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有名地址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yman_Zhe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宁街10号”,很多人都说这是全世界最出名的地址,但问题是它为何是个“地址”呢?想想看,白宫、中南海、凡尔赛宫、克里姆林宫……全世界有哪一个大国的领导人官邸是有地址的呢?就算有,肯定也都被这个宫那个府的响亮名号遮住了。只有英国首相办公居住的地方不叫首相府,却以地址著称,活似个民宅。但事实上也就是一个民宅模样。
  唐宁街10号(英语:10 Downing Street),位于英国首都伦敦西敏市西敏区白厅旁的唐宁街,是一所乔治风格建筑物。历史上是第一财政大臣的官邸,但自从此职由英国首相兼任后,就成为今日普遍认为的英国首相官邸。其设计朴实的黑色木门,缀上白色的阿拉伯数字“10”,成为了人所共知的标记。出于好奇,笔者最近慕名走进了英国伦敦唐宁街。
  唐宁街位于国会街前,白厅的西南一隅,是首相府等重要机要的所在地。自1989年起,基于安全理由,唐宁街街口加装了铁闸,不再对公众开放。后来政府又在主闸外多加一重副闸,使普通民众难以接近。
  唐宁街10号除了是首相的官邸和首相的办公室外,首相的秘书、助理和顾问都在首相官邸内工作。首相每天都会在唐宁街10号与阁僚和智囊制定政策,而一般的机要部门,如国会、财政部和外务部距唐宁街10号也只有数分钟的路程,所以首相很容易便能够取得情报和联系。另外,君主所居住的白金汉宫就在附近,好让首相定期前往白金汉宫,向君主汇报政事。首相官邸内有不同的会议室和晚宴厅,首相常常会在那里接见社会各界政要和各国领导人。因此,唐宁街10号象征英国政府的中枢,也是英国政治的权力核心之一。
  现今的唐宁街10号,是由一所“宫殿后的房子”和原本的唐宁街10号本身所合并而成的。“宫殿后的房子”是一所大约建于1530年左右的楼房,而最初的唐宁街10号则是一所修建于1685年的小市区宅第。1732年,英王乔治二世将上述的两座房屋一并赐予罗伯特·沃波尔(即后世通称的第一任英国首相),以表扬他的功劳。然而,沃波尔不愿以个人名义接受奖赏,而代之以其官衔,即第一财政大臣的名义接受,结果“宫殿后的房子”和唐宁街10号就成为了每任第一财政大臣的资产。自1732年至1735年,沃波尔委托了知名建筑师威廉·肯特将两座楼房连接在一起,这就是今日为人所熟知的唐宁街10号。虽然唐宁街10号是君主的御赐礼物,但由于它面积狭小,长年缺乏维修,又建在沼土之上,历史上不少的首相都不愿意入住,有些首相甚至有意将之夷平。此外,由于英国首相一职至19世纪仍然未有明确的确立,因此唐宁街10号以往常常由其它官员入住,在当时不能算是真正的首相府。可是,时至今日,唐宁街10号已渐渐确立成为英国首相的象征,在伦敦更加是一座极具历史价值的地标。前首相玛格利特·撒切尔就曾在1985年说过,唐宁街10号已经成为“全国的遗产中最珍贵的珠宝”。
  既然它本来就是唐宁街上的一座民宅,以英国政界人士的习性,也就犯不上为它弄个堂皇的名号。何况按照当时贵族的标准看来,它真是普通得很,面积不算太大,装修更是平凡。尤其那沿用至今的门厅,狭小得像一般人家的客厅。你真不敢相信这就是日不落帝国最有实权的大人物工作起居的地方,就算后来英国没落了,好歹也是G8成员吧。由于唐宁街10号太过寒酸,所以一直到20世纪初叶,许多有钱的首相都宁愿继续待在自己家里,只把它当作个办公厅。例如打败拿破仑的名将威尔逊拜相之后,就一天也没住进去过。但第一任工党首相麦克唐纳就不同了,对平民出身的他来说,这简直就是豪宅了。1924年他搬进来的时候很头痛,因为他没钱添置家具去填满整幢楼,结果要托他的妹妹趁百货市场大减价的时候用五十英镑去买齐床单之类的细软。依照规定,公家可不管你首相自住用的家私电器。不单如此,首相晚上若想请厨子来做几道好菜和家人享受享受,也得像去餐馆一样另外付费。因为唐宁街10号的厨师受聘于国家,只负责必要的公务午餐、茶点和国宴,他并非首相能够任意支使的私人仆役。故此在唐宁街10号的历史上,多数首相搬出去的时候要比搬进来时更穷。说到搬,也没有别的国家比英国更“残忍”。大选结束,卸任首相就得实时迁出,好让新首相立刻入住,有时候急起来甚至要在一两天内清空所有家当,其狼狈可想而知。有人说这是为了恪守沃波尔以降的传统,不能搞混国产和私财;但也有人怀疑这是做戏,为了向世人炫耀英国民主精神的光荣。
