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即文章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窗户,它交给学生一把打开课文大门的钥匙,引发学生的思考,丰富学生的想像力,是引导学生迈向课文殿堂的第一级阶梯。在文题的世界里,想像如花绽放着灿烂,如灯点缀着思维,如鸟张开了翅膀,尽情地翱翔,使语文课堂充满了情趣。可以说,文题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课堂的一个兴奋点。
那么,怎样从文题入手,进行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有效有益的语文教学呢?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的文题解读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一、人物感想,激活想像力
这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很多,有的人复杂,有的人单纯,有的人美丽,有的人丑陋,有的人自由地活着,有的人却被束缚着,有的人一帆风顺,有的人命运坎坷。人物的命运,与其所处的时代、所生活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物本身的性格也影响其自身的发展。如何由文题去想像那个人呢,先要激活想像力。
如课文《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文章的题目挺有趣,这时学生就想啊,是什么人呢?是被别人装在套子了还是自己走进套子里的,那又是为什么呢?这是个怎样的套子,怎么能把一个人容进去呢?谁创造了这样的套子呢?看了文章的题目,学生在短时间内就有了很多的疑问,思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有的说这套子是巨大的,用金属做成,专用来关那些犯了大错的人,让他们在套子里面反省;有的说有一个人觉得世界太喧闹了,但又找不到宁静的世外桃源,于是自己造了一个套子,想享受宁静的时候就钻进套子里;有的说……学了课文,他们才知道主人公是别里科夫,是沙皇政府统治时代的一个可恶、可憎、可悲又可怜的人,而套子有有形的和无形的,真正的套子是禁锢社会束缚人们思想的“套子”。哦,对“套子”一词原来可以这样理解啊,课文的内容跟他们的想像可以说是相距甚远,原来思想也可以成为“套子”,那么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套子呢,通过想像,学习课文,再想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进一层了,不再处于表面。想像力变得丰富了,能往深层方面想了,能跟那个时代那个社会联系了,就能走出课文,跟现实联系了。
二、景物遐想,展开想像力
景物是指可供观赏的景致和事物。各种风景、各种事物,在学生十几年的生活阅历中也见过不少,因此,展开想像力并不难。
如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文章题目很明显是讲秋天的,关于秋天学生的看法也是不同的,乐观一点的,说秋是收获的季节,觉得课文讲的是收获;悲观一点呢,就说秋来了,树叶纷纷落地,放眼看去一片萧瑟的情景,树叶在秋风中瑟瑟发抖,很快的其生命便走向了尽头,觉得课文讲的是秋的悲凉;还有的说是讲故都这个地方的秋天,是对秋天进行描写,树叶落地,果实成熟是这个季节特有的现象,没有什么特别悲伤或特别高兴的。关于“秋”,学生从山川、草木、河流、人等来谈,他们也注意到了“故都”一词,明白了“故”为“旧,已去的”意思,“都”能理解为“都城”之意,但具体是指哪个城市,这个城市还在不在,很多学生都不知道,也无从想起。当提示“故都”即现在的“北京”,也曾叫“北平”时,学生的想像又再度展开。有的说,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中国历史文化悠久的古都之一;有的说北京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长城、故宫、圆明园、颐和园等。有的说天安门是北京的象征。北京,很多学生都没去过,但关于北京的历史文化等却听说过不少,这方面的电视和书看过不少,因而他们可熟悉了,明白是讲北京的秋后他们都来劲了。有的说北京的香山红叶在秋天特别美丽,有的说秋天的长城魅力无限,有的说秋天漫步街头,映入眼帘的是具有秋韵的繁华,学生们各抒己见,关于秋,关于北京的秋便充溢着课堂。为什么不用“北京的秋”或是“北平的秋”作题目,是他们感到不解的,这秋跟他们想像中的是否一样,或是差距有多大,这也是他们想知道的,这时候他们就带着自己的想像和某些困惑来听课。通过学习明白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也懂得了“故都”一词在此文的意义,理解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深深眷恋,解答了在他们的想像中出现的困惑,延伸了他们的想像力,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更大的想像空间。
琦君的《泪珠与珍珠》这篇课文,文章题目主要是两个词:泪珠,珍珠。根据文章题目展开想像力,他们想像了泪珠的形状、珍珠的形状以及流泪的原因。而关于泪珠与珍珠的关系,有的认为它们的形状相似,有的认为它们看起来都晶莹剔透,有的认为珍珠很贵很美,得到并不容易,而人的眼泪却是常能看到的,觉得它们之间没什么联系,认为文章题目取得不好。那么文章的题目取得好还是不好?学生的想像发生了碰撞,激烈的辩论由此展开,这样的辩论为课文的展开作了很好的铺垫,调节了课堂的气氛,推动学生进一步展开想像力。
三、事情感悟,放飞想像力
