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网互动中报纸应有独立的报格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3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报纸这个成熟的媒体在当今的报网互动时代开始低俗甚至媚俗了,在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报纸不应该跟网络比时效,应该扬其所长,在信息可信度、信息深加工方面,发挥自己的长处,报纸要树立起自己的媒体责任意识,提高自己的公信力,用报纸独立的报格引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关键词】报纸网络小月月报格媒体责任
  
  提出这个命题,是基于近年来报纸所扮演的角色逐渐远离了广大读者的期望,偏离了作为媒体“老大哥”所应遵循的轨道。媒体,从网络这个“小弟弟”的出生到今天,已经进入报网互动的时代。报纸上有的,网络立马有了;网络上有的,报纸也开始不分清红皂白跟风。“芙蓉姐姐”、“犀利哥”、“凤姐”等都是报网互动的产物,围绕这些特别人物与事件的报道,让人欲说还休。而最近“小月月”事件的炒作,让人不得不深思,在报网互动时代,报纸应该有怎样的责任担当。
  回顾我国报网的发展历程,它们大约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一是电子版阶段,即网上所有内容都是纸质报纸的翻版。网络没有独立的采访权,报纸新闻被网络转载,报纸在这种情形下显出其强势地位;二是超链接阶段,即报纸在网络上开辟网络版,还开辟BBS、邮件列表等服务,供受众在网上发布信息。在这一阶段,报纸渐渐意识到是自己用新闻“养大”了网络,网络开始分切昔日报纸所拥有的广告“蛋糕”了,不向网络提供新闻“奶水”成为许多报纸的自觉;三是多媒体阶段,即报网互动时代。近年来,报纸的核心受众并未发生质的变化,网络吃掉传统报纸的预言未能成为现实,一个共生共存的时代到来了。报纸和网络从冷对抗时代进入到新的蜜月时期,报纸和网络开始相互借用对方的信息,各自壮大自己。
  我们为什么要在报网互动时代强调提出报格问题?原因是报纸这个成熟的媒体在这个时代开始低俗甚至媚俗了,这是一个让人非常担心的问题。如果说以前的“芙蓉姐姐”、“犀利哥”、“凤姐”还是真实存在的人,那么这回的“小月月”被报网炒得沸沸扬扬,当我们得知谜底时,就很有一种受骗的感觉。报纸在这场炒作过程中,充当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
  “小月月”只是作者笔下的一个小说人物,“小月月”的故事有许多虚拟和夸张的成分。2010年10月8日,《潇湘晨报》用了半个版报道《700万人次网上围观“小月月”上海游记》;10月9日《扬子晚报》用了四分之三版报道《小月月人气直超凤姐》;10月9日,《扬州晚报》用整版报道《天涯“小月月”网络爆红》。可以说,全国各地的报纸特别是“城市新兴纸媒”,没有追炒“小月月”的,已不多见。
  报纸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品牌、强大的内容原创能力以及其他媒体不能匹敌的采编团队。报纸能在网络时代坚强地生存下去,自有它生存的理由。报纸不应该跟网络比时效,应该扬其所长,在信息可信度、信息深加工方面,发挥自己的长处。报纸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报格,有强烈的媒体责任意识。经历过“小月月”事件,笔者对报纸的新闻报道提出如下建议:
  一、 报纸对信息的选择要甄别真伪
  “小月月”事件的发帖人“蓉荣”站出来接受媒体专访后,事件变得清晰。她说,目前网上出现的所有有关“小月月”的照片和资料全部都是假的。
  报纸出现假新闻年年都有,像近年这样,因为报网互动而出现的假新闻似有逐年增多的势头。网络在发展,因为它的不成熟,在网上查看信息,尤其是逛论坛看博客之时,人们常怀有一种警惕心理,因而网络假信息对于社会的危害,就其程度而言,是不及报纸的。纸质媒体向来是以负责媒体的面貌展示给广大受众的,其所刊登的假信息对社会的危害,因其权威性而不可估量。“所以严格意义来讲,网上的多为信息,而纸媒报道的则是确凿无疑的新闻。”①
  报纸作为四大媒体中历时最久、资历最深的“老大哥”,在报道事实时应该有自己的立场和判断。跟网络信息抢时效,是报纸的误区;与网络争卖点,是报纸的媚俗;不加甄别地炒作网络热点,就会自绝于公信力,拱手让出多年打造的“权威”,这对报媒的杀伤是巨大的。
  二、报纸对信息的选择要辨明雅俗
  在“小月月”事件的这场“审丑狂欢”中,报纸充当了一回不光彩的角色。说报纸“受骗”了,其实是读者的宽容。真实情况是,近年来,低俗之风在进入网络的同时,也占据了报纸的一些版面。媒体共同传播的“裸露文化、拜金文化、铜臭文化,严重挑战了社会公共道德的底线,侵蚀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意志”②。报纸在这种低俗的文化传播中,不能辨明雅俗,甚至不能辨明真伪,是到了该检讨的时候了。
  三、报纸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树立媒体责任意识
  回头看报纸在应对“小月月”事件的相关态度,似乎总是显得很被动,它没有用深层次理性的态度去思索事件背后的原因,而是推波助澜式的看热闹围观,没有在信息传播中起到正确引导舆论导向的作用。
  《纽约时报》之所以著名,因为它确实履行了它的新闻报道原则:“力求真实,无畏无惧,不偏不倚”。“小月月”的走红,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当我们的报纸也参与到离奇信息的炒作中,当我们媒体的“把关人”集体无意识,比“小月月”更为离奇的事件,只怕还会出现。
  四大媒体中,为什么报纸这位老大哥应该在信息传播与意识形态的传播中做出老大哥的样,本文不作比较论述。我的观点是,“小月月”在报纸上的大肆报道,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报纸媒体的责任缺失,报纸在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要树立起自己的媒体责任意识,提高报纸的公信力,用报纸独立的报格引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参考文献
  ①詹万承,《纸媒不应只是网络的回声器》,红网,2010-10-9,,http://news.sina.com.cn/o/2010-10-09/0258182038
  89s.shtml
