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企业培训的根本目的是培训成果的转化,影响培训成果转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人本角度入手,说明在企业培训中加强文化教育、培植“文化场”,约束和调动学员的动机与行为,将对培训成果的转化产生积极意义。
【关键词】培植“文化场”;助推;培训成果转化
企业培训成果的转化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是员工的主观意愿和企业的激励政策和机制的相互促进。由于员工学习经历、工作经历、认知结构、思维定势等个体差异的存在,企业员工的培训观念和态度就对培训效果和成果转化的程度产生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培训过程中对学员的管理和教育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培训项目的设计、培训项目的实施、培训考核制度、现代科技手段等“硬性”因素和规范化、政策化和制度化层面上,而更应该根据成人培训所具有的成人性、在职性、短期性、社会性、复杂性等特点,关注学员个别差异、应有的心理需求等与人有关的重要问题。
文化教育可谓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柔性教育理念,强调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组织的“文化场”中的“文化力”将以隐形力量约束和调动学员的行为与动机,达到培训过程中“软管理”的效果,助力于良好培训效果的形成和转化。
一、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包括儒学、美德、礼仪、民族精神、榜样、诚信、和谐观、负面道德经验等诸多方面。传统文化突出的德育教育价值,对于转变员工思想观念,提高培训实效性具有积极作用。
(一)传递民族精神教育
人的精神需求具有既渴求自由又希望有所归依的二重性,在当今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现代社会里,如何处理好国家认同和个人自由的关系是民族精神教育主要解决的问题。就企业培训而言,员工个人存在的培训“无用论”、“福利说”“事不关己”等思想,正是因为缺乏对企业的认同感,没有处理好个人自由和企业认同的关系。在培训过程中,通过对话、讨论、案例等载体传递民族精神的深刻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将对学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强化学员对企业的忠诚度,帮助学员树立端正的培训态度。
(二)引入礼仪教育
礼仪作为道德规范的载体,它的践履使人们逐渐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形成道德观念,培育道德情感,使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自觉。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俗事象,礼仪教育不仅有助于塑造员工和企业的形象,更有助于凝聚情感、调解人际关系,且其教学内容实用、灵活、生动的特点,也易于学员接受。礼仪教育能对学员产生长期影响。使其都能够自觉主动地遵守礼仪规范,建立起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进而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效益的增长。
(三)植入“修身”的价值取向教育
修身,是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儒家自孔子开始,就十分重视修身,并把它作为教育八目之一。传统文化注重“修身”的价值追求,有利于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就企业培训而言,“修身”的价值取向教育不仅要向学员强调个人道德人格的培养,更要扩大“修”的所指范围,强调切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培训中摒弃应试教育的思想,以培训为契机,以自我提升为目标,切实有所吸收、有所收获。
二、增加专业文化教育
增加专业文化教育可以让学员掌握了解与专业有关的历史、文化、发展前景等人文方面的专业知识,增加专业的文化内涵,激发学员对所学专业课程的兴趣和热情,稳定专业思想,夯实专业功底。
三、培育企业文化及其培训文化
(一)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核心是依靠内化到企业员工内心的价值规范,使企业员
工自觉自律地协调行动。企业文化的教育和培养,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就是培养共同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观,从而获得彼此的认同,并形成凝聚力,对于员工来说,就是增加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因此,企业文化创设的良好氛围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全体员工的内在潜能,激发员工以主人公意识主动参加培训,并将培训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二)企业培训文化
“培训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培训文化是企业在培训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培训理念、培训目标以及关于培训职能的共同价值观、行为准则、基本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载体的总和,是衡量培训工作完整性的工具。
1.企业培训文化中的培训价值取向。
