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国就体现在我们每个人手上,体现在每张图纸上、每一个数据里”
“我们做一个项目往往需要十几年,必须静得下心,沉得住气。”十八大代表、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简称成都所)副所长兼副总设计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飞行器设计首席专家聂海涛这样形容他的工作。
聂海涛说飞机设计是一个既浪漫又现实的事业。外界看来充满神秘感的航空事业,实际是一个“如果没有一种对国家的忠诚、没有一种奉献精神,就很难坚持下去”的行业。尤其是国防科研领域,一个项目要做十几年是常事,甚至有的人一辈子都只是和一个飞机部件打交道。“最后呈现出的成果不是一个人的,而是几万人的,也许十几年的心血。”
航空人对飞机、飞行器都有着一份别样的情怀。聂海涛每次出差回来,往往第一步不是回家,而是跑到研究所的试验室里,围着飞行器转过来转过去,“怎么也看不够”。
每一次,飞机被送去进行试飞的前一晚,聂海涛就会留在试验室里,默默注视着。“很舍不得,飞机是有灵性的东西,我们在它身上投入了不一样的感情。”
在成都所的26年时间里,聂海涛前十年主要做有人机研究设计,后十几年是做无人飞行器的研发。一句轻描淡写的总结无法掩盖他的成绩:这位航空工业的领军人物对某重大项目的推进、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中航工业拓展研究领域、占领技术制高点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他还组织领导了多型无人机研制工作,为我国高端无人机研制以及整系统出口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荣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航空报国突出贡献奖”、“航空报国特等金奖”、“军贸国际化开拓贡献奖”等重要奖项。
无心插柳的航空人
聂海涛报考大学时,条件只有一个——去南京,那是母亲心心念着的家乡。最初他的志愿是东南大学建筑系,没想到同班的女同学已经报了。班主任劝他:“没有一个班两个人报一个专业的,你要是想去南京,就报南京航空学院(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吧。”就这样,17岁的聂海涛进入了南航飞机设计专业。
飞机?这对飞机设计专业的新生聂海涛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生在重庆山区的少年直到17岁时才第一次见到火车。但随着学习的展开,他逐渐爱上了自己的专业。
“当年我刚入南航看到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的事业是耕耘满天云霞’,这使自己既感受到了从事航空事业的浪漫,也隐隐感觉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回忆起大学时光,聂海涛觉得南航校园除了美丽、安静外,更重要的是学术和工程实践的氛围很浓厚,适合读书、做学问、干工程。老师们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有很多机会接触工程实践,从每次课程设计和实践中都能收获很多东西。一个理工科学生需要具备的不仅是理工专业的知识,还需要拓展自己的综合素质,学校通过举办许多知名教授的讲座,让大家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为未来成为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
聂海涛很感激母校对自己在学术上和品格上的培养,“当时在学校里学到的南航人踏实不浮的人格品质和严谨创新的学术作风让我一生受用。”
大四的时候,聂海涛在南航无人机所完成了毕业设计,这次经历给他的成长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在从事有人战斗机研制工作十几年以后,又转行进入无人飞行器的研制领域,这是聂海涛当初没有想到的。他说,正是在母校的4年学习,使他掌握了大量专业知识,特别是结下了无人机情结,为他后来从事的工作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
1986年,即将毕业的聂海涛坐在教室里,等待学校的分配。“航空单位很多,我们都不知道自己会被分到哪儿。只等指导员拿出名单来念,念到谁,谁就转身出去收拾行囊。”这一年,成都所发展迅速,急需人才,聂海涛所在的飞机设计专业一个班级40个人,有11个被分到了该研究所。“当时特别看重专业对口,遇到一份如此贴合专业的工作是很不容易的。进去以后有很多项目可以做。”
