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区寺院养老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 :社会工作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gua87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寺院养老是一种以宗教信仰、宗教活动场所或养老机构为重要因素的传统慈善公益养老事业。寺院养老具有募集资源、追求自我价值、心理慰藉和临终关怀等优势,是藏族老人认可的养老模式。整合理念下的专业化发展之路是寺院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藏区; 寺院养老; 调查; 思考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6)03000507
  班玛县位于青海果洛州东南部,县域总面积6 13866平方公里,距省会西宁776公里。马柯河、多柯河由西北向南流经县境东部和西部,是著名的大流河之源。班玛是“三果洛”的发祥地,藏传佛教寺院最多,即宁玛派、格鲁派、噶当派、萨迦派、觉囊派五大流派俱全。有寺院23座,其中扎洛寺属宁玛派,为满足扎浴、吉杭和果羊三村群众的宗教信仰而修建,距今有近百年的历史。近几年,扎洛寺逢迎改革开放和新牧区建设的有利时机,依托宗教信仰和伦理道德价值理念,争取多方力量,筹集大量善款,开展寺院养老等公益事业,满足藏族老年人养老的迫切要求,为老人生命最后阶段的生活提供优良的环境。
  班玛县是半农半牧的国家贫困县,也是自然风景优美且居住环境较优以及藏传佛教文化资源丰富和厚重的纯藏族地区。班玛县于2014年开始在藏族地区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据统计,班玛县2014年总户数达7 385户,总人口为26 723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人2 678人,占总数的1002%。[1]该县也是我国未富先老的地区之一。调研选择这一地区作为案例,旨在实现两个目的:其一,在界定寺院养老含义的同时,总结寺院养老的服务特点及其运行模式;其二,探寻寺院养老模式的专业化路径,为青海藏区应对老龄化社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这也正是“十三五”时期,青海在养老问题上必须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重大课题,其意义不言而喻。
  一、概念界定与文献回顾(一)概念界定1.老年老年,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六七十岁以上的年纪。国际上,老年人的起始年龄一般有两个通行标准,即60岁和65岁。 根据1956年联合国出版的《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的划分,老年人口的起始年龄被规定为65岁。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鉴于全球老龄化加剧,并且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将老年人口的标准确定为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2]《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3]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年满60岁以上的人称作老年人。2.家庭养老或居家养老家庭养老的独特之处不在于年轻一代供养和照料老年人的具体内容和方式,而是渗透在整个家庭养老行为中的孝道文化和孝道精神。所谓居家养老,就是让老年人居住在自己的家中或自己熟悉的社区内,接受非正式照顾和正式照顾。不难看出,居家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的一种新兴养老形式,正如我国政府文件中界定的:居家养老服务涵盖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4]3.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社区养老服务是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支撑,具有社区日间照料和居家养老支持两类功能,主要为家庭日间暂时无人或者无力照料的社区老年人提供服务。机构养老是由国家或民间提供资金,开设养老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从而承担以往家庭所负担的养老责任。它可以是独立的法人机构,也可以是附属于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组织、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的一个部门或者分支机构。[4]4.佛教寺院养老佛教参与养老服务是遵循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宗教信仰价值理念,也是佛教实现其联络信徒、植根民众,并构筑生命共同体的试金石和救命圈。佛教寺院养老就是利用其宗教信仰、教义教规等,依托宗教活动场所或养老机构,为老人、居士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而老人在寺院参加日常功修,参与社区活动,满足其生活需求、精神抚慰和灵性的寄托。