企业培训是以实现经营目标为宗旨,围绕企业发展战略而开展的,很多企业的培训常常以指令性的通知为起始,硬性要求员工在某时、某地务必参加某某内容的培训。常常如此会让很多员工认为培训是领导与培训部门的事,参加培训是被动的、无奈的,这样略带情绪色彩的培训,不利于员工认真接受培训任务,更不利于员工正确认识培训价值。而培训文化的形成有助于以人的价值观、团队精神、学习氛围等为要素的文化管理的实施,有助于在学员中构建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行为方式、学习目标和团队精神,从内心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情感,让培训任务的“硬性”隐蔽在“柔性”文化氛围下,有效避免学员产生被迫学习的不良感觉,逐渐帮助员工树立自我发展的需求,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2.终身学习理念
企业培训文化对员工重要的影响还包括帮助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某种程度上说,培训也是一种教育。它属于成人终身教育的范畴”。 2012年3月公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迫切需要,并倡议以提升企事业单位员工岗位能力、职业道德和文化素质为重点,大力推进企事业单位全员培训,特别是加强技能型人员、一线经营管理人员和新进员工的岗位培训。由此可见,企业职工培训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免遇到很多新问题、新挑战,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培训就不能仅仅局限在基于目前问题分析基础上的基本技能开发,学员的学习力和研究力也应成为企业培训重要内容,而企业持续的创新必然要求以持续的学习为基础,即是要求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的培训文化使员工能够领会“学习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学习”的真谛,自觉增强培训意识,积极参加培训甚至主动要求培训,而培训态度和动机是和培训效果成正比的。
四、形成文化合力,培植“文化场”
文化教育可以融合于专业理论和技能培训中,又可以用丰富的教学形式展现出来,但若是杂乱无章的存在着,就降低了其应有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因此企业培训应将各文化教育集结起来,形成“文化合力”,培植“文化场”,以其整合力量影响和主导学员的培训观念,引导和匡正学员的培训行为,助力培训成果的有效转化。
参考文献:
[1]汪辉.文化教育是提高电力企业培训质量的催化剂[J].中国电力教育,2012(4):29
[2]周宏涛.影响培训效果转化的四个关键性因素及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12(18):28
[3]钟珊.企业培训有效性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06.
[4]代伟.企业职工培训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133):27-31
【关键词】培植“文化场”;助推;培训成果转化
企业培训成果的转化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是员工的主观意愿和企业的激励政策和机制的相互促进。由于员工学习经历、工作经历、认知结构、思维定势等个体差异的存在,企业员工的培训观念和态度就对培训效果和成果转化的程度产生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培训过程中对学员的管理和教育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培训项目的设计、培训项目的实施、培训考核制度、现代科技手段等“硬性”因素和规范化、政策化和制度化层面上,而更应该根据成人培训所具有的成人性、在职性、短期性、社会性、复杂性等特点,关注学员个别差异、应有的心理需求等与人有关的重要问题。
文化教育可谓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柔性教育理念,强调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组织的“文化场”中的“文化力”将以隐形力量约束和调动学员的行为与动机,达到培训过程中“软管理”的效果,助力于良好培训效果的形成和转化。
一、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包括儒学、美德、礼仪、民族精神、榜样、诚信、和谐观、负面道德经验等诸多方面。传统文化突出的德育教育价值,对于转变员工思想观念,提高培训实效性具有积极作用。
(一)传递民族精神教育
人的精神需求具有既渴求自由又希望有所归依的二重性,在当今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现代社会里,如何处理好国家认同和个人自由的关系是民族精神教育主要解决的问题。就企业培训而言,员工个人存在的培训“无用论”、“福利说”“事不关己”等思想,正是因为缺乏对企业的认同感,没有处理好个人自由和企业认同的关系。在培训过程中,通过对话、讨论、案例等载体传递民族精神的深刻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将对学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强化学员对企业的忠诚度,帮助学员树立端正的培训态度。
(二)引入礼仪教育
礼仪作为道德规范的载体,它的践履使人们逐渐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形成道德观念,培育道德情感,使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自觉。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俗事象,礼仪教育不仅有助于塑造员工和企业的形象,更有助于凝聚情感、调解人际关系,且其教学内容实用、灵活、生动的特点,也易于学员接受。礼仪教育能对学员产生长期影响。使其都能够自觉主动地遵守礼仪规范,建立起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进而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效益的增长。
