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世界近现代史几个重大问题的认识(上)

来源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ki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
  
  经济决定政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和不断调整,资产阶级政治文明也经历了产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研究欧美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史,对当前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因此,本专题已成为近年来高考命题的重点内容。如何才能高效地复习好本专题呢?笔者认为可以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进行突破。
  
  (一)阶段性特征
  1.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掀起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使封建统治受到冲击,资产阶级政治文明曙光初现。
  2.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要求在上层建筑领域摧毁封建专制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以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民主与专制之间的斗争异常激烈,几经曲折与反复,才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基本原则。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1689年《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后来逐渐发展为国王“统而不治”。英国创造的议会制、政党制和君主立宪制等,对世界近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启蒙运动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产物。启蒙思想家们以“理性主义”猛烈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并提出未来资本主义社会的一整套政治原则,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理论基础,影响了整个世界。
  (3)法国大革命: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人权宣言》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国。1804年,拿破仑改共和制为帝制,加强中央集权,《民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而帝国的覆亡表明当时的欧洲大陆封建势力依然超过了资产阶级革命力量。
  (4)北美独立战争:革命前,北美13个殖民地的政治模式是依照英国政体建立的。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人人平等”、“主权在民”等原则,被马克思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1787年宪法首开三权分立体制和联邦制度的先河,有力地维护了美国的独立、统一和北方资产阶级与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1789年组成了第一届联邦政府。
  3.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在工业革命推动下,19世纪初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场势如破竹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力,法国大工业家在1848年革命后参与了政权;德意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国家统一,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日俄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也实现了由封建国家向资本主义国家的转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黑人奴隶制,最终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些事件,标志着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普遍确立起来,至此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
  4,资产阶级政治模式的成熟.在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垄断组织的产生,欧美各国社会政治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党政治越来越在各国政治生活中扮演主要角色,如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英国的自由党和保守党的轮流执政;资产阶级国家日益成为垄断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言人,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发展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趋势——英、法、美资产阶级民主法制更加健全和完备,而德、俄等国君主专制色彩较浓,工人罢工和成立政党成为合法;国家职能扩大,代议制趋于成熟等。
  5.资产阶级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在20世纪30年代,美、英、法通过内部调整,遏制了本国的法西斯主义,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日本和德国却建立了法西斯体制。二战后期,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要求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实现战后德国民主化。二战消灭了德、意、日法西斯,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继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6.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的新发展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深入发展,资本主义世界重新组合,近代以来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上的两种趋势基本消除,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民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德国进行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主义,走上了民主化道路(日本也进行了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但日本的民主化改革不彻底,天皇制得以保留),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政治霸主。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帜,到处推行美国式的价值观和民主政治模式,但遭到了广泛抵制。
  
  (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的特点
  1.英国政治发展的特点.英国有着悠久的宪政发展史,并因发展过程相对平稳,在政治上表现出延续性的鲜明特点。
  2.法国政治发展的特点近代以来,法国是革命运动发生最多的资本主义国家,政局不稳,政权更替频繁。共和制与君主制经过长期斗争,才确立共和制度。
  3.美国政治发展的特点:美国立国后在政治上推行共和制、联邦制和两党制,政局一直较为稳定。
  4.日本政治发展的特点:由于明治维新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长期以来日本政治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对外富于侵略性和扩张性。
  5.德国政治发展的特点.较长时期处在分裂状态,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残余对德国政治有较大影响,富于侵略性和扩张性,对外战争较多,对德国历史影响最大的是普法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动者,也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政治上,德法两国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双方之间的战争较多。
  6.俄国政治发展的特点.近代沙俄是通过侵略扩张强大起来的,是一个富有侵略性的国家,又是通过改革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政治上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
  
  (三)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典型尝试
  1.英国君主立完制的建立
  (1)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英国议会于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文件。法案明确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能征税,不能在和平时期征募维持常备军。这就在限制国王立法权、税收权和军事权的同时,将权力赋予了议会。法案还规定: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议员有在议会活动的自由,议会必须定期召开等。从而使议会独立于王权之外。《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了国 王的大权,约束了国王的作为。同时,在事实上将立法权、财政决定权、监督政府等权力赋予了议会,议会初步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此后,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君主立宪制逐步形成。总之,经历了议会独立于王权作为国家权力的中心、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过程,英国国王已经不能支配国家政权,成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在英国最终确立。
  (2)对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评价
  英国代议制民主政体的建立,促使英国进入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它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社会的历史潮流,促进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它对于欧洲和北美地区,以及对于其他英国海外殖民地的政治文明进程,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成为以后很多国家效法的样板。
  2.美国代议制共和制度的建立
  (1)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及其确定的治国原则
  ①宪法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天权,赋予了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同时把相当多的权力保留给各州。这样既保障了各州一定程度的自治,又把各州团结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巩固了国家政权。
  ②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制度1787年宪法根据三权分立的学说把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从而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制度。三权分立的制度可以使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权力机构互相牵制、相互均衡,防止出现独裁,并且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三权分立制度的确立在世界从封建制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③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宪法规定,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并有一定的任期,从而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宪法还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的总司令,这种政权组织形式被称为总统共和制。民主共和制的确立从形式上把主权在民的理论付诸实践,并从制度上根本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
  (2)对美国代议制共和制度的评价
  美国1787年宪法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学说与美国的现实相结合,在美国建立起了不同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总统制、联邦制、代议制共和制相结合的国家制度。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共和制等原则在美国的确立,为其在此后两百多年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也为后来许多国家所仿效。
  
