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上的一株白杨——读《从采访到写作》

来源 :新闻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ei88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却是不平凡的树。”这本是茅盾《白杨礼赞》中的名句,不知怎的,我读另一本书时,它却不时在心头作响。这本书叫《从采访到写作》,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近出版,作者程万里。这本16万字的书,内容集中,结构紧凑,语言朴实,文理贯通,乍看如同白杨“笔直的干,笔直的枝”“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它顺着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流程,和我们促膝谈心。什么是新闻——怎样发现和鉴别新闻线
其他文献
请各抒己见本刊去年第十一期发表了李践《文责自负何必盖章?》的来信后,读者反映不一。有的同意李践的意见,有的不同意。现在,新闻改革正在深入发展,对于我国新闻界一直实行
从1988年11月以来,我们在专题节目中先后举办了《杂文》、《改革与我》、《法在我身边》、《今日宝鸡》等征文,收到良好效果。我们体会到,开展广播征文活动,是依靠社会力量和
<正> 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四月下旬在郑州市举行了一百三十多人参加的首届年会。这是我国新闻学术界在十年浩劫和十年重建后的一次盛会。这届年会收到的新闻学术论文一百零六
《苏报》是近代中国社会影响很大的政论性报纸,因为它激发了“苏报案”巨大风潮,是满清王朝第一次以政府地位与人民打官司的报纸出版物,特别是它棱角峥然的社论造成很大的社
<正> 首先,要注意把握精神文明的内涵。精神文明建设放大讲就是整个上层建筑,缩小一点也至少要包括思想文化战线。不能把精神文明与党风和社会风气等同起来,也不能把社会主义
<正> 民族精神是激励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强大动力。今天,我们从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更加需要唤起可贵的民族精神,激励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
<正> 我不敢掠美。我写的《他、她、她》一稿获奖,应当是孝感报编辑的功劳。编辑善于为他人作嫁衣,也乐于为他人作嫁衣,才使我这稿子漂亮起来《他、她、她》发表之后,稿中的
<正> 我也谈谈如何学习和研究新闻学。先从为什么要学习新闻学谈起。用简单一句话来概括,学习新闻学就是为了更自觉地更有效地做好新闻工作。实际上,无论是正在从事新闻工作,
<正> 杂文之杂,不只表现于内容的包罗万象,文体的“名号多品”,还表现在广泛的杂交上。它是一种十分活跃的文学体裁,不只有纵的开发,还有横的渗透,一切别的文艺样式,它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