秤,旺一点儿!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nLoveRi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晨弥漫着些许凉意,老街柴桥店铺的大门自然开得迟些。早上八点钟左右,秤店的拉栅门像往日一样“吱嘎”一声拉开,企盼着每日的第一笔生意。这是柴桥街唯一一爿([pán])制木杆秤的店,它坐落在宁波北仑芦南社区薪桥南路。店内临街摆设一张工具桌,三面内壁挂满了各种规格的木杆秤;有大小钩子秤,长短不一的铜盆秤,还有落地排列的电子秤等,可谓琳琅满目,任凭选购。
  女老板郑银娥今年67岁了,却依然一头乌黑的头发。她腰缠印花围裙,开口便露笑容,亲切可掬。说起手工制秤技艺在2009年被列入北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她笑呵呵地说:“我的名字还上了宁波出版社出版的《甬上风华》一书呢,现在真正成了传承人。”
  见秤生情的女匠人
  纯手工制作木杆秤的艺人们已经很少见了,更不要说郑银娥还是位女匠人。
  1968年,郑银娥经人介绍出嫁到柴桥,成了老字号“董复兴秤店”的大媳妇,从此耳濡目染的尽是大秤小秤,秤钩秤砣。出于好奇,她好几次要求公公教她制秤技艺,可由于传男不传女的祖传行规,再加上“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老观念,郑银娥只好默默无闻地围着井台、灶台,给男人洗衣烧饭干家务。一旦忙完,就在丈夫的柜台前目不转睛地窥视钉秤手艺。
  由于社会变迁,郑银娥的丈夫进了柴桥日用制品社,之后又调到钟厂跑供销。为了让妻子也有个工作,丈夫答应郑银娥利用假日秘密传授她制秤手艺。
  木杆秤看上去简单,却要经过4道工序:刨杆、装纽、钉花、包铜皮。一般学徒需要苦练3年才能熟练操作。“我一般选取优质红木料作杆秤,因为它的木质不容易变形。”郑银娥介绍,将杆刨好后,再进行钻孔、穿绳——每杆秤前端必须钻孔眼三个:一孔安装秤钩,二孔称“外钮”,三孔称“里钮”,需串木纽绳。
  接下来就是钉秤花。按照计量部门规定的标准,需要在直线上用木制压钻分别钻孔。郑银娥取出了一件古老的木钻,细看钻头只有纳鞋底用的银针那么大。工具呈十字状,横杆两端置有钻绳连接于钻杆末端,使用时,将两根钻绳缠绕在钻杆上带动钻杆旋转,就能在木杆上打孔了。虽然戴着一副厚重的老花镜,不过郑银娥打起孔来娴熟到位,一钻一个准。
  她将打好孔的秤杆固定在工具桌上,用左手将一根铮亮的细软铅丝按顺序插入孔眼。右手提一把特制“快刀”,割断铅丝,然后轻轻敲一下,便在秤杆上留下了“秤花”,秤花不能有丝毫偏离,必须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此道工序全凭手艺,需一气呵成。
  “之后,再用紫铜片将秤的前端和末端包裹牢固。而秤铊、秤钩则由计量部门定点工厂生产。”郑银娥说,经过调试,配上计量部门定制的秤砣后,一杆锃亮光滑的杆秤便制作完成了。
  独当一面的掌柜
  从公公,到丈夫,再到自己,如今,郑银娥经营的秤店经过三代传承,依然保持木制秤杆不变形,秤纽、秤钩灵活准确的优势。
  曾有位春晓镇昆亭来的老年人,背着一杆秤花为150市斤的大号杆秤前来修理,令她十分感动。“这是从一位走街串巷的个体小贩中买来的,秤杆尚未变形,但‘三纽’不直,致使秤杆不稳,衡量不准。”清洗、调试、上油,经过一个上午的努力,一杆乌黑油光的杆秤呈现在这位老年人面前。但郑银娥却只收了材料费,几元钱就打发了。只要看到有人还在用木杆秤,郑银娥就满是欣喜。仅一年时间,她就修理了上百件木杆秤。
  在如今电子秤盛行的世道下,郑银娥就是靠精湛的手艺和热忱的笑脸迎来八方朋友。“只要有一笔订单,我就会继续把木杆秤的生意经营下去。”话虽这么讲,不过她打心眼期望,这一张订单永远都不要断弦,让木杆秤这门技艺能一直存活于民间市井。
  在巴渝之地,常有挑着担子沿街售卖蔬菜的小贩,木杆秤是他们的必备工具。每次称菜时,买家几乎会习惯性地说:“称旺一点哟!”意思是重量多一点,让秤尾翘得高一些。尽管远在江浙之地,但这里的“旺”字也折射出一种期望——郑银娥经营的秤经营能积极向上,兴旺发达。
其他文献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旅游文化展暨第五届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前段时间在隋唐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西安大唐西市开幕。东西部非遗展演活动由西部各省市数十个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参展,通过展览、传承人现场技艺展示、图文资料等宣传形式,促进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与往届不同的是,本届西部非遗展与丝绸之路旅游文化展相融合,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促进我国东西部