事情,其义之一指的是人类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和所遇到的一切社会现象。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多事情,有人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有人却让悲剧重演;现实生活告诉我们,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事情有大有小,有悲有喜,有人活在充实快乐中,有人活在悲伤忧郁中,有人在忙忙碌碌中度过,有人在踏踏实实中走过。学会用眼睛看生活,用耳朵听生活,用脑子想生活,用自己的想像力阐释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章。
如鲁迅的《祝福》。看到“祝福”一词,大家想到了许多祝福的情景,如祝朋友生日快乐,祝新婚的人幸福美满、白头偕老,祝长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等。这些祝福的情景给人的感觉是热闹的、温馨的、幸福的,不管是祝福者还是被祝福者,这个时候心里都是非常温暖,给别人带来了快乐自己也得到了快乐。这时大家都处在热烈的交流和被祝福一词的温暖所笼罩中,认为祝福中的人是快乐的。那在祝福的时节里有没有不快乐的人呢?这么一问,大家先是一愣,很快就说道:“那些没有得到祝福的人、无家可归的人、穷困潦倒的人、孤独寂寞的人,这些人最渴望得到祝福却得不到,是可怜的人,也是在别人的祝福声中不快乐的人。”那鲁迅的《祝福》指的是什么祝福呢?是生日祝福、新婚祝福,还是升迁祝福、除夕祝福,或是其他的祝福呢?在这祝福里有什么人出现,有什么事情发生,跟我们现在讲的祝福是否相同?看了文章题目,想像了祝福的热闹情景,再带着想像中的问题进入课文,便能清晰而强烈地感受到被旧中国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的,在人们的祝福声中死去的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文章中讲的“祝福”与大家想像中的“祝福”反差极大,这反差震撼了大家的心灵,使大家明白了作者用“祝福”为题的反讽意味,明白了那个年代的劳动妇女的悲剧命运,从自己的想像力和课文内容的极大反差中获得了知识,感悟了人物的命运与时代特点,体会了作者的情感。
如刘征的《庄周买水》。庄周,即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周,他买水干什么?渴了,想喝水?可他不是一般的人物啊,想喝水说一声就有人排着队给他送来了,何必亲自去买呢?庄周,为什么买水?买水的具体情况怎么样?大家发挥想像之后有了自己的答案,也有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和不解之处,这种情况下去学新课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文题是有限的,通过对人物、景物、事情等文题进行解读后,学生的想像力越来越丰富了,而这样的收获是无限的。有限的文题,引发无限的想像力,为课文架起美丽的彩虹。
那么,怎样从文题入手,进行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有效有益的语文教学呢?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的文题解读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一、人物感想,激活想像力
这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很多,有的人复杂,有的人单纯,有的人美丽,有的人丑陋,有的人自由地活着,有的人却被束缚着,有的人一帆风顺,有的人命运坎坷。人物的命运,与其所处的时代、所生活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物本身的性格也影响其自身的发展。如何由文题去想像那个人呢,先要激活想像力。
如课文《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文章的题目挺有趣,这时学生就想啊,是什么人呢?是被别人装在套子了还是自己走进套子里的,那又是为什么呢?这是个怎样的套子,怎么能把一个人容进去呢?谁创造了这样的套子呢?看了文章的题目,学生在短时间内就有了很多的疑问,思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有的说这套子是巨大的,用金属做成,专用来关那些犯了大错的人,让他们在套子里面反省;有的说有一个人觉得世界太喧闹了,但又找不到宁静的世外桃源,于是自己造了一个套子,想享受宁静的时候就钻进套子里;有的说……学了课文,他们才知道主人公是别里科夫,是沙皇政府统治时代的一个可恶、可憎、可悲又可怜的人,而套子有有形的和无形的,真正的套子是禁锢社会束缚人们思想的“套子”。哦,对“套子”一词原来可以这样理解啊,课文的内容跟他们的想像可以说是相距甚远,原来思想也可以成为“套子”,那么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套子呢,通过想像,学习课文,再想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进一层了,不再处于表面。想像力变得丰富了,能往深层方面想了,能跟那个时代那个社会联系了,就能走出课文,跟现实联系了。
二、景物遐想,展开想像力
景物是指可供观赏的景致和事物。各种风景、各种事物,在学生十几年的生活阅历中也见过不少,因此,展开想像力并不难。