年轻的设计员沉浸在喜悦里,整日地看图纸,计算数据,写报告,乐此不疲。更加幸运的是,他被选入战术性能和工程发展组工作,由歼10飞机总设计师宋文骢等前辈一手指导、带领进行研究。创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战术技术与气动布局专业”是由宋文骢亲自创建并担任第一任组长的先锋团队,1970年更名为“战术性能和工程发展组”。从这个组里走出的无一不是精英——总工程师方宝瑞、孔繁训,副总设计师谢品、王子方、曾庆林、谢经涛、戴川、李屹东……
聂海涛在这里如鱼得水。研究所雄厚的科研实力、民主的科研氛围、鼓励创新的环境、饱满的型号任务,为他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为了尽快独当一面,聂海涛几乎把所有的白天、晚上都留在了办公室,他积极跟踪国际军机发展趋势,利用各种专业协调机会,不断吸收新知识来充实自己。优异的表现让他很快成为了研究所当年同期入所大学生里的第一批工程师,短短一年内又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并担任战术性能及工程发展组组长。
总师的决断与责任
如果问起聂海涛,在工作上谁对他影响最为深远,那答案一定是宋文骢总师,现在的聂海涛,仍喜欢时不时到宋总办公室坐坐,既看望宋总,也请教问题、征求意见。“宋总的创新精神很强,敢于应用新技术。他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敬业精神和大胆培养年轻人等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上世纪末,成都所参与了国家某型号的方案论证,聂海涛撰写的一篇研究报告以观点新颖、思维严密、分析透彻、论述完整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关注与好评。从那时起,聂海涛就参与到国家某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中。
“八五”期间,聂海涛和他的课题组迎来了国家下达的新的研究任务——对多种飞行器不同的设计思路从总体、性能、技术关键、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和比较。聂海涛带领课题组用一年的时间向国家交出了一叠厚厚的技术报告,不仅对飞行器的设计思路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和比较,并先于国外同行对某些思路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由于完成得十分出色,年仅32岁的聂海涛再次被破格晋升,成为了同行中最年轻的自然科学研究员,并被推荐为我国863计划某重大项目专家组责任专家。 这样年轻就取得了如此突出的成绩,在同事们看来,聂海涛应该去从事管理工作。但宋文骢多次都叮嘱他要专心从事技术工作。于是聂海涛安心在基层做了16年,从设计员,专业组副组长、组长,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总设计师,副所长。“我现在也经常和年轻人说,作为搞国防建设的科研工作者,一定要沉得住气,静得下心,当好‘士兵’角色,不受外界诱惑。有韧劲,定得住,这样才能成大事。”
升任副总设计师的聂海涛在荣誉之外,感受到了决断的压力。“工作上表现好,不一定意味着能当项目技术负责人。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应该具备两个能力。一是判断、洞察力,遇到一个技术问题你能不能透过表象抓到本质?这是多年培养出的一瞬间的直觉,有天分的因素,更来自长期累积的工程经验。”
“二是决断力,情况摆在这,有的人看到了,但他不一定有勇气和胆识做这个决定。我们有时不是在所有条件都具备了之后再让你决策。”在型号研制过程中,聂海涛经常要面对的是在几百双眼睛下当即做出判断和决策。
“离地三尺都是大事”
在聂海涛所在团队的试验室,墙上挂的是甲午战争、“九一八”事变等历史图片。在成都所人眼中,这是一种鞭策。“如果需要的时候,我们研发的装备拉上去却顶不住,那就是对国家和民族的不负责任。”聂海涛严肃地说。
成都所是名符其实的“611”——所里时常自发实行“611”工作制,即一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1个小时,后来又慢慢发展到“711”、“712”。办公室的灯光经常亮到深夜,甚至持续到清晨,新分来的年轻人,也玩命似地干。“我带的项目团队工作很拼命,有时候我都于心不忍。因为我们要追赶只能靠拼搏和努力。人家工作8个小时,我们就11、12个小时。” 聂海涛眼里有不舍也有自豪。
在成都所人心里,这份工作肩负着生命的责任。
采访中,聂海涛说:“我们的工作说得大一点涉及到国家安危,小一点涉及到飞行员的生命。离地三尺都是大事,试飞员是拿生命在拼搏。我们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否则代价就是国家财产的损失、个人生命的牺牲!”
