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把深夏每一个日子过得像往常所有日子的瞿老相,冷不丁,与一个和往去任何日子都不相同的日子,劈面相撞。
要说,这个日子跟以往的任何日子没有多大不同:半夜起风,风从谷地里旋进作为堂屋的中洞,在洞壁上弄出些催梦的响声;独一的鸡扇着健壮的翅膀,“喔喔喔”长鸣,把瞿老相叫醒,告诉瞿老相天快亮了;公鸡唱过,年年岁岁歇息在洞屋顶岩壁紫柚树枝桠间的几窝黑背鸟儿,唧唧吱吱,开始每天的黎明碎话。微弱的晨光通过中洞折射融进瞿老相住的南洞,瞿老相起床,揉揉眼睛走出内室,又走出堂屋,站在洞前那块不规则的石板上看,天蓝,岩冷。跑马河白浪掀天,撞击着东崖脚,倏然一个转向,哗啦啦南去。洗过脸,喝上了罐罐茶的时候,太阳也照例出来。虽然见到圆圆的日影还需要老长的时间,但橘红的阳光,已经水一样泼到了西崖顶,并一寸寸慢悠悠向下移动。太阳快照到洞屋顶壁的时候,喝够了早茶的瞿老相离开屋子,下苞米地,采回六个青嫩饱浆的苞米棒子,撕掉壳,抹去须,装进吊锅,提着,到洞屋北侧崖脚接些许山泉水,回洞,挂在火上煮起……六个煮苞米外加半瓷碗腌萝卜,就是他这个洞府人家的早饭了,最近他和老伴早饭晚饭都是这样料理。
一切一切如常。
事情突变于吃早饭时。太阳终于把它那慢悠悠的脚步踏到瞿老相家洞屋前的石板上,到河边地里割猪料的老伴秀珍,背着满满一竹篓青枝绿叶回来了。瞿老相见老伴回来,赶紧从火上提下吊锅,使竹筷一个个朝盆里捞苞米棒子。捞到最后一个时,一道人影斜斜地戳进洞。待看清随着影子进洞屋的,不是老伴,而是一个高高的陌生中年男子。这人一进洞屋,一双眼睛倏地迸出两束且惊且喜的光,像两柄剑,直拉拉戳到了盆里的锅里的瞿老相手里的苞米棒子上,好像这人自从变成人,就从来没有见到过苞米,从来没有见到过苞米棒子。接着,几步跃过来,蹲下,也不怕烫,一手抓住一个苞米棒子。右手抓的那个,直接送到了嘴边,张嘴就啃。
突然有陌生人进家来,本就让和老伴常年孤居崖谷偏地的瞿老相大觉意外。来人不待请,扑拢来抓起苞米棒子就啃,那饿死鬼托生的样子,更让瞿老相嘴巴张成了葫芦瓢。瞧眼前这个人,崭新的皮凉鞋,白得耀眼的衬衣,线缝直溜溜的青布裤子,皮带上挂个鼓涨涨的皮甲,人模人样的,有身有份的,怎么就……这人三下五除二,啃完了右手里的苞米棒子,才朝一脸愕然的瞿老相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昨天上午在东河县鸡街子吃了碗米线,到现在,啥東西也没吃,我实在是饿极了。……大哥,我不白吃你的,我给钱的,我给钱的。”他放下左手握的苞米棒子,拉开皮甲,抿出一张红红的百元大钞,塞到瞿老相手里,“这六个苞米棒子,我全买了。我爱人和孩子,还饿在车子里呢!”说完,掠起衬衣一个角,将盆里的苞米棒子一个个抓了放进去,转身就走,丢下呆若木鸡的瞿老相和手里红闪闪的百元大钞。
那人离开小一会儿,瞿老相脸上的肌肉才开始活动,眼珠子开始重新咕噜。他望着手里的钞票,先是怀疑看花了眼,抬起袖管揉揉再看,手里捏着的,确实是一张红闪闪的微笑着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百元钞票。“哎——”他不管来人已经离开了,连脚步声都听不见了,但还是叫了起来,“这个兄弟,你怎么能……能这样?”
他已经在脑子里快速地算过账,六个苞米棒子,在苞米棵子上养干,打死也就能剥下二斤苞米。按照苞米一块一二一斤的市价,二斤苞米撑死也就值二块五毛钱,他怎么能收人家的一百块?再说,过路人肚子饿了,到门上来找食,自己送几个苞米棒子,才是山里人的本分。
他追了出去。那人飞快,夹跑带走,已经在洞屋北边的石坡上攀出去了两三百米。“哎,你等等!你等等……”他用喊山的喉嗓喊那人。那人闻声,回了一下头,也大声说:“大哥,你别追。这几个苞米棒子,卖给我了……卖给我了。”嘴里大声喊着,没有停下脚步的意思。瞿老相急出了一身的热汗,舌头也开始有些大,再喊,结结巴巴词不达意:“我是说……你怎能……哎,你等等!你等等!”他撩起脚,飞快向坡上追去。那人见瞿老相追他,跑得更快了,那样子,生怕瞿老相追上他,硬生生夺回他兜着的几个苞米棒子。一个没命地跑,一个没命地追。瞿老相追到半坡的时候,那人已经接近坡顶。瞿老相追到坡顶,那人已经过了石坡那边的箐谷,在岩弯弯里一隐一现。
一里外,是修成半年的水泥汽车路。
瞿老相不敢追了。挂岩路窄险,他越追,那人就跑得越快。跑得越快,脚下就越凶险。他无奈地站在坡顶干沙上,把目光投向横跨崖谷的大桥和桥两边岩坡上钻山进洞的汽车路。这一看,猛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他回身,踢石飞沙跑下石坡,跑到洞屋前,大喊:“娃他妈!娃他妈!”
老伴从洞屋里出来,问:“你一早上窝在家里,就光顾喝茶,也没弄个早饭?”
瞿老相说:“弄了,谁晓得……嗨,还弄什么早饭。快,把灶上那两口大铁锅洗出来,各灌上半锅水,再把灶里的火烧上。别惜柴,烧得越大越好,让水快飞涨起来,我去采苞米棒子!”
老伴:“煮两大锅,喂牛啊?别说咱家没牛,就是有牛,牛也吃不完!”
瞿老相:“咱家要发财了,要发那条汽车路的财了。你别抱蛋母鸡似的愣怔,照我说的做,快快,洗锅,灌水,烧火。”边说边奔向南墙角,拉一只大竹篓背在身上,向下面的苞米地去。跑出十几步,又回头招呼了一声,“老奶,照我说的做啊,千万别耽搁了,我把苞米棒子背回来的时候,你锅里的水要涨了啊!”
2
昨晚小半夜时汽车路那方向发出的巨大声响,瞿老相是听见了的。轰隆声把他从睡梦中磕醒。起先他以为是天空起炸雷,心抖了一下:这样炸耳的雷声,跟着来的将是如何猛的雨。地间那浆汁白白的苞米,免不了要遭些损害了,尤其是靠近河边的那一二垄,闹不好会被山洪一洗而光。他赶紧披衣起床,走出洞屋,却见满天星星,连一丝云彩也没有,才反应过来:是崩岩了。他立即就想到了一里多外的汽车路。也只有汽车路边悬着的崖头,才会发生崩塌。跑马河左右的两段汽车路,是国家用了几座山的炸药,才在峡谷两边的悬崖峭壁上硬生生开凿出来的,跑起汽车后,大小车子穿岩过洞,甚是危险。一条汽车路,算是把跑马河两岸原本密实的山崖,拦腰拉出深深一个刀口。有了这样深的刀口,岩壁流血掉肉是很自然的事情,尤其是在这多雨的深夏。但他也没深想,披着衣回洞屋重新睡去了。在他想来,汽车路虽然就修在他的眼眉上,却是为来来去去的谷外人修的。他儿子还没看过这条路一眼。他和老伴,一年走这条汽车路也不上五回。汽车路跟他这个岩窝窝野洞人家没多大关系。汽车路上发生的事,更与他家没有什么关系。他怎么也没有料想到,恰恰就是汽车路边的那一声轰隆,让他发了一回意外财,让他家地里的六个苞米棒子卖到了一百块钱,还生怕他不卖……那是苞米么,每一粒,差不多都成了真金白银! 瞿老相家所在的岩窝窝,典型的一村一家,一家一村。这种独家成村的景观,即便是在偏远山区,其实也不多见。方圆三五十里,除却岩窝窝,再找不到其他这样的村了。
岩窝窝,顾名思义,就是大石岩中间的一个窝窝儿。拥抱岩窝窝的大石山,东西三十里,南北八十里,整座大山浑然天成的一个巨大石头,只生苍苔,不见草木。穿巨石中部南北纵过的跑马河岩谷,像是远古时候神仙挥刀,不偏不倚,在石梁中间咔咔儿一拉而成的一道大地裂缝,把个大石头拉成了东石梁子和西石梁子。岩窝窝北边四五十里跑马河,东西两面绝壁夹峙,整段岩谷宽不过二三丈,满打满,也就够不晓得发源于何处的跑马河水淌过,河两岸连个野猪做窝的地方都没有。岩窝窝南面亦然。跑马河水离开岩窝窝后,在逼窄阴森的岩谷间冲撞着两面绝壁突奔三十多里,地势才见宽阔。南北七八十里的岩谷,也就岩窝窝这里宽敞一些。这一定是神仙将刀子划拉到这里,刀子停顿,重新拉刀向下时,不经意地旋转了一下刀儿,于是留下这一个圆圆的地窝子。整个岩窝窝方圆不过四百米,日夜咆哮的河水在窝窝里转了个弯,在河西岸留下一片相对平坦的土石坡地。一百多年前,瞿老相阿爷的老祖,为逃兵灾,带着老婆和七岁的儿子也就是瞿老相的阿爷四处浪迹,无意间经过岩窝窝,见这里有可供栖居的几个岩洞,有一片可供垦植的草坡,还有一年四季流淌的河水,就停住流浪的脚步,把岩洞打理成住房,把草坡开垦成庄稼地。瞿家漂浮的家族根须,终于在这岩窝窝里扎了下来。瞿家年年月月,耕种开垦出来的这片土地,靠岩窝窝南峡口通往佛指山下人村和北峡口通往东四坝的两条细道,跟外界联系。
然而,这片耕地也不过四五亩。四五亩耕地上长出的苞米小麦洋芋菜蔬,是满足不了瞿家向下不断繁衍的。从瞿老相阿爷的那一代起,都只留长子在岩窝窝延续瞿家血脉。其他的姑娘儿子,一律出嫁或者当上门女婿。瞿老相的二爷爷,到了河东三十里的猫猫地上门;瞿老相的二叔早夭,三叔被落雁街一个姓段的人家招了去。瞿老相的两个弟弟,二弟去了河东地坪子村马家,三弟去了西背佛指山下凉水箐晏家。岩窝窝东南西北隔村甚远,最挨近岩窝窝的一个村子,都有十几里路。这样,瞿家没有经历土地改革,没有經历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没有经历联产承包。瞿家始终孤草一枝顶清露,顽强扎根在这个岩窝窝里,没得到更多的阳光雨露,也免去了不少的风吹雨打,月月年年翻着旧篇过日子。虽然,瞿老相那长大了的儿子,渐渐地对岩窝窝不满意了,说活在岩窝窝,就是活在原始社会的原始洞穴里,只少了茹毛饮血。还说他这辈子,是一定要走出去的,到外面的天地里生活。儿子孙子也要在外面的天地里生活。瞿老相对儿子的话不以为然。在瞿老相看来,儿子也无非是嘴上说说罢了。外面城镇是多,外面村子是多,可没有他瞿家的一个瓦片儿,没有他瞿家的一寸土地,走出去了咋个生活?除非也去当上门女婿,为别人家传宗接代。可那样,他瞿家不就在儿子这一代上断脉了?那是万万不可能的!儿子嘴上再怎么不满意,也必须在岩窝窝生活下去。不仅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孙子重孙,一代代,也要在岩窝窝生活下去的。岩窝窝怎么了?五六代啦,岩窝窝没有让瞿家过上大富的日子,但也没有让瞿家挨过饥饿……
儿子说,哪怕是去城里捡破烂卖,哪怕是去外村租别人家的土地耪,也比在这岩窝窝里挣扎着强。
瞿老相说,那不又跟前辈老祖一样,过流浪日子么?过那样的日子,家还叫个家么?把一个好端端的家丢了,去过流浪日子,对得起一镐子一镐子开垦出这片耕地的先辈么?