(三)植入“修身”的价值取向教育
修身,是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儒家自孔子开始,就十分重视修身,并把它作为教育八目之一。传统文化注重“修身”的价值追求,有利于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就企业培训而言,“修身”的价值取向教育不仅要向学员强调个人道德人格的培养,更要扩大“修”的所指范围,强调切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培训中摒弃应试教育的思想,以培训为契机,以自我提升为目标,切实有所吸收、有所收获。
二、增加专业文化教育
增加专业文化教育可以让学员掌握了解与专业有关的历史、文化、发展前景等人文方面的专业知识,增加专业的文化内涵,激发学员对所学专业课程的兴趣和热情,稳定专业思想,夯实专业功底。
三、培育企业文化及其培训文化
(一)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核心是依靠内化到企业员工内心的价值规范,使企业员
工自觉自律地协调行动。企业文化的教育和培养,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就是培养共同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观,从而获得彼此的认同,并形成凝聚力,对于员工来说,就是增加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因此,企业文化创设的良好氛围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全体员工的内在潜能,激发员工以主人公意识主动参加培训,并将培训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二)企业培训文化
“培训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培训文化是企业在培训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培训理念、培训目标以及关于培训职能的共同价值观、行为准则、基本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载体的总和,是衡量培训工作完整性的工具。
1.企业培训文化中的培训价值取向。
企业培训是以实现经营目标为宗旨,围绕企业发展战略而开展的,很多企业的培训常常以指令性的通知为起始,硬性要求员工在某时、某地务必参加某某内容的培训。常常如此会让很多员工认为培训是领导与培训部门的事,参加培训是被动的、无奈的,这样略带情绪色彩的培训,不利于员工认真接受培训任务,更不利于员工正确认识培训价值。而培训文化的形成有助于以人的价值观、团队精神、学习氛围等为要素的文化管理的实施,有助于在学员中构建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行为方式、学习目标和团队精神,从内心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情感,让培训任务的“硬性”隐蔽在“柔性”文化氛围下,有效避免学员产生被迫学习的不良感觉,逐渐帮助员工树立自我发展的需求,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2.终身学习理念
企业培训文化对员工重要的影响还包括帮助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某种程度上说,培训也是一种教育。它属于成人终身教育的范畴”。 2012年3月公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迫切需要,并倡议以提升企事业单位员工岗位能力、职业道德和文化素质为重点,大力推进企事业单位全员培训,特别是加强技能型人员、一线经营管理人员和新进员工的岗位培训。由此可见,企业职工培训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免遇到很多新问题、新挑战,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培训就不能仅仅局限在基于目前问题分析基础上的基本技能开发,学员的学习力和研究力也应成为企业培训重要内容,而企业持续的创新必然要求以持续的学习为基础,即是要求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的培训文化使员工能够领会“学习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学习”的真谛,自觉增强培训意识,积极参加培训甚至主动要求培训,而培训态度和动机是和培训效果成正比的。
四、形成文化合力,培植“文化场”
文化教育可以融合于专业理论和技能培训中,又可以用丰富的教学形式展现出来,但若是杂乱无章的存在着,就降低了其应有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因此企业培训应将各文化教育集结起来,形成“文化合力”,培植“文化场”,以其整合力量影响和主导学员的培训观念,引导和匡正学员的培训行为,助力培训成果的有效转化。
参考文献:
[1]汪辉.文化教育是提高电力企业培训质量的催化剂[J].中国电力教育,2012(4):29
[2]周宏涛.影响培训效果转化的四个关键性因素及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12(18):28
[3]钟珊.企业培训有效性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06.
[4]代伟.企业职工培训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133):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