“做这行要有献身精神”
“飞机设计依靠的是团队的力量,真正能做到总师,做到项目负责人的不多。一个项目一做就是十几年,许多人到退休为止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者,大多数时间都是很平淡很平凡的。所以首先要安心本职工作,热爱本职工作,当好‘士兵’角色。平凡中最能见真情,沉得住气、静得下心,这是对一个人意志和品质的考验。如果没有一种对国家的忠诚和奉献,很难做到。”
在外人看来,航空行业风光无限,生活应该很富足。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包括成都所在内的航空人都处于清贫的状态。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家大力发展基础经济,对军工科研的经费投入不足。回想那段艰苦却充实的生活,聂海涛笑道:“当时我们的奖金是一个月7元钱。”
那时,新来的单身青年住在宿舍楼,所里老同志住宿条件好一点——一家三口住在40多平米的楼房里,多数人还是住平房。对于那些在艰苦条件下坚持研究的老一辈航空人,聂海涛很是敬佩,“老一代航空人奋斗的精神、踏实的作风,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影响很大。无论身处何境,这里始终有一批人在默默奉献,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在聂海涛看来,这就是爱国的体现,“爱国不是口号,而是要踏踏实实做每一件事。我们的爱国就体现在每个人手上,体现在每张图纸上、每一个数据里。”
在航空战线有一句话特别打动人心:“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飞机设计不是一个人的成果,最后能在历史留下姓名的屈指可数。多少人的工作是平凡的,就像飞机的铆钉,一颗都不能少。一架飞机可能饱含着一代人十几年的心血,还有很多人来不及看到这天就离开了,这些同志是为祖国强盛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
“传承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20多年来,聂海涛先后参与了歼10飞机和外贸军机“枭龙”的研制,以及我国航空未来发展技术论证和预先研究等工作。作为863计划某重大专项专家组组长,聂海涛与团队一起潜心研究关键技术,制定了完整的各分系统设计要求和规范,独创性地提出了总体设计思路,组织完成了总体方案的迭代设计,开展了大量跨行业和跨专业开拓性的技术攻关,取得了开创性的技术突破和成就。
863某重大项目从无到有、从设计概念到技术方案,从研制起步到成功,聂海涛不仅“一手带大”了这个项目,更带出了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而当后续系列项目扶上正轨后,聂海涛却默默退到幕后,让更多的中层青年骨干去担任项目总师,走到台前。
“我四十多岁了,成都所老的一批航空人基本上都已退休,我就感到传承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项事业要发展,终究是一代代地传承,所以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手艺人最痛苦的就是手艺失传,没有传人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当我们这一代人十几年以后退出主要工作后,我们给后一辈人留什么?留下什么样的项目?什么样的未来规划?什么样的人才梯队?”