  ②吴安娜,“小月月”事件下的纸媒应对》,华声在线,2010-10-12,《,http://
  opinion.voc.com.cn/article/201010/
  201010121145218906.html
  (作者: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学生)
  责编:刘冰石
其他文献
一、《安徽日报农村版》创办11年来,一纸风行江淮大地,成为全省农村地区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广的报纸。作为一张新闻纸,你们是如何做新闻的?  安徽日报农村版明确提出,用现代新闻价值理论指导办报,追求新闻的效用价值,把有效、有用、有益作为构成新闻价值的要素。落实在采编工作中,我们努力突出服务性报道,做好事件性报道,改进工作性报道。这里最重要的是做好服务性报道。  根据我们多年的调查,农村读者与城市读者
【摘 要】新世纪以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媒体传播理念、传播渠道、传播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和调整。本文以2000年至2012年《人民日报》的记者节评论作为样本,通过文本分析,探析记者对职业认知观念的变化。  【关键词】记者节 职业认知 新闻理念  时光荏苒,记者节已经走过13个年头。2000年8月1日国务院正式规定每年的11月8日为全国记者节,中国新闻工作者拥有了自己的节日。
【摘要】本文从新闻和新闻策划的定义开始,以客观的视角,剖析地方党报开展新闻策划的优势和不足,通过思考,为地方党报如何进一步做好新闻策划工作积极建言。新闻策划就是要浓墨重彩地开展新闻宣传报道工作,通过新闻策划,大力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既坚持党性,又走近百姓,努力把新闻报道工作做得更好。  【关键词】党报 新闻策划 宣传报道     在我国新闻学术界,对“新闻”最权威定义是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
【关键词】都市报 创新 创业 方略    中国都市报的发展走过了近十五个春秋,从起初的党报补充角色,逐步成长为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做主流广告,影响主流读者,都市报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媒体力量,在自身快速发展壮大的同时,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经济繁荣,特别是为我国新闻事业和广告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随着网络等新媒体新技术异军突起,都市报发展遇到了新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摘 要】安徽丰富的资源大多能变现为文化产业以成为“美好安徽”建设的内容和手段,并令此形象成为公众的共识。但是,安徽的文化产业资源目前大多未广为人知,因此在进行产业变现前须进行资源整合传播,使安徽文化产业资源能够对“美好安徽”形象塑造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文化产业 整合传播 形象塑造  万物皆有形象,而良好形象的塑造传播对个人、组织、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作为区域形
【摘 要】专题系列报道是党报常用的宣传报道手段,如何运作好专题系列报道,发挥其优势,更好地服务地方党委及政府中心工作,是地方党报开展新闻宣传的一个重要的着力点。本文以《马鞍山日报》新一轮改版过程中的几次具有典型性的专题系列报道为例,归纳总结地方党报做好专题系列报道的方法、经验和效果,  【关键词】地方党报 专题报道 系列报道  专题系列报道是党报常用的宣传报道手段。围绕党委及政府中心工作开展专题系
【摘 要】“准社会互动”(Para-social Interaction)最早由Donald Horton和Richard Wohl提出,旨在研究大众传播媒体与受众的互动关系特点,并试图解释其与一般的社会互动之间的差异。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建构社交媒体的“准社会互动”形式,得出新浪微博用在场感、参与感、熟悉感和仪式感来达到与受众之间的互动的结论。  【关键词】社交媒体 新浪微博 准社会互动  自2
【摘要】三农问题关乎我国长久发展,媒介本应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但从目前国内对农节目总体情况来看,不容乐观,尤其是有效信息的传播存在一定问题。河北农民频道是于2005年5月1日正式开播的省级对农频道,本文通过问卷及走访农户的形式,来反映农民频道的信息有效度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关键词】河北农民频道 有效信息 调查问卷    一、概念界定    1、对农节目及现状  在做了一系列统计之后,人们发现
【摘 要】近年来,中国社区媒体的兴起,不仅仅是传统纸媒应对危机,寻求自我转型发展的探索创新,从本质上看更是政府改革、社会治理大背景下,政府与社会寻求沟通之道的必然产物,社区媒介的中国特色之路,产生了独特的第三方组织,在政府与社区之间起到天然的沟通和桥梁作用。  【关键词】社区报 社区管理创新 第三方组织  自2013年初以来,合肥晚报顺应合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快速城市化趋势,先后创办了《滨湖新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央电视台两会期间新推的节目如《夏丹追新闻》、《两会百科》等的梳理,从媒介符号、新闻策划、新闻语态等方面对时政报道的新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今后时政报道要更加注重解读与理念的变化。  【关键词】时政报道 电视新闻 《夏丹追新闻》  “两会”报道是我国每年新闻报道的重头戏,它不仅伴随着我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发生着变化,更在报道内容、报道角度、报道方式乃至节目的包装制作方面寻求创新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