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大众性”问题探讨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ybao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是大众性。大众性是大众化进程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征。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必须坚持和体现大众性,切实从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增强人民大众的主体意识,努力转换成大众性的内容和形式。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实践过程。这一实践过程涵盖两个方面: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大众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用大众在实践中的正确反映和认识的客观规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性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运用大众通俗易懂的语言、人民大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让人民大众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及其创新成果,成为人民大众实践的精神动力和理论武器。大众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问题。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
  马克思主义是在工人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源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因此,中国共产党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来自于人民群众的要求,是反映和体现马克思主义本质规定的科学命题。
  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大众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以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最高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是在不断追求全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形成和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以解决大众实际问题为最高目标。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开始,就公开声明这一理论是为被剥削、被压迫的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谋利益的理论,这一理论的最高原则就是消灭私有制。马克思主义是反映着、体现着、维护着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解决大众实际问题为最高目标,以实现无产阶级和最广大劳动人民的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以武装大众为根本任务。用科学理论武装群众、掌握群众,为人民群众所接受,转化为巨大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正确的理论,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能够让人民群众信服,只有使人民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精神实质,并自觉地运用正确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从而改造自然、改造世界,才能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马克主思主义只有与人民大众的实践相结合,只有在人民大众的实践中才能发挥巨大力量。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适应大众需求提出的科学命题。马克思主义是朴实的理论,是人民群众所需要、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理论。人民大众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获得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实践,引导人们科学地认识社会历史现象,分析和研究社会的基本矛盾和运动规律,为人民群众的实践提供可靠的理论根据和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发挥了巨大威力,不仅在于这一理论本身的科学性,而且在于这一理论适应了中国社会的实际需要,与中国人民所开展的争取解放的斗争发生了直接的联系,并被中国人民正确地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表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起点要从适应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开始,明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路径和发展方向是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接受,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奠定物质基础和深厚根源。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人民的革命、改革和建设实践中得到了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随着中国的发展,人民大众实践的现实需要,必将产生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指引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回顾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它是在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历史进程中,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不断凝练升华的过程中,在人民群众对理论的日益渴求和不断追求中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过程充分说明了理论来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检验于群众,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价值取向的大众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就是指导人民群众的实践,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为出发点。马克思主义是在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创立的理论体系,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了正确的道路。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民群众实践行动的指南。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为出发点,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生活化,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所运用。要始终在各项工作、各个环节上都细心研究大众的意愿,关心大众疾苦,体察大众情绪,回应大众关切,解答大众困惑,不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亲和力、感召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为突破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强调,人民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无论是改造自然还是改造社会,主体都是人民群众。这是马克思主义者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重要区别。空想社会主义者把自己看成解放群众的“天才”、“智者”、“救世主”,认为只要他们设计出一个使群众获得解放的路线,社会主义就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则相反,总是到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群众的创造凝练为科学的理论,并对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给予积极的指导。没有群众的智慧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为落脚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人民群众利益和愿望的诉求与反映。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把落脚点放到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增强实现自身解放的信念和勇气;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性,始终把解决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利益问题放在首位,牢固树立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确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做到心里装着人民群众,凡事想着群众;让马克思主义扎根于群众的土壤之中,了解群众所思所求,化解群众所疑所惑,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党的各级组织特别是党的理论工作者要把自己放到人民群众当中,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开展工作,切实把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结合到一起,“增强大众共识,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感召人,用改革发展的成就激励人,凝聚起推进改革建设、共创美好生活的强大力量。”①检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标准就在于是否回答了大众的问题,是否获得了大众的满意。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转换的大众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转换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形式,生动地表达科学理论的精髓和实质,对马克思主义作出富有说服力和新鲜见解的充实和发展,使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为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所接受。
  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于实践之中,同时只有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才能得到检验,才能不断升华。马克思指出:“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绝对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现实生活的任务,而哲学未能解决这个任务,正是因为哲学把这仅仅看作理论的任务。”②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国际无产阶解放运动的实践中,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批判地继承人类思想史上的优秀成果,在总结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理论体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不仅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重要的科学理论,而且其内容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历史、自然、人自身及其相互关系,内容极其深刻而丰富,这都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过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来自于人民群众的认可。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来说,理论的巨大威力在于一旦群众掌握了理论就能转换成巨大的物质力量,成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是以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作为接受对象,并立足于指导工人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这是马克思主义巨大生命力和号召力的集中表现,也是马克思主义与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截然不同之处。