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也是乖学生

来源 :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uxian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白在老家四川江油“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好剑术”“作赋凌相如”。20岁前,还读了许多道书、佛经,并师从附近的盐亭县人、著名纵横术大师赵蕤,钻研了安邦定国之术《长短经》。他知识的广度、深度,以及对前人的经典古籍超常的理解,是那些一步一个阶梯埋头参加常科考试的儒林士子们不可望其项背的。另外,李白青少年时在家乡又学习了“番文”(江油在唐代为少数民族氐人居住地),这两大特长更是其他士子无法想到或去学习的,也歪打正着,后来客观上受到唐玄宗赏识。
  他十六七岁时向赵蕤学习《长短经》时,“广汉太守闻而异之,因举二人以有道,并不起”;他21岁时,带着自己的诗文向益州刺史苏颋自我举荐,苏曾说他“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可以相如比肩也”,即可与西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一个档次;他三四十岁时,曾拜谒过荆州韩长史、安州李长史、裴长史、邠州郑长史、皇帝的女儿玉真公主、女婿张垍、与皇帝有往来的道士吴筠等……
  李白所交朋友北至雁门,南达湘沅,东临越中,西届武功不下百人。虽然他42岁被皇帝直接召见,是玉真公主、道士吴筠和太子宾客(皇帝的家庭教师)贺知章等三人先后举荐,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他人也起了很大助推作用,因为皇帝接见他时曾说过“卿是布衣,名为联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得此”。可见李白的公关才能不凡。
其他文献
人们遇到面熟的人就会有亲切感,与外表、人品无关。人们容易对经常见到的人或离自己近的人抱有好感。对这些面熟的人,即使没有说过话,也会有一种亲切感,就像对朋友、伙伴的感情一样。看到他们的身影,我们会缓解慌乱的情绪。这就是“曝光效应”。  续说:其实何止是见到人,这种现象已被诸多实验验证,包括英语单词、汉字、绘画、脸部照片、几何图形以及声音等。
期刊
好人综合症,又称“讨好他人”综合症,是指那些对别人特别亲切和善,特别好说话,有求必应,想方设法帮助别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并以此为荣的一类人的一种心理疾病。即使有些事他们不知该怎么解决,或者一窍不通,他们还是会毫不犹豫地答应别人的请求。然而,2001年布莱柯的《讨好的毛病:治疗讨好他人的综合症》一书问世,他让读者看到,一心当好人原来不是一个无大碍的问题,而是一种有害的心理疾病,它源自“好人”对自己
期刊
所谓好人法,就是为了保护“好心人”出台的法律法规。针对好心人施救却遭诬陷的现象,群众呼吁立法应当回应社会呼声,弘扬正能量,保护好心人,让恶意诬陷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由此,在广州、杭州、北京等地出台实施了好人法,用法律托底,激励善行,但在法律难以独力支撑的空间,仍需要更多激励措施。  续说: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各地纷纷出台“好人法”,用法律托底,就是一种积极救赎,值得点赞。纵观各地出台的“好人法
期刊
因为新闻媒体们整天狂热吹捧世界软件业巨头盖茨等人奇迹般一夜致富的“成功”事件,使得很多原本平凡然而安于平凡的人们,精神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甚至导致心理疾病,这种疾病,现阶段称为”盖茨仰慕症”。其实,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男人们正在被一种精神失调所困扰。他们本来有无穷的潜力,可以健康成长,实现快乐的人生,但是他们却把青春完全献给网络以及瞬息万变的股市。不切实际的追求名利及其他成功指标,是这种心理病症
期刊
信息依赖症是指患者往往没有一定的理由,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国际互联网上持续聊天、浏览,以致影响生活质量,降低工作效率,损害身体健康。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种莫名的焦虑,因为过度依赖手机,甚至出现了某种“神经质”的举动。  续说:给大脑一些“留白”的空间,适当让自己抽离出他人的世界,或许才能找到真正的存在感。
期刊
草长莺飞的春天,卸下沉重的冬装,一颗心往外飞,总想尽情地拥抱春天。可是,做些什么好呢?其实,古人早就给了我们答案,他们早就把春天过得多姿多彩,忙碌而充实。  垂钓。“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钓鱼湾》)  爬山。“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春山夜月》  赏花。“诗家清景在新
期刊
无声食堂是广东省中山市纪中三鑫凯茵学校推出来的,倡导就餐过程中,学生安静文明用餐,以微笑、眼神以及统一的手势语与老师沟通,从而达到集体安静、有序就餐。校方表示,倡导“无声食堂”,不是绝对不讲话,如确需沟通,要尽量做到轻声细语,不对周围人造成干扰。  续说:子曰,“食不语,寝不言”。校方这样的做法似乎是在践行中华文明礼仪?可是有人反对了:这不是教条主义吗?午餐时间本来是最轻松自在的交流时间,如今也被
期刊
几乎像一阵强电流,瞬间击中了我—— 我似乎从中找到了安妮宝贝的影子。记得大学时代,深深地沉溺于安妮宝贝的文字中,享受那种生命的痛感,在虚拟的撕心裂肺中消耗时光。安妮宝贝的文字很压抑,情感很浓烈,这成为了其鲜明的标签。至今想来还是记忆犹新。因此,几乎在进入本文的那一刻,我就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只是它的情感没那么浓烈,它所传达出的思想更明亮。所以,我几乎是在两者的闪回间,感觉被治愈了。读完,很舒服。当
期刊
提到情人节与玫瑰,我们脑海中浮现出的一定是风花雪月的浪漫之夜,这篇小小说却用精练的文笔阐释出父爱之厚重,戛然而止的结局让人回味无穷。  文章明面写父亲无怨无悔的付出,字里行间也隐晦地向我们透露出一条暗线:年迈而伴有一定神志问题的父亲与女儿相依为命,病魔却夺不走父亲记忆深处的爱。这并非从作者口中直接宣告,而是作者通过白描的写作手法让我们自然而然得出结论,这种侧面描写写法我们可以借鉴。
期刊
健康谣言,是微信朋友圈中流传的以健康养生为主题的谣言。微信朋友圈里的各种“生活提示”层出不穷,有的说吃木耳能防雾霾,有的说植物油能致癌,此外,网上还流传着一些“清肺偏方”,通过食疗来清肺,最常见的食物是木耳和猪血。但是专家介绍,这两种食物“清肺”没有科学依据。微信公众号利用读者心理推广一系列不辨真假的健康养生知识,为的是增加点击量,出售广告,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续说:“健康谣言”这类伪科学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