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浅析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zgu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屈海龙(1988-),男,黑龙江抚远人,中共党员,黑龙江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摘 要:位于河西走廊上的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其内容的丰富性、广泛性,不仅包括了河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直接反映了魏晋时期河西地区人们社会生活,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而且又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史学价值。壁画所描述的贵族宴饮、捕猎,农民采桑、耕种,奴婢侍奉、劳作等场景,又是对当时等级观念的真实写照。本文通过结合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的内容,试图对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等级社会进行粗略的考察。
  关键词:嘉峪关;魏晋墓壁画;等级社会
  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是河西走廊绵延上百公里墓室壁画艺术的代表,在构图经营、线条表现和设色上都独具匠心,艺术成就显著。它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情景、绘画艺术的发展和转变,同时又是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的真实写照。
  一、魏晋墓室壁画综述
  (一)地理位置及发掘情况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西边河西走廊中部,南靠祁连山和红山,北接戈壁滩、嘉峪山和黑山,因建置于嘉峪山西麓地势险要的关隘而得名。东距酒泉20公里,北大河从南面蜿蜒而东,魏晋时期地属酒泉郡。在嘉峪关市东北二十公里的戈壁滩上.有一个分布长达二十多公里的古墓群,下葬于曹魏、西晋、五凉时期。较大一些墓葬的墓主人具有郡县级文武官阶和地方豪绅的身份,其共同特征是墓室遍绘壁画。
  1972年,当牧羊人不经意的发现了这份来自魏晋时期的瑰宝,相关部门就采取了相应的保护与挖掘工作,据当年由甘肃省文物队和甘肃省博物馆共同出具的《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记载,嘉峪关魏晋墓共进行了四次发掘工作,1972年,由嘉峪关市文物局派嘉峪关市文物清理小组于4月21日至5月7日发掘清理了一、二号墓。同年6月1日至29日又发掘清理了三号、四号墓。以后,甘肃省博物馆又派人会同该组人员从10月31日至1973年1月13日共同发掘清理了五号、六号、七号墓。同年9月18日至28日继续发掘清理了八号墓。而这八座墓葬,其中有六座是壁画墓,除门楼上的一些壁画因年代久远而自然损毁,以及墓室内少数几幅为盗洞所穿之外,尚存六百余幅,且基本保存完好,色泽如新。而墓葬的随葬器物按质地分计又有:“陶、铜、铁、玉石、金银、木、漆、骨、丝绸和货币等类。”①
  (二)壁画的分布与时代背景
  据林绍雄先生介绍,“河西走廊遍布广漠戈壁的魏晋墓葬群,不是从魏晋时期才开始出现,而是有着悠久的传统和久远的继承关系。至少从汉代开始,这里已经遍布了大大小小的墓葬群,所以已经发现和发掘的墓葬,绝大多数都是和汉代的墓葬连接在一起,并且前后有一种重要的文化继承关系。”②不同于汉朝的稳定,魏晋南北朝时期处在政局急剧变化、人民生活动荡不安的时代,这便加深了当时人们对现实物质生活的热爱与执着。“越名教而任自然”那个时代的最强音,追求对现世享受的观念必然会在墓葬壁画中有所反映,这正是魏晋墓室壁画真实性呈现时代特色的重要原因。正如日本学者林巳久夫所说,“那么大概只能认为,墓主人生前的世界被用画像的形式带入到坟墓中,而墓主人舍弃了这些,飞升到天上的乐园。”③又由于魏晋南北朝之世,崇尚门阀之风极盛。而河西之地,风气又有独特之处。据《隋志》记载:“京兆王都所在,俗具五方......自京城至于外郡,安定、北地、上郡、陇西、天水、金城,于古为六郡之地,其人性犹质直,然尚简约,习仁义,勤于稼蔷,多畜牧,无复寇盗矣。延安、弘化,连接山胡,性多木僵,皆女淫而妇贞,旧俗然也。平凉、朔方、临川、灵武、榆林、五原,地接边荒,多尚武杰,亦习俗然焉。河西诸郡,其风颇同,并有金方之气矣。”④多尚武杰,这也是河西地区魏晋墓室壁画多呈现狩猎、骑射的原因。
  (三)壁画内容及其特点
