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的反思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nk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这几年的音乐教学和课后的调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但却有不少学生不喜欢音乐课的内容.他们热衷的是流行歌曲,偶像歌星,面对教材中的歌曲却不屑一顾,他们可以如数家珍似的报出一长溜,连音乐老师恐怕未闻的歌名及某某歌星所唱,而对音乐课上教师反复歌唱,竭尽所能讲解的歌曲却模糊不清,甚至毫无印象……凭心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课堂教学本身存在的许多问题,恐怕是一个不容低估的重要因素。
  课堂音乐教学中的“教材”定位过高、过死、过老。
  在一次欣赏课中,曲目《海风阵阵愁煞人》是省编义务教材初中第五册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此曲的欣赏,启发学生理解为真理而斗争的曲折和艰辛。在初听一遍时,我问同学们:“你们体会多深。”一个学生回答:“老师!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处在科技发达、信息飞跃、生活幸福的时代,体会不深刻。”一时间,教室里议论纷纷。
  在让学生静下来的过程中,我茅塞顿开。是啊!那个遭受蹂躏、压迫的年代已是几十年代的事了,连我们的老师也未感受到,更何况现在的中学生呢?
  至此我不禁反思起我们的音乐教学内容:唱五十年前的歌曲,听一百年前的音乐。这样的音乐课学生能喜欢吗?音乐是人类社会的反映,同时,音乐的内容充满了情感和意志。音乐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活动,即表现了社会成员以客观规律的理解和运用,有显示了社会成员主观上的追求和憧憬。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如果我们单纯地把学生局限在课本上、课堂里,那么,无论是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欣赏音乐能力的培养,还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是难以达到教育目的。学校音乐教育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音乐从生活中来,不是从书中来。给学生一个真实的音乐生活,而不是一个人造的音乐生活,学校音乐教育不拒绝社会,要完完全全融入社会;不脱离时代,要真真切切走进时代。现代学校音乐教育要求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音乐教学内容向真实生活情景转化,更多地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设计教学,增加与现代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影视音乐、电脑音乐等内容,让学生所学的知识是真正有用的知识。
  学校老的教学观念:注重严、不注重个性发展。常常听见有的音乐教师感叹音乐课是学生的“休闲课”,也是部分学生的“避难课”,确实,走出语数外课堂,孩子们就像出笼的小鸟一样自由、兴奋。音乐课上唱歌、做游戏,他们想尽情地交往、自由地表现。根据学生好动爱表现的天性,我在音乐课堂上创设个性发展的天地。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注意挖掘学生的音乐才能与潜能,会增强他们对音乐的感悟力,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小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如在学习某一首歌曲时,就有意识地让一个对某种乐器 感兴趣的学生提前练习,然后在课堂表演,其他学生特别羡慕,也想学习乐器,乐器进课堂也就顺理成章了。这样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可让音乐表现力比较好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范唱,看人家是用整个身心在唱歌,是用心灵在唱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也会模仿着学。除此之外,我还特别注意收集一些音乐指挥家的音像资料,播放给学生看,看指挥家指挥演奏音乐的神韵、身韵,指挥家那入情入境如醉如痴地对音乐的感受。让学生知道了只有理解、感悟音乐才能极好地表现音乐。我也让他们试着来,当个摇头晃脑的小指挥家。
  因此,让学生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人,必须把学习音乐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多听多唱,放手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
  我认为现代公式化的教育对纯洁儿童的伤害——统一的大纲、统一课本、同样的习题、同样严厉的老师与同样传统制度下的学校,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下,每一个本应具有独立人格、独立世界观、独立思考方式的孩子最终都会被编成传统束缚下的同一模式的人才。
  教育工作者也急在眉梢,开始教学改革,音乐创新教育开始了,大形式、大方向都是很好的,但在具体工作中却出现了颇值得深思的现象。
  听了不少节音乐创新课,几乎每一堂课都用上了多媒体电教手段,这无疑对我们的教学起到了辅助、丰富和深化的作用。但用之不当却往往使我们的教学失去灵活性而处于被动地位。在这些课上,不少教师忙于操作电脑而缺乏与学生合作交流,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课前设置好的一幅幅画上,一个个程序之中,教学的灵活性显得不够。而且由于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常常会转移到这些屏幕上,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的情感体验之中。在这样的欣赏课中,视觉成了欣赏的主角,
  听觉倒退居次位,这是符合音乐艺术的特点吗?