儿子撇撇嘴。
四年前,儿子不听阻拦,打起行李,到外面去了,说是去打工。打工,让瞿老相新鲜又刺耳的一个词儿。儿子“打工”一去,整整四年没回家一趟,只是用他二叔家的地址,给他老俩寄了几回信,寄了几回零花钱。前年,信中写上长长一串洋码子数字,说他买了手机,这串数字,就是他的手机号,有事,上乡街上的电话亭,给他挂电话。从此,再不给他们写信。瞿老相不相信靠这串数字,能和儿子通上信。老等不来儿子的信,才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揣上这串洋码子数儿上街。让瞿老相和老伴欣喜不已的是,在别人的指点和帮忙下,从没有摸过电话的瞿老相和老伴,还真在乡街子电话亭里接通了儿子,靠一根细细的长长的线,跟远在千里万里外的儿子“通上了信”。瞿老相在电话里恳求儿子回来,一家人守着岩窝窝的土地团团圆圆过日子。说一家子团团圆圆,比什么都强。儿子说回来干什么?回来过白天看岩石,晚上数星星,然后青菜面面填肚子的原始生活?瞿老相说,现在不同了,国家已经在岩窝窝上边一里多的地方打隧道架大桥,西林坝连接东四坝的大公路,不再绕者摩大山那边,直接从岩窝窝过,路一修通,岩窝窝每天可以听见汽车跑啦!儿子说,别说通了汽车路,就是通了火车路,岩窝窝还是岩窝窝,岩窝窝还是一个原始的地头,他是不会回来守那几垄苞米地的,他就在外面打工挣钱,他要打出挣出一个不同上代人的新鲜日子。
喊不回儿子,瞿老相也没再强喊。细细想,儿子有儿子的道理。如今不比以前啦,如今娶个媳妇要花几万块钱,可自己和老伴在土里苦挣几十年,也没有给儿子存下五千块。没有钱,就没办法给儿子娶上媳妇。儿子娶不上媳妇,就算回来了,屁股也坐不稳。只有挣到大钱,给儿子娶上媳妇,儿子才有可能把心拴住,瞿家也才能在岩窝窝一代代往下繁衍。可在岩窝窝,靠一年两季收的苞米小麦,要挣几万块钱,那是说梦话啦!但他又怕儿子在外面三混两不混,混成了别人家的上门女婿。这年头,独儿子因为娶不到媳妇,丢下父母去当上门女婿的,还少么?他变得闷闷怏怏,刨地的时候,刨出一个石头,就巴不得刨出的是一个金元宝。
他也知道自己是痴人说梦。
不曾想今天,他六个苞米棒子,坐家就卖到手整整一百块钱!他和老伴还有一大片成熟的苞米哪,如若今天将这大片地里的苞米棒子一个个卖出去,他就有了几万块的钞票!几万块啊!这样一笔天大地大的钱在手,他肯定能把儿子从那千里万里的地头唤回来了!想着想着,他咧开老嘴笑了。哈哈,汽车路崩一回山岩,居然给他老瞿家带来这样一份希望…… 3
老伴把灶上的两半锅水烧得半开的时候,瞿老相背着满满一竹篓苞米棒子回了屋,一只手里还提着四五个。老伴问:“煮这多苞米棒子,你疯了呀?”瞿老相乐呵呵地说:“不是我疯了,是崖头那条汽车路疯了。你晓得么,桥那头弯子处,朝汽车路上垮了半座山,路上的车和人全堵住了,一溜几百架客车货车,瘫在那里,十几个钟头,往前不行,往后也不行。车里的人,一个个饿的喘,咱家地里的苞米棒子,变成真金白银了。……老奶你别多话,快撕苞米皮煮上,一会儿就会有人上门来买,到时候,叫你收钱收得手抖。”
果然不出瞿老相所料,当他把第二篓苞米棒子背回家,锅里的苞米棒子熟了的时候,石坡上有人三三五五朝家走来。最开头的两个,一男一女,已经到了坡脚。坡顶上,还不断有男男女女冒出脑袋瓜来。那两男女奔拢洞屋门口,男的大声问:“还有煮熟的苞米棒子不?我们买几个。……对啦,我们给高价,五块……不,十块一个。”
瞿老相大声应:“有啦!有啦!就出锅,烫呼呼的,又鲜又甜又嫩,好吃!”低声吩咐老伴,“记住了,就十块一个,少了不卖。”
老伴嘟嘟哝哝地说:“十块一个苞米棒子,这些人,没吃过苞米棒子,想吃苞米棒子想疯了?”
瞿老相低声说:“不是想疯了,是快饿疯了。你呢,也要瘋了……晚上数钱,让你数得疯疯癫癫。”说话时,那两人已经进了堂屋,来到灶前。男的迫不及待抓起瞿老相捞起的一个苞米棒子,边啃边摸出一张票子,也是红色的毛主席像大票,递给瞿老相:“我们要十个。”
女的抓起一个苞米棒子的同时,递给瞿老相两个塑料食品袋:“麻烦你帮我们装好。”
瞿老相麻利地将八个苞米棒子装进食品袋,递给那女子:“连你们手里的,十个,你提好了。”
这一对男女啃着苞米棒子退出灶房,立即又有三个男人奔了进来。这个喊,我要五个。那个喊,我也要五个。
瞿老相说:“一般生意不两般做,十块钱一个棒子。”
“十块就十块。”男人们抓起棒子就啃。
老伴收钱,瞿老相给来人捞苞米棒子、装苞米棒子。这伙人还没来得及退出去,另一伙人又挤进了灶房。没半个钟点,满满两锅苞米棒子一售而空。
有不断赶来的男男女女帮忙撕苞米皮,瞿老相第二趟背回来的苞米棒子很快下锅。这一回,他让老伴去地里背苞米棒子,自己守在灶前。煮熟一锅,就被不断赶来的人抢买空。这天,老伴颠着一双脚,往苞米地里不知跑了多少趟,瞿老相也不知道煮了多少锅苞米。他只知道自己的内衣口袋越来越鼓,越来越鼓。太阳快落山时,还有五六个人急急忙忙赶来。煮熟的苞米棒子已经没有了。他们对瞿老相说,他们是从距离大桥三公里的地方穿了三个隧洞赶过来的,他们乘坐的那辆客车的后面,车子还停出去不下两公里。他们走拢桥头时打听了一下,因为重型机械进不来,仅仅靠一支徒步赶过来的三十多人的工程队用铁镐、铁锹、手推车轮班操作,塌在路上的泥石,恐怕还要今晚一个夜晚明天一个白天才能开通,他们要多买一些。老伴乐颠颠地又跑了一趟苞米地,采来半篓子苞米棒子,煮给他们。
这几个人啃着苞米棒子走了不大一会儿,天黑下来了,老两口暂时停歇下来。
老伴说:“上面三垄地的棒子全采光了。”
瞿老相说:“还剩下面的四垄地。”
老伴问:“卖多少钱了?”
瞿老相说:“我也忙不过来数,一万块出头了吧。哦,大致算得出来的。上面三垄地是一亩七,每亩按八百窝,就是两千三四百个苞米棒子,哦,肯定超出两万块了,挨近两万五千块也不一定。”
老伴说:“刚来的人不是说要明儿晚些路才开通吗?明儿把下面那四垄地里的也这样卖出去,就五万多块将近六万块了。咱家从来没这多的钱。”
瞿老相说:“明天……明天……”他起身,进内屋,将所有的钱放进一个铁皮箱子里锁起,拧亮手电筒,抱起箱子钻进灶房,藏进柴堆深处。“你睡觉,我去汽车路上看看,看个准,明儿好行。”他走出洞屋,向汽车路去。一小时后,回来了。他摇醒了在被窝里的老伴,一脸兴奋地说:“真像那几人说的!坍到汽车路上的泥石只清去了一小半,修路的人再赶,估摸也要明天黑些才能通路,我们明儿还有一天卖。”
两人从柴堆子里翻出钱箱,回到内屋里,老伴乐呵呵地搓着巴掌:“有五六万块钱,咱也不愁儿子的娶媳妇钱了。卖完苞米棒子咱就去街上,给儿子挂电话,让他别打那个工了,回来请媒人访个女子成亲。”
瞿老相说:“等卖完棒子再说吧。你睡。我电筒照着背几趟回来。下半夜,你起来换我,煮苞米棒子,我睡一会儿。天亮,肯定又有人来买苞米棒子了。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明儿一天,我们说什么也要把下面四垄地里的苞米棒子卖完。”
老伴听话,躺下了,很快又爬起来,嗫嗫喏喏地说:“我有个想法,明天,我们是不是……”
瞿老相望着老伴。
老伴把没有说完的话说出了口,“明天,我们加点钱,卖二十块一个……就是十五块一个,也能多挣些。”
瞿老相摇摇头:“还是跟今天一样,十块钱一个。十块一个苞米棒子,老天就让我们发了一回大财了。人,不能太贪心。再说,谁的钱都是钱,都是汗水挣下的,你要老高了,人家不买你的苞米棒子,你还敢把手伸进人家钱袋里掏钱?”
老伴笑笑:“我依你的。这辈子几十年了,我哪件事不是依着你?”
果然到了第二天太阳落的时候,路才开通。这差不多整整一个白天,又让瞿老相两口子好忙。等相向而开的一辆辆汽车在公路上开始缓慢挪动的时候,他家七垄地里的苞米,除了几十个个头比较小的外,全部变成了红红绿绿的票子。两口子趴在铺上,用差不多两个钟头,才把卖到手的钱清点出来:五万九千七百八十块!
4
陡然间有了将近六万块钱,一辈子没有哪回装过两千块钱的瞿老相和老伴,真的抱住了一个金元宝,欢喜得皱纹里都开花,小半夜才睡去。鸡唱三遍时瞿老相咯噔醒来,他摇醒老伴:“起了,到乡上街子去,给儿子挂电话,让他回来。”老两口穿好衣服,从被窝里捞出铁皮箱子,又打开木箱,找出写着儿子电话号码的纸片,在贴身口袋里装好。两口子来到堂屋,找一只篾缝细密的赶街篮子,把铁箱放进篮子,用苞米皮盖了,然后从鸡舍抓两只胖母鸡,绑紧鸡脚,搁在苞米皮上,背着,脸也不洗,出门了。摸着夜黑上石坡,过三道湾的时候,天也亮了。到了公路上,走过大桥,穿了两个隧洞,走了一段靠山公路,顺一条挂崖小路,攀到雷公崖顶。在大石梁子上走了七八里没有草木的光石板路,追着细路钻入大松林,向东南方向的乡街去。 紧赶慢赶三个多小时到了乡街上,在街口一家小食堂里买两碗米线吃,轻车熟路,向街子西头的邮电所去。这两年来,他们隔半年就到邮电所一回,给在外省打工的儿子挂电话。转两个街拐到了邮电所,营业室的门关着。明显,人家已经下班了,只有等再上班时挂电话。老两口背靠营业室的卷帘门,并排坐在水泥抹的坎子上,竹篮夹在两人中间,一人一只手搭在背箩口。等了一个多钟头,终于开门了。起身递上纸片,请营业员拨了儿子的电话。
几个月没来,电话亭子已经变了样。原来的电话机是一排儿摆在一块抹了绿色油漆的横板上,现在,一个电话机一个玻璃房。代他们拨电话的营业员转身出去,再随手关上玻璃门,老两口和他们的竹篮,就被关进了小房子里。电话通了,瞿老相对着话筒说:“强子,你千万得回来一趟啊。”
儿子强子在电话那头问:“家里出了什么事吗?是不是我妈病了?”
瞿老相赶紧说:“你妈没病。我和你妈,身子骨都好着呢。你妈好好地站在我旁边呢。”
“你们都好好的,我就不回来了。今年活计好做,回来一趟,来来去去的路费,加上耽搁,我要损失三四千块钱呢。”
“听爹的话,你还是赶紧回来一趟。”
“啥事也没,我回来干什么?”