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理论只有在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去把握,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真正具有强大生命力,要真正掌握群众,为群众所接受,这就要走大众化的道路。在大众化进程中,就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被人民群众所理解、掌握并内化为解决现实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思想武器,使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科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转换要适应大众的需要。就形式而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用群众的话语表述、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达马克思主义,真正转变为广大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这就需要把马克思主义严谨科学的理论体系转换成人民群众常说常用的话语体系,适应大众的需要,并被大众所掌握。关于中国民主革命中武装斗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可以讲许多理论,但毛泽东却只用一句话来表达:“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八个字,简洁明了,人民大众听得懂,记得住。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关于这个问题,邓小平只讲了一句话:“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六个字,也是人人能听懂,深入人心。这些基本理论观点很快为广大干部和群众所掌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在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上使之大众性,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让广大群众能够理解和掌握,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的大众性
  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无论是推进主体还是接受主体,都从人民群众中来,只有转变其被动接受教育的观念,增强其主体意识,才能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成果被多数人所理解和接受。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主体是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民大众的理论,因此一定要走群众路线。人民群众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力量的党政干部、理论工作者、宣传工作者等,都来自于人民群众,都是人民群众中的一份子,都需要在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推进和实现。大众化就根据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教育传播活动,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推进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实践的理论指导,让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自己是马克思主义的推进者,不断增强和提高人民群众推进理论的信心和力量。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的利益需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人民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程度必然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制约。这就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满足人民大众的利益需求为起点,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大众主动和愿意接受的理论。一些通俗的理论读物,之所以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巨大反响,获得广泛宣传和好评,就在于它抓住了广大群众在一个时期关心关注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不回避客观现实,对现实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理性分析和科学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和解决方案,帮助群众客观认识形势,解答各种疑惑,指出发展思路。因此,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从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入手,为人民群众释疑解惑,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赢得群众的欢迎。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主体与接受主体的双向互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推进主体与接受主体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主体是指我们党思想理论教育的组织部门以及理论教育工作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主体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者、接受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一种思想教育和理论传播的实践过程,推进主体和接受主体从来不是截然对立的,始终是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关系。推进主体和接受主体要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互相讨论、互相教育、共同领悟、共同提高,实现双方思想认识的升华。毛泽东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③一方面,作为马克思主义推进主体,要真正到群众中去,主动听取人民大众的意见和建议,引导人民大众主动接受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主体,不仅是被改造的对象,而且是与推进主体一样有思想有要求的另一个平等主体,应该在意识深处对接受主体与推进主体的平等存在给予高度的认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路径。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大众性主要体现在价值取向的大众性、内容转换的大众性、推进主体的大众性等方面。这三个方面并非各自独立,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促进。为此,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以大众性特征为出发点,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人民群众实践;把马克思主义及其理论创新成果转换成人民大众的语言,让群众明白、理解;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增强人民大众的主体意识,提高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自信。这样,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得以检验、丰富和发展,才能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作者分别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李长春:“加强生活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民日报,2012年6月30日。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8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99页。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的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尚不能充分满足宣传中华文化,增强文化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文章通过比较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开放的经验,提出中国
【摘要】官场腐败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腐败文化的存在极大地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要斩断腐败文化的根基,就必须培育廉政文化氛围,推动全社会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从而为公务人员开展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应积极构建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互动平台。    【关键词】腐败文化 廉政文化 建设    腐败文化的历史渊源    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也有五千年社会文化史。中国
"顶层设计"实际上是指"从高处着眼的自上而下的层层设计"。顶层设计具有应用性、操作性的突出特点,强调执行力,在执行中注重细节,实施精细化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注重各环节之
【摘要】信仰建设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就注重信仰建设。改革开放后,党的信仰建设遇到了新的挑战,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和思想领域多元化的影响,导致了社会信仰缺失现象的发生。我们应抓住机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党的信仰建设,从而提升党的信仰力。    【关键词】信仰 传统 原因 对策    人的信仰,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价值的最高信念,在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中始终占据着不可
【摘要】网络媒体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广大网民的积极参与,关心网民、关注民生自然就成为网络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民生价值取向,网络媒体必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和谐社会理念,创新思维,加强网络诚信建设,平衡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丰富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并切实维护其利益。  【关键词】网络媒体 价值取向 关注民生 社会责任    网络媒体兴起于20世纪末,但以其固有的多媒
【摘要】五四运动前后,男女平等和妇女解放是知识分子倡导的家庭和与社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当时妇女解放思想的倡导者和实践者,王光祈尚没有引起研究者足够的重视,值得作一番总结和评价。  【关键词】王光祈男女平等妇女解放思想与实践    陈东原曾说:“中国妇女能有独立人格的生活,其成就归功于《新青年》的介绍,五四运动提供了这项成就的钥匙。”①他的意思是说,将妇女从传统的社会束缚中解放出来,既是五四运
在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热潮中,一批学者坚持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在现代仍有价值,他们会通中西、融贯古今,创立了新儒家这一重要的学术流派.新儒家内部学人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面对新经济形态下居民与农民复杂的身份变化,城乡二元的生育政策越来越陷入困窘,计划生育工作越发步履艰难、陷入被动。现行的生育政策给群众家庭和基层计划生育干部的工作都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低生育水平等问题,从学术领域走向社会,引发世人关注;有关我国生育政策调整的讨论也发自多方,呼声很高。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讨论和争论中鲜见来自基层第一线计生干部的声音。然而,无论怎样判断人口
马克思自由思想是突破前人自由思想的片面性而产生的,具有与其相应的经济背景、政治背景,“只有实践才能实现自由”是马克思自由思想的核心内容.马克思自由思想,为我们批判西
后改革时代,中国改革环境的复杂性以及面对矛盾与问题的难度与过去有很大不同,涉及上层建筑以及全国性的整体改革,会触碰一系列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必须以科学的顶层设计为前提,才能减少改革的盲目性,避免改革的碎片化,降低深化改革的风险与成本。  改革初期我国在没有现成经验与成熟理论依据的情况下,在容易改革的领域、基层可以探索的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改革成就。在后改革时代,中国改革环境的复杂性以及面对矛盾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