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力”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9683318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书面语言文字的一种形式,其特点在于“言文分离、行文简练”,这是它相对于白话来讲最为突出的不同。选编进苏教版小学语文中的文言文以古诗词为主,这一方面是为了符合小学生现阶段以感性思维为主,理性思维为辅的特点,同时也为了以其“言简意赅而意蕴无穷”的特征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此,教师需要更好地发挥文言文的教学价值,培养学生的文言力。
  一、古代知识的了解——历史素养
  时代背景是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所必须要了解的资讯,它有助于学生在认知作者所处境况的过程中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于文言文来讲,由于它本身就代表着相较于现代而言的“古代”,是一个具有浓重历史印记的时代,因此,教师在培养与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时,就可以通过带领学生了解相关背景来熏陶学生的历史素养。以苏教版第八册中的《江南春》为例,古诗的第三句“南朝四百八十寺”。从字面意思上可以直观地知道其写的是寺庙楼宇的数量之多,而作者之所以将“四百八十”这一个数字突出来写,实际上是因为作者当时正处于晚唐时期,战乱不断,民不聊生,与之对应的是当朝的统治者却耗費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来兴建佛寺,这两者的强烈对比有助于突出强化晚唐时期的衰变颓势。只有当学生从字面意思来深入了解到其时代背景时,才能够对当时的历史有更好地判断,并基于这种历史判断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用途,从而达到“真正”阅读的目的,这就是历史素养之于文言力的价值作用。
  二、词汇风格的感知——语言素养
  词汇风格是文言文与现代文最大的不同,而对于文言文语言风格的感知就是学生语言素养的体现。每一位阅读者唯有拥有扎实良好的语言素养,才能够在阅读中正确地理解文本内容,这是最为基础的阅读素养。以苏教版第十二册中的《宿新市徐公店》,从词汇风格的角度来解析这首诗时,“一径深”中的“径”,单个字其实表达了“小路”这个词,“未成阴”中的“阴”,单个字其实表达了“树叶茂盛浓密”这个意思(刻画了某物的某种特征),将这两个字所在的两句诗句连起来阅读时,简单的14个字却向读者描绘了“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边,有一条伸向远方的小路。小路两旁的树叶所开出来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生的叶子才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茂盛浓郁的树阴”这一幅场景,由此可见文言文词汇风格中一个特点便是“寥寥几笔却画面丰满”“短短数字却意思丰富”,当学生具备对文言文词汇风格感知的语言素养时,他们才能够在简短的文言文中读出深刻的作者意图,由此才能构建培养其自身的文言力。
  三、笔墨传情的体悟——情感素养
  笔墨传情指的是作者通过特定的词汇或表达方式来向读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当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时,它可能就是某一个字、某一个词,学生唯有从简短的词汇中品读出饱满的意境才能体悟到作者的观点与思绪,因此,教师要通过点拨文言文中的“题眼”“文眼”来带领学生去体悟作者的感情。以苏教版第十册中的《游园不值》为例,古诗中“怜”“扣”都是重要的诗眼,前者意为“爱惜”,是一种由内而外进发的情感,后者意为“敲”,是一种迫切想要进入屋内的动作,它所要表现的一种情感变化就是由“兴致勃勃”到“扫兴失望”,接着诗人无意间抬头却又发现了另一番美景,此时的红杏虽然只有“一支”,但也足以将作者的情感从“扫兴失望”拉动为“惊喜感叹”,这一连番的情感变化无一不是通过诗句中的“诗眼”来实现的,而要品读出来,则离不开学生的情感素养。
  四、人文精神的解析——价值素养
  人文精神指的是作者在文言文中所折射出来的一种时代的审视、趋向、品位、特征,它通常是学生价值素养的体现。比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中以《江南春》为代表的一些古诗,虽然表达的是诗人对于时代的不满或者惋惜,但这种不满或惋惜的情绪更多是因为“爱之深,责之切”,其隐含的是诗人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由此才会因为看到管理者的庸碌无为而感到痛惜,这种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正是那个时代的一种人文精神。当然,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中,所选编的文言文除了体现出爱国的人文精神外,还有其他诸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对个人美好未来的憧憬与追求等,它们所表现的都是一种积极的、充满力量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在被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就会转变为沁入学生内心的一种价值追求与价值判断,这就是学生在阅读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素养。
  编辑 姚思雅
其他文献
学校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学校全体成员的重要精神力量。山阳城区二中文化建设历经不断探索实践,已成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和丰富内涵发展的灵魂工程。2014年,我们确立了代表城区二中之魂的“润璞”文化,提出了“书香润璞,琢玉成华”的校训。  一、环境建设——突出育人功能  “环境文化”是学校最直观、最基础的显性文化。学校努力发掘和利用既有的环境资源,在做好净化、硬化、绿化、美化的基础上,注重细节打造与品位提升。