“事情是有,大事。你晓得,我们是在街子上給你挂电话,电话里不好跟你说。”
“什么事情,让别人听不得。”
瞿老相想说,家里发生的这桩事,别人就是听不得。但他没说,愣愣地举着话筒。老伴忽然拐拐他,并且指了指隔壁的电话房子。他顺着老伴指处看,见隔壁的电话房子里的一个小伙子对着话筒嘴巴一张一张,急促地讲着什么,他这边却啥也听不见,这才明白,这玻璃做的电话房子,是隔音的,任他怎么讲,除了跟进来的老伴,其他人根本听不见。
瞿老相就大声对儿子说:“我们今年的苞米卖了五万多将近六万块钱,你妈让你别在外面打工了,回来用这笔钱访个媳妇过安稳日子。”
“啥?”儿子不相信,在电话那头大叫,“几垄地的苞米卖了五万多六万块钱,我说爹,你没有发烧吧?”
瞿老相见儿子不相信,赶紧把这两三天里的事,跟儿子详细讲了。
儿子相信了。“想不到我爹我妈,老了老了,种苞米还种得了大钱。”停了停,“爹,我还是不能回来。”
瞿老相急了,对着话筒大声吼:“你回来!你都二十五六的人了,再不回来访个姑娘成亲,你让我和你妈等到哪年才抱上孙子?”
老伴把话筒抓了过去:“强子,你回来吧。妈等着抱孙子,都等白头发了。以前爹妈挣不到钱,不敢开口,这回……”
“妈,我真的不能回来。”话筒虽然到了老伴的手里,但瞿老相还是把儿子在那头说的话,听了个清清楚楚,“你二老想想,咱那家,落在前后几十里没有人村的岩窝窝里,住的还是石洞洞,在前些年还差不多,可到了这个年头,哪个姑娘愿意嫁过去跟我过日子?妈,我这四年挣下了十多万块,我再挣两年,就有十八九万,加上你们今年卖苞米棒子的六万块,二十五六万,我就能在街上买点地皮盖房子,或者直接在街上买套差不多的二手房。不在街上买房子,我是娶不到媳妇的,回来也白搭。”
瞿老相把话筒夺了回去说:“那这些钱你叫我们咋装?我和你妈现在是左手捧着烫手,右手捧着也烫手。一闪失,让人给摸去了,我和你妈白苦了,白高兴了。”
儿子在电话里笑了起来:“你们把钱存起来呀!存银行,存信用社也行。存起来,就安全了。”
瞿老相说出了自己的担心:“你爹妈一辈子没有存过一分钱。抱着这大笔钱去存,万一银行和信用社怀疑,我和你妈怎说得清!”
儿子笑了:“我的爹,不偷不抢不骗,你和我妈种苞米自己挣来的钱,光明正大,你们怕什么怕?再说了,银行信用社巴不得有人去存钱呢,他们根本不会问你的钱是干什么来的。你们放心去存好了。最好是存两年的定期,那样利息高一些,五六万块,每年光利息,都有一千多两千。”
喊不回儿子,瞿老相无奈,挂了电话,付了电话费,带着老伴街上转,几打听,在北街找到了信用社。那几年没有规定一定要实名储存,尽管瞿老相没有身份证,老伴也没有身份证,但很快就存妥了。五万块存了两年定期,七千块钱存了活期,剩下的二千几百块,留着家里花用。还真像儿子在电话里说的,信用社的人根本没有问这钱是怎么来的,高高兴兴帮他们办了存款手续。末了,还再三叮嘱他们保管好存折,别丢了,别被人摸去了,别让老鼠给咬碎了。以后有了钱,就认他们信用社存。
回家的路上,瞿老相走一段路,摸摸装存折的内衣口袋。走一段路,又摸摸装存折的内衣口袋。厚厚几扎花花绿绿的票子变成了两张薄薄的纸片,他心里有些空落,问老伴:“钱不在身上了,你是不是也觉着有些心不着底?”
老伴说:“钱不在身上了,存折在呢。存折就是钱,你啥时想用了,拿着存折来街上,就变成钱了,还会多起来呢!”
瞿老相在老伴肩膀上拍了一巴掌:“你这死老奶,脑筋比我开通。”
5
苞米收得早,这一年的小春麦子也就种得早。高温加早种,四面八方村庄的麦子还嫩央央地在泥皮上趴着,瞿老相家的就你追我赶地咔嚓嚓起杆、打苞、秀穗。腊月未到,齐刷刷地扬花、灌浆。翻年刚过正月十五,呈现出一派梅子黄。
瞿老相蹲在地头,眯着两眼看开始黄熟的麦穗在热风中掀浪。等麦子熟透了,收了,他就开始凿地种苞米。
老伴也蹲拢来说:“他爹,你说今年,我们的苞米棒子,还会有去年的好运气么?”
瞿老相望老伴一眼:“你的意思是,冷不丁,哪里的山崖往汽车路上坍一大堆石头,拦住两头开来的车子,两三天开不出去,像去年那样?”
老伴说:“不坍崖,不拦住车子,我们的苞米棒子卖不成。”
老伴说的,瞿老相心里再清楚不过。他瞿家在这岩窝窝里苞米种了几代人,也就去年,发了大笔苞米财。如果不是汽车路改道从这里过,如果不是新修成的汽车路,被冷不丁坍下来的大堆石头挡住了汽车,不让汽车跑,只怕他家再种一千年一万年苞米,也别想口袋里挣下厚实些的钱。不用说,苞米青熟时路崖崩坍的声音,就是财神上他瞿家来的脚步声。可今年苞米青熟时路崖还会崩坍吗?明年苞米青熟时路崖还会崩坍吗?瞿老相站起,目光投向汽车路方向。看着,看着,脸上就有些凝重。去年那事过去后不久,国家就派来了工程队,用差不多两个月时间,在石崖崩塌的地方筑起了一道十几丈高的挡墙,桥两头二三十里的路段,但凡看上去有些险要的地方,也一律筑起了高挡墙。想这一段路再发生让来往汽车停留一两天的崖坍,难!他顿时开了窍,丢开老伴,回屋,提来两把镰刀,丢给老伴一把说:“我们得先把河边的那一垄麦子割了。” 老伴:“麦子还没饱满呢,咋就割?”
“你懂个屁!”瞿老相说,“我叫你割就跟着割,一两垄地的麦子,值得了多少钱!”
第三天,瞿老相带着老伴,种下这年第一垄地的苞米。
这垄地的苞米苗长出,长到四五寸那么高的时候,瞿老相又带着老伴,割去了第二垄地的麦子,种上苞米。第二垄地的苞米苗也四五寸那么高的时候,所有的麦子成熟了。老两口起早贪黑,用了六七天时间,把所有麦子在海簸里掼成麦粒,晒干,屯起来。地全部腾出来了,他也不忙着点苞谷,而是隔半个月种一垄,隔半个月再种一垄。最开头种的那垄苞米,苗子绿绿的已过膝盖,还有两垄地举着麦茬在懒洋洋地晒太阳。当最后一垄地的苞米苗钻出土皮的时候,靠河边那垄地里,苞米秧子已经齐整整地吐穗开花。
最开头种的那垄苞米棒棒头的红白须完全枯萎的时候,瞿老相把施肥、除草、灌水等事丢给老伴,自己上信用社取了两千块钱,到邻县歇马镇街上,买了木头椽子、石棉瓦,外加一箱铁钉,雇一辆拖拉机,拉到桥东头,卸了。桥东头崖下距离桥三四十步的地方,有一小块平地。瞿老相叮叮当当,用五天时间,盖起一座小房子,又用石头砌了两口灶。随后五天,瞿老相早出晚归,钻进西隧洞那边的猫猫山林子里打柴,然后一捆捆搬到路边,开两百块钱拦了一辆空跑的汽车,把柴拉到桥东头,堆在石棉瓦房左右。
万事俱备,一个清晨,他让老伴背上两口铁锅、两只皮桶,外加一把竹篾筛子,自己背上连夜采的满满一篓子苞米棒子,来到石棉瓦房里,架锅,灌水,烧火,撕苞米皮,开始这一年的苞米生意。
随着锅里的水沸涨,苞米的清香弥漫了整个桥头。
第一锅苞米煮熟,他捞出二十几个,装在竹筛里,端着来到桥头。见车子开过来,不管是货车还是客车,就大声喊:“嫩苞米棒子,五块钱一个!嫩苞米棒子,五块钱一个!”他有些惊奇,第一天做生意,自己就喊得爽爽的,一点也不咯噔,一点也不觉得难为情,莫非,自己还真是做生意赚钱的料?
几辆货车在他跟前呼啸而过,又一辆客车也在他跟前呼啸而过。连续过了十几辆汽车,没有一辆停下来。好像只要路爽爽地通着,就没有谁会稀罕他的苞米棒子。瞿老相喊半天,没卖出去一个,心里雾腾腾的,喊声也开始沙哑欠劲。屁股挨在桥边栏杆上,准备坐一下,顺便烧一锅老烟,恰巧这时候,桥西头山弯子里又冒出一辆汽车,而且是客车。他赶紧把掏出的烟锅塞回口袋里,站起来,高高举起筛子喊:“刚出锅的新鲜苞米棒子,五块钱一个!刚出锅的新鲜苞米棒子,五块钱一个!”
客车依然没有在他跟前停下的意思。
瞿老相那个气,想把满筛子的苞米棒子摔到桥下去。不过,想归想,即便卖不出去,他也舍不得。这是粮食哪!就在他一肚子的闷气没法子撒的时候,那辆开过去的客车却在百十步外停下了。他正思忖是不是追过去再喊几声,车上陆陆续续下来几个人,往回走。他立刻意识到什么,小跑步迎了上去。那几人走近他,问:“你的苞米棒子,多少钱一个?”
他拐了个弯儿:“六块一个。才煮的,又嫩又甜又香。”
走在开头的女子说:“我在车上,明明听你喊五块钱一个。”
“我是喊六块一个的。这几天,我一直都卖六块一个。”停了停,“五块就五块!今天的开张生意,我让一块!”
五块一个,竹筛里的苞米棒子,被這几个人一买成空。随后过来的人,只得多走几步,跟着他到了锅灶旁。刚出锅的棒子太烫,买了苞米的人,嘴里抱怨:“你会不会做生意啊,你应该准备一些食品袋。”
瞿老相连连点头说:“是的,是的,我今早一忙,就把食品袋忘在家里了。这回将就些,下回,一定有食品袋。”
他其实没有准备食品袋。这些天他做准备工作,压根没想到这个。看来,非得挤出时间上街子一趟。
瞿老相到底还是没去街上买食品袋。又一拨人跟他买苞米的时候,他灵机一动,将干净的苞米皮扯了,接起来,把棒子一捆,递到客人手里。买两个就两个一捆儿,买三个就三个一捆儿。苞米皮子绵韧,就是捆五六个,都稳稳扎扎不散捆。他还立即就有了词儿:咱不用塑料食品袋。苞米皮儿捆苞米,比用那食品袋好!
老伴又去地里背了一回苞米棒子。太阳落山的时候,前后两背箩苞米棒子,一卖而光。
从这一天起,瞿老相和老伴,太阳一出山就开始在桥头忙碌。一垄垄地里逐渐成熟的苞米棒子,变成花花绿绿的票子,装进了瞿老相的衣袋,十天半个月,再变成存折。
一天黄昏,一辆大客车停在桥头,司机伸出脑袋,喊瞿老相把苞米棒子端上车。他就乐颠颠上车,先递给司机两个。司机给他十块钱,他说什么也不收,请司机每天来往时停一下车,照顾照顾他的生意。满竹筛的苞米都是捆绑好了的。买两个的,他提着苞米皮递上两个一扎。买三个的,他提着苞米皮子递上三个一扎……车上坐了三十几个人,也不是谁都喜欢吃他的嫩苞米,但绝大多数还是愿意买了尝鲜,把脚挪到车尾,五十多个苞米棒子就剩下了四五个。车尾连排座位上,坐着一个女子和两个嫩娃儿。俩娃儿四只眼睛馋勾勾地望着他竹筛里的苞米叫:“妈妈,我要苞米!”那女子连竹筛也不敢看一眼,把两娃儿紧紧拥在怀里,说:“乖乖,妈买过车票,没钱了。过些日子,妈给你们煮我们自己地里的苞米,我家地里的,也快挂红缨了。”瞿老相听了,有些心疼,想送两娃一人一个,但再想,两个苞米就是十块钱,又舍不得,赶紧端着竹筛离开。
终究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回到石棉瓦房,跟老伴说起了车上的事。老伴说:“哪个没有个难的时候?你就一个娃儿送他们一个呗。咱家那一大块地,也不缺两个苞米棒子。”
瞿老相叹口气说:“十块钱,儿子办喜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多买两包烟了。我们也穷啊!”
