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花肴多浪漫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闲时,想找点名人说吃花的资料参考,写一篇有关花的美食短文,先是读了自家书架上的一本“吃书”,由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的《唐鲁孙谈吃》,全书60篇文章,看了“北平的重阳花糕”“南京教门的桂花鸭子”“炒桂花皮渣”,可这都是一种菜谱的名字,烹调材料实际与花无关。于是,我只得想起我的吃花简历和古人吃花的浪漫。
  我最初吃花,那是20世纪50年代初。一日,妈妈带我上街去买菜,清晨,小镇的小街上,农民的竹篾菜筐里摆着许多金黄黄的花朵,一把把的,开在绿色的藤条顶端,花蕊上沾满了粉状细粒,山乡菜园里的水珠儿滴在花蕊上,在晨曦温柔的阳光里,闪闪晶亮。奇特的是,有的花朵上还沾附着一只小小蜜蜂,陶醉于花蕊,一动不动。妈妈告诉我,那叫南瓜花,这是我第一次认识南瓜花。
  妈妈常用南瓜花为我们兄弟姊妹做出美味的南瓜粑粑。她用石磨磨出的水糯米和粳米,经白布过滤渍干,加入南瓜花瓣,搅成糊状,做成一个个的小窝头,放在蒸笼里蒸熟,也可以放在铁锅里用锅铲压扁,用油煎得金黄黄的。有时,妈妈还把南瓜花粑粑包在大片的竹叶里,或包在碧绿绿的桐叶里蒸熟,那叫南瓜味的叶儿粑。
  妈妈最拿手的是南瓜花炒鸡蛋,在鸡蛋里加入切碎的南瓜花,放点香葱,搅成蛋糊,然后在油锅里煎成一个一个的南瓜花鸡蛋饼,再切成条或片,摆在蓝花边瓷盘里,金黄喷香,好看又好吃,是待客的美味。
  在过苦日子年代,吃花的品种更多了。妈妈带我去野外,在小山坡上摘槐花,有白的,有淡紫色的,摘了一大篮,回家后洗净做粑。那时没有面粉,就买回粮食局按口粮搭配的红薯,煮熟后,搅在一起,做成红薯槐花粑。
  在那年代,尽管是吃花代粮,妈妈也是省着给儿女们吃。现在想起来,苦中吃花,吃出了深沉的母爱。
  第二次吃花,那是一场民族友谊的花宴。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云南参加笔会。东道主在云南一家少数民族餐馆设花宴,满桌的碟盘大碗里,都是盛着花的佳肴。有白族的杜鹃花炒鹌鹑蛋,有黄牡丹炒鸡肉,还有芙蓉花煮水豆腐、菊花煲鸡等,花有新鲜的,也有晒干的。


  餐厅的服务员是当地的一位白族姑娘,从头到脚,一身民族服饰,她介绍了当地百姓吃花的习俗。她说当地人吃花是家常便饭,这与鲜花盛开的云南有“植物王国”之称是分不开的。
  春天,满山遍野有采花的姑娘在歌声中采花,纳西族喜爱用白开水煮白色的杜鹃花吃,吃出花的白色原味。白族姑娘喜欢在采花中边摘边吃,吃出花的香嫩脆甜。
  到了四月,外地人去西双版纳采风,可以见到当地的傣族在准备泼水节的前夕,家家户户忙着采集金黄色的石碎花,然后晒干磨细,掺糯米粉,做成一种名叫“毫糯孛”的糯米团子,再用芭蕉叶包裹,蒸熟。当地民族还用羊耳朵花浸出的水煮糯米饭,饭粒金色悦眼,满屋飘香,这种花肴饭有吉祥喜庆的象征。
  在多民族的云南,几乎所有的花都能吃,只有他们懂得哪些花要除去苦涩,怎样烹调才能保持花的清香原味。在云南,鲜花做的菜肴就有100多种,如果去春城,不仅赏花,更可品尝花肴,于是民间有“云南十八怪,鲜花当菜卖”的趣谈。


  后来,走南闯北,在各省都吃过一些花肴,各地有各地的民间习俗,烹调的方法不同,做出的花味也就各有特色。
  我在广东工作多年,最初吃的花就是“霸王花”。故名思意,花中还有“霸王”,可见此花之霸气了。广东的霸王花多数是干货,十月才有新鲜的上市。菜市上大朵的霸王花还带着鲜绿的叶片,像火龙果一样大,美丽鲜艳。