  (四)规律与认识
  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特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是指17、18世纪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欧美先进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是完全意义上的反封建(美国是反对英国殖民统治)革命。虽然各国国情存在差异,革命进程也备具特色,但这些革命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特点:革命的唯一目标都是要推翻旧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发展资本主义;革命的政治武器是启蒙思想;革命只发生在资本主义发展比较突出的欧美少数几个国家;革命领导权都掌握在大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手中,革命过程充满了曲折多变,甚至出现封建势力复辟的事件,革命的最大成果只是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基本原则;革命后建立的是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贵族的联合专政。
  2.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在不同历史阶段所起的作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贯穿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始终,它是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资本主义体制的主要途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历史作用在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代,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工商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解决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问题.在蒸汽机时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到了电气化时代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改革则是要维护资产阶级自身利益和增强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命力;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主要是努力维护和不断完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
  3.资产阶级革命的四种主要类型
  (1)资产阶级反封建革命,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等。
  (2)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或统一战争,如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都属于这一类。
  (3)以民族独立运动形式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如美国独立战争、拉美独立革命、中国辛亥革命等。
  (4)进一步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革命,如美国的南北战争等。
  无论采用哪一种模式,仔细分析,各国又存在着诸多共性:①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资产阶级随着自身经济力量的增强而成为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他们要求建立政权,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从而掀起政治革命。②都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受到旧势力严重束缚而引发。英、法革命是由于封建专制统治阻碍,美国独立战争是由于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德、意是由于国家分裂局面的阻碍,日本则是由于幕府统治危机四伏。
  
  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从横向看,它包括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等三方面的内容;从纵向看,它经历了开始形成、初步形成和正式形成等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一)开始形成
  1.殖民体系的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开始了早期殖民扩张,把亚洲、非洲、美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变成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表明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开始形成。
  2.世界市场开始形成: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美洲被发现,“商业革命”兴起,世界由封闭隔绝开始形成为一个整体。
  3.资产阶级统治的开始形成: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力量逐渐增强的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取得政治统治,掀起了反封建斗争。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尼德兰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国家——荷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构成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使资产阶级统治在欧美少数国家确立起来,资本主义若干基本原则也得以确立。
  
  (二)初步形成
  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法、美等国相继完成,并扩展到德、意、俄等国,资本主义从工场手工业时期飞跃到机器工业时期。工业革命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地增强了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征服世界的物质力量。在此基础上,到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体 系初步形成。
  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的改革运动、革命运动和统一战争的浪潮席卷世界。经过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英、法、美三国,工业资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从而在西欧和北美进一步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通过意大利、德意志实现统一,资本主义制度在中欧和东南欧确立,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和明治维新,标志着俄国、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资本主义制度在东欧和亚洲确立。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是资本主义初步形成为世界体系的最重要的标志。
  2.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途径之一。这一时期的殖民扩张根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拉美一些获得独立的国家也在经济上被资本主义列强所左右。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征服或被控制国家的关系:资本主义国家是商品输出国,被征服或被控制的国家沦为商品销售市场、原料和劳动力的供给地。这样使亚、非、拉美的大批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经济的轨道。资本主义的殖民统治具有双重作用:它对亚、非、拉美等地大肆掠夺,加剧了当地的贫困,给当地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同时,客观上也冲击和瓦解着这些地区落后的自然经济,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刺激了这些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所谓世界市场是指通过国际间的买卖而使各国国内市场得以联系起来的交换领域。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同亚洲、非洲之间的贸易扩大,欧洲开始同美洲有了联系,形成了区域性的市场。在区域性市场上,占统治地位的是商业资本,主要商品是金、银、奴隶和特产。世界各地的交往扩大了,但远非是一个统一整体。19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深刻地反映了以大机器生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确立。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以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为外围,前者支配后者,后者依附前者的资本主义经济格局已经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宰。所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被认为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的物质依据。
  
