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

来源 :故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cest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亚萍是微信迷,微信群就有几十个,一刷就欲罢不能。
  这天一早,吕亚萍准备送女儿紫涵去幼儿园。检查女儿指甲时,她突然发现女儿手背上有几道深深的抓痕。她这才想起昨晚女儿带着哭腔说,让妈妈看看小手。当时她急着在微信群里抢红包,就随口支开了女儿:“乖,妈妈正忙着呢!”
  吕亚萍一边找碘酒棉签给女儿处理伤口,一边心疼地问:“宝贝,是不是幼儿园有小朋友欺负你了?”吕亚萍知道,幼儿园有不少调皮的孩子,手脚不知轻重,常常在玩耍中弄伤别人。平时这种事她是听朋友们讲得多,她往往能劝着说,孩子们毕竟年龄小、不懂事,不好太计较。没想到现在发生在女儿身上,她还真觉得心里有点堵。
  不过,女儿倒是没当回事,咧嘴笑了:“是涵涵,涵涵抓的。”
  吕亚萍心一沉:“是哪个涵涵?为什么不告诉老师?”
  女儿所在的小三班,除了女儿,还有三个叫涵涵的孩子,分别是仪涵、琳涵和梦涵。到底是哪个涵涵伤了女儿呢?
  见妈妈神情严肃,紫涵小嘴瘪了一下,不敢往下说了,吕亚萍见状更难受了。她想,这事也不好找老师问责,得罪老师对女儿没好处,那就找家长吧。
  吕亚萍思索了一番,带着女儿早早到了幼儿园门口,站在一边观察:要先确认“行凶”的小朋友,再找她的家长谈谈。
  不多会儿,仪涵妈开着宝马车送女儿来了,仪涵妈一身名牌,显得很有素养。两个小朋友一碰面,就亲亲抱抱的,凭这亲热劲儿,抓伤女儿的人,就不可能是仪涵。
  接着琳涵也来了,琳涵妈戴眼镜,斯斯文文,知识分子模样。琳涵同紫涵打过招呼后,也不忘向吕亚萍一鞠躬,说:“阿姨早上好!”这么懂礼貌、有修养的孩子,怎么可能伤人嘛!
  这么说,就是梦涵了。吕亚萍正想着,梦涵拉着妈妈的手步行过来了。一见幼儿园大门,梦涵就哭哭啼啼:“我不要去幼儿园,我要爷爷奶奶。”紫涵向她打招呼,她都吓得往妈妈身后躲。
  下午放学,吕亚萍去接女儿,见了女儿,她气得不轻,因为女儿手上赫然又多了两道红红的抓痕。
  “又是涵涵抓的?”見女儿点头,吕亚萍再也忍不了了,她在微信群里找到“涵涵妈”:“紫涵的手又被您家孩子抓破了,我得和您谈谈了,我在幼儿园对面的茶舍等您!”过了一会儿,吕亚萍在茶舍里余怒未消,就见姚老师走了进来,对她说道:“我就是‘涵涵妈’。”
  原来,自从有了家长微信群,有的家长会在群里极尽所能地展示自己,以图引起老师的注意,好让老师多关照自家孩子。这一来,很可能形成家长间的攀比。为制止这种现象,姚老师就借着班里叫涵涵的孩子多,在群里装成了“涵涵妈”。一旦群内出现不良苗头,老师不方便出面言说的,她就以“涵涵妈”的名义发表言论,有时能化解不少问题。
  “园方也注意到了这种现象,正制定群规呢。很快,我这个‘涵涵妈’就能退群啦,”姚老师笑着说,“对了,紫涵的手怎么了?”