  佛教寺院养老包括两种模式。一是居舍养老。居舍养老就是在寺院周边或宗教场所周边建造房屋供老人居住,满足其生活需求,获得精神上的寄托和抚慰。或者是老人居住在社区内,而寺院或僧人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的宗教活动场所,满足其灵性的寄托。二是机构养老。机构养老就是佛教寺院按照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等文件要求,向民政部门申请许可登记,经审批通过后成为实质意义上的养老机构,为老人提供食宿、护理等生活照料以及文化娱乐活动、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服务。(二)文献回顾目前,中国的养老模式发生了巨大变革,从家庭养老拓展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王志理认为,由于婚姻、生育、流动等因素的影响,家庭户同住成员人口规模已经降至3人以下,户内代数以1代为主,家庭同住成员结构以核心家庭为主,单人户的比例较高。[5]国内外学者对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模式的研究已形成丰富而系统的成果,至于佛教参与养老问题的研究,学者赵立新等对宗教参与养老的实践活动以及服务领域和内容进行了论述。[6]福建省民政厅对于宗教界参与养老服务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7]关于佛教在养老服务中的优势和地位的论述,钟洪亮认为,佛教慈善组织参与养老服务,其优良的社会服务传统、较好的经济来源、强大的志工关系网络、优质的精神慰藉和临终关怀大大不同于传统的民办养老院,是新时期促进社会化养老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力量。[8]
  青海养老问题尤其是藏区养老问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养老模式的研究。裴敏超认为,光靠单一的福利养老模式是不能满足养老社会多种福利需求的,多元化势在必行。青海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整合不同类型的养老模式,既注重老人的生理需求、又要满足老人的心理需要和老人自身价值的实现等多样性和个别化的养老服务。[9]荣增举提出,大力培养社区社会工作者以及康复、护理等专门人才,使社区日间照料这一新兴老人照料模式惠及千家万户。[10]二是藏传佛教寺院僧人养老问题的研究。张海云认为,藏传佛教寺院养老模式可称为“在寺养老”,其又分为居舍养老和敬老院养老两种形式。居舍养老类似于现代社会中居家养老,它孕育于藏传佛教文化和藏族传统文化之中,是最适合自身文化传统的模式。[11]不难看出,对于养老模式的研究,只侧重于一些宏观探析或者局部的研究,零散而缺乏系统性。对于既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生态环境资源,同时又缺乏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贫困青海藏族地区而言,如何整合资源、挖掘及发挥寺院养老的运行模式,以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很少,这也正是必须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为较全面地了解藏传佛教文化在养老公益事业中的特点和功能,笔者在对班玛县寺院养老情况调查时,除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外,还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一方面,在实地考察时,亲自走进养老大院、老人宿舍观察;另一方面,在与养老院多位老人、养老院的僧人、政府主管部门的同志进行双向互动时,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5份,其中,有效问卷30份,有效率为857%。被调查对象占老人总数的3933%。在数据分析和讨论中,尽可能地将通过各种方法得到的资料进行整合。
  二、藏传佛教寺院养老模式的主要特点(一)资源募集:修建宗教场所与养老设施扎洛寺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尤其是在慈善助学和养老方面,向外地企业、信教个体老板以及当地信徒募集善款,在果洛乃至西藏、四川等地有较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03年筹建一所藏文慈善小学,学校规模较大,教学设施齐全且实验设备先进。2001年在江日堂与赛来塘交汇之地,距离县城中心两公里处,修建了一座高近百米的佛塔。此佛塔底部四周设有走廊,墙壁两面均挂有唐卡、堆绣,嘛呢石摆放在墙根,进出口处还有嘛呢转经筒。佛塔四周为沙石路面,有无数的嘛呢石陪伴信徒转塔、念经。佛塔不远处,有一位专门在石头上书写佛教“六字真言”的先生,常年累月为信仰者提供用之不竭的刻制嘛呢石的原料。