  一位音乐家说过:“音乐是不能用语言所解释的,而要有感觉。”而感觉离不开情感,因此在音乐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要想办法使学生对音乐的自然情感上升到理性的情感。就是说要让自己的心理尽快地被音乐所感染,尽快地进入音乐的意境之中,同时要在感染中尽快地悟出其理性的东西。这才是我们的目标,这也是一种感知能力。这样的能力强了才能对音乐产生更强的感悟力。
  因此,我觉得我们提倡的音乐创新教育还是要结合音乐教学的特点,是音乐创新课充分体现音乐性、情感性。让学生的思维在音乐的审美体验中得到激活,创造力得到培养。
其他文献
热播电视剧《司藤》中,女主司藤是一个既妩媚温婉,又有一身本领的苅族女孩,她的前身是一株白藤。  白藤是一种藤蔓,喜温不耐寒,适合南方种植。它最粗不超过小酒盅口的直径,但长可达500米,是目前陆地上最长的植物。由于它的茎纤细,无法支撑庞大的身躯,所以它需要依靠茎叶上长出的刺抓住身边高大的树木,并不断向上攀延。大树根系发达,可以伸入坚硬的土下,甚至穿过岩石获取深处的水和营养资源。白藤就这样不劳而获且源
“这个人看上去就像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我悄悄望着那个在超市收银台结账的中年男子,心中默默想着。是的,他确实有些什么显得很是特别,甚至连收银员好像也感觉到了。因为收银员用赞赏的目光瞥了中年男人一眼,干起活来仿佛也比平时利索多了。  我极力想要找出中年男人的与众不同之处,结果,却发现他其实很一般。虽然他给人个子高的感觉,但我看得出来,实际上他只是中等偏下的个子。他的相貌并不出众,而且只穿了一套非常朴
提起中国“鸟巢”,相信很多人都熟知,甚至去观光过,并被它精美绝伦的设计所震惊。但你们知道鸟巢的设计师是谁吗?他们就是世界知名的建筑大师雅克·赫尔佐格和皮埃尔·德梅隆。  雅克和皮埃尔从小就是一对好朋友,在瑞士上同一所小学、中学、大学。1978年,他们共同创立了一家建筑事务所。凭借在建筑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他们2001年就双双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大奖。  雅克和皮埃尔觉得建筑不应追随任何一种潮流,不
在大部分西方国家的牧场,那里的奶牛有一些与众不同。人们可以依稀从它们身上看见一个大“洞”,农民还时不时地把手伸进奶牛身上的“洞”里。  活生生的奶牛被人在肚子上掏出个“洞”来,让人即使隔着屏幕,也替奶牛感到撕皮裂肉般的疼痛。那么,这么大一个“天窗”,是如何开的呢?过程大致如下:奶牛动手术之前24小时内避免饮水,然后在奶牛局部麻醉状态下,从它身体侧面第13肋骨位置切开一个口子,又在奶牛的瘤胃再切一个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理念和新方法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依照新教学观的要求,教材不应该成为教师的圣经,而是成为师生对话的窗口。因此教师有了更多的权限和义务对教材进行灵活地处理,而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教学;趣味课堂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枯坐听讲的授课方式会让学生对于学习木讷疲惫,“填鸭式”的教育早已
每年过圣诞节时,最让国外孩子们期待的大概就是圣诞大餐、烟火晚会以及圣诞礼物,还有英国皇家科学院送给他们的一份视觉礼物——圣诞讲座。  “圣诞讲座”可谓历史悠久。在1825年圣诞节来临之际,英国科学家迈克尔·法拉第突发奇想,想在圣诞节时送给身边的孩子们一份特殊的礼物。此时,他已经加入了成立于1660年的英国资助科学发展的组织——英国皇家科学院。  可是,送什么礼物好呢?法拉第回想起了以前的日子。小时
“安蒂基西拉”是一款天文学计算机,建造于公元前150年,1900年在安蒂基西拉船只失事捕捞任务中被发现。科学家对它的机械复杂性倍感惊奇,安蒂基西拉计算机在一个木制容器中安装有37个齿轮,外部刻有与天体运动相关的文字。  科学家进行了多次重建,最终在设计师安德鲁·卡罗尔精湛的技术下,首次使用“积木原理”,让这台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重生了。它不仅能够做加、减、乘、除运算,还能制定日历,能根据月亮的椭圆
摘要:每次考试结束后,不少学生对一些题目明明会做但没有做对。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美”的现象,留下了许多遗憾。那么,如何让学生把会做的题目都做对呢?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际谈谈具体的做法。  关键词:高三数学复习;有效性;因素;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40  一、影响高三数学复习有效性的因素  1. 复习内容不
1896年深秋的傍晚,威廉·西德尼·波特独自坐在洪都拉斯广场的一角,喝着闷酒,不敢想象自己的未来。  不久前,波特还是一家银行的出纳员,有着体面的工作、温馨的家庭,但他经不起金钱的诱惑,挪用公款,受到起诉,并且在保释期间,逃到了遥远的洪都拉斯。如今,他身为逃犯,哪还有什么前途?波特喝了一口酒,潸然泪下:这么活着,有什么意思?  一个年轻女孩急匆匆地跑到波特面前:“先生,我想拜托您一件事,我在等我的
上大学以后,总免不了和新同学谈起高中生活。每当谈起高中,我都会想到那棵青枫树,还有那条银杏路。那棵青枫树有多少年头,学校里没人说得准,但我知道它承载了我三年的高中记忆,它接纳着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它看着我们成长,教会我们拥抱梦想,又把我们送向远方。我仍是它的游子,可它却不再是我的故乡。它拥有我三年的青春,而我却再也看不到它轮回一个四季。  谈及那段时光,我总是不自觉地嘴角上扬。有人把那段时光取名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