这一年,卖得了两万五千七百多块。
每年苞米花开,瞿老相家都有两万四五千块钱进账。几年过去,瞿老相的信用社存款已经突破了十万。很多个晚上,瞿老相就是双手捧着几个存折睡过去的。睡过去了,又笑醒过来。 细想想,还是心存遗憾。他对老伴说:“他妈,你说是不是,要是这条汽车路早修通十年,我孙子孙女都大了?”
6
儿子强子直到第三年里,瞿老相和老伴将苞米棒子卖去了一垄多地时,才回来。儿子不但带着二十几万块钱回家,还带回来了一个贵州妹子。贵州妹子姓徐,叫徐娟娟,长得水灵秀气,老两口越看越喜欢,嘴巴都合不拢。第二天天不亮,瞿老相和老伴起身,到了乡街信用社,把所有的存款取了,一包背着回来,交给儿子。儿子说,过两天,他就和女朋友去县城里看房,要买,就一次性把房子买到县城里,哪怕是二手房。
瞿老相说:“连上你带回来的,三十五万冒头了。房子,买个二十五六万的就差不多了。剩下十万,你们成亲要花销,往后你们在城里过日子,也少不了要大花销。”
儿子说:“买,就买好些的宽敞些的,三十五万都砸上了。这是我老瞿家走出岩窝窝的第一步,第一步要走亮。结婚用的钱,我和娟娟再出去挣。再说,我跟娟娟商量了,我们不像其他人家那样,花钱办客。过几天,我们去领个结婚证就算成亲了。我们再出去打两年工,背上十多万块钱回来,在县城干个什么事儿,也有本钱了。”停了停,“两年,你们在家里种苞米棒子卖,也能余下四五万块呢。那时候,有十多二十万垫底,我们在县城里肯定能成事。”
瞿老相一脸微笑,说:“把你美的。”
儿子说:“我老瞿家就要结束荒谷野洞的历史了,我心里能不美?”
娟娟拽着强子妈的胳膊说:“爸,妈,到时候你们也随我们到城里住,过城市新日子。”
瞿老相摇摇头说:“城里过日子是你们年轻人的事,我和你妈一辈子在这个岩窝窝里寂静惯了,受不了城里那嘈杂,就守这块老土了。等你们成了家,在城里有了事情做,我们靠这几垄地,靠这条汽车路卖苞米棒子,也不比跟你们在城里过得差。”
儿子嬉皮笑脸地说:“每年卖了苞米棒子,还能给我们发几千块的压岁钱呢。”
就在这一夜,突然发生了大地震……
7
大地震是在黎明时分发生的。一张床颠簸地把瞿老相摇醒簸醒了。瞿老相反应快,立马意识到是大地震,扶着床头墙壁爬起,三摸两摸,摸到手电筒,打亮,套上裤子,上衣都来不及穿,捏着手电筒冲向作为堂屋的中洞,要喊儿子和那姑娘赶紧起来。儿子显然也知道地震了,穿一条短裤,手里抱着头天瞿老相给他的钱,先瞿老相一步,从竹帘子隔着的住处冲到了堂屋里,爹爹妈妈连声大喊。半分钟后,老伴和那姑娘穿好衣服,也到了堂屋里。
余震跟着到来,儿子扶着摇摇晃晃的女朋友说:“爹,妈,我们赶紧出去,万一这洞震塌了,我们就完了。”
瞿老相摆了摆手,抬头看洞顶。岩洞坚固密实,这样大的震动,居然没有震下一个石渣儿。只是墙上木钉上挂着的东西,都掉地了。靠墙竖着的簸箕、扁担、锄头、竹篓什么的全歪倒在地。一个用来装糠和一个用来装麦子的竹编大筐,也倾倒在地,麦子和糠混在一起,洒了小半个屋子。平常用来坐的几个塑料椅子、竹木椅子歪滚了一地。他对儿子说:“就窝在房子里,千万别出去。这洞要能震塌,早千年前就给震塌了。外面,倒不好说啦,岩腰岩顶随便掉下来一块石头,都是要性命的。”
又一波摇晃后,大地重归于平稳。儿子嘘了一口气:“我的妈呀,这凶的地震,我长这大,从来没有经见过。”瞿老相也嘘一口气:“别说你,我和你妈活到五十多岁快六十岁,也从没见过。”
东天露出了鱼肚色。
天亮明的时候,瞿老相走出洞屋,老伴、兒子还有那个叫娟娟的姑娘,也跟着他走了出去,站在屋前场子上,看四边山岩和穿岩窝窝哗啦啦奔走的跑马河。所有的山岩一如从前,没有出现一点破损残缺的样子。跑马河也跟昨天一样,白浪滚滚地流淌。唯一的震后损相,就是侧洞用来拦猪的石垒矮墙,拽着圈门倒了,两头猪,正在最上面那块红薯地里哼哼着。十几只大鸡小鸡,也满地坡啄食。瞿老相一时间热泪盈眶:“儿子,你还说呢,你还说呢!这大的地震,外边村镇,只怕房子都倒完了,大人小娃也在睡中伤了不少,可我瞿家岩窝窝,你瞧瞧,你瞧瞧,四面岩壁,没有闪落一个大些的石头,这是先祖留给瞿家万代子孙的一个福地哟!”
儿子说:“最庆幸的是,我们还没来及在城里把房子看了买下来。如果买下了房子,肯定也被震坏了。那样,我这几年在外面就白挣了,你们在家里这几年的苞米棒子,也白白卖了。”
瞿老相说:“这下,看你还敢打主意在外面买房子。”
儿子坚定地说:“城里的房子,我肯定是要买的。不过,这一震,一两年内我不买了。过些天,我把你们给我的钱重新存起,过两年,买新房还是二手房,看情况再定。反正,我们是要到外面生活的。”
老伴怕两父子顶起来,赶紧问瞿老相:“今天,咱还去不去桥头煮苞米棒子卖?”
瞿老相望望桥头方向,说:“这样大的地震,公路肯定断了,河上的桥说不定也损了,哪来人买我们的苞米棒子……公路重新修通,少说也得十天半月。那时候,咱们的下面两垄地的苞米棒子,也收浆了,变成不值钱的干苞米籽籽了……他奶奶的,这地震,震去了我几千块钱!”
瞿老相喊着老伴和儿子,把胡乱拱地的猪撵回洞圈里,用石块堵缝。一时间没有事情干,瞿老相背上空竹篓,顺屋北石坡往上爬,准备到桥头,把两口铁锅和一对桶拿回来,等汽车路通了再背上去。爬到梁子上,看汽车路和大桥,桥倒是没倒,能看见的汽车路上,却是一片凌乱。凡是人工砌在路边的挡墙,都坍塌了,这里一堆乱石,那里一堆乱石,一辆汽车,还夹在两堆乱石中间,病气恹恹地晒太阳。也不晓得大堆的坍石里,是不是埋了另外的汽车和开车的人。过桥的时候,发现桥虽然没倒,但拉开了很大的裂口。快走到东桥头时,突然响起嗡嗡嗡的声音。吓了瞿老相一跳,以为又要地震了。急急忙忙奔到东桥头,没感觉到晃动,才发现嗡嗡嗡的声音来自天空。抬头顺着声音来的方向看,看见一个大黑点,在天上向这边移动。声音越来越大,黑点子也越来越明显,临近岩窝窝上空时,他看清是一架蜻蜓样的飞机。这是一种他从来没有在天上看到过的飞机。蜻蜓飞机飞过岩窝窝上空,隐到西岩那边去了。他赶忙收拾了铁锅、水桶,奔跑着回屋,说:“连飞机都出动了,往西岩后边那片村庄上空去了,西岩后面佛指山下的那几十个村,只怕是真的震惨了,也不晓得你三叔家损伤有多大?”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老伴要做早饭的时候,天空中又响起了嗡嗡嗡的声音。这回不是一架,而是四五架蜻蜓样飞机,一架撵一架,飞过岩窝窝,往西去。半个多小时,又是六七架一群。后面这一群飞过去几十分钟,前面过去的那四五架,一架跟着一架,从西岩后嗡嗡嗡露出来,向东边飞去。天上的飞机来来去去,瞿老相算是开了眼,一早晨居然看见了这么多蜻蜓样的飞机。
吃过早饭,瞿老相说是要去西背凉水箐看三弟一家怎么样了。儿子不准他去,说通往凉水箐的路不晓得震成什么样了,何况还会有余震。老伴和娟娟也不准他去,娟娟说那么多飞机都过去了,飞机上坐的肯定是救灾的解放军,有了解放军,叔叔家和其他人,就有救了。他去了,什么事情也干不成,相反会给叔叔一家添麻烦。瞿老相想想也是。一家四口人啥也不做,就在洞屋前场子上,看来来去去的飞机。
看着看着,有人出现在岩窝窝的河边。先是五六个,接着是二三十个,再接着是四五十个……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在平常少有人将脚踏上的岩窝窝。这些人中,有老百姓,有穿军装的。明显,他们都是从西岩那条路下来的,来到河边后,他们沿着瞿家几代人在河边上踩出的小路,蚂蚁搬家一样,向瞿家洞屋门口走来。瞿老相立刻就反应过来。这是西后几十个村的灾民,在乘飞机赶去的解放军的帮助下,顺着山路下来,经过他家门口,到汽车路边,过桥,往东四坝去。走拢的第一拨人中就有瞿老相的三弟和三弟媳,还有他们的两个娃。瞿老相看见弟弟、弟媳和两个侄儿,赶紧迎上去,三弟扑拢来,紧紧抱住瞿老相,嚎啕大哭:“哥,你们一家囫囫囵囵不伤一根头发,我们却是全完了,全完了啊!”
瞿老相早上的猜测没有错,西后几十个村庄,真的是遭了大灾了。地震来得突然,几分钟、十几分钟间,房倒屋塌,黎明香睡中的人,被倒塌的房屋压死了不少,打伤的更多,一些人还埋在房子下面,死活不知。特别是那一片山村,是深度贫困地区,绝大多数人家住的还是土木结构的简架房子,甚至是木垛房、茅草房,畜圈更是清一色的茅草房、垛木房。最为要命的是,很多人家还有火塘里留隔夜火种的习惯。地震发生后,震倒的木头椽皮落在火塘里,引起大火。几家起火,全村遭殃。不少的村庄,余震未息,就陷入一片火海之中,房屋、牲畜、粮食、衣服、家具一应物品,被大火一烧殆尽。幸亏飞机送了一拨又一拨的解放军进去,另外一支部队也从西边翻越佛指山落雪垭口赶到,陷入绝境的山民们才看到了希望。解放军马不停蹄,分扑各村,抢救受灾的山民。重伤的,抬上直升飞机,空运到市里和省城的医院救治;轻伤和没有受伤的,除留下一部分骨干劳力和解放军一道抢救被埋在废墟里的人,掩埋已经遇难的;其他的,由部分解放军指战员带领,沿经过岩窝窝瞿家的这条小路,越过大石峡,到紧急设置在东四坝一带的灾民救助站接受救助。虽然岩峡东部的地区也属地震灾区,但因为经济发展快、房屋质量好,加上生活习性的不同,受灾的程度相对要轻得多。另外,从西四坝到县城再到市里,是二百里的高原地带,地势平缓,公路没有受到严重损害,救灾物资能够源源不断地运进来。瞿老相三弟的岳父岳母重伤,已经被直升飞机接了出去。二弟两口子和两个娃儿,因为要去五十里外的媳妇妹子家做早客,离天亮还有两个小时,二弟媳妇就起来做饭,准备吃了饭摸黑赶路。吃过饭走到村口空阔处,才发生地震,他们幸免于难。村领导知道三弟是从岩窝窝去他们村上门的,熟悉岩窝窝左右的路径、地形,就安排他两口子给解放军和其他向外边撤的人带路。
瞿老相拍着三弟的肩膀说:“他三叔,那个家没有了,就跟哥在这个家里暂时住下来,这个家原本就是你的家。”
一个怀里抱着娃儿的妇女走拢瞿老相说:“大叔,有吃剩的饭食,给娃儿一口。娃儿跟大人一样高,昨天吃过晌午到现在,一点食也不得吃。”
瞿老相赶紧回灶房,提出早饭剩下的半铁锅面面饭,老伴也抱出一摞碗。瞿老相把饭食分成十几份,递给到来的每个娃儿一碗。
现在已经是太阳当顶的中午时分,每个人都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脊。娃儿吃饭,大人直咽口水。瞿老相在几秒钟的时间里,断然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他吩咐儿子,带着几个人扛上锄头去地里,把整块地的红薯挖出来,分给大家吃。吩咐老伴,把他背回来的两口大锅架灶上,一口烤麦面粑粑,一口烧上水,等他下地里背苞米棒子回来煮。
儿子压低声音问瞿老相:“卖给他们吗?他们慌慌乱乱逃到这里,我看也没有什么钱。”
瞿老相火了:“卖什么卖!这种时候,还想着赚他们的钱,你害臊不害臊?他们遭遇大难了,来到我家门口,我老瞿家就不该送他们一口救命食?”