  (三)最终形成
  19世纪晚期,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这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成熟了,经济和政治基本定型,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1.资本主义在经济上的定型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自然科学取得重大成果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科学技术成为工业生产发展的先导;各国经济的大发展促使竞争更加剧烈,竞争对手也更强劲,各国都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迅猛发展,促成生产关系的调整,垄断组织应运而生,垄断成为生产的组织形式。总之,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手段,以垄断为组织形式的经济模式出现了,它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已经定型。此后虽然有了国家垄断、国际垄断,但在基本形式上没有根本的变化,只是程度上大为提高了。
  2.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的定型:19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的议会民主制度已在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建立。进行过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议会制度更为健全。即使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统一战争或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也先后建立起议会制度,议会是立法机构,议员由选举产生,君主必须依法而治。当然,有些国家的君主依然有很大的政治权力,常常凌驾于议会之上,但它们毕竟实行了议会制度,以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体制取代了封建专制制度。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实行议会民主制的政体,同时实行政党政治,自由竞选、胜者执政的政治模式出现了,它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大体定型。时至今日,这种基本模式也并没有改变,只是更加健全了。
  3.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19世纪晚期,出现了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亚洲一半以上的土地沦为殖民地,其余部分除日本外,成为半殖民地。非洲除利比里亚和埃塞俄比亚外,在19世纪最后25年被瓜分完毕。拉丁美洲除原有的殖民地外,其他宣布过独立的国家,实际上也成为依附于英美等国的半殖民地。这样,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帝国主义列强将世界瓜分完毕,给被压迫国家和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但同时也使整个世界进一步资本主义化了。在列强建立的资本主义企业的刺激下,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近代殖民主义在客观上充当了历史发展的不自觉的工具。在帝国主义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统治的基础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形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尽管这种整体性是建立在宰割和奴役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基础上的。在资本主义大发展的背景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其他文献
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我国德育课程中基础的和主要的课程。为适应初中学生成长的需要,道德与法治课程融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兼具学科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对于培育初中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学科核心素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什么样的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怀特海说过:教
【背景材料】  2008年4月11日—13日,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为“绿色亚洲:在变革中实现共赢”。年会期间,论坛举办了关于绿色能源、中国改革开放、气候变化等世界关注话题的交流与讨论,凸现了绿色、变革、共赢三大亮点。据论坛主办方介绍,本届年会是博鳌亚洲论坛自2001年创办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年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 700多名政界、工商界人士和专家学者与
漫画,作为一种通过讽刺与幽默的方式表达哲理与反映现实的艺术形式,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在高考题中引入漫画,不仅能给考生带来图文并茂的美感,而且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和领悟能力,给考生以教育和启发。下面笔者以2013年高考政治漫画选择题为载体,从明察标题、审清文字、瞅准画面、回归生活、明确主题、剖析哲理六个方面,谈谈解答政治漫画题的一些技巧。  一、明察标题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告诉
一、2008年高考文综地理考试大纲的总体特征    2008年高考文综地理考试大纲在考试形式、内容比例、题型、难易度比例等方面没有变化。这说明经过几年的考试改革,高考地理在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题型等方面已趋向成熟,考试要求趋向“稳中求变,变中求新”。在上述思想和原则的指导下,高考地理命题将依据考试本身的性质和地理学科评价目标,遵循考试大纲的要求,立足于本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强
近日,我校开展了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地理学科以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为课例;活动地点在校录播室;两位执教老师是来自我校的郭磊老师和赵秀玲老师。笔者现将采用不同教学策略且风格迥异的两堂课整理比较如下。  【赵秀玲老师的课例】  [环节1]多媒体呈现问题导入:“二战”时美国遭受气球炸弹袭击,气球炸弹从何而来?是怎么来的?(借助全球性的大气运动,开启解密之旅)  明确大气环流的概念后,
思维定势又称“习惯性思维”,是指人们按习惯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考虑、分析问题,表现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作特定方式的加工准备。  解决问题时,人们根据面临的问题联想起已经解决的类似的问题,将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当前问题情境联系起来,用处理过类似问题的知识、经验处理新问题,或把新问题转化成一个已解决的熟悉的问题,从而为新问题的解决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这是思维定势的积极意义。  但思维定势会阻碍思维的开放性
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纽带,教师借助语言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历史文化素养的提升。教师讲授的语言要准确到位、简捷明了、衔接得体。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的历史思维,也能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的语言要具有启发性,能促进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有所思考、有所领悟,引发学生的共鸣。  一、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要优化教学语言,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知识网络构建】  【重难点解析】  一、区域空间定位  区域地理复习中,区域空间定位往往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进行准确的定位,分析才会有针对性。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区域空间定位方法。  1.经纬线定位法  经纬网成为区域地理试题中重要的背景因素,我们应该在大脑中用重要的经纬线编织成一个“数字化”的立体地球。如识记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
提到北极地区,你的第一反应一定是——冷!那种冰冻刺骨,让人瑟瑟发抖,恐怕要裹三件羽绒服才能扛得住!第二反应应该就是荒凉了吧,一片白茫茫的冰雪,除了北极熊,似乎没有活物。错啦!虽然北极地区终年寒冷,因为冻土的存在,植物很难扎根,但在这极寒之地依然住满了生命力顽强的植物。  白色荒漠中的生命  冬季的北极,太阳始终在地平线以下,大海封冻结冰,地面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是一个白茫茫的冰雪世界。夏季,太阳连
琥珀中的羽毛  始祖鸟生活在侏罗纪后期,属于恐爪龙下目,代表了一种恐爪龙类的原始类型,在生物研究上,始祖鸟通常被認为是鸟类与恐龙相互关联的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