  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有大幅和小幅之分,但最多的是在一块砖上所作的小幅壁画。其壁画丰富多彩,涵盖宴饮、出行、狩猎、农耕、采桑、畜牧、打场、驿传、娱乐等内容。颇具特色的是墓葬壁画中对一种游戏——“六博”的描述。“在画像石的时代最流行的游戏叫六博,类似双六。在画像石上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两人之间放着四方形的游戏盘,正兴奋地掷穀子。”⑤生动细致的再现了魏晋时期人们的业余生活。由于魏晋时期尚食肉,“古惟贵者、老者肉食,晋、南北朝之世,犹有其遗风。”⑥又见阳椿械子孙谓:“我家入魏之始,即为上客,给田宅,赐奴婢、马、牛、羊,遂成富室。自尔至今二十年,两千石、方伯不绝,禄恤甚多。亲、姻、朋友无憾焉。”这一习俗在魏晋墓室壁画中多有体现,多幅描述墓主人生前烤肉、炙肉的场景,证明了魏晋时期河西地区人们对于肉食的喜好。由此可以看出,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不仅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史学价值,更有以下三个特点:“1、壁画内容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2、壁画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3、壁画内容地方特色明显。”⑦
  二、魏晋墓室壁画中的等级社会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士族制度的形成,封建依附关系的发展,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建立政权,使整个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统治阶级中形成了贵族特权阶层,层次增多,被统治阶级中的很大部分对统治者的依附性加强,身份地位也有下降,奴隶制残余及其严重,这在壁画中多有描述。据朱太渭先生分析,魏晋时期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等级,六个阶级。三个等级包括:“皇室和高门士族属于贵族等级,寒门庶民地主、寺院地主、富商巨贾、个体编户农民、个体手工业者、金户、银户、盐户、滂民,属于良民等级;其余屯田户、佃客、部曲、军户、吏家、百工户、杂户、绫罗户、牧户、佛图户、奴婢均属贱口等级。”⑧细分的话,“皇室和高门士族地主阶级;寒门庶民地主阶级;少数民族酋帅阶级属于统治阶级。而编户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金户、银户、盐户阶级;屯田户、佃客、部曲、军户阶级及佛图户和奴婢阶级属于被统治阶级。”⑨但对于少数民族部落及边远地区,情况则颇为复杂,尤其是对于处在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融合的河西地区,这种阶级结构更为明显,在嘉峪关魏晋墓葬壁画也中多有体现。   (一)壁画中的贵族阶级
  魏晋时期,皇室和高门士族高居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最上层,不仅垄断了中央和地方官员的清要之职,更占有广大土地,有免除赋役、荫庇亲属、收揽门生故吏、享受赐田等种种经济和政治特权。嘉峪关魏晋墓的墓主人都是当时的豪强世族和官吏,他们居住在四周有高墙围绕的坞壁里,强占了大量的土地,役使着佃客、士兵和奴婢,畜养了成群的马、牛、羊。房前筑有场圃,屋后还有果木园林,嘉峪关壁画形象地再现了豪门士族的纵情淫乐的腐朽生活,而壁画中那些从事生产的劳动者,正是受他们奴役的佃客和士兵。这在壁画中多有体现。如发现于一号墓前室南壁的宴饮图:
  魏晋墓室壁画.宴饮图
  在壁画中贵族宽袍大袖,相聚一起觥筹交错,骄奢、享乐的生活表现的淋漓尽致。
  而拥有战功的贵族,则表现出对狩猎、骑射的兴趣。由于河西地区位于西部边陲,邻毗西域各国,游牧民族自古就喜好弯弓骑射,集居于这一带的民族有着悠久的狩猎传统。再加之魏晋时期河西战争连绵不断,狩猎就成为当地驻军练兵习射的一种重要军事手段。
  魏晋墓室壁画.狩猎图
  在魏晋古墓彩绘画像砖中,有大量狩猎生活的描绘,考古所发现嘉峪关墓室壁画中表现狩猎的画面形式多样,其中有射猎、鹰猎、犬猎,还有矛刺等等。充分表现了贵族阶级对骑射、游猎的喜好。
  (二)壁画中的良民阶级
  魏晋时期,编户个体农民是被压迫阶级中人数较多的一个阶级,包括有较为充足的土地及生产工具并自己经营生产的自耕农,有一部分土地、生产工具但需要出卖自身一部分劳动力的半自耕农,还包括并无土地、生产工具而只依靠出卖劳动力的贫农。由于河西地区土地肥沃,当权统治者对农业较为重视。均田制的实行,也使土地得到较为合理的分配,更促进了河西地区农业的发展。对于农民生产活动,魏晋墓室壁画里多有体现,犁地、耙磨、秋收、打场,更有采桑等形象,用绘画的艺术描述了古代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魏晋时期河西地区先进的农耕技术,以及中原农耕文明对该地的影响。如五号墓前室北壁的采桑图、前室东壁的牧牛图:
  魏晋墓室壁画.采桑图
  魏晋墓室壁画.耕牛图
  这两幅壁画将农民阶层的耕种、采桑形象清晰、深刻的展现出看来,从中可以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地区农民辛勤劳作的身影,农民向贵族阶级缴纳赋税,供奉着贵族的享乐。
  (三)壁画中的贱民阶级
  魏晋时期,贵族蓄养奴婢现象非常普遍。而奴婢又有官、私之别,官奴婢是在太平之世时,因为触犯律法犯罪而被统治者充为奴婢的;在战乱之世,也有因被敌人俘虏而成为奴婢;民间也有因为贫穷而卖儿女充当奴婢。据《晋书.孝武帝纪》:大元十四年正月,诏“淮南所获俘虏,付诸作部者,一皆遣散,男女自相配匹,赐百日癝”是也。⑩从中可以看出魏晋时期官奴婢和私奴婢大量存在,且具有一定的合法性。“终南北朝之世,屠戮丁男,而以老弱妇女充赏者极多。”B11由于这一时期,佃客和奴婢是当时封建地主经济的主要劳动生产者,贵族阶级对其进行压榨,充当了杂役、苦役,满族统治者的享受。这一现象在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中更深刻的反映出来。如发现于四号墓前室西壁的烧火做饭图:
  魏晋墓室壁画.婢女烧火做饭图
  壁画中婢女穿着简陋双膝下跪,左手向炉灶内添柴,右手扇风助燃,又如一号墓前室东壁的两女抬水图:
  魏晋墓室壁画.婢女烧火做饭图
  两位婢女相互协作,用尽气力担水做饭,此图也佐证了魏晋时期屠戮丁男、妇女充为奴婢的现象。
  三、小结
  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是对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具有极高的史学与艺术价值,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在壁画中所反映的墓主人宴饮、享乐等画面与劳动人民生产生活、奴婢听任使用、劳作的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由此可见封建统治阶级的“及时行乐”正是建立在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基础上,从魏晋墓室壁画中更可以清晰地看出魏晋时期等级社会的面貌,这为我们研究魏晋时期的社会结构提供了真实、详细、形象地资料。嘉峪关魏晋墓画壁画是一个时代的艺术结晶,也中国河西地区本土艺术的智慧创造。(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资金资助,项目编号:YJSCX2015—119HLJU。
  注解:
  ① 甘肃省文物队、甘肃省博物馆.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第18页
  ② 林少雄.古冢丹青-河西走廊魏晋墓葬画[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第22页
  ③ 林巳奈夫.刻在石头上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第4页
  ④ 呂思勉.两晋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第995页
  ⑤ 林巳奈夫.刻在石头上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第97页
  ⑥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9.第836页
  ⑦ 张宝玺.嘉峪关酒泉魏晋十六国墓壁画[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第3页
  ⑧ 朱大渭.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8页
  ⑨ 朱大渭.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8页
  ⑩ 房玄龄(唐).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孝武帝纪
  B11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9.第745页
其他文献
摘要:在重视素质教育的21世纪,音乐素质的培养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而器乐教学在音乐素质培养中更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葫芦丝作为一种外观古朴、典雅的少数民族特有乐器,具有沁人心脾的清脆音色和简单易学、便于携带等特点,受到了学校、老师和中小学生的广泛青睐。因此,我现以葫芦丝在中小学的教学,谈谈器乐教学在中小学音乐素质培养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器乐教学;音乐素质;葫芦丝;重要性  与人声演唱不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煤炭开采业日益发展,煤矿采掘量也日益增多,但是随之而来的便是高发的煤矿安全事故,这无疑给政府的煤炭安全生产的管理敲响了警钟。冷静分析近年来事故高发的各种原因可以发现,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行政道德低下是其中很要命的问题。为此,笔者就行政道德建设入手,分析加强管理人员行政道德建设这一途径对提高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质量的意义。  关键词:煤炭安全生产;行政管理;行
期刊
摘 要: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抵抗外来侵略所取得的最伟大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独立和解放的至关重要的一步。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奋起反抗;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大力支持;以及国民党和其它民主党派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探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对于新时期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抗日战争;胜利;原因  人