儿子把父亲拉进里屋,说:“爹,你把家里的面拿出来做粑粑送他们,把还长不透的红薯挖出来送他们,我就不说了,反正那些面和那些红薯,也值不了几个钱。可地里的嫩苞米……过不上十天,公路就抢修通了。公路一通,就能卖成钱了,几垄地的苞米棒,值几千块上万块钱呢!”
瞿老相一跺脚吼:“你到底不醒悟!是救命要紧,还是卖钱要紧?我告诉你,没有周围乡亲悯惜,也就没有我瞿家。当年你太祖带着你太祖婆和老祖来到这里的时候,没有一个钱,也没有一粒粮,是周围的乡亲给瞿家吃食、给瞿家镐子锄子,我瞿家才吃着千家饭在这岩窝窝里站住了脚跟。我瞿家欠周围乡亲一份情,欠了上百年呢!现在乡亲遭难了,我瞿家不该回报一下么?快,扛上锄头带人去地里挖红薯,一个不剩地挖出来!”
瞿老相把儿子推出屋,将一柄锄头立在儿子面前,又将另外两柄锄头递给三弟和一个穿军装的年轻人,自己提了早上到桥头背铁锅用的那只大竹篓,甩在背上,大步向苞米地去。走出几步,回过头来喊:“老奶,照我说的做,做粑粑,烧水。别惜柴,烧得越大越好,我把苞米棒子背回来时候,你锅里的水要涨了啊。让大伙儿吃点东西,好往前赶路!”
一阵谷风吹过,满地的苞米叶子在向瞿老相频频招手。一个个望天而生的苞米棒子在正午阳光里飘出醉人心脾的清香。
瞿老相感觉,这是他这辈子闻到的最美最美的食香……
编辑手记:
《洞府人家》中瞿老相靠着一条汽车路和自己的努力终于收获了财富,第二代也能走出一山一家的岩窝窝洞府到城里过上更好的日子。一个一个的苞米棒子就是洞府人家致富的秘诀,而富裕的背景是国家的进步带给这个一山一家的洞府致富的机遇,道路的修通、经济的发展使这个原始生活的洞府人家大踏步进入新生活。而一个个能换来金钱的苞米棒子在灾难面前却成为瞿老相心里最美丽的食物,放弃了利益诉求,在人类情感中寻找最美好的东西,瞿老相沒有再发灾难财,而是将苞米棒子和其他食物免费分发给受灾的人,金子一样的人性光辉体现在底层的瞿老相身上,他善良、知恩。
“只要有人的地方,世界就不会是冰冷的。”(《平凡的世界》)作家的职责不是机械地摹写和臣服于某种流行的观念,而是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和对历史趋势的洞见,寻找人类情感中美好的东西,把人性中向上、向善的元气提炼出来展示给读者,让读者看到未来,看到希望。瞿老相在灾难面前的行为就是温暖的,就是人性中向善的元气。这是平凡人心中向善的元气,是我们国家发展和强大的希望和未来。
把深夏每一个日子过得像往常所有日子的瞿老相,冷不丁,与一个和往去任何日子都不相同的日子,劈面相撞。
要说,这个日子跟以往的任何日子没有多大不同:半夜起风,风从谷地里旋进作为堂屋的中洞,在洞壁上弄出些催梦的响声;独一的鸡扇着健壮的翅膀,“喔喔喔”长鸣,把瞿老相叫醒,告诉瞿老相天快亮了;公鸡唱过,年年岁岁歇息在洞屋顶岩壁紫柚树枝桠间的几窝黑背鸟儿,唧唧吱吱,开始每天的黎明碎话。微弱的晨光通过中洞折射融进瞿老相住的南洞,瞿老相起床,揉揉眼睛走出内室,又走出堂屋,站在洞前那块不规则的石板上看,天蓝,岩冷。跑马河白浪掀天,撞击着东崖脚,倏然一个转向,哗啦啦南去。洗过脸,喝上了罐罐茶的时候,太阳也照例出来。虽然见到圆圆的日影还需要老长的时间,但橘红的阳光,已经水一样泼到了西崖顶,并一寸寸慢悠悠向下移动。太阳快照到洞屋顶壁的时候,喝够了早茶的瞿老相离开屋子,下苞米地,采回六个青嫩饱浆的苞米棒子,撕掉壳,抹去须,装进吊锅,提着,到洞屋北侧崖脚接些许山泉水,回洞,挂在火上煮起……六个煮苞米外加半瓷碗腌萝卜,就是他这个洞府人家的早饭了,最近他和老伴早饭晚饭都是这样料理。
一切一切如常。
事情突变于吃早饭时。太阳终于把它那慢悠悠的脚步踏到瞿老相家洞屋前的石板上,到河边地里割猪料的老伴秀珍,背着满满一竹篓青枝绿叶回来了。瞿老相见老伴回来,赶紧从火上提下吊锅,使竹筷一个个朝盆里捞苞米棒子。捞到最后一个时,一道人影斜斜地戳进洞。待看清随着影子进洞屋的,不是老伴,而是一个高高的陌生中年男子。这人一进洞屋,一双眼睛倏地迸出两束且惊且喜的光,像两柄剑,直拉拉戳到了盆里的锅里的瞿老相手里的苞米棒子上,好像这人自从变成人,就从来没有见到过苞米,从来没有见到过苞米棒子。接着,几步跃过来,蹲下,也不怕烫,一手抓住一个苞米棒子。右手抓的那个,直接送到了嘴边,张嘴就啃。
突然有陌生人进家来,本就让和老伴常年孤居崖谷偏地的瞿老相大觉意外。来人不待请,扑拢来抓起苞米棒子就啃,那饿死鬼托生的样子,更让瞿老相嘴巴张成了葫芦瓢。瞧眼前这个人,崭新的皮凉鞋,白得耀眼的衬衣,线缝直溜溜的青布裤子,皮带上挂个鼓涨涨的皮甲,人模人样的,有身有份的,怎么就……这人三下五除二,啃完了右手里的苞米棒子,才朝一脸愕然的瞿老相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昨天上午在东河县鸡街子吃了碗米线,到现在,啥東西也没吃,我实在是饿极了。……大哥,我不白吃你的,我给钱的,我给钱的。”他放下左手握的苞米棒子,拉开皮甲,抿出一张红红的百元大钞,塞到瞿老相手里,“这六个苞米棒子,我全买了。我爱人和孩子,还饿在车子里呢!”说完,掠起衬衣一个角,将盆里的苞米棒子一个个抓了放进去,转身就走,丢下呆若木鸡的瞿老相和手里红闪闪的百元大钞。
那人离开小一会儿,瞿老相脸上的肌肉才开始活动,眼珠子开始重新咕噜。他望着手里的钞票,先是怀疑看花了眼,抬起袖管揉揉再看,手里捏着的,确实是一张红闪闪的微笑着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百元钞票。“哎——”他不管来人已经离开了,连脚步声都听不见了,但还是叫了起来,“这个兄弟,你怎么能……能这样?”
他已经在脑子里快速地算过账,六个苞米棒子,在苞米棵子上养干,打死也就能剥下二斤苞米。按照苞米一块一二一斤的市价,二斤苞米撑死也就值二块五毛钱,他怎么能收人家的一百块?再说,过路人肚子饿了,到门上来找食,自己送几个苞米棒子,才是山里人的本分。
他追了出去。那人飞快,夹跑带走,已经在洞屋北边的石坡上攀出去了两三百米。“哎,你等等!你等等……”他用喊山的喉嗓喊那人。那人闻声,回了一下头,也大声说:“大哥,你别追。这几个苞米棒子,卖给我了……卖给我了。”嘴里大声喊着,没有停下脚步的意思。瞿老相急出了一身的热汗,舌头也开始有些大,再喊,结结巴巴词不达意:“我是说……你怎能……哎,你等等!你等等!”他撩起脚,飞快向坡上追去。那人见瞿老相追他,跑得更快了,那样子,生怕瞿老相追上他,硬生生夺回他兜着的几个苞米棒子。一个没命地跑,一个没命地追。瞿老相追到半坡的时候,那人已经接近坡顶。瞿老相追到坡顶,那人已经过了石坡那边的箐谷,在岩弯弯里一隐一现。
一里外,是修成半年的水泥汽车路。
瞿老相不敢追了。挂岩路窄险,他越追,那人就跑得越快。跑得越快,脚下就越凶险。他无奈地站在坡顶干沙上,把目光投向横跨崖谷的大桥和桥两边岩坡上钻山进洞的汽车路。这一看,猛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他回身,踢石飞沙跑下石坡,跑到洞屋前,大喊:“娃他妈!娃他妈!”
老伴从洞屋里出来,问:“你一早上窝在家里,就光顾喝茶,也没弄个早饭?”
瞿老相说:“弄了,谁晓得……嗨,还弄什么早饭。快,把灶上那两口大铁锅洗出来,各灌上半锅水,再把灶里的火烧上。别惜柴,烧得越大越好,让水快飞涨起来,我去采苞米棒子!”
老伴:“煮两大锅,喂牛啊?别说咱家没牛,就是有牛,牛也吃不完!”
瞿老相:“咱家要发财了,要发那条汽车路的财了。你别抱蛋母鸡似的愣怔,照我说的做,快快,洗锅,灌水,烧火。”边说边奔向南墙角,拉一只大竹篓背在身上,向下面的苞米地去。跑出十几步,又回头招呼了一声,“老奶,照我说的做啊,千万别耽搁了,我把苞米棒子背回来的时候,你锅里的水要涨了啊!”