  古书对霸王花的描述是“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霸王花也称剑花,开大白花,因其有日闭夜开的特性,又有神仙剑花之美誉。广东人最爱配以猪肉、猪肺、猪骨等,加蜜枣煲汤,有清肺热和滋补养颜的功效。特别是对辅助治疗脑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肺结核、支气管炎等有明显的食疗效果,其味清香,汤甜滑,实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花肴已成為现代餐厅高雅之物的徽标,有的餐厅虽不做花肴美食,但会在餐桌上摆瓶花,也有在烹调熟的佳肴盘内摆上几朵或几束塑胶花,以花肴的浪漫诱食,是秀色可餐的美事。
  花肴在中国民间自古有之。古人吃花,且多为花酒、花茶。汉代的《四民月令》中记载:“梅花酒以梅花晾干泡酒,元日服之,却老老。”《太清方》又写:“三月三日,朱桃花,酒浸服三,除百病,好颜色。”
  当然,古人除了以花泡酒、制茶、入药,多以花肴为餐。在西北的玉龙山,纳西族保存了一部古典的《东巴经》,记载了先民食花的经验,书云:“绿花有毒,红花解毒,白花富有营养。”
  早在战国时期,屈原《离骚》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古人爱吃花,花馔拥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民间说:“春吃花,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古人如此喜好“春吃花”,是因为古人认为花有养生美容的功效,也就是古人说的,“食花如花,花容体香”、“花中自有不老方”。
  据《隋唐佳话录》记载,武则天于花朝日(农历二月十五日)游园赏花,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糯米一起捣碎蒸熟,名叫“百花糕”,赏赐给文武百官品尝。传说,唐代的大臣房玄龄的老婆,每年春天,亲自到地里采花,回家后做成花枣糕,且房玄龄的老婆很爱吃花枣糕,房玄龄每每等老婆吃得差不多了,才吃几口,房玄龄也因此被视为怕老婆。
  春天,古人还喜欢做花粥花菜。宋代林洪在《山家清供》记载:“将梅花瓣洗净,用雪水煮,待白粥熟时同煮。”书中还收集了古今饕梅大成的南宋食谱,罗列各式与梅花有关的花肴。
  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写道:“玉兰花馔。花瓣洗净,拖面,麻油煎食最美。”清代顾仲在《养小灵·餐芳谱》中写道:“热水一过,酱、醋拌供”,就做成了“迎春花馔”。
  古人还用金雀花炒菜,也是春天里饭桌上的一道美味。《金瓶梅》中处处可见玫瑰花饼、玫瑰元宵饼、玫瑰八仙糕等各式玫瑰点心,可见古人的花肴情趣。
  古人说的花中四君子,是指梅、兰、竹、菊。明代黄凤池就辑有《梅竹兰菊四谱》,四谱不仅代表着人的清逸、气节、高洁、淡泊品德,也是清心养生的美味花肴。
  今古花肴多浪漫,有关花的食谱书籍古今甚多。吃花,不但吃出了人间情意和美感,也吃出了传统饮食文化的新意。

其他文献
介绍了马钢公司二炼钢厂连铸坯红送至二轧钢厂热装的工艺方案.采用了一些简便易行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提出了今后的设想和建议.
提出了带钢热轧的温度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数学模型进行在线自适应和神经网络学习修正,使计算温度更接近于实测值.
介绍了连续退火工艺中的冷却技术,编制了连续退火工艺冷却设计及温度控制的计算程序.
公共食堂是中国大躍进时期的产物。1958年大跃进期间,出现过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鲜事,农村“食堂化”即为其中之一。  公共食堂来自群众的创造。“大跃进”之前,个别地区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已经出现过类似于公共食堂的临时性集体用餐制度。1952年河北徐水县小赤鲁村就曾定出制度:村民集体吃饭,“亲友往来吃饭由个人负担,另行起伙”。河南鲁山县张庆福合作社也有“病号吃中灶,客人吃小灶”的规定。江苏省常熟县白茆乡历年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健身餐、瘦身餐、美容餐等逐渐攻陷朋友圈和各大社交网络,围绕健康营养饮食的话题也一次次引起广泛讨论。但怎么吃才是最营养健康的?有没有科学合理的“套路”可以实现个人饮食营养最大化?怎么在通往健康营养的道路上正确“排坑”?  在最新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年度最佳饮食排行榜中,DASH(得舒)饮食和地中海饮食被并列评为最有益心脏健康的饮食和最佳的健康饮食方法,其中DASH饮食已经连续
核心提示:烹调用盐讲究很多,是炒菜前加盐好,还是炒菜同时加盐好,乃至炒菜出锅前加盐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炒菜时如何用盐才能保证美味又健康。  都说菜起锅时加盐最好,这个是不是适用于所有情况呢?其实,烹调用盐讲究很多,我们在此应该具体分析一下。炒肉菜,快熟了才放盐。加入顺序:糖、酒、醋、盐、酱油。  炒肉菜,醋一定要在糖和酒之后加,否则糖不易溶解,酒的香味也很難挥发出来。而盐要在肉八成熟
八百里秦川是面的世界,馍的舞台,肉夹馍千百年一直占据着中国西北名吃的前排位置,身到陕西不尝一尝“中国的汉堡”,实为一憾!    陕西的肉夹馍是一种再传统不过的地方名吃,其全称是“腊汁肉夹馍”。我初到陕西,乍一听到“肉夹馍”这个名字,心中顿生困惑:肉怎能夹住馍呢?一打听方知,其名最初是“肉夹于馍中”,后人叫来叫去,给省略成了“肉夹馍”。肉夹馍是两种食物的绝妙组合:腊汁肉、白吉馍。这两种美食均是陕西的
生活中,我们大量的生活必需品都在超市采购,特别是食品。这种看似简单的购物行为,其实关乎我们的日常饮食健康,也是一门学问呢!要知道,买多了买少了买错了,弃之可惜,食之也可能就是在损害身体。下面就来看看营养专家们是怎么逛超市的!  营养家不外传的逛超市法宝  超市,是主妇们购买生活必需品的“宝地”,也是她们关爱家人的考场。怎样在超市里买到最健康美味的食品,同时又避免“坏分子”混入你的购物车呢?下面就由
钢铁企业是造成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工业企业类型之一,其中烧结工序是主要的污染源。综述了钢铁企业二氧化硫污染现状及主要控制技术,结合钢铁企业烧结烟气的特点,介绍了目前几种
侗族是中国的水稻民族,侗族村寨大都依水而建,水是侗族人的灵魂。她主要分布于黔、桂、湘三省毗邻地区的南方少数民族,其中以贵州省人口最多,总人口约296.6万。侗族,古称“骆越”、“僚”、“侗蛮”。侗族同胞,主要从事山坝农业,兼营林业和渔猎。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长的、草中爬的,凡是能吃的,侗民无不取食。据估计其常见食物不少于五百种,鱼鲜包括鲤鱼、草鱼、鳝鱼、鲫鱼、泥鳅、小虾、螃蟹、螺蛳、蚌之类,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