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植树造林对于人类居住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对于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植树造林步伐,是普安县当前林业建设上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主要论述了我县在历年植树造林中的目标和规划,以及播种造林法、植苗造林法、分殖造林法等一些常用的造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关键词:植树造林;技术;管理;方法
普安县林业产业不断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历年各种造林工程的大量注入,林业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经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森林资源的逐年增长、森林覆盖率的不断提高,对我县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县林业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然而,对于我县而言,造林绿化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搞好长远规划和短期计划,在战略布局、奋斗目标、发展步骤以及关键措施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才能保证造林绿化的各项任务、目标能够有计划、有准备、有步骤地得以实现。因此,林区的造林技术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植树造林技术方法
不同的造林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及其应用条件。选用哪一种造林方法,既取决于造林树种的繁殖特性,又取决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和经营条件;因此,必须把这几个方面综合起来进行分析,以作出正确决定。
1.1 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撒播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例如:橡栎类、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种子;再如:华山松、油松、马尾松和云南松等中小种子,但要有环境条件较好的造林地。其次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
1.2 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法又称为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稳定。因此,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相对而言不那么严格,能够比较稳定地达到较高的造林成活率;适应性强,生长稳定,是植苗造林方法的最大特点和主要优点;植苗造林方法不受树种的限制。总之,植苗造林法受树种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限制较少,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应用的苗木主要是播种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有时在采伐迹地上进行人工更新时,可以利用野生苗。植苗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关键是苗木本身能否维持水分平衡。因此,在造林过程中,从苗圃起苗、选苗、分级、包装到运输、假植、造林前修剪,直至定植全过程都要保护苗木不致失水过多。
1.3 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又称分生造林,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干、枝、根等)及竹子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并且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营养繁殖的树种,如:松树、杨树、柳树、泡桐和竹类等,分殖造林的材料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在母树分布稀少的地区,不宜用分殖造林方法进行大规模造林。分殖造林要求有立地条件较好的造林地,特别是造林地土壤湿润、疏松,以利于插穗生根成活。
1.4 其它方法
1.4.1 插条造林 插条造林在春季和秋季都可以进行,春季应在发芽前,土壤解冻后这一段时间内。而秋季则应在落叶后到土壤冻结前。具体工序为:首先,整地,作垄,灌透水;其次,用塑料薄膜将整个垄面覆盖;最后,按一定的株距将插条插人垄中,用细土将薄膜上的插孔盖住,当长出叶子后,即可撤掉薄膜。 另外一种方法:是在插前用石蜡速蘸插条的上切口,即蜡封,以防止插条水分过度散失,然后插入垄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一定要插正,即插穗的大头向下小头向上。
1.4.2 插根造林 这种造林方法和插条造林方法很相似,在春秋季均可进行,所不同的是插穗用的是粗1cm以上的根,剪成1.5~2.0cm长的段。按照一定的株行距,在提前整好的地上挖直径 20cm,深 30cm 的坑,将根按45°角倾斜埋入。要注意是:插穗的方向是大头向上,上部不但不外露,反而要埋人土下 2~3cm。
2 植树造林管理措施
2.1 幼林抚育管理 幼苗抚育通常是指:在造林后至郁闭前这一期间所进行的各种技术措施。新造幼林一般要经历恢复(缓苗)、扎根、生长并逐步进入速生的过程。在林木成长的一生中,这是个关键的转折阶段,对以后速生丰产关系极大。同时,这个阶段的幼林基本上处于散生状态,林木的主要矛盾是与外界环境的矛盾。幼林抚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满足幼林对水、肥、气、光、热的要求,使之迅速成长,达到较高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并适时郁闭,为速生、丰产、优质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幼林抚育管理的内容主要应从土壤管理入手,通过松土、除草,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排除杂草、杂灌对幼林的竞争。另一方面对林木本身进行必要的抑制调节,如除蘖、平茬、间苗及修枝等,使之迅速健康地成长
成林。
过去由于对人工幼林抚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以及受一些经济条件的限制,不少幼林抚育管理水平很低,缺乏及时的细致抚育,以致严重影响了造林成效。据统计,普安县历年造林保存率在70.8%左右,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巩固造林成果,必须贯彻“造管并举”的原则,并深入研究幼林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推广先进经验,把我县幼林的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