2
昨晚小半夜时汽车路那方向发出的巨大声响,瞿老相是听见了的。轰隆声把他从睡梦中磕醒。起先他以为是天空起炸雷,心抖了一下:这样炸耳的雷声,跟着来的将是如何猛的雨。地间那浆汁白白的苞米,免不了要遭些损害了,尤其是靠近河边的那一二垄,闹不好会被山洪一洗而光。他赶紧披衣起床,走出洞屋,却见满天星星,连一丝云彩也没有,才反应过来:是崩岩了。他立即就想到了一里多外的汽车路。也只有汽车路边悬着的崖头,才会发生崩塌。跑马河左右的两段汽车路,是国家用了几座山的炸药,才在峡谷两边的悬崖峭壁上硬生生开凿出来的,跑起汽车后,大小车子穿岩过洞,甚是危险。一条汽车路,算是把跑马河两岸原本密实的山崖,拦腰拉出深深一个刀口。有了这样深的刀口,岩壁流血掉肉是很自然的事情,尤其是在这多雨的深夏。但他也没深想,披着衣回洞屋重新睡去了。在他想来,汽车路虽然就修在他的眼眉上,却是为来来去去的谷外人修的。他儿子还没看过这条路一眼。他和老伴,一年走这条汽车路也不上五回。汽车路跟他这个岩窝窝野洞人家没多大关系。汽车路上发生的事,更与他家没有什么关系。他怎么也没有料想到,恰恰就是汽车路边的那一声轰隆,让他发了一回意外财,让他家地里的六个苞米棒子卖到了一百块钱,还生怕他不卖……那是苞米么,每一粒,差不多都成了真金白银! 瞿老相家所在的岩窝窝,典型的一村一家,一家一村。这种独家成村的景观,即便是在偏远山区,其实也不多见。方圆三五十里,除却岩窝窝,再找不到其他这样的村了。
岩窝窝,顾名思义,就是大石岩中间的一个窝窝儿。拥抱岩窝窝的大石山,东西三十里,南北八十里,整座大山浑然天成的一个巨大石头,只生苍苔,不见草木。穿巨石中部南北纵过的跑马河岩谷,像是远古时候神仙挥刀,不偏不倚,在石梁中间咔咔儿一拉而成的一道大地裂缝,把个大石头拉成了东石梁子和西石梁子。岩窝窝北边四五十里跑马河,东西两面绝壁夹峙,整段岩谷宽不过二三丈,满打满,也就够不晓得发源于何处的跑马河水淌过,河两岸连个野猪做窝的地方都没有。岩窝窝南面亦然。跑马河水离开岩窝窝后,在逼窄阴森的岩谷间冲撞着两面绝壁突奔三十多里,地势才见宽阔。南北七八十里的岩谷,也就岩窝窝这里宽敞一些。这一定是神仙将刀子划拉到这里,刀子停顿,重新拉刀向下时,不经意地旋转了一下刀儿,于是留下这一个圆圆的地窝子。整个岩窝窝方圆不过四百米,日夜咆哮的河水在窝窝里转了个弯,在河西岸留下一片相对平坦的土石坡地。一百多年前,瞿老相阿爷的老祖,为逃兵灾,带着老婆和七岁的儿子也就是瞿老相的阿爷四处浪迹,无意间经过岩窝窝,见这里有可供栖居的几个岩洞,有一片可供垦植的草坡,还有一年四季流淌的河水,就停住流浪的脚步,把岩洞打理成住房,把草坡开垦成庄稼地。瞿家漂浮的家族根须,终于在这岩窝窝里扎了下来。瞿家年年月月,耕种开垦出来的这片土地,靠岩窝窝南峡口通往佛指山下人村和北峡口通往东四坝的两条细道,跟外界联系。
然而,这片耕地也不过四五亩。四五亩耕地上长出的苞米小麦洋芋菜蔬,是满足不了瞿家向下不断繁衍的。从瞿老相阿爷的那一代起,都只留长子在岩窝窝延续瞿家血脉。其他的姑娘儿子,一律出嫁或者当上门女婿。瞿老相的二爷爷,到了河东三十里的猫猫地上门;瞿老相的二叔早夭,三叔被落雁街一个姓段的人家招了去。瞿老相的两个弟弟,二弟去了河东地坪子村马家,三弟去了西背佛指山下凉水箐晏家。岩窝窝东南西北隔村甚远,最挨近岩窝窝的一个村子,都有十几里路。这样,瞿家没有经历土地改革,没有經历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没有经历联产承包。瞿家始终孤草一枝顶清露,顽强扎根在这个岩窝窝里,没得到更多的阳光雨露,也免去了不少的风吹雨打,月月年年翻着旧篇过日子。虽然,瞿老相那长大了的儿子,渐渐地对岩窝窝不满意了,说活在岩窝窝,就是活在原始社会的原始洞穴里,只少了茹毛饮血。还说他这辈子,是一定要走出去的,到外面的天地里生活。儿子孙子也要在外面的天地里生活。瞿老相对儿子的话不以为然。在瞿老相看来,儿子也无非是嘴上说说罢了。外面城镇是多,外面村子是多,可没有他瞿家的一个瓦片儿,没有他瞿家的一寸土地,走出去了咋个生活?除非也去当上门女婿,为别人家传宗接代。可那样,他瞿家不就在儿子这一代上断脉了?那是万万不可能的!儿子嘴上再怎么不满意,也必须在岩窝窝生活下去。不仅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孙子重孙,一代代,也要在岩窝窝生活下去的。岩窝窝怎么了?五六代啦,岩窝窝没有让瞿家过上大富的日子,但也没有让瞿家挨过饥饿……
儿子说,哪怕是去城里捡破烂卖,哪怕是去外村租别人家的土地耪,也比在这岩窝窝里挣扎着强。
瞿老相说,那不又跟前辈老祖一样,过流浪日子么?过那样的日子,家还叫个家么?把一个好端端的家丢了,去过流浪日子,对得起一镐子一镐子开垦出这片耕地的先辈么?
儿子撇撇嘴。
四年前,儿子不听阻拦,打起行李,到外面去了,说是去打工。打工,让瞿老相新鲜又刺耳的一个词儿。儿子“打工”一去,整整四年没回家一趟,只是用他二叔家的地址,给他老俩寄了几回信,寄了几回零花钱。前年,信中写上长长一串洋码子数字,说他买了手机,这串数字,就是他的手机号,有事,上乡街上的电话亭,给他挂电话。从此,再不给他们写信。瞿老相不相信靠这串数字,能和儿子通上信。老等不来儿子的信,才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揣上这串洋码子数儿上街。让瞿老相和老伴欣喜不已的是,在别人的指点和帮忙下,从没有摸过电话的瞿老相和老伴,还真在乡街子电话亭里接通了儿子,靠一根细细的长长的线,跟远在千里万里外的儿子“通上了信”。瞿老相在电话里恳求儿子回来,一家人守着岩窝窝的土地团团圆圆过日子。说一家子团团圆圆,比什么都强。儿子说回来干什么?回来过白天看岩石,晚上数星星,然后青菜面面填肚子的原始生活?瞿老相说,现在不同了,国家已经在岩窝窝上边一里多的地方打隧道架大桥,西林坝连接东四坝的大公路,不再绕者摩大山那边,直接从岩窝窝过,路一修通,岩窝窝每天可以听见汽车跑啦!儿子说,别说通了汽车路,就是通了火车路,岩窝窝还是岩窝窝,岩窝窝还是一个原始的地头,他是不会回来守那几垄苞米地的,他就在外面打工挣钱,他要打出挣出一个不同上代人的新鲜日子。
喊不回儿子,瞿老相也没再强喊。细细想,儿子有儿子的道理。如今不比以前啦,如今娶个媳妇要花几万块钱,可自己和老伴在土里苦挣几十年,也没有给儿子存下五千块。没有钱,就没办法给儿子娶上媳妇。儿子娶不上媳妇,就算回来了,屁股也坐不稳。只有挣到大钱,给儿子娶上媳妇,儿子才有可能把心拴住,瞿家也才能在岩窝窝一代代往下繁衍。可在岩窝窝,靠一年两季收的苞米小麦,要挣几万块钱,那是说梦话啦!但他又怕儿子在外面三混两不混,混成了别人家的上门女婿。这年头,独儿子因为娶不到媳妇,丢下父母去当上门女婿的,还少么?他变得闷闷怏怏,刨地的时候,刨出一个石头,就巴不得刨出的是一个金元宝。
他也知道自己是痴人说梦。
不曾想今天,他六个苞米棒子,坐家就卖到手整整一百块钱!他和老伴还有一大片成熟的苞米哪,如若今天将这大片地里的苞米棒子一个个卖出去,他就有了几万块的钞票!几万块啊!这样一笔天大地大的钱在手,他肯定能把儿子从那千里万里的地头唤回来了!想着想着,他咧开老嘴笑了。哈哈,汽车路崩一回山岩,居然给他老瞿家带来这样一份希望…… 3
老伴把灶上的两半锅水烧得半开的时候,瞿老相背着满满一竹篓苞米棒子回了屋,一只手里还提着四五个。老伴问:“煮这多苞米棒子,你疯了呀?”瞿老相乐呵呵地说:“不是我疯了,是崖头那条汽车路疯了。你晓得么,桥那头弯子处,朝汽车路上垮了半座山,路上的车和人全堵住了,一溜几百架客车货车,瘫在那里,十几个钟头,往前不行,往后也不行。车里的人,一个个饿的喘,咱家地里的苞米棒子,变成真金白银了。……老奶你别多话,快撕苞米皮煮上,一会儿就会有人上门来买,到时候,叫你收钱收得手抖。”
果然不出瞿老相所料,当他把第二篓苞米棒子背回家,锅里的苞米棒子熟了的时候,石坡上有人三三五五朝家走来。最开头的两个,一男一女,已经到了坡脚。坡顶上,还不断有男男女女冒出脑袋瓜来。那两男女奔拢洞屋门口,男的大声问:“还有煮熟的苞米棒子不?我们买几个。……对啦,我们给高价,五块……不,十块一个。”
瞿老相大声应:“有啦!有啦!就出锅,烫呼呼的,又鲜又甜又嫩,好吃!”低声吩咐老伴,“记住了,就十块一个,少了不卖。”
老伴嘟嘟哝哝地说:“十块一个苞米棒子,这些人,没吃过苞米棒子,想吃苞米棒子想疯了?”
瞿老相低声说:“不是想疯了,是快饿疯了。你呢,也要瘋了……晚上数钱,让你数得疯疯癫癫。”说话时,那两人已经进了堂屋,来到灶前。男的迫不及待抓起瞿老相捞起的一个苞米棒子,边啃边摸出一张票子,也是红色的毛主席像大票,递给瞿老相:“我们要十个。”
女的抓起一个苞米棒子的同时,递给瞿老相两个塑料食品袋:“麻烦你帮我们装好。”
瞿老相麻利地将八个苞米棒子装进食品袋,递给那女子:“连你们手里的,十个,你提好了。”
这一对男女啃着苞米棒子退出灶房,立即又有三个男人奔了进来。这个喊,我要五个。那个喊,我也要五个。
瞿老相说:“一般生意不两般做,十块钱一个棒子。”
“十块就十块。”男人们抓起棒子就啃。
老伴收钱,瞿老相给来人捞苞米棒子、装苞米棒子。这伙人还没来得及退出去,另一伙人又挤进了灶房。没半个钟点,满满两锅苞米棒子一售而空。
有不断赶来的男男女女帮忙撕苞米皮,瞿老相第二趟背回来的苞米棒子很快下锅。这一回,他让老伴去地里背苞米棒子,自己守在灶前。煮熟一锅,就被不断赶来的人抢买空。这天,老伴颠着一双脚,往苞米地里不知跑了多少趟,瞿老相也不知道煮了多少锅苞米。他只知道自己的内衣口袋越来越鼓,越来越鼓。太阳快落山时,还有五六个人急急忙忙赶来。煮熟的苞米棒子已经没有了。他们对瞿老相说,他们是从距离大桥三公里的地方穿了三个隧洞赶过来的,他们乘坐的那辆客车的后面,车子还停出去不下两公里。他们走拢桥头时打听了一下,因为重型机械进不来,仅仅靠一支徒步赶过来的三十多人的工程队用铁镐、铁锹、手推车轮班操作,塌在路上的泥石,恐怕还要今晚一个夜晚明天一个白天才能开通,他们要多买一些。老伴乐颠颠地又跑了一趟苞米地,采来半篓子苞米棒子,煮给他们。
这几个人啃着苞米棒子走了不大一会儿,天黑下来了,老两口暂时停歇下来。
老伴说:“上面三垄地的棒子全采光了。”
瞿老相说:“还剩下面的四垄地。”
老伴问:“卖多少钱了?”