期刊
作者简介:李晶(1990-),女,汉,内蒙古人,研究生在读,上海政法学院,研究方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摘 要: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可见,在法治环境的浪潮下,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为推动公民具有法治意识已成为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群体由过去的弱势群体变为今天的庞大群体,他们对于
期刊
摘 要:驹子和叶子一开始就像是绑在一起的两个人,她们互相怜惜,却又互相痛恨,从她们的言语中可看出。或许是本身悲剧的相惜,性格的相斥。至于她们为何这样,川端康成在书中并未点明,我们也不得而知。驹子与叶子两者虽看似矛盾,却共生,即为一体,驹子是叶子,叶子是驹子。也可以说,叶子是年少或者岛村初见时的驹子,是拥有洁净内心世界的驹子;而驹子则是经历岁月洗礼后成长的叶子,是叶子历经沧桑后自我保护竖起的柔软铠甲
期刊
摘 要:简要概述法国19世纪中期的现实主义绘画与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乡土和“生活流”绘画。结合具体的艺术个例及现象分析二者在艺术理念及表现形式方面存在的区别与联系。总结中西绘画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  关键词:现实主义;乡土;生活流;表现方式;理念  一、概述  现实主义绘画诞生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法国,是继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以后产生的艺术流派。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主张“就画身边的生活”,主动将目光
期刊
作者简介:王红(1991.2-),女,汉,安徽滁州人,研究生,景德镇陶瓷学院,研究方向:设计学(陶瓷艺术设计及理论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寿命越来越长,老人也不断增加,老人的安全和健康成了社会中一个重要的问题,能让更多的老人可以安享晚年也变得极为重要。高龄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日益退化。卫生部报告指出高龄者等速肌力(膝伸肌最大力矩值/体重)仅为青年人60%-70%,同时伴随体质
期刊
摘 要:面对众多读者对《女人的路》(《女坂》)中主人公伦过于悲惨的经历,她留给大众一个沉默的世界。圆地文子从一个不知生活艰辛的大小姐,一步一步成长为一个追求自立、自我、自由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成功构筑了独特的妖艳、无情的文学世界。她说:“我多次和她们一起呆立不动,和她们一起唉声叹气。她们肩膀的疲劳,她们心中的焦虑,脚步的沉重,不仅是她们所有,我也有同感。某种意义上已经与她们合二为一,她们的心声就是
期刊
选修课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选修课的设置往往体现着一所高校的专业特点、教学特色和地域文化特征。选修课的教学不仅对教师教学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是对教师独创性学术研究能力的一种考验。湖南女子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了专业选修课《湖湘文化研究》课程。笔者在讲述这门课程时,不仅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分析湖湘文化的本质特征,而且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女校
期刊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袭来,转型时期的中国工业处于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中。作为“共和国长子”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也无法避免这一处境,怎样才能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处境中克服困难、抓住机遇、实现飞跃,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所必需面对的问题,更是“共和国长子”应该担起的责任。这一艰辛而振奋的历程在商国华的长篇小说《我们走在大路上》中予以了生动且详尽的展示,小说可以说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崛起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