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再别康桥》的解读,大多集中在“情绪”分析和“三美”特征分析上,但鲜有人看到其背后的节制状态,如果说探究其“情绪”和“三美”特征是知其然,探究其背后的节制状态则是知其所以然,文字中暗含的节制与诗歌中情绪的表达和“三美”特征的表现以必然的联系统一于再别康桥的情境之中,才有了独特的氛围、节奏和心境。
诗歌开篇连用三个“轻轻”,以错落的形式,看似无意又似乎精心安排,分置在起初三句中,在节奏上既保持一致,又形成变化,仿佛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中,有声音的回响,起落之间,以一种和谐的频率在此句与彼句的关联中实现共振。这种节奏所模拟的,首先是作者的步态:不是狂奔急走,狂奔急走,则是乱而无序;也非徘徊徬徨,徘徊彷徨,则显拖沓冗繁;作者在有意识地按着一定步速、一定步长,绕转于入与出的路径上,这樣才不会完全陷入自身的心理状态中,以便更好地与康桥进行对话。其次模拟的是作者的心绪。再临康桥,情绪激动,不为之过,再别康桥,黯然神伤,也是情理之中,作者却用“轻轻”一词,将情感浓度稀释,而三个“轻轻”并用,可谓稀之又稀,以至于淡的程度,因此,在本节最后一句,道出“作别西天的云彩”时,在失落中变出几分豁朗,情绪复杂却轻盈。可见,本节中,在内为心绪的节制,在外为动作的节制,内心与动作相映衬,形成文字节奏的节制,而三者融合,相互作用,便营造出了忧而不伤、怅而不愁的淡淡的情感氛围。
第一节的氛围又与最后一节的氛围相呼应,把节内的和谐频率延伸至诗歌的结尾,使整首诗圆合成一个回环的、内敛的、自足的空间。对应第一节,作者将“轻轻”替换成“悄悄”,意义上有相似之处,在广义上来说,形成了前后的共振,但“悄悄”更突出“(行动)不让人知道”,说明作者在主观上,不愿意用告别惊扰此刻的康桥,对前文的“轻轻”做了补充说明。另一方面,作者也有意识地通过“悄悄”强化动作,从“招手”变成“挥一挥衣袖”,力度变弱,以变化进一步强化第一节的节奏和氛围,将节制的效果发挥到了极至。这种在语言形式与内容上的一致与变化既分别独立,又相互统一在整首诗中,将作者对于康桥的纯粹冷静的,甚至稍近于理性的爱以形象的特征显现出来。对于盲目、狂热、有破坏性的情绪而言,这更能称之为爱。徐志摩曾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他对康桥的情感,或许夹杂着一些更隐秘的内容,但更多地是将康桥当作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象征来敬仰,这是在一定距离中的心灵上的相通,徐志摩恰恰是利用节制来表现这种似远而近、似淡却浓的情感特点。
前后两节,对于节制状态的呈现如雾似烟,感觉无所着力,但字字都有节制之力,其注重心境的整体营造,力道暗柔而劲足。而中间五节,则将情绪节制的过程表现得更为鲜明。第二节,以“新娘”喻金柳,写其投映于水中的“艳影”,“艳影”又投射于作者心中,作者的心头有波光的闪烁、新娘的幻象、金柳的灿烂,喜悦之情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荡漾”一词中有无所掩饰的激动,这和开篇结尾所表现的情感是有差异的。接下来,第三节中,作者写“青荇”的亲昵与婀娜,以写康桥的主动之态,来拉近自身与康桥的距离,再用表白之语道明自己的心声,热烈而急切,也就是说,第三节相对于第二节,在情绪上更进一层。但第四节并没有朝着前面两节设定的情感线持续推进,“不是……是……”的句式显得曲折而深沉,解释说明大于情感表达,当然,句中“彩虹似的梦”虽然绚烂,但它由“揉碎”“沉淀”而得,使之具备了厚度与重量,仿佛作者在有意识地将往高处累积的情绪往下牵扯,既保持一种唯美的意境,又在做着内心的博弈,努力实现外界与心境的平衡与稳定。