带着问题和思考,几年前,聂海涛就开始尝试让青年科研人员参与到项目管理中,培养他们的大局观和独挡一面的能力。
他拿出自己的奖金特设“伯乐奖”和“骏马奖”,分别奖励带好徒弟的老同志和踏实攻关的年轻人。在他的倡导和鼓励下,部门领导敢于给年轻同志压担子,同时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做好“传、帮、带”,并积极争取学习机会,为年轻人的成长搭建良好的平台。近年来,项目团队提拔了一批年轻的组长和副组长,在之后的研究所科研结构调整中,整合重组后的项目研究部又将一批新的年轻人推到管理前沿,挑起大梁。
如今,聂海涛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团队里更多的年轻人挑起国防事业的大梁,自己则继续做好我国航空事业发展的“铺路石”,带领项目团队突破更多的技术,研发更多的型号,力求达到“老一辈退了,也有新一代顶上去。”
责任编辑 陈晰
“我们做一个项目往往需要十几年,必须静得下心,沉得住气。”十八大代表、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简称成都所)副所长兼副总设计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飞行器设计首席专家聂海涛这样形容他的工作。
聂海涛说飞机设计是一个既浪漫又现实的事业。外界看来充满神秘感的航空事业,实际是一个“如果没有一种对国家的忠诚、没有一种奉献精神,就很难坚持下去”的行业。尤其是国防科研领域,一个项目要做十几年是常事,甚至有的人一辈子都只是和一个飞机部件打交道。“最后呈现出的成果不是一个人的,而是几万人的,也许十几年的心血。”
航空人对飞机、飞行器都有着一份别样的情怀。聂海涛每次出差回来,往往第一步不是回家,而是跑到研究所的试验室里,围着飞行器转过来转过去,“怎么也看不够”。
每一次,飞机被送去进行试飞的前一晚,聂海涛就会留在试验室里,默默注视着。“很舍不得,飞机是有灵性的东西,我们在它身上投入了不一样的感情。”
在成都所的26年时间里,聂海涛前十年主要做有人机研究设计,后十几年是做无人飞行器的研发。一句轻描淡写的总结无法掩盖他的成绩:这位航空工业的领军人物对某重大项目的推进、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中航工业拓展研究领域、占领技术制高点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他还组织领导了多型无人机研制工作,为我国高端无人机研制以及整系统出口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荣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航空报国突出贡献奖”、“航空报国特等金奖”、“军贸国际化开拓贡献奖”等重要奖项。
无心插柳的航空人
聂海涛报考大学时,条件只有一个——去南京,那是母亲心心念着的家乡。最初他的志愿是东南大学建筑系,没想到同班的女同学已经报了。班主任劝他:“没有一个班两个人报一个专业的,你要是想去南京,就报南京航空学院(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吧。”就这样,17岁的聂海涛进入了南航飞机设计专业。
飞机?这对飞机设计专业的新生聂海涛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生在重庆山区的少年直到17岁时才第一次见到火车。但随着学习的展开,他逐渐爱上了自己的专业。
“当年我刚入南航看到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的事业是耕耘满天云霞’,这使自己既感受到了从事航空事业的浪漫,也隐隐感觉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回忆起大学时光,聂海涛觉得南航校园除了美丽、安静外,更重要的是学术和工程实践的氛围很浓厚,适合读书、做学问、干工程。老师们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有很多机会接触工程实践,从每次课程设计和实践中都能收获很多东西。一个理工科学生需要具备的不仅是理工专业的知识,还需要拓展自己的综合素质,学校通过举办许多知名教授的讲座,让大家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为未来成为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
聂海涛很感激母校对自己在学术上和品格上的培养,“当时在学校里学到的南航人踏实不浮的人格品质和严谨创新的学术作风让我一生受用。”
大四的时候,聂海涛在南航无人机所完成了毕业设计,这次经历给他的成长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在从事有人战斗机研制工作十几年以后,又转行进入无人飞行器的研制领域,这是聂海涛当初没有想到的。他说,正是在母校的4年学习,使他掌握了大量专业知识,特别是结下了无人机情结,为他后来从事的工作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
