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食子酸和三甲胺N-氧化物对体外瘤胃发酵和三甲胺代谢的影响

来源 :中国畜牧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olbax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旨在研究没食子酸(GA)和三甲胺N-氧化物(TMAO)对体外瘤胃发酵和三甲胺(TMA)代谢的影响.通过瘤胃体外模拟试验分析瘤胃底物消失率、总产气量、发酵参数和TMA代谢情况,设置对照组、15 mg GA/g DM组、5 mg TMAO/g DM组、5 mg TMAO+15 mg GA/g DM组,每组4个重复,培养时间24 h.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TMAO有提高24 h瘤胃DM消失率(DMD)的趋势(P=0.08),提高了粗蛋白消失率(CPD)(P<0.01)、总产气量(P=0.02)和累积三甲胺氮(TMA-N)浓度(P<0.0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GA降低了CPD(P0.05);与TMAO组相比,同时添加TMAO和GA降低了CPD和累积TMA-N浓度(P<0.01).由此可见,TMAO促进了体外瘤胃发酵,并提高了TMA浓度,GA对底物中TMA前体物质代谢产生TMA的影响很小,但降低了TMAO瘤胃代谢产生的TMA.
其他文献
本研究旨在评价油莎豆粕对生长猪的营养价值,并探究不同水平油莎豆粕替代玉米对生长猪的饲喂效果.试验1评价油莎豆粕在猪上的营养价值,选取12头体重(51.12±3.41)kg的杜×大三元杂交健康去势公猪,随机分为2个日粮处理(玉米-豆粕基础日粮和油莎豆粕试验日粮),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2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选取141头初始平均体重(34.7±2.4)kg的生长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9头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油莎豆粕按10%、15%、20%替代基础日粮中玉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共轭亚油酸异构体对小鼠肌内脂肪沉积和肌肉线粒体代谢的影响.将成长到5周龄的雄性小鼠按体重分成3组(每组8只),适应1周后分别饲喂不添加、添加2%的顺9反11共轭亚油酸(c9,t11-CLA)和添加2%的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t10,c12-CLA)的日粮,正试期1个月,监测其体重和体组成的变化,饲养试验结束后采集血清检测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含量;采集肌肉检测甘油三酯含量,使用油红O染色直观检测肌内脂肪含量的变化;提取腓肠肌总RNA,通过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腓肠肌部位与脂肪酸转运、线
试验基于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D3对种鹅生产繁殖性能、血清激素等的研究,进一步探索其对种鹅蛋品质、血液生化指标、二者相关性及蛋壳超微结构的影响.选择体况相近的34周龄五龙鹅种鹅18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只公鹅和4只母鹅.6组的维生素D3添加量分别为0、100、200、300、400、500 IU/kg.预试期1周,正试期10周.结果表明:0 IU/kg组蛋壳强度低于其他各组(P<0.01);400、500 IU/kg组蛋壳厚度厚于0、100 IU/kg组(P<0.01);300、40
试验旨在研究全株青贮构树对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器官指数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3周龄健康的海兰褐蛋鸡288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则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和5%的青贮构树饲料,预试期7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提高了初产蛋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蛋重和料蛋比(P<0.05);试验组提高了蛋鸡血清中的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和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的比值(P<0.05),1%青贮构树组降低了蛋鸡血
研究旨在通过回归法和绝食法测定小尾寒羊×杜泊羊杂交肉用羊(杜×寒肉羊)在生长期(20 kg)和育肥期(40 kg)时的维持净能需要量,比较测定方法间的异同.第1阶段选取24只体重(20±3)kg的杜×寒肉羊,第2阶段选取24只体重(40±5)kg杜×寒肉羊,公母各半,2个阶段分别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前3组为回归法测定维持能量需要量,分别按照自由采食量的100%、80%、60%进行限饲,第4组为维持需要组.试验羊限饲7 d后各组随机选取2只羊,称重后转入特制代谢笼中适应1 d后进行4 d消化代谢试验后转
为研究饲料油菜对发酵全混合日粮(FTMR)品质的影响,试验以高含水量的油菜作为全混合日粮中的水分调节因子,调制水分含量为40%、45%、50%、55%和60%的5种全混合日粮,将其装入发酵瓶压实密封制备FTMR,在发酵第3、7、15、23、30、45、60天取样测定pH,并在第60天进行感官评定、测定主要营养物质和发酵参数.结果表明:发酵60 d后,除40%水分组FTMR出现轻微发霉外,其他组均未出现发霉,50%、55%、60%水分组评分均达到优良等级;pH以7 d前下降速度最快,组间差异显著;试验结束时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全混合日粮(TMR)对贵州黑山羊生长母羊强度育肥效果及相关血清指标的影响.选取3~4月龄、平均体重为(24.70±0.70)kg的贵州黑山羊生长母羊21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3组分别饲喂颗粒TMR、TMR和发酵全混合日粮(FTMR).预试期为10 d,正试期75 d.结果表明:颗粒TMR组的干物质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总增重高于TMR组和FTMR组(P<0.01),FTMR组平均日增重、总增重高于TMR组(P<0.05);颗粒TMR组试验期间增重效益最高;各组间的粗
试验旨在通过Meta分析评估羊瘤胃菌群优势细菌组成和丰度.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搜集有关羊瘤胃细菌群落组成文献,提取文献中羊瘤胃优势菌(相对丰度)丰度数据,再利用方差倒数法Meta分析,得出各个门和属的相对丰度合并效应值与95%CI(置信区间).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羊瘤胃细菌群落组成中的优势菌种丰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拟杆菌门43.11%(95%CI:41.26%~44.95%)、厚壁菌门32.24%(95%CI:28.54%~35.39%)、变形菌门3.95%(95%CI:3.25%~4.64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级柠檬酸铜对断奶仔猪细菌性腹泻主要病原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作用.试验分别配制浓度为0.15 g/mL(铜含量26.5 mg/mL)、0.20 g/mL(铜含量35.3 mg/mL)和0.25 g/mL(铜含量44.1 mg/mL)的柠檬酸铜溶液作为试验组,同时配制不含柠檬酸铜的溶液作为对照组.试验采用药敏纸片法测定柠檬酸铜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圈直径;通过倍比稀释法测定柠檬酸铜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15、0.20、0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微囊丁酸钠对哈伯德肉种鸡死淘率、产蛋率、合格种蛋率、蛋重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45周龄的哈伯德肉种鸡5000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 mg/kg微囊丁酸钠(丁酸钠含量为30%).试验期为12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肉种鸡第9~12周累计死淘率降低(P<0.05),1~12周累计死淘率有降低趋势(P<0.10);试验组肉种鸡第5~8、9~12、1~12周产蛋率有提高趋势(P<0.10),试验期内产蛋率提高了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