  寺院养老院坐落在与佛塔相距200米的东南部,于2005年筹建,2008年开始运行。养老院老人总数为89人,其中,男性为39人,女性为50人。年龄结构为:60~69岁的为24人,70~79岁的为50人,80岁以上的为15人;分别占总数的2697%、5618%、1685%。婚姻结构为:已婚的39人,未婚的18人,离婚的12人,丧偶的20人;分别占4382%、2022%、1348%、2247%。文化结构为:文盲半文盲71人,小学程度的15人,初中程度的3人;分别占7978%、1685%、337%。家庭结构为:无子女的为18人,有一个子女的为14人,二至四个子女的为37人,有五个子女的为20人;分别占2022%、1573%、4157%、2247%。
  寺院养老院建有砖木结构的平房共5栋,每栋设10个单间房,每间为18平方米。墙面呈橙色,室内至少有一张双人床或两张单人床,一般设有单人床的主要是小孩在县城小学或初中学校读书。每间宿舍都有烤箱,用来做饭。房门前都堆有一些劈柴,主要用于生火。有简易的佛柜,摆放着佛像、佛经、佛灯等工具。(二)居舍养老模式:养老以自助和互助为主要形式在访谈中,一位曾经任职20多年的老支书说:“我们住的房屋,还有佛柜、烤箱以及供电照明设施,院内的水井都是寺院投资修建的。其他用品及饮食由个人自行解决。”在问到“住在这儿,是寺院动员的还是自愿”时,他说:“是自愿的。因为小孙女已是学龄期,上县城的小学和初中比较方便,教学质量也比乡村好得多。”他还陈述,家中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小孙女是小儿子的。在这儿的生活资料儿子每月送一次。在问到“住在这儿,寺院或活佛给您们发放食物、现金补助吗”时,他说:“活佛有时会发一些米面、茶叶等,但次数很少。钱没有补助过。”问卷调查的情况也是相同的,见表1。同时,在对一位无子女的老人访谈时,她说:“今年我70岁了,以前没有补助,从今年开始民政每月发放70元的现金。吃的、用的,家中的哥哥给我送,有时妹妹也给一些。”在问到“生活健康状况”时,她说:“身体不好,尤其是关节炎挺严重的,也没有钱来买药、看病。”(见表2、3、4)。在问到“您们患重病时,由谁来照顾”时,她说:“没有人照顾。前几天,有一位老太太患急病,家人离得远,最后由这儿的老人把她送到县医院的。”与此同时,我们也走访了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就寺院养老院运行情况与他们进行了座谈。他们认为,以前是扎洛寺活佛修建的养老院,但是未申报注册,也没有纳入管理范围,有关政府的政策也就没有落实,虽然是合理和合情的,但不合法。2014年后,政府部门要求民政部门进行干预,目前正处于申报和注册阶段,相信以后在管理、服务上会得到完善和改进。不难看出,目前,班玛县寺院养老仍然属于居舍养老,即在宗教场所(佛教白塔)周边建造房屋及有关设施,满足其老人住房等生活需求,主要是满足其精神上的寄托和抚慰。表1老人享受到的待遇情况待遇人数百分比享受老人补贴310.0食品的发放310.0急病的治疗310.0衣物的发放413.3房屋的居住1756.7其他00总计30100.0
  表2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健康状况人数百分比健康00较健康,偶尔生病26.7经常生病1136.6常年患病1756.7其他00总计30100.0
  表3老人患病的情况疾病人数百分比高血压1033.3冠心病26.7胃炎620.0关节炎1033.3其他26.7总计30100.0
  表4老人医疗费主要来源医疗费来源人数百分比新农保1343.3民政补助13.3民政救助516.7活佛资助26.7家庭积累930总计30100.0
  (三)传统服务方法:精神慰藉与临终关怀当我们走进寺院养老大院时,发现每栋平房靠阳面或者墙角的地方,堆放着许多写有“六字真言”的石头。一眼就可以看见,老人们三五成群,有的坐在水泥地上或者小方凳上,一边聊天,一边手拿铁镐不停地刻制嘛呢石。一位老年人说:“刻嘛呢石是我们一天的工作。闲暇时,我们把写有‘六字真言’的石头,用背篓背到房前屋后,然后将刻好的嘛呢石再背到佛塔处。”在问到“刻这么多嘛呢石有何用处”时,她说:“刻一个完整的嘛呢石就相当于念万遍经文,我们用刻制嘛呢石来修佛,以减轻死亡时的疼痛,为来世积德。”也有个别老人坐在自已宿舍门槛上,转动着小经轮,口中念念有词。老人闲暇的主要活动见表5。表5老人闲暇的主要活动主要活动人数百分比做三顿饭、整理内务723.3念经、转经筒、念佛珠2066.7和他人聊天26.7看电视、报纸00其他13.3总计30100.0
  离养老大院不到200米的地方,就是百米高的佛塔圣地。访谈得知,这儿的老人们早晚都要去转佛塔,要围绕佛塔以顺时针方向行走。一般早上转三圈,晚上转三圈。“三”是个吉祥的数字,它代表着佛法僧三宝,也就是说,每天既要敬佛、敬法,也要敬僧,这样自己的心理才能得到安心。这儿的藏族老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刻嘛呢石,他们生命不息地转佛塔、捻佛珠、转经筒。他们通过自己的信仰追求,在顽强地抵制生理机能的衰退,不断地恢复身体老化的功能。同时,更重要的在于减轻严酷自然环境下所产生的各种困难和险阻,以调适正常而愉悦的心情(见表6)。   表6老人参与佛事活动的原因原因人数百分比与同龄老人聊聊心事,产生愉悦感310.0与活佛建立良好关系,聆听经文妙音
  解除心理疑虑24
  80.0
  得到物质的帮助,享受可口的食物13.3其他26.7总计30100.0