1986年,即将毕业的聂海涛坐在教室里,等待学校的分配。“航空单位很多,我们都不知道自己会被分到哪儿。只等指导员拿出名单来念,念到谁,谁就转身出去收拾行囊。”这一年,成都所发展迅速,急需人才,聂海涛所在的飞机设计专业一个班级40个人,有11个被分到了该研究所。“当时特别看重专业对口,遇到一份如此贴合专业的工作是很不容易的。进去以后有很多项目可以做。”
年轻的设计员沉浸在喜悦里,整日地看图纸,计算数据,写报告,乐此不疲。更加幸运的是,他被选入战术性能和工程发展组工作,由歼10飞机总设计师宋文骢等前辈一手指导、带领进行研究。创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战术技术与气动布局专业”是由宋文骢亲自创建并担任第一任组长的先锋团队,1970年更名为“战术性能和工程发展组”。从这个组里走出的无一不是精英——总工程师方宝瑞、孔繁训,副总设计师谢品、王子方、曾庆林、谢经涛、戴川、李屹东……
聂海涛在这里如鱼得水。研究所雄厚的科研实力、民主的科研氛围、鼓励创新的环境、饱满的型号任务,为他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为了尽快独当一面,聂海涛几乎把所有的白天、晚上都留在了办公室,他积极跟踪国际军机发展趋势,利用各种专业协调机会,不断吸收新知识来充实自己。优异的表现让他很快成为了研究所当年同期入所大学生里的第一批工程师,短短一年内又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并担任战术性能及工程发展组组长。
总师的决断与责任
如果问起聂海涛,在工作上谁对他影响最为深远,那答案一定是宋文骢总师,现在的聂海涛,仍喜欢时不时到宋总办公室坐坐,既看望宋总,也请教问题、征求意见。“宋总的创新精神很强,敢于应用新技术。他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敬业精神和大胆培养年轻人等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上世纪末,成都所参与了国家某型号的方案论证,聂海涛撰写的一篇研究报告以观点新颖、思维严密、分析透彻、论述完整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关注与好评。从那时起,聂海涛就参与到国家某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中。
“八五”期间,聂海涛和他的课题组迎来了国家下达的新的研究任务——对多种飞行器不同的设计思路从总体、性能、技术关键、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和比较。聂海涛带领课题组用一年的时间向国家交出了一叠厚厚的技术报告,不仅对飞行器的设计思路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和比较,并先于国外同行对某些思路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由于完成得十分出色,年仅32岁的聂海涛再次被破格晋升,成为了同行中最年轻的自然科学研究员,并被推荐为我国863计划某重大项目专家组责任专家。 这样年轻就取得了如此突出的成绩,在同事们看来,聂海涛应该去从事管理工作。但宋文骢多次都叮嘱他要专心从事技术工作。于是聂海涛安心在基层做了16年,从设计员,专业组副组长、组长,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总设计师,副所长。“我现在也经常和年轻人说,作为搞国防建设的科研工作者,一定要沉得住气,静得下心,当好‘士兵’角色,不受外界诱惑。有韧劲,定得住,这样才能成大事。”
升任副总设计师的聂海涛在荣誉之外,感受到了决断的压力。“工作上表现好,不一定意味着能当项目技术负责人。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应该具备两个能力。一是判断、洞察力,遇到一个技术问题你能不能透过表象抓到本质?这是多年培养出的一瞬间的直觉,有天分的因素,更来自长期累积的工程经验。”
“二是决断力,情况摆在这,有的人看到了,但他不一定有勇气和胆识做这个决定。我们有时不是在所有条件都具备了之后再让你决策。”在型号研制过程中,聂海涛经常要面对的是在几百双眼睛下当即做出判断和决策。
“离地三尺都是大事”
在聂海涛所在团队的试验室,墙上挂的是甲午战争、“九一八”事变等历史图片。在成都所人眼中,这是一种鞭策。“如果需要的时候,我们研发的装备拉上去却顶不住,那就是对国家和民族的不负责任。”聂海涛严肃地说。
成都所是名符其实的“611”——所里时常自发实行“611”工作制,即一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1个小时,后来又慢慢发展到“711”、“712”。办公室的灯光经常亮到深夜,甚至持续到清晨,新分来的年轻人,也玩命似地干。“我带的项目团队工作很拼命,有时候我都于心不忍。因为我们要追赶只能靠拼搏和努力。人家工作8个小时,我们就11、12个小时。” 聂海涛眼里有不舍也有自豪。
在成都所人心里,这份工作肩负着生命的责任。
采访中,聂海涛说:“我们的工作说得大一点涉及到国家安危,小一点涉及到飞行员的生命。离地三尺都是大事,试飞员是拿生命在拼搏。我们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否则代价就是国家财产的损失、个人生命的牺牲!”