  一旁的紫涵见状,“哇”地哭了:“昨天被蚊子咬的地方,我抓破了,妈妈看到了,就放下手机来陪我,所以今天我自己又抓了……”
  吕亚萍脑中“嗡”的一声:是自己沉迷微信,忽略了与孩子交流,逼得女儿不惜自己挠破手,来引起她的关爱。霎时,吕亚萍涨红了脸,心里很不是滋味……
  (编辑:丁娴瑶)
其他文献
清朝道光年间,山东寿张县城有个“老孙羊肉铺”,老板名叫孙大年,六十多了,大家都叫他孙老伯。孙老伯为人友善、买卖公道,很受街坊的尊敬。眼看着自己年纪大了,快干不动屠宰的活儿了,便把在乡下同样开羊肉铺的儿子叫到城里来。  孙老伯老来得子,这个儿子如今二十多岁,长得像头壮牛,脾气火爆,性子耿直,外号孙二楞。这天,乡下来信说族里有个老人病故了,孙老伯要回去奔丧,于是便把孙二楞叫到身边,交代了一些生意上的事
古时候,人们都听信伟人亚里士多德的结论,认为燕子是在池塘的冰下越冬的。这个结论被尊奉了两千多年。到了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里有一位鞋匠,他在屋檐下摆摊。每年春天,都会有几只燕子在檐下筑巢,秋天时燕子就飞走。  鞋匠觉得燕子喜欢温暖,在冰下过冬不太合理。于是,这年秋天,他写了一张字条:“燕子,你在何处越冬?”他把字条绑在一只燕子的腿上。  第二年春天,这只燕子飞回来了,鞋匠发现燕子的腿上绑着一张新字
阿明在地鐵里碰到同事,看他用手机刷卡出站挺方便,就问他是怎么操作的,是不是要下载软件。  同事故作神秘,不肯说,这下阿明更想知道了。同事说:“那好,请我喝瓶汽水我就告诉你。”  阿明赶紧买来汽水,同事拧开汽水瓶盖,说:“其实很简单,把公交卡藏在手机套里就行了。”  (夏河)
小张是个调皮捣蛋的学生,三天两头地逃学。这学期,教数学的杨老师成了小张的班主任,可杨老师上任的第一天,小张就逃学了,杨老师课后骑着单车去了小张家。一个小时后,杨老师又骑着单车孤零零地回来了。  同在班级授课的高老师见了,问道:“小张咋没和你一起回来?”“他不在家!”杨老师说,“家长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只说孩子爱咋的就咋的。”  高老师很生气,“什么态度啊?家长都这样,我们当老师的,瞎操什么心啊?别
◆ 我们去吃火锅,弟弟喜欢吃奶油馒头,就让服务员先上馒头。过了半天,服务员取来一样东西,朝我们连连道歉:“不好意思,馒头还在做,要等一会儿。我先送小朋友一个礼物吧!”弟弟一看就哭了,原来是一本口算练习簿!  ◆ 小宝有一道作业题:小明有220块棉花糖和134根棒棒糖。他吃了180块棉花糖和98根棒棒糖,请问他现在还剩下什么?小宝想了一会儿,果断地写下了“蛀牙”。  ◆ 小伙爱上一个性格豪放的姑娘,
在学校食堂买饭的时候,如果你前面排着几个人,那可能不是几个人,而是几个宿舍。  高中时喜欢上一个男生,就跟八个人说了“你千万不要跟他说啊”。这些人口风也真是紧,到现在也没有传到那个男生的耳朵里!  “不是说给我介绍个白富美的姑娘吗,怎么见面发现根本不是?”“没错啊,人家溜到美国想打工却被遣返,可以说是白赴美了。”  高速公路旁竖着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上写:“你与岳母的距离,只差一套房;沒有房,你只能
分家产  清代道光年间,有家叫“裕和丰”的酿酒作坊,前店后坊。酒坊后头又套个小院,是店主薛二爷的家宅。  薛二爷圆脸薄唇细目短髭,待人实诚,不光会酿酒,肚里还有墨水,闲时,还总好翻书弄墨。薛二爷中年鳏运,发妻没了后,只给他留下俩小子——老大薛福、老二薛祥。薛福模样脾气跟他爹一个样,温良好学,常帮衬着店里。薛祥瘦得赛麻秆,细皮黄面驼鼻小眼,打小就是个精明的主儿,长大后心思也没用到别处,都放在赌桌上了
纳西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它的地域分布相当广阔,大部分聚居在云南,其余则分布在四川、西藏等地,因此纳西族的民间故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这些故事中,浪漫的夸张、瑰丽的想象、拟人化和形象化的运用,都是十分突出的,它们是纳西族文学宝库中灿烂夺目的明珠。  从前有个长工,名叫阿一旦,他机智勇敢,能说会道,常常找机会捉弄尖酸刻薄的木老爷,替大伙儿出气。  有一回,阿一旦想了个计策,让木老爷把自己的恶婆娘木
上世纪60年代,渠阳镇有个叫刘新林的人。  这一年,刘新林眼看着家里装粮食的缸就要空了,心里就像是被油烹一般。要是没人伸出援助之手,一家人肯定会饿肚子的。他把生产队里条件好又跟自己关系不错的人捋了捋,挨个儿转了一圈,可最后愣是一粒粮食没借出来。  屋漏偏逢连夜雨,队里又开始摊派公差。别人派到的活儿都是白天去挖河护堤,晚上就能回家好好歇着,可刘新林被派了个赶牲口的活儿,白天要到河堤上忙活,晚上还要伺
詹姆斯是一家企业的高管,这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他在职场上的压力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变得越来越沉重。终于,他决定放弃高管职位,提早退休,享受人生。  詹姆斯买了一艘游艇,开始周游世界。谁知这天,他的游艇竟然触礁沉没了!詹姆斯在水里拼命挣扎,最后他来到一个小岛。岛上没有其他人,除了香蕉和椰子,什么也没有。  大约四个月后,一天,詹姆斯躺在沙滩上,忽然看到有一个漂亮的女人划着一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