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劫难中重新站起

来源 :大飞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ke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1年6月22日凌晨,法西斯德国突袭苏联,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头几个月,苏联空军一败涂地,几乎被全歼,完全丧失了制空权。
  随后几年,经过重新组织、装备和训练,苏联空军终于挺过来了,逐步重新赢得制空权。在此过程中,苏联航空工业从劫难中重新站起。这一过程是艰辛的,留给后人的启迪也是多方面的。
  战争初期陷入困境
  由于事发突然,开战第一天上午,苏军就损失了1200架飞机,其中300架在空战中被击落,900架毁于机场。
  对此,许多苏联人苦思不得其解。战争爆发前,苏联政府曾多次宣称,假如明天发生战争,拥有世界上最先进军事装备的苏联空军,定能迅速赢得胜利。
  然而,事实却与宣传相差甚远。究其原因,苏联不光在战略形势的估计上出现错误,而且在航空工业的发展方向上也偏离了现代战争的需要。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被业界称为“世界航空史上的黄金年代”,欧美几个航空大国你追我赶,新的世界纪录不断被创造出来,航空技术飞速发展。在此期间,苏联也不甘落后,研制出多种性能不错的飞机。
  1934年,图波列夫设计局研制了装8台发动机的巨型飞机一一安特20“马克西姆·高尔基”号,总功率17000马力、总重近54吨、翼展达65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飞机。遗憾的是,该机型总共只生产了2架,其中一架于1935年5月1日在莫斯科红场上空飞行时,由于和护航的伊15战斗机距离过近,不慎撞毁,导致45人死亡。
  大体而言,苏联在上世纪30年代以主要精力发展重型飞机。这起码带来两个问题:首先,挤占了用于研发对夺取制空权至关重要的歼击机和攻击机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其次,研制大型飞机能创造纪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这些飞机不一定具有实战价值,更多的是一种“面子工程”,容易在公众中造成一种麻痹轻敌、自我陶醉的气氛,对本国空军和航空工业的实力缺乏清醒的认识。
  苏联的失误还在于航空工业的地理布局不合理。其主要工厂都设在苏联领土的欧洲部分,即在西部边界和伏尔加河之间,只有伏尔加河以东为数不多的航空工厂是在敌人空军的轰炸范围以外。
  采取措施迅速重建
  实际上,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苏联领导人已经意识到本国航空工业存在的问题。
  1939年初,苏联政府连续两次开会,把飞机、发动机设计师召集到一起讨论航空工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制定下一阶段工作目标。
  为了加快新飞机的研制进度,斯大林曾亲自出面协调,帮助雅克夫列夫解决发动机问题。他亲自给发动机设计师克利莫夫写信:“克利莫夫同志,根据我们昨天的谈话,我很想知道:1.您能否在最近几天为雅克夫列夫送来两台M-105发动机?2.如果能行,什么时候送来?十万火急。约·斯大林。”
  设计师们没有辜负国家的信任,1940年1月1日,雅克—1试飞成功。同时,米高扬和古列维奇设计的米格型,拉沃奇金、戈尔布诺夫和古德科夫三人合作研制的拉格型歼击机也相继研制成功,三种飞机于1940年5~6月投入批量生产。
  这些新机型的出现,不仅意味着苏联空军有了现代化的作战飞机,而且造就了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设计师,这对苏联航空工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鉴于战前航空工业不适当的地理布局,一旦战争打响,必然遭受损失。从德国发动进攻的第一天起,苏联领导人就认识到,把这些军工企业搬迁出去、预防其落入德国人之手十分重要。
  1941年6月24日,苏联成立了搬迁特别委员会,迅速制定了把军工企业搬出德国轰炸机航程之外和德国可能占领地区之外的计划。到当年11月,至少有1500家企业向东部转移。
  搬迁工作是十分复杂而艰巨的。列车装运工厂生产设备是在敌机频繁空袭的条件下进行的,每天总有几次空袭警报,高射炮不断轰鸣,炸弹的爆炸声不时响起,但拆卸、搬运机器设备的工作却片刻未停。
  当时,许多工厂不但要把机器装上列车,而且还要继续生产飞机。每台机床直到它已经按规定的计划加工完所需数量的零件之后,才在最后一刻拆下来装上车。
  此外,有关部门还要火速在东部地区准备好既能接受人员和设备,又能着手为前线生产产品的基地。工厂搬迁得越迅速,就能越快地开始在新基地生产飞机,这关系着战争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