不过,适得其反,向下的牵扯却引发更强烈的情感的爆发,在第五节中,“长篙”作为一种凭借,更代表了坚定的不可阻遏的意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则是任由意愿涌动的表现,是情绪的外化,最后,情绪突破临界点,由“满载”到“放歌”,作者将所有的热切和奔放释放出来,可以想象他站在船头肆无忌惮大声歌唱的样子,想象他,要把自己在康桥得到的满足和快乐毫无保留地告诉康桥,想象他,要把自己在与康桥的关系中的被动状态转变为主动状态,通过倾诉,更为强烈地表现对康桥的赞美之情。这种爆发是情绪的动荡,有可能将某种量能消耗,实现彻底的平衡,也有可能将实现平衡的一些内在的基础打破,再无平衡之可能。这时,作者以顿悟的形式,将第五节与第六节衔接在一起,一个“但”字,极有力度,转折之意强烈,好像作者突然从自我的抒发中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之举,然后狠狠告诫自己必须节制,且无半点回旋商量的余地,语言中透露出无理之理,可能在诗意上有了明显的弱化。不过,作者再承前做诗意的补充,此时此境,安静是最好的曲子,宁静是最好的心境,以宁静的心境呼应沉默的康桥,达成内外平衡,既是对康桥最崇高纯正的礼赞,又有高山流水的雅趣,我知康桥,康桥亦知我,又何需更多的言语。这样,中间几节历经心绪的波澜,最终因节制而实现大美,与首尾两节扣合,将节制的状态与节制的过程完美地融合,相得益彰,互生互存。
其实,我们在诗歌中读到的徐志摩的情绪,是不是他当时的真实情绪,已无从考究,但是,徐志摩到康桥的时间为1928年7月,此诗写于他归国途中,时间为1928年11月6日,可见此诗并非即情即景之作。或许,诗歌中第二节、第三节、第五节,是他久别康桥,重回心中圣地的情感的自然流露,而此后的三个月时间又足以让徐志摩多次回首审视这一段经历,情绪上会相应地有所沉淀,让他更多地从理性上去感恩这一个被他称之为“精神依恋之乡”的地方,所以,第一节、第六节、第七节则是情绪充分沉淀之后的呈现。第四节则是两种状况交织的状态,在结构上恰到好处地起着胶合与暗示的作用,通过首尾与中间的节制,让整首诗在情绪的波动中能够保持在一定的节奏中,用诗歌的和谐去呼应思想的、精神的、文化的康桥,以及他因为康桥而坚定于内心的“爱”“自由”“美”的理念。同时,他又将“爱”“自由”“美”的理念的贯彻于诗歌中,爱因为节制而成为精神之爱;自由因为节制,在灵动的基础上又保证了形式的整齐和匀称,韵脚的细密与精致;美因为节制,既呈现了康桥真实的美丽,又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性,透露出康桥在作者心中的美丽:这样,我们再来分析《再别康桥》的情绪和“三美”,便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作者通联:长沙市雅礼中学]
诗歌开篇连用三个“轻轻”,以错落的形式,看似无意又似乎精心安排,分置在起初三句中,在节奏上既保持一致,又形成变化,仿佛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中,有声音的回响,起落之间,以一种和谐的频率在此句与彼句的关联中实现共振。这种节奏所模拟的,首先是作者的步态:不是狂奔急走,狂奔急走,则是乱而无序;也非徘徊徬徨,徘徊彷徨,则显拖沓冗繁;作者在有意识地按着一定步速、一定步长,绕转于入与出的路径上,这樣才不会完全陷入自身的心理状态中,以便更好地与康桥进行对话。其次模拟的是作者的心绪。再临康桥,情绪激动,不为之过,再别康桥,黯然神伤,也是情理之中,作者却用“轻轻”一词,将情感浓度稀释,而三个“轻轻”并用,可谓稀之又稀,以至于淡的程度,因此,在本节最后一句,道出“作别西天的云彩”时,在失落中变出几分豁朗,情绪复杂却轻盈。可见,本节中,在内为心绪的节制,在外为动作的节制,内心与动作相映衬,形成文字节奏的节制,而三者融合,相互作用,便营造出了忧而不伤、怅而不愁的淡淡的情感氛围。
第一节的氛围又与最后一节的氛围相呼应,把节内的和谐频率延伸至诗歌的结尾,使整首诗圆合成一个回环的、内敛的、自足的空间。对应第一节,作者将“轻轻”替换成“悄悄”,意义上有相似之处,在广义上来说,形成了前后的共振,但“悄悄”更突出“(行动)不让人知道”,说明作者在主观上,不愿意用告别惊扰此刻的康桥,对前文的“轻轻”做了补充说明。另一方面,作者也有意识地通过“悄悄”强化动作,从“招手”变成“挥一挥衣袖”,力度变弱,以变化进一步强化第一节的节奏和氛围,将节制的效果发挥到了极至。这种在语言形式与内容上的一致与变化既分别独立,又相互统一在整首诗中,将作者对于康桥的纯粹冷静的,甚至稍近于理性的爱以形象的特征显现出来。对于盲目、狂热、有破坏性的情绪而言,这更能称之为爱。徐志摩曾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他对康桥的情感,或许夹杂着一些更隐秘的内容,但更多地是将康桥当作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象征来敬仰,这是在一定距离中的心灵上的相通,徐志摩恰恰是利用节制来表现这种似远而近、似淡却浓的情感特点。