“做这行要有献身精神”
“飞机设计依靠的是团队的力量,真正能做到总师,做到项目负责人的不多。一个项目一做就是十几年,许多人到退休为止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者,大多数时间都是很平淡很平凡的。所以首先要安心本职工作,热爱本职工作,当好‘士兵’角色。平凡中最能见真情,沉得住气、静得下心,这是对一个人意志和品质的考验。如果没有一种对国家的忠诚和奉献,很难做到。”
在外人看来,航空行业风光无限,生活应该很富足。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包括成都所在内的航空人都处于清贫的状态。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家大力发展基础经济,对军工科研的经费投入不足。回想那段艰苦却充实的生活,聂海涛笑道:“当时我们的奖金是一个月7元钱。”
那时,新来的单身青年住在宿舍楼,所里老同志住宿条件好一点——一家三口住在40多平米的楼房里,多数人还是住平房。对于那些在艰苦条件下坚持研究的老一辈航空人,聂海涛很是敬佩,“老一代航空人奋斗的精神、踏实的作风,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影响很大。无论身处何境,这里始终有一批人在默默奉献,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在聂海涛看来,这就是爱国的体现,“爱国不是口号,而是要踏踏实实做每一件事。我们的爱国就体现在每个人手上,体现在每张图纸上、每一个数据里。”
在航空战线有一句话特别打动人心:“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飞机设计不是一个人的成果,最后能在历史留下姓名的屈指可数。多少人的工作是平凡的,就像飞机的铆钉,一颗都不能少。一架飞机可能饱含着一代人十几年的心血,还有很多人来不及看到这天就离开了,这些同志是为祖国强盛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
“传承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20多年来,聂海涛先后参与了歼10飞机和外贸军机“枭龙”的研制,以及我国航空未来发展技术论证和预先研究等工作。作为863计划某重大专项专家组组长,聂海涛与团队一起潜心研究关键技术,制定了完整的各分系统设计要求和规范,独创性地提出了总体设计思路,组织完成了总体方案的迭代设计,开展了大量跨行业和跨专业开拓性的技术攻关,取得了开创性的技术突破和成就。
863某重大项目从无到有、从设计概念到技术方案,从研制起步到成功,聂海涛不仅“一手带大”了这个项目,更带出了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而当后续系列项目扶上正轨后,聂海涛却默默退到幕后,让更多的中层青年骨干去担任项目总师,走到台前。
“我四十多岁了,成都所老的一批航空人基本上都已退休,我就感到传承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项事业要发展,终究是一代代地传承,所以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手艺人最痛苦的就是手艺失传,没有传人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当我们这一代人十几年以后退出主要工作后,我们给后一辈人留什么?留下什么样的项目?什么样的未来规划?什么样的人才梯队?”
带着问题和思考,几年前,聂海涛就开始尝试让青年科研人员参与到项目管理中,培养他们的大局观和独挡一面的能力。
他拿出自己的奖金特设“伯乐奖”和“骏马奖”,分别奖励带好徒弟的老同志和踏实攻关的年轻人。在他的倡导和鼓励下,部门领导敢于给年轻同志压担子,同时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做好“传、帮、带”,并积极争取学习机会,为年轻人的成长搭建良好的平台。近年来,项目团队提拔了一批年轻的组长和副组长,在之后的研究所科研结构调整中,整合重组后的项目研究部又将一批新的年轻人推到管理前沿,挑起大梁。
如今,聂海涛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团队里更多的年轻人挑起国防事业的大梁,自己则继续做好我国航空事业发展的“铺路石”,带领项目团队突破更多的技术,研发更多的型号,力求达到“老一辈退了,也有新一代顶上去。”
责任编辑 陈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