  寺院养老的最大优势除心理慰藉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临终关怀。一位老大爷这样陈述:“在藏区要是人去世了,一般至少要念7天、14天或49天的经文,家庭条件较好的要念半年或一年,也有三年的。”当问到“养老院老人去世前后的情形”时,他说:“我们这儿老人病得快不行时,寺院会派喇嘛前来慰问的。”问到“怎么慰问”时,他说:“主要是给老人以抚慰,说一些这样的话,如‘不是只有你离开世间,所有的人都难逃一死。有实体的都会毁灭,成群的都会分散。不要恐惧,不要害怕,有我们的陪伴,你不会孤单的。’同时,还念《中阴解脱经》等。”他还说:“老人去世了,如果没有家人的话,寺院也会派喇嘛来的。这儿的老人没有钱,但是活佛还是来给去世的人念经。至少念一两天。”这样以抚慰即将去世老人的心理恐惧、痛苦,以及心理的孤独与不安。
  三、积极构筑寺院养老模式之路(一)充分认识寺院养老模式在藏族地区的地位和作用藏传佛教是佛教在藏族地区本土化发展的结晶。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藏传佛教在慈善伦理价值、心理精神慰藉、文化教育传承等方面发挥了其应有的功能,已和藏民族形成了水乳交融、难解难分的关系。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深化,作为藏族信教群众价值之源的藏传佛教也在吸收或借鉴着其他宗教合理的文化。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说:“‘同一’的宗教适应着信奉它的各民族的经济发展的阶段而本质地改变了它自己的内容。”[12]藏传佛教为满足信教民众的需要,也逐渐转变理念和转换文化,开始从传承单一的藏族文化转换为传承藏汉文化,开始从服务于僧侣转换成为藏族老年民众的服务等。从调研中可以看出,青海藏区寺院或活佛在兴办养老院之中,感受到藏传佛教文化的这种变化或转换过程。这一事实证明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藏传佛教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慈善理念,既是它的教义、教规的伦理道理之本,又是它的宗教信仰之源。二是藏传佛教文化植根于民众的需要之中,也缓解或者回应民众的需求。藏族民众认可寺院养老模式,享受寺院养老模式的服务,也是基于此两个方面的原因。为此,在青海藏族地区,寺院养老模式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低估和忽视的。可以肯定地说,把藏传佛教“人间佛教”的理念与社会工作“助人自助”价值观有机整合起来,运用于藏族地区养老服务之中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对于和谐社会的构筑者、小康社会实现的主导者政府来说,理应积极引导寺院养老模式的发展,尤其要培育寺院居舍养老模式的发展。既要让这一新兴的寺院养老模式合情合理地发挥作用,又要使他在法律的范围内正常而合法地运行,为应对青海藏族地区老龄化社会面临的困境,发挥它应有的积极作用,也为藏族老年人愉快地度过生命最后阶段创造良好的养老服务环境。(二)专业化是寺院养老模式发展的唯一出路1.整合资源,促进寺院养老模式协调有序发展
  青海藏区恶劣的气候条件和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决定了藏区藏传佛教寺院的存在。由于气候条件恶劣、交通不便,个别地区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境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藏传佛教始终扮演着好人的角色,发挥着助人的功能。若就其持久性、深度和覆盖面而言,甚至超过了国家、家庭和其他社会组织。同时,藏传佛教文化在全球影响的日益加深,无疑为藏区寺院吸收和接纳各界善款创造了独有的便利条件。同时,信仰藏传佛教就是信仰因果报应、信仰六道轮回,也就是说相信每个众生都像自己唯一子女的父母那样,给予他快乐,去除他的痛苦。为此,信徒在寺院从事义工或者志愿者服务是不求任何回报,都自愿奉献自己的技能和时间。这一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也是其他社会组织无法实现的。另外,老人们在一起刻嘛呢石、转佛塔、念经等,使他们之间又形成了一个新的“养老家庭”关系,他们共同面对各种问题和困难的互帮互助网络也自然形成。所以,必须全力发挥和挖掘藏区藏传佛教文化在“助人”中的各种资源,并把政府、宗教寺院、社工组织、社区群众的资源相整合,为藏族老人传输福利服务。
  与此同时,可以尝试把藏传佛教寺院与新兴的社会工作机构进行整合,采取政府、寺院、社工组织三方联动的模式,共同面对藏区老龄化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寺院养老机构的设置或创办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由藏区寺院或知名活佛创办,或者由藏区寺院与民政部门共同创办。机构的运行按照民政部门的规定和要求执行。管理上实行多样化的方式,可以聘请专职社会工作者来管理或者经营,也可以由社工与寺院共同管理,等等。在资金的投入上,充分调动藏传佛教寺院在善款筹资上的便利条件和传统优势,采取寺院与政府以及社会工作机构共同融资的形式,推动民族地区养老事业的发展。
