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治理绩效的微观政治基础r——基于地方干部激励制度与行为的分析

来源 :深圳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l_02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前所未有地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强调要建设“美丽中国”,本文在此背景下探讨环境治理的微观政治基础.我国政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中央政府所主导的,地方政府特别是地方领导干部是环境保护工作开展中最为关键的微观角色和执行主体.本文从地方干部治理和激励的角度切入,系统地梳理了针对地方政府特别是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环保考核制度的演进过程,基于经济学文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分析地方政府的生态环境保护绩效.首先,本文在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地方干部治理影响环保绩效的理论逻辑,强调了央地关系之下地方政府干部对辖区内环保政策和措施的主导作用.其次,本文从干部的晋升、来源、任期、更替和关系等角度综述了相关文献,全面地反映了在多任务的委托代理关系之下,地方领导干部能动性和策略性地执行中央的环保政策,以完成中央分配的环保任务,最大化本辖区的经济利益和自身的综合效用.这意味着,政府要实现多个维度上的任务目标,实在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任务.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巨大进步,但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仍需不断推进.中央应当进一步借助法治制度和数字技术等手段,增强对地方领导干部激励和治理的约束力、合理性和精准度,加快建成生态文明社会.
其他文献
弹幕文化是以数字技术为支撑,通过媒介平台针对特定内容发送文字、表情等表意符号,并最终以流动的形式显示于屏幕之上的文化景观,具有交互性、即时性、指向性、娱乐性等鲜明特征.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资本逻辑驱动的双重加持下,弹幕文化的勃兴与盛行不仅使其成为青年群体青睐和追捧的文化现象,而且还意涵着释放个人情感表达、满足青年心理需求、弥合视觉消费需求的表征意义.弹幕文化实质上属于网络亚文化,蕴含着一些与主流文化相悖的文化含量,容易使青年陷入主流价值缺场或缺位的“绝对自由幻象”之境;但也具有积极的建构功能,能够成为传播正能
金融是经济运行的血液,是现代经济中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金融不稳定,会导致整个金融秩序的紊乱和市场经济失灵,具有全局性的影响,特别是重大金融风险可能会衍生成系统性金融风险,甚至金融危机.所以金融稳定发展一直是整个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最重大的问题.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金融运行的效率,对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是金融稳定发展的底线,所以在金融体系出现系统性风险或即将爆发金融危机时,政府的处理方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政府应对金融危机措施的适当性与合理性,决定着危机处置的有效性.因此,政府如何
中国社会的一般信任世代效应和形成机制显示一个大国一般信任的变化图景.一般信任水平是评价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而急剧的社会转型、频繁的社会流动和日益普遍的互联网使用构成了我国一般信任形成与演变的背景.从理性选择理论视角出发,基于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17),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交互效应分析、二阶交互分析等方法,研究交往半径对于一般信任世代变迁的影响以及互联网使用对于这一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一般信任具有鲜明的世代差异,而交往半径和互联网使用是生成一般信任世代效应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
在我国刑事司法中,无论生态修复责任是直接在刑事裁判书出现,还是作为裁判理由或存在于附带民事诉讼判决,都面临诸多困惑.若采刑事裁判书,那么责任性质难辨,定性为刑事责任与法不合,定性为行政责任于法无据,定性为民事责任难以自圆其说;若作为裁判理由,那么未确定之事实何以认定为量刑情节,被告人应当承担生态修复义务还是生态修复责任,被告人未按承诺实施生态修复之行为难以定性;若以附带民事诉讼判决,那么是否应当独立追究被告人严重侵害生态权益的刑事责任?无法适用缓刑的生态犯罪如何判处生态修复责任?唯有确立独立的刑事生态修复
家庭是社会保障和社会整合的最基本单位.家庭化流动模式下,流动家庭经历了空间上的不完全消解和再生,家庭功能受到了影响.本研究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和2017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通过描述性分析和二元逻辑回归,分析了当下流动家庭功能现状,并基于家庭变迁的现代化和市场化的双重视角,探讨了流动家庭育儿和养老功能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当下流动家庭育儿和养老功能不健全,年长女性仍然是家庭育儿和养老功能的主要承担主体.拥有城市户籍、拥有流入地住房产权、家庭结构越完整、规模越大、家庭收入越高、所在城
在科技现代化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新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专利伦理问题和新运营机制所引发的专利伦理困境,是专利制度运行实践之中最为常见,也是表现最为突出的伦理挑战.其中,前者是科技创新对专利制度中伦理观念的冲击;而后者则是市场运营对专利制度中道德准则的挑战.在我国专利制度的运行实践中,相关伦理挑战往往更为突出,这是因为我国传统社会文化观念中缺乏有关专利财产权的伦理意识,在制度运行的各个环节中也缺少明确的伦理价值导向与指引.由此,为克服我国专利制度实践中所面对的各种伦理挑战,首先应明确我国专利制度正当性基础的伦理面
中国目前处于产业变革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历史交汇期,创新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如何通过数字化建设有效提升区域创新创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数字化建设对地区创业、地区创新及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基础上,基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使用2008—2016年全国285个地级市的9项数字化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地区数字化指数体系,并从横向时间和纵向空间上对中国城市数字化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和发展趋势进行对比分析,利用年末邮局数以及固定电话数构造工具变量,考察城市数字化发展水平对创新创业的
社会发展是社会依托自身所处的空间维度并随着时间的自然变化而进行空间生产的社会性过程,并在这种循环往复的社会生产中推动了社会现代化进程.随着工业文明的迅猛推进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日渐成为日常生活的社会基础,人类已俨然进入大数据时代.如今,在万物皆数的大数据语境中,传统社会循环延续的时间结构和相对稳定的空间形态均发生了空前变化:流动时空日渐超越地方时空成为支配社会生活的主要逻辑;时空形塑了社会,社会内嵌于时空,时空作为一种社会资源的社会性和稀缺性日渐呈现.本质而言,大数据时代,技术的进步和各种数字场域
近年来,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业务量激增,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新兴业务涌现,不断挑战无线网络的容量极限。6GHz以下频谱资源十分稀缺,限制了移动通信网络容量的提升。为了解决该问题,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提出的授权辅助的频谱接入(Licensed Assisted Access,LAA)技术,尝试将部分移动网络数据业
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是各国吸引优者从教的重要政策手段,不仅影响教学品质,还关乎教育结果提升,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一环.如何有效实现优教、优学、优酬的三赢优质教育均衡是关键.区别于现有文献基于单一国别教育情境的研究论述,采用由国际学业评估项目(P I S A)与经合组织(OECD)教师绩效工资制度追踪数据整合而成,涵盖37个国家、111327所学校,共232124名学生的跨国大规模样本开展实证分析,依托教育生产函数,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探究教师绩效工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实际关系,对教师绩效工资科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