期刊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突破点在课堂教学改革。我校语文学科研发组进行了语文课堂教学深入改革,研发了“资源整合,单元推进,拓展阅读”的“2314”课堂教学模式。“2314”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发展需要为出发点,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注入动力。从而激发学习活力,达到学习高效的目标。  一、“2”代表两个课前预习。也是课堂翻转的体现。它由“批注式”预习(教师确定适合学生的预习步骤,学生抄写后粘
期刊
小学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很多小学生感觉“作文难”“写作文发愁”“不爱写作文”。一些教师面对这种情况,为使学生能写出像样的作文,在短时间内出成绩,就把现成的作文拿来,让小学生模仿,或者干脆背下来。殊不知采取这种教法,小学生学会写的,只不过是这几篇现成的作文而已,一旦让他们写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他们顿时会感到无从下笔,只会生搬硬套。  怎样解决小学生写作文难的问题呢?作文练习要
期刊
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当下无论哪一种版本的音乐教材,都是以此为出发点,围绕人文主义、体现人文精神,以人为本,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故笔者认为:只有不断充电,在音乐艺术素质、修养、知识、技能等方面不断提高,才能在新课程改革中做到从容不迫、游刃有余。虽然现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不提倡注重技能,重视参与过程,但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还是有必要的。例如
期刊
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彼此的约定。通过对规则的实践,使儿童习惯于克制自己的欲望,約束自己的行为,逐步养成从“他律”到“自律”的规则意识。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途径之一便是立足课堂,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规则的重要性,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各种规则既制约着我们的行为,又保障着我们的权益。本文以《心中有规则》单元为例,谈谈具
期刊
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四年多以来,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学生对图形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学习感到困惑。如何让学生学习并掌握图形与几何的知识呢?通过平时的教学经验以及和其他优秀老师的交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上课前,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根据教材内容和编写意图,设计教学方案。教师在课前应做相应的教具(结合生活实例),同时要求每个学生也要做,不要求一样,只要求做规范,另
期刊
“密切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是指课堂上教师的注意焦点不仅仅是教案,而重点是学生的学习情况,接受能力的强弱,学生普遍的学习状况。教师应该从关注教学内容中走出来,密切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获取新知的能力,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引路。  一、课堂导入,关注学生注意力的状态  如果教师能在上课的开始,就紧紧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那么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半。
期刊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是数学基础之基础,是数学大厦的基石。因此,概念教学备受一线教师的关注。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运用多元联系表示法,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建立数学概念模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现状  数学概念是反映一类事物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是排除一类对象的具体物质内容以后的抽象,具有普遍的意义。  新课改以来,
期刊
创新教育是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具体讲,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为主要内容,选择创新性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教育是一个庞大体系,需要全方位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逐步推进。据此,笔者就小学阶段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和对策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小学阶段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
期刊
质疑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的求知状态。有疑问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思维处于积极、主动、愉快地获得知识的状态。教学中不但要培养学生会质疑,敢于质疑,而且要培养学生善于质疑,习惯于质疑,把质疑当作学习的一项基本功。生物学习就是一个不断质疑的过程。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一、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有问题可问  1.借助模型、图片、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