瞿老相说:“我也忙不过来数,一万块出头了吧。哦,大致算得出来的。上面三垄地是一亩七,每亩按八百窝,就是两千三四百个苞米棒子,哦,肯定超出两万块了,挨近两万五千块也不一定。”
老伴说:“刚来的人不是说要明儿晚些路才开通吗?明儿把下面那四垄地里的也这样卖出去,就五万多块将近六万块了。咱家从来没这多的钱。”
瞿老相说:“明天……明天……”他起身,进内屋,将所有的钱放进一个铁皮箱子里锁起,拧亮手电筒,抱起箱子钻进灶房,藏进柴堆深处。“你睡觉,我去汽车路上看看,看个准,明儿好行。”他走出洞屋,向汽车路去。一小时后,回来了。他摇醒了在被窝里的老伴,一脸兴奋地说:“真像那几人说的!坍到汽车路上的泥石只清去了一小半,修路的人再赶,估摸也要明天黑些才能通路,我们明儿还有一天卖。”
两人从柴堆子里翻出钱箱,回到内屋里,老伴乐呵呵地搓着巴掌:“有五六万块钱,咱也不愁儿子的娶媳妇钱了。卖完苞米棒子咱就去街上,给儿子挂电话,让他别打那个工了,回来请媒人访个女子成亲。”
瞿老相说:“等卖完棒子再说吧。你睡。我电筒照着背几趟回来。下半夜,你起来换我,煮苞米棒子,我睡一会儿。天亮,肯定又有人来买苞米棒子了。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明儿一天,我们说什么也要把下面四垄地里的苞米棒子卖完。”
老伴听话,躺下了,很快又爬起来,嗫嗫喏喏地说:“我有个想法,明天,我们是不是……”
瞿老相望着老伴。
老伴把没有说完的话说出了口,“明天,我们加点钱,卖二十块一个……就是十五块一个,也能多挣些。”
瞿老相摇摇头:“还是跟今天一样,十块钱一个。十块一个苞米棒子,老天就让我们发了一回大财了。人,不能太贪心。再说,谁的钱都是钱,都是汗水挣下的,你要老高了,人家不买你的苞米棒子,你还敢把手伸进人家钱袋里掏钱?”
老伴笑笑:“我依你的。这辈子几十年了,我哪件事不是依着你?”
果然到了第二天太阳落的时候,路才开通。这差不多整整一个白天,又让瞿老相两口子好忙。等相向而开的一辆辆汽车在公路上开始缓慢挪动的时候,他家七垄地里的苞米,除了几十个个头比较小的外,全部变成了红红绿绿的票子。两口子趴在铺上,用差不多两个钟头,才把卖到手的钱清点出来:五万九千七百八十块!
4
陡然间有了将近六万块钱,一辈子没有哪回装过两千块钱的瞿老相和老伴,真的抱住了一个金元宝,欢喜得皱纹里都开花,小半夜才睡去。鸡唱三遍时瞿老相咯噔醒来,他摇醒老伴:“起了,到乡上街子去,给儿子挂电话,让他回来。”老两口穿好衣服,从被窝里捞出铁皮箱子,又打开木箱,找出写着儿子电话号码的纸片,在贴身口袋里装好。两口子来到堂屋,找一只篾缝细密的赶街篮子,把铁箱放进篮子,用苞米皮盖了,然后从鸡舍抓两只胖母鸡,绑紧鸡脚,搁在苞米皮上,背着,脸也不洗,出门了。摸着夜黑上石坡,过三道湾的时候,天也亮了。到了公路上,走过大桥,穿了两个隧洞,走了一段靠山公路,顺一条挂崖小路,攀到雷公崖顶。在大石梁子上走了七八里没有草木的光石板路,追着细路钻入大松林,向东南方向的乡街去。 紧赶慢赶三个多小时到了乡街上,在街口一家小食堂里买两碗米线吃,轻车熟路,向街子西头的邮电所去。这两年来,他们隔半年就到邮电所一回,给在外省打工的儿子挂电话。转两个街拐到了邮电所,营业室的门关着。明显,人家已经下班了,只有等再上班时挂电话。老两口背靠营业室的卷帘门,并排坐在水泥抹的坎子上,竹篮夹在两人中间,一人一只手搭在背箩口。等了一个多钟头,终于开门了。起身递上纸片,请营业员拨了儿子的电话。
几个月没来,电话亭子已经变了样。原来的电话机是一排儿摆在一块抹了绿色油漆的横板上,现在,一个电话机一个玻璃房。代他们拨电话的营业员转身出去,再随手关上玻璃门,老两口和他们的竹篮,就被关进了小房子里。电话通了,瞿老相对着话筒说:“强子,你千万得回来一趟啊。”
儿子强子在电话那头问:“家里出了什么事吗?是不是我妈病了?”
瞿老相赶紧说:“你妈没病。我和你妈,身子骨都好着呢。你妈好好地站在我旁边呢。”
“你们都好好的,我就不回来了。今年活计好做,回来一趟,来来去去的路费,加上耽搁,我要损失三四千块钱呢。”
“听爹的话,你还是赶紧回来一趟。”
“啥事也没,我回来干什么?”
“事情是有,大事。你晓得,我们是在街子上給你挂电话,电话里不好跟你说。”
“什么事情,让别人听不得。”
瞿老相想说,家里发生的这桩事,别人就是听不得。但他没说,愣愣地举着话筒。老伴忽然拐拐他,并且指了指隔壁的电话房子。他顺着老伴指处看,见隔壁的电话房子里的一个小伙子对着话筒嘴巴一张一张,急促地讲着什么,他这边却啥也听不见,这才明白,这玻璃做的电话房子,是隔音的,任他怎么讲,除了跟进来的老伴,其他人根本听不见。
瞿老相就大声对儿子说:“我们今年的苞米卖了五万多将近六万块钱,你妈让你别在外面打工了,回来用这笔钱访个媳妇过安稳日子。”
“啥?”儿子不相信,在电话那头大叫,“几垄地的苞米卖了五万多六万块钱,我说爹,你没有发烧吧?”
瞿老相见儿子不相信,赶紧把这两三天里的事,跟儿子详细讲了。
儿子相信了。“想不到我爹我妈,老了老了,种苞米还种得了大钱。”停了停,“爹,我还是不能回来。”
瞿老相急了,对着话筒大声吼:“你回来!你都二十五六的人了,再不回来访个姑娘成亲,你让我和你妈等到哪年才抱上孙子?”
老伴把话筒抓了过去:“强子,你回来吧。妈等着抱孙子,都等白头发了。以前爹妈挣不到钱,不敢开口,这回……”
“妈,我真的不能回来。”话筒虽然到了老伴的手里,但瞿老相还是把儿子在那头说的话,听了个清清楚楚,“你二老想想,咱那家,落在前后几十里没有人村的岩窝窝里,住的还是石洞洞,在前些年还差不多,可到了这个年头,哪个姑娘愿意嫁过去跟我过日子?妈,我这四年挣下了十多万块,我再挣两年,就有十八九万,加上你们今年卖苞米棒子的六万块,二十五六万,我就能在街上买点地皮盖房子,或者直接在街上买套差不多的二手房。不在街上买房子,我是娶不到媳妇的,回来也白搭。”
瞿老相把话筒夺了回去说:“那这些钱你叫我们咋装?我和你妈现在是左手捧着烫手,右手捧着也烫手。一闪失,让人给摸去了,我和你妈白苦了,白高兴了。”
儿子在电话里笑了起来:“你们把钱存起来呀!存银行,存信用社也行。存起来,就安全了。”
瞿老相说出了自己的担心:“你爹妈一辈子没有存过一分钱。抱着这大笔钱去存,万一银行和信用社怀疑,我和你妈怎说得清!”
儿子笑了:“我的爹,不偷不抢不骗,你和我妈种苞米自己挣来的钱,光明正大,你们怕什么怕?再说了,银行信用社巴不得有人去存钱呢,他们根本不会问你的钱是干什么来的。你们放心去存好了。最好是存两年的定期,那样利息高一些,五六万块,每年光利息,都有一千多两千。”
喊不回儿子,瞿老相无奈,挂了电话,付了电话费,带着老伴街上转,几打听,在北街找到了信用社。那几年没有规定一定要实名储存,尽管瞿老相没有身份证,老伴也没有身份证,但很快就存妥了。五万块存了两年定期,七千块钱存了活期,剩下的二千几百块,留着家里花用。还真像儿子在电话里说的,信用社的人根本没有问这钱是怎么来的,高高兴兴帮他们办了存款手续。末了,还再三叮嘱他们保管好存折,别丢了,别被人摸去了,别让老鼠给咬碎了。以后有了钱,就认他们信用社存。
回家的路上,瞿老相走一段路,摸摸装存折的内衣口袋。走一段路,又摸摸装存折的内衣口袋。厚厚几扎花花绿绿的票子变成了两张薄薄的纸片,他心里有些空落,问老伴:“钱不在身上了,你是不是也觉着有些心不着底?”
老伴说:“钱不在身上了,存折在呢。存折就是钱,你啥时想用了,拿着存折来街上,就变成钱了,还会多起来呢!”
瞿老相在老伴肩膀上拍了一巴掌:“你这死老奶,脑筋比我开通。”
5
苞米收得早,这一年的小春麦子也就种得早。高温加早种,四面八方村庄的麦子还嫩央央地在泥皮上趴着,瞿老相家的就你追我赶地咔嚓嚓起杆、打苞、秀穗。腊月未到,齐刷刷地扬花、灌浆。翻年刚过正月十五,呈现出一派梅子黄。
瞿老相蹲在地头,眯着两眼看开始黄熟的麦穗在热风中掀浪。等麦子熟透了,收了,他就开始凿地种苞米。
老伴也蹲拢来说:“他爹,你说今年,我们的苞米棒子,还会有去年的好运气么?”
瞿老相望老伴一眼:“你的意思是,冷不丁,哪里的山崖往汽车路上坍一大堆石头,拦住两头开来的车子,两三天开不出去,像去年那样?”
老伴说:“不坍崖,不拦住车子,我们的苞米棒子卖不成。”
老伴说的,瞿老相心里再清楚不过。他瞿家在这岩窝窝里苞米种了几代人,也就去年,发了大笔苞米财。如果不是汽车路改道从这里过,如果不是新修成的汽车路,被冷不丁坍下来的大堆石头挡住了汽车,不让汽车跑,只怕他家再种一千年一万年苞米,也别想口袋里挣下厚实些的钱。不用说,苞米青熟时路崖崩坍的声音,就是财神上他瞿家来的脚步声。可今年苞米青熟时路崖还会崩坍吗?明年苞米青熟时路崖还会崩坍吗?瞿老相站起,目光投向汽车路方向。看着,看着,脸上就有些凝重。去年那事过去后不久,国家就派来了工程队,用差不多两个月时间,在石崖崩塌的地方筑起了一道十几丈高的挡墙,桥两头二三十里的路段,但凡看上去有些险要的地方,也一律筑起了高挡墙。想这一段路再发生让来往汽车停留一两天的崖坍,难!他顿时开了窍,丢开老伴,回屋,提来两把镰刀,丢给老伴一把说:“我们得先把河边的那一垄麦子割了。” 老伴:“麦子还没饱满呢,咋就割?”
“你懂个屁!”瞿老相说,“我叫你割就跟着割,一两垄地的麦子,值得了多少钱!”
第三天,瞿老相带着老伴,种下这年第一垄地的苞米。
这垄地的苞米苗长出,长到四五寸那么高的时候,瞿老相又带着老伴,割去了第二垄地的麦子,种上苞米。第二垄地的苞米苗也四五寸那么高的时候,所有的麦子成熟了。老两口起早贪黑,用了六七天时间,把所有麦子在海簸里掼成麦粒,晒干,屯起来。地全部腾出来了,他也不忙着点苞谷,而是隔半个月种一垄,隔半个月再种一垄。最开头种的那垄苞米,苗子绿绿的已过膝盖,还有两垄地举着麦茬在懒洋洋地晒太阳。当最后一垄地的苞米苗钻出土皮的时候,靠河边那垄地里,苞米秧子已经齐整整地吐穗开花。
最开头种的那垄苞米棒棒头的红白须完全枯萎的时候,瞿老相把施肥、除草、灌水等事丢给老伴,自己上信用社取了两千块钱,到邻县歇马镇街上,买了木头椽子、石棉瓦,外加一箱铁钉,雇一辆拖拉机,拉到桥东头,卸了。桥东头崖下距离桥三四十步的地方,有一小块平地。瞿老相叮叮当当,用五天时间,盖起一座小房子,又用石头砌了两口灶。随后五天,瞿老相早出晚归,钻进西隧洞那边的猫猫山林子里打柴,然后一捆捆搬到路边,开两百块钱拦了一辆空跑的汽车,把柴拉到桥东头,堆在石棉瓦房左右。
万事俱备,一个清晨,他让老伴背上两口铁锅、两只皮桶,外加一把竹篾筛子,自己背上连夜采的满满一篓子苞米棒子,来到石棉瓦房里,架锅,灌水,烧火,撕苞米皮,开始这一年的苞米生意。
随着锅里的水沸涨,苞米的清香弥漫了整个桥头。
第一锅苞米煮熟,他捞出二十几个,装在竹筛里,端着来到桥头。见车子开过来,不管是货车还是客车,就大声喊:“嫩苞米棒子,五块钱一个!嫩苞米棒子,五块钱一个!”他有些惊奇,第一天做生意,自己就喊得爽爽的,一点也不咯噔,一点也不觉得难为情,莫非,自己还真是做生意赚钱的料?