上翻的白眼、露金牙的大嘴、傻傻的坐姿,这是雕塑家朱映安创作的河马雕塑家居艺术品,它们的每一个姿态与眼神都是艺术家对当下社会现状的独到认知和敏锐感触。这些五颜六色的河马由玻璃钢制成,虽然有着厚厚的皮肤褶皱,但背部线条却柔美饱满,让笨重的河马有了憨态可掬的艺术美感。  经过艺术创作的河马雕塑,可坐在柜上,趴在桌上,用小且犀利的眼神瞧着你,凶猛的野兽也变得萌萌哒,成为现代家居生活中一件有趣的装饰。  英
在台南市某高中校门前,站着一位即将应考的学子,他的胸前挂着一个醒目的瓶形吊坠。透明的瓶子装着一片金箔做成的羽毛,羽毛立在一颗红玛瑙珠子上,微微舒张,轻盈得仿佛要隨时飞起来。这个吊坠有一个非常应景的名字——轻翼就中,它是台湾著名纸雕大师陈一中的作品。许多台南的家长会买陈大师这种金箔工艺品送给孩子,他们觉得这能为孩子的升学讨一个好意头。  作为台湾纸雕协会创会理事长、台南陈一中纸雕馆主人的陈一中,自1
热爱生活的女艺术家以神奇的想象力,塑造了一系列不存在于世的奇幻生物雕塑,带领人们进入超现实的魔幻之旅。  “看见它的第一眼,我屏住了呼吸。”初见埃伦·朱厄特(Ellen Jewett)的动物形态雕塑,有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颓败的狐狸骨架里嵌满了鸟笼和齿轮等物件;形态逼真的金鱼身上长出绿色的枝桠;双眼灵动的兔子骨架被藤蔓包裹,上面落着黄色的蝴蝶……雕塑出的动物真实又怪异,仿佛美好的童话故事里,女巫念
27年,在与鞋为伴的路上,农家姑娘刘琼英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蜕变,由她一手打造的sheme也成为首个登上国际时装周T台的中国高端女鞋品牌。  刘琼英总是很忙,爱穿12厘米高跟鞋的她走起路来风风火火,仿佛娇小的身体里蕴藏了无限的能量。“做鞋就像谈恋爱,没有激情可不行。”这场“恋爱”,她一谈就是27年。想起了她的一张照片:双手捧着一双sheme鞋子,面带微笑,那含情脉脉的眼神,就像望着恋人的脸。  东方文
什么是中国设计?  随着2014北京保利春拍中响亮的锤击声,答案已有分晓。“看见造物”设计总监、设计师、雕塑家卢志荣的作品“看见·戏石屏风”以80万元的全场最高落槌价惊艳四座,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此外同去竞拍的还有“看见·听园提盒”、“看见·提方茶器”、“看见·木玉首饰”等5件作品,均以精湛上乘的工艺以及独特的东方现代美学受到众人追捧,掀起了拍卖会上的高潮。  “看见造物”艺术总监、独立音乐家朱哲
传统老字号承载着中华古老文明,但在现代商业文明的冲击下,许多老字号因为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纷纷沉寂甚至消失。“内联升”无疑是老字号里的一块金字招牌,不但在全球化商业环境下稳健发展,最可贵的是,仍然不折不扣地保持着传统技艺。    老字号的故事    清朝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的一天,北京城繁华的东江米巷(后来的东交民巷)鞭炮齐鸣,一家豪华气派的布鞋店开张了。像那个年代众多鞋店一样,采取前店、后厂
“戒骄戒躁,在缓慢的时间里努力把自己手中可控的事一点一点做到最好,成为做每一件事的起点,这是玻璃教授于我的最重要的一课。”  对杜蒙来说,2009年的美国之行改变她之后的很多生活轨迹,最重要的,就是她毅然放弃在北京的平面设计工作,到美国学习玻璃艺术。“当走进正在举办玻璃艺术大师戴尔·奇胡利回顾展的旧金山笛洋博物馆,看到那些美轮美奂的玻璃艺术品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几乎没有考虑,当即做出这个决定。”
甘南藏区牧民们在山谷间建立了工厂,开始自己挑选牦牛绒、纺线、染色、设计,在木制的织布机上织造。这些不插电、纯手工织造的精美围巾和披肩,被欧洲二十几家顶级品牌时装店订购,然后贴牌作为自己的产品,放在门店里以650~1300欧元的价格出售,并大受欢迎——其中既有号称“法国最时髦男装店”的Arnys,也有“当代手工艺大师”爱马仕。  这间工厂,叫做诺乐(Norlha),创始人德成(Dechen)是一个美
在缤纷多彩的手工世界里,爱好者们愉快地玩耍着。从五彩斑斓的拼布中,去感受不同材质结合带来的奇妙;从硬朗线条的皮艺里,去体验个性张扬的匠人态度;从繁花似锦的刺绣中,去聆听缝纫机穿刺的声音;从清新可爱的羊毛毡里,去分享欢乐童趣的温暖世界……种类繁多的DIY项目让人眼花缭乱,这个秋天让你玩个够!  DIY互动人气高  十月的上海,是晴朗明媚的好天气,位于徐汇区的东亚展览馆迎来了一场手工盛宴。由上海毅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