  唐宁街10号有约60所房间,内里所有壁炉均由云石所制。在地下一层共计有七所主要房间,而一楼的所有房间都可以望见后园或圣詹姆士公园的风景。地下最大的一间房被划为沃波尔的书房,书房长40英尺,并置有不少巨大的窗户。这所被肯特称之为“主人阁下的书房”,可谓十分有名,常常成为不少名画和相片的主题。沃波尔的书房现已改为内阁的会议室,首相会在那里和从属的阁员讨论政府政策和国际时局。在首相座位后的壁炉上,挂有沃波尔的画像,这也是内阁会议室内唯一的画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战时首相丘吉尔与妻子搬到了唐宁街10号的二楼居住,而内阁办公室则搬迁到附近的地堡。值得一提的是,丘吉尔在首相府的时候有一个有趣的习惯,他每天早晨和晚上,都爱躺卧在床上,一边抽雪茄,一边指令秘书起草演讲辞、备忘录和撰写信件等。虽然唐宁街10号在大战中不断受袭,但总体的损毁情况并不严重。
  “拉里”是只虎斑猫,如果不是在2011年2月从伦敦“巴特西猫狗之家”被招募到唐宁街10号的首相官邸成为“御用”捕鼠猫,它可能永远只是一只普通的猫咪。自从进入首相官邸,拉里的一举一动都被媒体报道而被世人关注。据首相府工作人员透露,当初领养拉里是因为它“天生具有强烈的捕猎天性”。但出人意料的是,它的这种天性似乎在进入首相府之后就消失殆尽。在某次英国首相卡梅伦邀请就业与养老金大臣伊恩·邓肯·史密斯和北爱尔兰事务大臣欧文·佩特森到府内讨论欧洲经济问题时,一只老鼠在他们用餐期间登堂入室,迫使卡梅伦用手中银叉当作武器掷向该鼠,但可惜并未击中目标。而拉里捕获“任期”内第一只老鼠的消息也在第一时间登上了英国《卫报》。尽管有时“疏于职守”,拉里仍旧在唐宁街10号过着它自由自在的生活:它在首相与各国政要合影时堂而皇之地睡在一边或者自由走动;它站在首相府为迎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到访而准备的红毯上,而让警官绕毯而行;在首相官邸,拉里戴上英国国旗配色的特制领结,以庆祝威廉王子和凯特的皇室婚礼。
其他文献
“一个71(实为72——笔者注)岁的老妇人爱上了我,这事儿既骇人听闻又叫人厌恶和悲哀。就像被一只巨蟹夹住一样。”在写给外甥昆汀·贝尔的信中,弗吉尼亚·伍尔夫这样描述埃塞尔·史密斯对她的爱恋,语气带着明显的不屑、无奈,又有点儿炫耀。实际上,埃塞尔·史密斯作为20世纪初英国音乐史上最重要的女作曲家、女性参政权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出色的传记作家,是伍尔夫最后十年里来往最密切的友人之一。在《弗吉尼亚伍尔夫书
1962年,福克纳于一个夏日的午夜,在密西西比州的巴哈利亚猝然去世。此前他的最后一部小说《掠夺者》刚刚出版。他的遗体被运回家乡奥克斯佛。葬礼于7月6日举行。美国作家威廉斯泰伦在《生活周刊》发表了表达千万读者悼念心情的文章,标题是《他死了,心酸的悲伤》。  1992年,福克纳逝世30周年。毕生热爱福克纳的北京大学陶洁教授,在北大主持了一个关于福克纳的研讨会。那时她想找些对这位现代派大师有兴趣的中国作
川上弘美堪称当代日本文坛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有读者甚至将其誉为“21世纪的紫式部”,从客观角度审慎地来看,这一评价虽有过誉之嫌,但足以见其在读者心中的地位。因擅长以“异界生物”为创作媒介进行描写,她也被称为“东方的卡夫卡”。然而与卡夫卡的“变形”不同,川上则是直接将神话叙事引入现实生活,实现异界与现实世界的交融,看似无稽又寓意深刻。“异界生物”的出现并不令读者觉得有任何突兀之感,在看似若无其事的叙