台阶。
2.2 封山育林管理 封山育林是普安县劳动人民培育森林的传统方法,主要是对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较强的疏林地、灌木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以及荒山荒地,通过封禁和人工促进手段,使其成为森林或灌草植被。这种造林技术措施曾被日本人誉为" 中国式的造林法"。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封山育林好处很多,一是可以加快绿化速度;二是用工少成本低;三是森林生态效益好。通过封育建成的林区大都是多树种的混交复层林,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提高土壤肥力、防治病虫害、保护珍稀物种都十分有利。因此说,封山育林是培育森林资源,加快绿化的一项战略措施,各地应该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应用。
为了进一步加快封山育林步伐,1998年原林业部颁布了《封山育林管理暂行办法》对封山育林管理制度进行了规范。封山育林必须贯彻“以封为主,封育结合”的原则。只封不育,难以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只育不封,就没有可供林木繁衍的适宜环境,达不到育林的目的。封与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3 退耕还林措施 退耕还林就是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耕地,有计划地停止耕种并恢复林木植被的地类转化,从而达到减轻水土流失、防治土地沙化、增强涵养水源功能、打造生态屏障的目的。大力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的实践,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站在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着眼于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着眼于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审时度势,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规划和计划的编制内容应当包括下列几个方面:一是范围、布局和重点;二是年限、目标和任务;三是投资测算和资金来源;四是效益分析和评价;五是保障措施。
在年度编制的退耕还林实施方案,也應当包括下列几个方面:一是退耕还林的具体范围;二是生态林与经济林比例树种选择和植被配置方式;三是造林模式;四是种苗供应方式;五是植被管护和配套保障措施;六是项目和技术负责人。
3 结束语
森林覆盖率是衡量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动员全社会力量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森林植被覆盖面积,是实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森林法》及其《森林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植树造林规则,因地制宜地确定本地区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 付建军,王晓东.浅析林区植树造林的常用方法及其具体程序[J].民营科技,2009,(1).
[2] 孟庆超,杨传庆. 造林地植树造林的方法浅析[J]. 大视野,2008,(7).
[3] 李海涛.浅谈雨季造林技术与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3).
关键词:植树造林;技术;管理;方法
普安县林业产业不断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历年各种造林工程的大量注入,林业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经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森林资源的逐年增长、森林覆盖率的不断提高,对我县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县林业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然而,对于我县而言,造林绿化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搞好长远规划和短期计划,在战略布局、奋斗目标、发展步骤以及关键措施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才能保证造林绿化的各项任务、目标能够有计划、有准备、有步骤地得以实现。因此,林区的造林技术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植树造林技术方法
不同的造林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及其应用条件。选用哪一种造林方法,既取决于造林树种的繁殖特性,又取决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和经营条件;因此,必须把这几个方面综合起来进行分析,以作出正确决定。
1.1 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撒播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例如:橡栎类、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种子;再如:华山松、油松、马尾松和云南松等中小种子,但要有环境条件较好的造林地。其次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
1.2 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法又称为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稳定。因此,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相对而言不那么严格,能够比较稳定地达到较高的造林成活率;适应性强,生长稳定,是植苗造林方法的最大特点和主要优点;植苗造林方法不受树种的限制。总之,植苗造林法受树种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限制较少,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应用的苗木主要是播种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有时在采伐迹地上进行人工更新时,可以利用野生苗。植苗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关键是苗木本身能否维持水分平衡。因此,在造林过程中,从苗圃起苗、选苗、分级、包装到运输、假植、造林前修剪,直至定植全过程都要保护苗木不致失水过多。