  有关资料显示,这一时期苏联航空工业的效率极其惊人。以研制和生产雅克飞机的单位为例,1941年9月,飞机设计局和下属工厂开始向伏尔加河流域的一座老城的新基地搬迁。新基地的工厂原来是一家农业机械厂,转产难度可想而知,因为不论是在工艺、零件制造精度,还是使用的材料等方面,飞机与农业机械都毫无共同之处。此外,新基地还要建造一些航空工厂特有的设施一一试飞站、配有机库的机场、靶场等。
  搬迁不到半年,到1942年2月,雅克歼击机的生产已达到日产3架的水平。只过了很短时间,该厂雅克歼击机的日产量就达到惊人的20架。
  到1942年底,苏联航空工业的产能开始超过德国,苏联全年生产了25000多架军机,而德国只生产了14700架。1943年,德国生产了25300架军机,而苏联生产了35000架。
  苏联军机不光在数量上超过德国,质量上也大有提高。到战争后期,苏联的雅克9和拉7等飞机,被认为与除了Me262喷气飞机以外的所有德国飞机势均力敌。整个战争期间,苏联共有25种新机型和改进型以及23种型号的航空发动机试制成功并投入生产。
  知己知彼完善自我
  战前,与德国相比,苏联航空科技处于落后地位。为此,苏联抓紧一切机会研究这个潜在的对手。
  1939年8月,德国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接着,双方又签订了经济协定。根据上述协定,苏联答应向德国提供原料,以换取包括飞机在内的德国机器设备。苏联代表团甚至还从德国买回一批最新的航空装备,包括5架Bf109、2架Ju88,2架D0215、1架Hel00等。
  至于为什么德国在开战前夕还向苏联出售新装备,一种解释是,德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对自己的军事和技术优势过于自信,根本不相信苏联人看了他们的装备后会有任何作为。另一种解释是,德国想用向对手透露军事实力的办法,达到对苏联进行恫吓的目的,让苏联放弃抵抗。
  从德国购买的装备于1940年底到货,斯大林指示:“组织我们的人对德国飞机进行研究,把他们的飞机和我们的新飞机作个对比。”
  战争开始后,对于击落和缴获的德军装备,苏联开始主要用于在公众中展示,鼓舞士气,后来加强了研究和分析,从中找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自己装备的办法。有资料称,战争期间,有3500位设计师和工程师有机会熟悉德国飞机。
  对德军飞机进行研究和分析后,苏联空军科学研究院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以下几点:
  1.德国设计师在设计每一机型时,都把极大的注意力放在战场条件下如何简化飞机的操作上,放在如何便于完成作战任务上。为此,一些减轻飞行员工作的自动化装置就成为飞机设计的一部分。
  2.德国飞机在武器、特种设备、动力装置部件、飞机零部件和材料方面广泛采用标准化装置,从而简化了设计,方便进行维护和零备件供应,也有助于空军飞行人员的培训。
  3.德国飞机机型比较单一,对于水平不高的前线飞行员而言,飞机的同质化使飞机更易于操作,提高了飞行的安全性和可生存性。
  4.德国飞机大量采用镁合金铸件,将其用在飞机和发动机的高负荷结构件中,提高了使用寿命。
  5.德国飞机不仅操纵方便,而且也便于地面维护。例如,把螺旋桨从Ju88上拆卸下来仅需4分钟,而苏联的斯勃轰炸机要1小时;从飞机上拆卸发动机,德国飞机要1.5小时,苏联飞机要4.5小时;若往飞机上安装一台发动机,德国飞机需要3小时,而苏联飞机则需要10小时。
  根据对德国飞机的研究,苏联航空工业采用了一些新技术,如自动俯冲恢复控制装置、纤维自密封汽油箱、两级单进气道径向增压器等,在很短时间内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其他文献
ARJ21新型涡扇支线飞机交付成都航空公司,实现我国自主研制喷气运输类民用飞机首次进入市场为客户接受,填补了我国自主研制喷气支线客机投入商业运营的空白,面向市场“零”的突破,成为我国发展民用飞机产业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喷气运输类民用飞机产业跨越发展征途上必经的雄关,走上了在市场和客户的驱动和检验下继续前进,登堂入室的金光大道。  现代大型民用飞机几乎清一色是喷气运输类飞机。中国发展大型
期刊
近期,一年一度的中国民航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民航业的一个重要交流平台,此次论坛紧跟时代步伐,将主题聚焦在了如今炙手可热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上。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中长期战略,“一带一路”已经得到了不少全球政商界领袖的关注和认同。在此背景下,民航业作为国家经济的战略行业,如何助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现?如何打造“空中丝路”(与“一带一路”地理重叠的民航运输服务)?民航各主
