从周妈想吃一口翻糖蛋糕开始……老妈愿望:吃一口地道的翻糖蛋糕
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因为距离人物与事件尚未久远,经常掺入研究者的主观好恶。再加上二十世纪中国的革命冲突与党派斗争激烈,使得学术难以跳出意识形态的影响与牵制,讨论很容易就成了声嘶力竭的历史评价与批判,出现历史人物脸谱化、历史事件概念化的现象,偏离了追求历史真相复杂性的探索。假如我们相信人有复杂的多面性,认为历史事件的发生与进程有其人际关系的纠葛与偶发性的判断与抉择,就会发现,许多历史教科书陈述的历史,
他们来自祖国各地,有教授,有将军,有飞机设计师,有人研究汽车拖拉机,有人研究发电机制造……他们经历过磨难,经历过挫折,有的人在很偏僻的地方度过了一生,默默无闻,但都无怨无悔。  他们说:“不需要你知道我,不渴望你记得我。我把青春献给祖国的山河,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我,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工作。”  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程不时已经87岁了,他手中的小提琴也有一百多年历史了,但是站上舞台
年龄:2600岁  收藏地:河南省博物院  中国青铜器以品类繁多,造型精致奇特,紋饰严谨逼真,铸造技术先进完美而闻名。其制作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各个时期的风格特征,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以厚重古朴著称于世,春秋战国时代的青铜器则具有制作灵巧、纹饰活泼多变的新特点。  春秋莲鹤方壶主体部分为西周后期以来流行的方壶造型,有盖、双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器身上下的各种附加装饰造成异常瑰丽的效果。壶盖被铸造成莲花瓣
我对湘江水特别亲的原因之一,是它当年没有接纳一颗年輕灰暗的心,而是以博大的温柔慈悲将这颗心陪伴回家。这颗心,是我父亲的心。  我的父亲出生于浴溪河北岸。父亲自幼天资聪颖,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他逆水南上来到长沙读大学,可不料大学期间患上严重的慢性病又只得顺水北下回到老家。  父亲不善农务,回家后在村上当了民办教师。父亲长得英俊,上衣口袋上常插着两支钢笔,一副书生模样。年龄到了,热心的邻居便热情地给他做
关于近代报纸杂志的研究,国内外学界成果早已汗牛充栋,从报学历史、纸媒文献到报人事迹、新闻传播,甚至是小道消息、虚假广告,都有不少精彩的讨论。这其中,战争与近代新闻史,无疑是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新近出版的《战场之外:租界英文报刊与中国的国际宣传》一书,聚焦战时中日间在英语媒体上的宣传战,可谓重要而且视角别致的研究。全书时限始自北伐,终于抗战中期的十余年间(一九二八至一九四一),那时中国新闻工作者与主
饭局上碰到一个大叔,偶然提到他曾经跟某个已经退休的前辈同事过。那会儿他们都还很年轻,他提到她的名字时,说的是“那个傻丫头”,轻轻的喟叹,似乎包含着很多东西。然后说起印象很深的几件事,她做事傻乎乎的样子,比如交电话费时报的电话号码怎么都和自己名字对不上,后来猛然发现,报的居然是其他同事的号码,并不是她自己的。“你说她有多傻。”他笑着感慨,嘴边又溜出另一件事——他某天恶作剧从背后蒙住她的眼睛,她一下子
以“朱鹭号三部曲”(中译版题为“鸦片战争三部曲”)为中国读者所熟悉的印度作家阿米塔夫·高希(Amitav Ghosh),拥有令人称羡的学术背景。他二十岁获得印度圣斯蒂芬学院历史学学士学位,二十五岁获得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从学术之路转向文学创作者向来不乏其人,被视为继萨尔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之后印度最伟大作家的高希无疑是其中非常成功的一位。  有意思的是,这位蜚声世界文
数名身材健硕的年轻男子褪去上衣,露出结实有力的肌肉,下身则身着有明显消防员标识的服饰,一组以这些消防员为主题的台历引爆网络,火到了海外,就连国外网友都嚷嚷着要买这本台历。  这组台历是2016年年底,由陕西省公安消防总队官方微博@陕西消防发出来,当时便引发广泛关注,现在,该条微博被各大媒体转发后,再次引爆网络。陕西省公安消防总队相关负责人解释:“7名消防员并非都是参加大赛获得名次的队员。”而消防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