2004年,一部在日本本土连载的漫画小说《神之水滴》在不经意间风靡了全世界。这部漫画的文字部分取材于日本知名作家亚树直的小说《神之雫》(日文原版名称),绘画由冲本秀完成。故事讲述的是:日本有一位世界级的葡萄酒评论家——神咲丰多香,在弥留之际立下遗嘱,其收藏的约为20亿日元的葡萄酒都很名贵,但最为名贵的是其中的“十二使徒”葡萄酒以及顶尖的“神之水滴”,能够继承神咲丰多香这些遗产的候选人有其子神咲雫和
小时候,徜徉在杂货店花花绿绿的布匹堆里,我总有一种流连忘返的感觉。我用妈妈裁衣服的废布头做剪贴画,或者给我的娃娃做裙子。看到我对针织感兴趣,妈妈给我报了一个法式刺绣兴趣班。  刺绣班的老师是一个法国人,每周五下午在我们小学开课。那时候,周五我们只有上午半天课,这就意味着我在大家走后还要留下来。老师教我们用颜色淡雅的亚麻线在手巾上绣花。在她手里如此简单的事,轮到我自己操作就变得太难了。好几周过去了,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只是曾经的那个孩子,这个孩子造就了我们过去所经历的一切、现在的生活以及未来的生活。  ——郎恩·乔瑟夫  对于伊朗电影史而言,《小鞋子》(《Children ofHeaven>>)已然风光无限,独占鳌头,荣获1999年蒙特利尔电影节最佳影片、200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并在多伦多、香港、伦敦、纽约等18个国际电影节上荣获11项大奖。它是《时代》杂志年度十大影片之一,创下美
《矛盾而迷恋的爱——莱蒙托夫少年时期的爱情及苏什科娃组诗》一文(见《世界文化》2010年9月刊)所说诗人对苏什科娃的爱,主要还是一个少年对一个美丽的青年女性自然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天才的少年诗人对理解自己的知音的寻觅,这种爱尽管热情,但不炽烈,更由于女方不理解自己而深感失望,因此即使失恋也不会痛彻心扉,但他随后对伊万诺娃的爱,却是激情满怀,发自心底的。  纳塔莉娅·费奥多罗芙娜·伊万诺娃(18
毫无疑问,达·芬奇是一位人类历史上的天才。当人们评论达·芬奇的天才时,一位学者说:“达·芬奇像一个在黑夜中醒得太早的人,这时其他人都还在酣睡呢!”1910年,弗洛伊德研究了这位历史上的天才人物,出版了《达·芬奇的童年回忆》一书,为人们开拓了一个艺术品鉴的新视角。弗洛伊德一直对达·芬奇感兴趣。这位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拿起精神分析的手术刀,对达·芬奇的艺术天才和对完美的追求进行了精确分析。  天才对美和
一张严肃而专注的脸孔,一袭侍者的黑白装束,一双温柔而夹带力道的手,在冰冷僵硬中演绎化朽为神,在无知无觉中上演一丝不苟。日本人独有的礼节给予死亡一份诗意畅想,为生者绵延儿女情长。  难言小林大悟是入殓师或是艺术家,他为影片融入肮脏与神圣、诙谐与凛然、天籁与死亡。昂贵的大提琴出生便面临夭折,现实世界的反复无常背叛梦想十月怀胎,瞬间成为大悟用双手葬送的第一次死亡。经他双手葬送的,还有身兼生命和食物的章鱼
20世纪以来,美国史学经历了从特纳边疆学说到西部历史研究、新西部历史研究以及当今环境史研究的演进,追寻这一学术脉络的生成与流变,可以更清晰地理解美国史学趋势的内在理路。然而我们习惯于以“后见之明”看待特纳边疆学说的深远影响,却忽视它提出之初的学术背景及其遭际。实际上这一新学说最初在低谷中发出,却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回音,并逐渐汇聚成时代最强音。这正是本文“重返历史现场”进行回访的主旨所在。  1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