  2.整合技术,满足藏族民众的养老需求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班玛县60岁及以上老人中,身体不健康且不能自理的占2847%。[13]养老需求以及需要照顾的老人所面临形势十分迫切和严峻,解决综合而复杂的老龄化问题,尤其是养老问题,单靠政府显然是不够的,仅凭藏传佛教也是不可能的。那么,可能路径就是在党的领导和政府的主导下,使藏传佛教传统助人方法与社会工作科学手法的有机整合。
  技术的整合在这里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在寺院养老模式中,引入社会工作专业技术。正如史柏年教授所说的,老年社会工作是运用老年学的相关知识,以老年人及其相关人员和系统为工作对象,帮助老年人,特别是处境困难的老年人,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使老年人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和福祉的活动。[14]也就是说,社会工作是一种职业,是一种帮助老年人的艺术。把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理论和知识,以及个案、小组、社区工作三大方法应用到老年人的服务之中,可以改进养老的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保证服务成效。二是汲取藏传佛教在养老服务中的心理慰藉、临终关怀的技术优势。临终关怀既是死亡救助,又是生死教育,帮助被救助者在生命最后阶段完成生命成长,体验终极的快乐。“在剧烈受苦的情境中,对意义的需要与对幸福的需要是同等强烈甚至更加强烈的。”[15]《心地观经》有云:“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年轮无始终。”印光法师临终三大要说道:“实则死亡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故舍此身躯,复受另种身躯耳。不知佛法者,直是无法可设,只可任彼随业流转。今既得闻如来普渡众生之净土法门,固当信愿念佛,预备往生资粮,以期免生死轮回之幻苦,证涅槃常住之真乐。”[16]笔者在采访扎洛寺活佛时,他对于临终关怀的过程这样陈述:老人临终前,我们会念《中阴解脱经》,大概意思是说:你不要感到寂寞,这是大家都要经历的。停止呼吸后,你会看到一道光明,这就是生命的本质。不要去碰恶鬼,更不要去碰畜生,去想善与纯的事物,你必须再生为人,为了觉悟,你要再一次的努力。如果你将投胎在人道,会看到有缘的父母同房。你会情不自禁地被吸引进去,①等等。临终关怀也有程序和过程的,但更讲究其关怀的技巧。临终关怀的技巧主要有:陪伴,用手触摸他的身体或者轻轻地按摩他的肢体,注视他的眼睛,用陪伴表达无条件的爱;说真话,真诚地交流,尤其是说明即将终结生命的事实,共同面对死亡,并倾听佛经,聆听诵经妙音;正视恐惧,坦诚地用自他平等、自他交换的修持驱除恐惧;对话,自由地沟通未完成的事;道别,表达没有你,我们会难过,但我们不想看到你继续受苦,因此你应该放下的沟通技巧;安详地死亡,为他摆放佛龛和供品,在佛经诵读的妙音中结束生命。这些技巧和方法,应该是民族社会工作理论重点汲取的本土知识和方法,也是培养本土民族社会工作专门人才重点运用的技巧和方法。   [1]青海省公安厅.青海省公安年报[R].西宁:青海省公安厅,2015:3.
  [2]党俊武.老龄社会引论[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4:32.
  [3]曾庆敏.老年人权益保障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81.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EB/OL]. [2016-03-26].http://www.gov.cn/xxgk/pub/govpublic/mrlm/201112/t20111 227_64699.html.
  [5]李培林.2015年中国社会发展白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52.
  [6]赵立新.转型社会宗教参与养老的基础和优势研究[J].人口学刊,2012(5):65.
  [7]福建省民政厅.宗教界参与养老服务:问题与对策[J].社会福利,2015(8):92.
  [8]钟洪亮.佛教慈善组织养老服务递送能力的探索性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97.
  [9]裴敏超.社会福利院代养老人流失问题探析——以青海××福利院为例[J].管理观察,2013(5):180.
  [10]荣增举.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青海西宁市为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3.
  [11]张海云.藏传佛教寺院僧人养老模式研究——以塔尔寺为例[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7.
  [12]班班多杰.论藏传佛教的价值取向及藏人观念之现代转换[J].世界宗教研究,2001(2):12.
  [13]青海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鉴:第八卷(老年人口)[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2201.