1.3 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又称分生造林,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干、枝、根等)及竹子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并且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营养繁殖的树种,如:松树、杨树、柳树、泡桐和竹类等,分殖造林的材料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在母树分布稀少的地区,不宜用分殖造林方法进行大规模造林。分殖造林要求有立地条件较好的造林地,特别是造林地土壤湿润、疏松,以利于插穗生根成活。
1.4 其它方法
1.4.1 插条造林 插条造林在春季和秋季都可以进行,春季应在发芽前,土壤解冻后这一段时间内。而秋季则应在落叶后到土壤冻结前。具体工序为:首先,整地,作垄,灌透水;其次,用塑料薄膜将整个垄面覆盖;最后,按一定的株距将插条插人垄中,用细土将薄膜上的插孔盖住,当长出叶子后,即可撤掉薄膜。 另外一种方法:是在插前用石蜡速蘸插条的上切口,即蜡封,以防止插条水分过度散失,然后插入垄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一定要插正,即插穗的大头向下小头向上。
1.4.2 插根造林 这种造林方法和插条造林方法很相似,在春秋季均可进行,所不同的是插穗用的是粗1cm以上的根,剪成1.5~2.0cm长的段。按照一定的株行距,在提前整好的地上挖直径 20cm,深 30cm 的坑,将根按45°角倾斜埋入。要注意是:插穗的方向是大头向上,上部不但不外露,反而要埋人土下 2~3cm。
2 植树造林管理措施
2.1 幼林抚育管理 幼苗抚育通常是指:在造林后至郁闭前这一期间所进行的各种技术措施。新造幼林一般要经历恢复(缓苗)、扎根、生长并逐步进入速生的过程。在林木成长的一生中,这是个关键的转折阶段,对以后速生丰产关系极大。同时,这个阶段的幼林基本上处于散生状态,林木的主要矛盾是与外界环境的矛盾。幼林抚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满足幼林对水、肥、气、光、热的要求,使之迅速成长,达到较高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并适时郁闭,为速生、丰产、优质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幼林抚育管理的内容主要应从土壤管理入手,通过松土、除草,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排除杂草、杂灌对幼林的竞争。另一方面对林木本身进行必要的抑制调节,如除蘖、平茬、间苗及修枝等,使之迅速健康地成长
成林。
过去由于对人工幼林抚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以及受一些经济条件的限制,不少幼林抚育管理水平很低,缺乏及时的细致抚育,以致严重影响了造林成效。据统计,普安县历年造林保存率在70.8%左右,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巩固造林成果,必须贯彻“造管并举”的原则,并深入研究幼林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推广先进经验,把我县幼林的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
台阶。
2.2 封山育林管理 封山育林是普安县劳动人民培育森林的传统方法,主要是对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较强的疏林地、灌木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以及荒山荒地,通过封禁和人工促进手段,使其成为森林或灌草植被。这种造林技术措施曾被日本人誉为" 中国式的造林法"。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封山育林好处很多,一是可以加快绿化速度;二是用工少成本低;三是森林生态效益好。通过封育建成的林区大都是多树种的混交复层林,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提高土壤肥力、防治病虫害、保护珍稀物种都十分有利。因此说,封山育林是培育森林资源,加快绿化的一项战略措施,各地应该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应用。
为了进一步加快封山育林步伐,1998年原林业部颁布了《封山育林管理暂行办法》对封山育林管理制度进行了规范。封山育林必须贯彻“以封为主,封育结合”的原则。只封不育,难以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只育不封,就没有可供林木繁衍的适宜环境,达不到育林的目的。封与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3 退耕还林措施 退耕还林就是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耕地,有计划地停止耕种并恢复林木植被的地类转化,从而达到减轻水土流失、防治土地沙化、增强涵养水源功能、打造生态屏障的目的。大力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的实践,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站在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着眼于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着眼于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审时度势,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规划和计划的编制内容应当包括下列几个方面:一是范围、布局和重点;二是年限、目标和任务;三是投资测算和资金来源;四是效益分析和评价;五是保障措施。
在年度编制的退耕还林实施方案,也應当包括下列几个方面:一是退耕还林的具体范围;二是生态林与经济林比例树种选择和植被配置方式;三是造林模式;四是种苗供应方式;五是植被管护和配套保障措施;六是项目和技术负责人。
3 结束语
森林覆盖率是衡量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动员全社会力量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森林植被覆盖面积,是实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森林法》及其《森林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植树造林规则,因地制宜地确定本地区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 付建军,王晓东.浅析林区植树造林的常用方法及其具体程序[J].民营科技,2009,(1).
[2] 孟庆超,杨传庆. 造林地植树造林的方法浅析[J]. 大视野,2008,(7).
[3] 李海涛.浅谈雨季造林技术与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