前后两节,对于节制状态的呈现如雾似烟,感觉无所着力,但字字都有节制之力,其注重心境的整体营造,力道暗柔而劲足。而中间五节,则将情绪节制的过程表现得更为鲜明。第二节,以“新娘”喻金柳,写其投映于水中的“艳影”,“艳影”又投射于作者心中,作者的心头有波光的闪烁、新娘的幻象、金柳的灿烂,喜悦之情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荡漾”一词中有无所掩饰的激动,这和开篇结尾所表现的情感是有差异的。接下来,第三节中,作者写“青荇”的亲昵与婀娜,以写康桥的主动之态,来拉近自身与康桥的距离,再用表白之语道明自己的心声,热烈而急切,也就是说,第三节相对于第二节,在情绪上更进一层。但第四节并没有朝着前面两节设定的情感线持续推进,“不是……是……”的句式显得曲折而深沉,解释说明大于情感表达,当然,句中“彩虹似的梦”虽然绚烂,但它由“揉碎”“沉淀”而得,使之具备了厚度与重量,仿佛作者在有意识地将往高处累积的情绪往下牵扯,既保持一种唯美的意境,又在做着内心的博弈,努力实现外界与心境的平衡与稳定。
不过,适得其反,向下的牵扯却引发更强烈的情感的爆发,在第五节中,“长篙”作为一种凭借,更代表了坚定的不可阻遏的意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则是任由意愿涌动的表现,是情绪的外化,最后,情绪突破临界点,由“满载”到“放歌”,作者将所有的热切和奔放释放出来,可以想象他站在船头肆无忌惮大声歌唱的样子,想象他,要把自己在康桥得到的满足和快乐毫无保留地告诉康桥,想象他,要把自己在与康桥的关系中的被动状态转变为主动状态,通过倾诉,更为强烈地表现对康桥的赞美之情。这种爆发是情绪的动荡,有可能将某种量能消耗,实现彻底的平衡,也有可能将实现平衡的一些内在的基础打破,再无平衡之可能。这时,作者以顿悟的形式,将第五节与第六节衔接在一起,一个“但”字,极有力度,转折之意强烈,好像作者突然从自我的抒发中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之举,然后狠狠告诫自己必须节制,且无半点回旋商量的余地,语言中透露出无理之理,可能在诗意上有了明显的弱化。不过,作者再承前做诗意的补充,此时此境,安静是最好的曲子,宁静是最好的心境,以宁静的心境呼应沉默的康桥,达成内外平衡,既是对康桥最崇高纯正的礼赞,又有高山流水的雅趣,我知康桥,康桥亦知我,又何需更多的言语。这样,中间几节历经心绪的波澜,最终因节制而实现大美,与首尾两节扣合,将节制的状态与节制的过程完美地融合,相得益彰,互生互存。
其实,我们在诗歌中读到的徐志摩的情绪,是不是他当时的真实情绪,已无从考究,但是,徐志摩到康桥的时间为1928年7月,此诗写于他归国途中,时间为1928年11月6日,可见此诗并非即情即景之作。或许,诗歌中第二节、第三节、第五节,是他久别康桥,重回心中圣地的情感的自然流露,而此后的三个月时间又足以让徐志摩多次回首审视这一段经历,情绪上会相应地有所沉淀,让他更多地从理性上去感恩这一个被他称之为“精神依恋之乡”的地方,所以,第一节、第六节、第七节则是情绪充分沉淀之后的呈现。第四节则是两种状况交织的状态,在结构上恰到好处地起着胶合与暗示的作用,通过首尾与中间的节制,让整首诗在情绪的波动中能够保持在一定的节奏中,用诗歌的和谐去呼应思想的、精神的、文化的康桥,以及他因为康桥而坚定于内心的“爱”“自由”“美”的理念。同时,他又将“爱”“自由”“美”的理念的贯彻于诗歌中,爱因为节制而成为精神之爱;自由因为节制,在灵动的基础上又保证了形式的整齐和匀称,韵脚的细密与精致;美因为节制,既呈现了康桥真实的美丽,又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性,透露出康桥在作者心中的美丽:这样,我们再来分析《再别康桥》的情绪和“三美”,便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作者通联:长沙市雅礼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