如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文章题目很明显是讲秋天的,关于秋天学生的看法也是不同的,乐观一点的,说秋是收获的季节,觉得课文讲的是收获;悲观一点呢,就说秋来了,树叶纷纷落地,放眼看去一片萧瑟的情景,树叶在秋风中瑟瑟发抖,很快的其生命便走向了尽头,觉得课文讲的是秋的悲凉;还有的说是讲故都这个地方的秋天,是对秋天进行描写,树叶落地,果实成熟是这个季节特有的现象,没有什么特别悲伤或特别高兴的。关于“秋”,学生从山川、草木、河流、人等来谈,他们也注意到了“故都”一词,明白了“故”为“旧,已去的”意思,“都”能理解为“都城”之意,但具体是指哪个城市,这个城市还在不在,很多学生都不知道,也无从想起。当提示“故都”即现在的“北京”,也曾叫“北平”时,学生的想像又再度展开。有的说,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中国历史文化悠久的古都之一;有的说北京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长城、故宫、圆明园、颐和园等。有的说天安门是北京的象征。北京,很多学生都没去过,但关于北京的历史文化等却听说过不少,这方面的电视和书看过不少,因而他们可熟悉了,明白是讲北京的秋后他们都来劲了。有的说北京的香山红叶在秋天特别美丽,有的说秋天的长城魅力无限,有的说秋天漫步街头,映入眼帘的是具有秋韵的繁华,学生们各抒己见,关于秋,关于北京的秋便充溢着课堂。为什么不用“北京的秋”或是“北平的秋”作题目,是他们感到不解的,这秋跟他们想像中的是否一样,或是差距有多大,这也是他们想知道的,这时候他们就带着自己的想像和某些困惑来听课。通过学习明白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也懂得了“故都”一词在此文的意义,理解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深深眷恋,解答了在他们的想像中出现的困惑,延伸了他们的想像力,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更大的想像空间。
琦君的《泪珠与珍珠》这篇课文,文章题目主要是两个词:泪珠,珍珠。根据文章题目展开想像力,他们想像了泪珠的形状、珍珠的形状以及流泪的原因。而关于泪珠与珍珠的关系,有的认为它们的形状相似,有的认为它们看起来都晶莹剔透,有的认为珍珠很贵很美,得到并不容易,而人的眼泪却是常能看到的,觉得它们之间没什么联系,认为文章题目取得不好。那么文章的题目取得好还是不好?学生的想像发生了碰撞,激烈的辩论由此展开,这样的辩论为课文的展开作了很好的铺垫,调节了课堂的气氛,推动学生进一步展开想像力。
三、事情感悟,放飞想像力
事情,其义之一指的是人类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和所遇到的一切社会现象。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多事情,有人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有人却让悲剧重演;现实生活告诉我们,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事情有大有小,有悲有喜,有人活在充实快乐中,有人活在悲伤忧郁中,有人在忙忙碌碌中度过,有人在踏踏实实中走过。学会用眼睛看生活,用耳朵听生活,用脑子想生活,用自己的想像力阐释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章。
如鲁迅的《祝福》。看到“祝福”一词,大家想到了许多祝福的情景,如祝朋友生日快乐,祝新婚的人幸福美满、白头偕老,祝长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等。这些祝福的情景给人的感觉是热闹的、温馨的、幸福的,不管是祝福者还是被祝福者,这个时候心里都是非常温暖,给别人带来了快乐自己也得到了快乐。这时大家都处在热烈的交流和被祝福一词的温暖所笼罩中,认为祝福中的人是快乐的。那在祝福的时节里有没有不快乐的人呢?这么一问,大家先是一愣,很快就说道:“那些没有得到祝福的人、无家可归的人、穷困潦倒的人、孤独寂寞的人,这些人最渴望得到祝福却得不到,是可怜的人,也是在别人的祝福声中不快乐的人。”那鲁迅的《祝福》指的是什么祝福呢?是生日祝福、新婚祝福,还是升迁祝福、除夕祝福,或是其他的祝福呢?在这祝福里有什么人出现,有什么事情发生,跟我们现在讲的祝福是否相同?看了文章题目,想像了祝福的热闹情景,再带着想像中的问题进入课文,便能清晰而强烈地感受到被旧中国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的,在人们的祝福声中死去的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文章中讲的“祝福”与大家想像中的“祝福”反差极大,这反差震撼了大家的心灵,使大家明白了作者用“祝福”为题的反讽意味,明白了那个年代的劳动妇女的悲剧命运,从自己的想像力和课文内容的极大反差中获得了知识,感悟了人物的命运与时代特点,体会了作者的情感。
如刘征的《庄周买水》。庄周,即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周,他买水干什么?渴了,想喝水?可他不是一般的人物啊,想喝水说一声就有人排着队给他送来了,何必亲自去买呢?庄周,为什么买水?买水的具体情况怎么样?大家发挥想像之后有了自己的答案,也有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和不解之处,这种情况下去学新课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文题是有限的,通过对人物、景物、事情等文题进行解读后,学生的想像力越来越丰富了,而这样的收获是无限的。有限的文题,引发无限的想像力,为课文架起美丽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