  [14]范明林.老年社会工作[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6.
  [15]贝格尔.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M].高师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69.
  [16]孙娟.浅论《西藏度亡经》在临终关怀中的心理学意义[J].法音,2011(1):21-25.
其他文献
摘要: 青少年社会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社会工作机构的参与能够使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有专业的服务提供方,有专业的青少年社会教育事务社会工作者。青少年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矫正社会工作等社会工作领域的理论、实务、方法和技巧同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都存在着重要联系与广泛运用。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促进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社区化、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化,需要营造社会氛围、依托教
期刊
摘 要: 由于失独者的特殊心理特征及缺少有效外部干预,在特定机会—结构条件下,失独群体以弱组织形式绕过体制屏障、建构群体认同、获得领导精英、招募同命人、克服资源制约,从而建立起基于“命缘”的联谊互助自组织,并不断分化出更多自组织。失独群体自组织在失独者的精神慰藉和社会融入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效地缓解了政府缺位所造成的失独群体社会治理难题。但失独群体自组织存在诸如心理极化现象、过分依赖领导精英
期刊
摘要: 失独者在哀伤阶段的不良情绪源于“个人主观经验”,表现出对丧亲事实的惯习解释、偏差解释或迷思解释,进而造成无心工作、自行封闭、脱离社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自杀。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哀伤历程理论与任务中心模式,评估失独者对客观现实的解释能力与状况,改善其认知水平,提高其自我宣泄能力,调适与转化他们的个人主观经验。  关键词: 失独者;个人主观经验;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 为突破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瓶颈,Y强制隔离戒毒所引进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与方法,秉持“助人自助”的社工专业理念,着重于戒毒学员的“增能”,以提升戒毒学员的适应能力,实现戒毒机构治理创新。介绍了Y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社工介入现状,并探索主要的介入方式,还就如何加强戒毒所社会工作的介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戒毒所; 社会工作; 介入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
期刊
摘要: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开展,我国起步较晚,多是参照日本、美国经验。日本经验表明,政府可以通过宏观调控主导联盟构建和发展;美国经验表明,市场作用有利于联盟发展的有序性。近年来,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下发展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明确联盟发展前、中、后期各阶段的不足,通过内部驱动、外部推动、内外部联动等驱动机制实现协同创新。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
期刊
摘 要: 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格局是当前我国社会治理变革的方向,以广东D市H家庭服务中心这一妇联枢纽型社会组织为例,从微观视角分析了枢纽型社会组织在提供社区服务、培育孵化社会组织、动员整合社会资源以及规范社会组织发展等方面的协同作用。H家庭服务中心的经验表明,妇联枢纽型社会组织有效参与社区服务的制度空间缘于政府选择性让渡职能与枢纽型社会组织嵌入式自主回应。政府要适度放权,赋予妇联枢纽型社会组织适度的制
期刊
摘要: 在全人健康视角指导下,以口述历史的研究方式对淮南市田家庵区三位有代表性的失独老人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因失独而导致的不同困境,并从身体、心理、社交、灵性四个层面全面分析失独老人的需求。失独老人需要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社工服务应该从身体、心理、社交、灵性四个维度,以“需求为本”为失独老人提供全面的服务。  关键词: 全人健康视角;口述历史;失独老人;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 灾后重建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物理基础设施重建和社会基础设施重建。其中,社会基础设施重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灾后社会资本重建。虽然以往研究从不同的角度检验了社会资本在灾后重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但是,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重建社会资本,作为灾后社区重建重要力量的社会工作如何将社会资本理论与实务工作有效结合。以上海社工(第二批)在鲁甸HJZ安置点灾后社区建设实务工作为分析对象,以具有行动取向的社会资本为分
期刊
摘要: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努力建设学习型大学,是未来大学的发展方向,未来最成功的大学是学习型大学。建设学习型大学是应对和改善目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弱势现象的必然要求,而且也必然成为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在构建学习型大学进程中,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推进:努力营造尊重学习尊重知识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拓宽知识共享途径和方式,强化团体学习。  关键词: 学习型大学; 团队学习; 全面
期刊
摘要: 社情民意是各种社会因素所处状态的晴雨表,是衡量一切社会决策效果的试金石。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对社情民意的收集处理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实践探索。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应通过资源整合,技术平台建设,处理效率、动力及机制建设等措施,不断完善和发展社情民意的收集处理。  关键词: 广东省; 社情民意; 建设  中图分类号:C93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