期刊
如果中国要保持其制造大国的地位,并发展为一个制造强国,就必须对原有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升级,不断提高生产力和创新能力。“工业4.0”对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独特的机会。  作为世界老牌工业强国,长期以来,“德国制造”是世界高端制造的代名词之一,德国生产的汽车、精密机床、医疗设备等工业产品享誉于世。  在德国政府推出工业4.0概念后,德国工业尤其是航空工业将会出现哪些新的发展趋势?中德之间航空企业的合作
期刊
空客A380客机市场销售情况不好,这在业界是公开的秘密。然而,2014年未获一架订单却让空客高层始料不及,前景堪忧。这款寄托着欧洲梦想的空中“巨无霸”将何去何从,己成为全球航空界关注的焦点。  欧洲的骄傲  20世纪90年代初,波音和空客曾酝酿共同合作研制一款面向21世纪的新型客机。1994年3月,两家公司签署备忘录,准备研制一种500~800座、最大航程19000千米的客机,但由于种种原因,19
期刊
二战对世界未来最大的影响之一是把战前规模较小的飞机和发动机制造业,变成巨大的航宇和防务工业集群,从而重构了世界格局。二战期间,全球航空工业经历了一次极度扩张的过程,这一点美国的情况最具代表性,它从一个科技二流国家,一跃登上顶峰,成为世界霸主。  躲过一劫  二战期间,美国飞机工业经历了巨大的发展。有人说,美国飞机工业取得的成就和盟军在各个战场上取得的军事胜利一样重要。美国飞机工业是幸运的,它能在没
期刊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是同日本作战最久的国家,早在美国正式参战前10年就在东北开始了局部抗战。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标志着进入全面抗战的新阶段。  空中力量对比悬殊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是一个已经初步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对一个仍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的侵略。在地面和空中两个战场,中国都受到武器装备落后的严重制约,致使中国军民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付出格外惨重的代价。  在地面战场,特别是在敌后战场
期刊
11月29日,中国商飞公司向首家用户成都航空交付了注册号为“B-3321”的首架ARJ21-700飞机,这不仅为ARJ21项目的研制之路画上了句号,也意味着国产民机商业航空时代的来临。  从2003年3月申请型号合格证到2014年12月30日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ARJ21的研制历时11年3个月。而从取证到首架机正式交付又经历了整整11个月。外行人也许会觉得困惑,研制一款飞机的过程为什么
期刊
“王儒俊的妻子马上要生产了,孩子出生前一天他才匆匆赶到医院。孩子呱呱坠地,他又跑回了生产现场。”  这是记者一来到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总装车间,见到团队负责人时听到的第一个故事。  三天后,承载着几代航空人梦想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架机将在这里总装下线,完成一次面向全世界的“首秀”。  为此,多少人翘首以盼,多少人费尽心血。  自2014年9月19日C919大型客机打下总装开铆第一枪以来,所有参
期刊
2010年,据美国研究机构HIS测算,世界制造业总产出达到10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占比为19.8%,略高于美国的19.4%,中国首次坐上了现代制造业世界第一的“宝座”。  这把椅子,从1895年以来,就一直是美国的专座,但中国坐上去之后,就再也没下来过。2014年9月底,时任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在按照国际标准分出的22个工业大类中,中国有7个大类居全球首位,如果细分到具
期刊
一架失控的喷气式公务机“点燃”了墨西哥城的金融核心区,并让这一区域陷入一片火海。遇难者中有时任墨西哥内政部长的胡安·卡米洛·莫里尼奥,他是墨西哥负责打击毒品贸易的高级官员之一,也是对墨西哥未来非常重要的政治人物。  墨西哥是一个毒品泛滥的国度,人们对毒品走私现象司空见惯,这一事件也让大众很自然地联想到了“阴谋论”,事故是恐怖份子所为还是其他原因成为调查员的工作重点。  内政部长命丧黄泉  200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