几辆货车在他跟前呼啸而过,又一辆客车也在他跟前呼啸而过。连续过了十几辆汽车,没有一辆停下来。好像只要路爽爽地通着,就没有谁会稀罕他的苞米棒子。瞿老相喊半天,没卖出去一个,心里雾腾腾的,喊声也开始沙哑欠劲。屁股挨在桥边栏杆上,准备坐一下,顺便烧一锅老烟,恰巧这时候,桥西头山弯子里又冒出一辆汽车,而且是客车。他赶紧把掏出的烟锅塞回口袋里,站起来,高高举起筛子喊:“刚出锅的新鲜苞米棒子,五块钱一个!刚出锅的新鲜苞米棒子,五块钱一个!”
客车依然没有在他跟前停下的意思。
瞿老相那个气,想把满筛子的苞米棒子摔到桥下去。不过,想归想,即便卖不出去,他也舍不得。这是粮食哪!就在他一肚子的闷气没法子撒的时候,那辆开过去的客车却在百十步外停下了。他正思忖是不是追过去再喊几声,车上陆陆续续下来几个人,往回走。他立刻意识到什么,小跑步迎了上去。那几人走近他,问:“你的苞米棒子,多少钱一个?”
他拐了个弯儿:“六块一个。才煮的,又嫩又甜又香。”
走在开头的女子说:“我在车上,明明听你喊五块钱一个。”
“我是喊六块一个的。这几天,我一直都卖六块一个。”停了停,“五块就五块!今天的开张生意,我让一块!”
五块一个,竹筛里的苞米棒子,被這几个人一买成空。随后过来的人,只得多走几步,跟着他到了锅灶旁。刚出锅的棒子太烫,买了苞米的人,嘴里抱怨:“你会不会做生意啊,你应该准备一些食品袋。”
瞿老相连连点头说:“是的,是的,我今早一忙,就把食品袋忘在家里了。这回将就些,下回,一定有食品袋。”
他其实没有准备食品袋。这些天他做准备工作,压根没想到这个。看来,非得挤出时间上街子一趟。
瞿老相到底还是没去街上买食品袋。又一拨人跟他买苞米的时候,他灵机一动,将干净的苞米皮扯了,接起来,把棒子一捆,递到客人手里。买两个就两个一捆儿,买三个就三个一捆儿。苞米皮子绵韧,就是捆五六个,都稳稳扎扎不散捆。他还立即就有了词儿:咱不用塑料食品袋。苞米皮儿捆苞米,比用那食品袋好!
老伴又去地里背了一回苞米棒子。太阳落山的时候,前后两背箩苞米棒子,一卖而光。
从这一天起,瞿老相和老伴,太阳一出山就开始在桥头忙碌。一垄垄地里逐渐成熟的苞米棒子,变成花花绿绿的票子,装进了瞿老相的衣袋,十天半个月,再变成存折。
一天黄昏,一辆大客车停在桥头,司机伸出脑袋,喊瞿老相把苞米棒子端上车。他就乐颠颠上车,先递给司机两个。司机给他十块钱,他说什么也不收,请司机每天来往时停一下车,照顾照顾他的生意。满竹筛的苞米都是捆绑好了的。买两个的,他提着苞米皮递上两个一扎。买三个的,他提着苞米皮子递上三个一扎……车上坐了三十几个人,也不是谁都喜欢吃他的嫩苞米,但绝大多数还是愿意买了尝鲜,把脚挪到车尾,五十多个苞米棒子就剩下了四五个。车尾连排座位上,坐着一个女子和两个嫩娃儿。俩娃儿四只眼睛馋勾勾地望着他竹筛里的苞米叫:“妈妈,我要苞米!”那女子连竹筛也不敢看一眼,把两娃儿紧紧拥在怀里,说:“乖乖,妈买过车票,没钱了。过些日子,妈给你们煮我们自己地里的苞米,我家地里的,也快挂红缨了。”瞿老相听了,有些心疼,想送两娃一人一个,但再想,两个苞米就是十块钱,又舍不得,赶紧端着竹筛离开。
终究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回到石棉瓦房,跟老伴说起了车上的事。老伴说:“哪个没有个难的时候?你就一个娃儿送他们一个呗。咱家那一大块地,也不缺两个苞米棒子。”
瞿老相叹口气说:“十块钱,儿子办喜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多买两包烟了。我们也穷啊!”
这一年,卖得了两万五千七百多块。
每年苞米花开,瞿老相家都有两万四五千块钱进账。几年过去,瞿老相的信用社存款已经突破了十万。很多个晚上,瞿老相就是双手捧着几个存折睡过去的。睡过去了,又笑醒过来。 细想想,还是心存遗憾。他对老伴说:“他妈,你说是不是,要是这条汽车路早修通十年,我孙子孙女都大了?”
6
儿子强子直到第三年里,瞿老相和老伴将苞米棒子卖去了一垄多地时,才回来。儿子不但带着二十几万块钱回家,还带回来了一个贵州妹子。贵州妹子姓徐,叫徐娟娟,长得水灵秀气,老两口越看越喜欢,嘴巴都合不拢。第二天天不亮,瞿老相和老伴起身,到了乡街信用社,把所有的存款取了,一包背着回来,交给儿子。儿子说,过两天,他就和女朋友去县城里看房,要买,就一次性把房子买到县城里,哪怕是二手房。
瞿老相说:“连上你带回来的,三十五万冒头了。房子,买个二十五六万的就差不多了。剩下十万,你们成亲要花销,往后你们在城里过日子,也少不了要大花销。”
儿子说:“买,就买好些的宽敞些的,三十五万都砸上了。这是我老瞿家走出岩窝窝的第一步,第一步要走亮。结婚用的钱,我和娟娟再出去挣。再说,我跟娟娟商量了,我们不像其他人家那样,花钱办客。过几天,我们去领个结婚证就算成亲了。我们再出去打两年工,背上十多万块钱回来,在县城干个什么事儿,也有本钱了。”停了停,“两年,你们在家里种苞米棒子卖,也能余下四五万块呢。那时候,有十多二十万垫底,我们在县城里肯定能成事。”
瞿老相一脸微笑,说:“把你美的。”
儿子说:“我老瞿家就要结束荒谷野洞的历史了,我心里能不美?”
娟娟拽着强子妈的胳膊说:“爸,妈,到时候你们也随我们到城里住,过城市新日子。”
瞿老相摇摇头说:“城里过日子是你们年轻人的事,我和你妈一辈子在这个岩窝窝里寂静惯了,受不了城里那嘈杂,就守这块老土了。等你们成了家,在城里有了事情做,我们靠这几垄地,靠这条汽车路卖苞米棒子,也不比跟你们在城里过得差。”
儿子嬉皮笑脸地说:“每年卖了苞米棒子,还能给我们发几千块的压岁钱呢。”
就在这一夜,突然发生了大地震……
7
大地震是在黎明时分发生的。一张床颠簸地把瞿老相摇醒簸醒了。瞿老相反应快,立马意识到是大地震,扶着床头墙壁爬起,三摸两摸,摸到手电筒,打亮,套上裤子,上衣都来不及穿,捏着手电筒冲向作为堂屋的中洞,要喊儿子和那姑娘赶紧起来。儿子显然也知道地震了,穿一条短裤,手里抱着头天瞿老相给他的钱,先瞿老相一步,从竹帘子隔着的住处冲到了堂屋里,爹爹妈妈连声大喊。半分钟后,老伴和那姑娘穿好衣服,也到了堂屋里。
余震跟着到来,儿子扶着摇摇晃晃的女朋友说:“爹,妈,我们赶紧出去,万一这洞震塌了,我们就完了。”
瞿老相摆了摆手,抬头看洞顶。岩洞坚固密实,这样大的震动,居然没有震下一个石渣儿。只是墙上木钉上挂着的东西,都掉地了。靠墙竖着的簸箕、扁担、锄头、竹篓什么的全歪倒在地。一个用来装糠和一个用来装麦子的竹编大筐,也倾倒在地,麦子和糠混在一起,洒了小半个屋子。平常用来坐的几个塑料椅子、竹木椅子歪滚了一地。他对儿子说:“就窝在房子里,千万别出去。这洞要能震塌,早千年前就给震塌了。外面,倒不好说啦,岩腰岩顶随便掉下来一块石头,都是要性命的。”
又一波摇晃后,大地重归于平稳。儿子嘘了一口气:“我的妈呀,这凶的地震,我长这大,从来没有经见过。”瞿老相也嘘一口气:“别说你,我和你妈活到五十多岁快六十岁,也从没见过。”
东天露出了鱼肚色。
天亮明的时候,瞿老相走出洞屋,老伴、兒子还有那个叫娟娟的姑娘,也跟着他走了出去,站在屋前场子上,看四边山岩和穿岩窝窝哗啦啦奔走的跑马河。所有的山岩一如从前,没有出现一点破损残缺的样子。跑马河也跟昨天一样,白浪滚滚地流淌。唯一的震后损相,就是侧洞用来拦猪的石垒矮墙,拽着圈门倒了,两头猪,正在最上面那块红薯地里哼哼着。十几只大鸡小鸡,也满地坡啄食。瞿老相一时间热泪盈眶:“儿子,你还说呢,你还说呢!这大的地震,外边村镇,只怕房子都倒完了,大人小娃也在睡中伤了不少,可我瞿家岩窝窝,你瞧瞧,你瞧瞧,四面岩壁,没有闪落一个大些的石头,这是先祖留给瞿家万代子孙的一个福地哟!”
儿子说:“最庆幸的是,我们还没来及在城里把房子看了买下来。如果买下了房子,肯定也被震坏了。那样,我这几年在外面就白挣了,你们在家里这几年的苞米棒子,也白白卖了。”
瞿老相说:“这下,看你还敢打主意在外面买房子。”
儿子坚定地说:“城里的房子,我肯定是要买的。不过,这一震,一两年内我不买了。过些天,我把你们给我的钱重新存起,过两年,买新房还是二手房,看情况再定。反正,我们是要到外面生活的。”
老伴怕两父子顶起来,赶紧问瞿老相:“今天,咱还去不去桥头煮苞米棒子卖?”
瞿老相望望桥头方向,说:“这样大的地震,公路肯定断了,河上的桥说不定也损了,哪来人买我们的苞米棒子……公路重新修通,少说也得十天半月。那时候,咱们的下面两垄地的苞米棒子,也收浆了,变成不值钱的干苞米籽籽了……他奶奶的,这地震,震去了我几千块钱!”
瞿老相喊着老伴和儿子,把胡乱拱地的猪撵回洞圈里,用石块堵缝。一时间没有事情干,瞿老相背上空竹篓,顺屋北石坡往上爬,准备到桥头,把两口铁锅和一对桶拿回来,等汽车路通了再背上去。爬到梁子上,看汽车路和大桥,桥倒是没倒,能看见的汽车路上,却是一片凌乱。凡是人工砌在路边的挡墙,都坍塌了,这里一堆乱石,那里一堆乱石,一辆汽车,还夹在两堆乱石中间,病气恹恹地晒太阳。也不晓得大堆的坍石里,是不是埋了另外的汽车和开车的人。过桥的时候,发现桥虽然没倒,但拉开了很大的裂口。快走到东桥头时,突然响起嗡嗡嗡的声音。吓了瞿老相一跳,以为又要地震了。急急忙忙奔到东桥头,没感觉到晃动,才发现嗡嗡嗡的声音来自天空。抬头顺着声音来的方向看,看见一个大黑点,在天上向这边移动。声音越来越大,黑点子也越来越明显,临近岩窝窝上空时,他看清是一架蜻蜓样的飞机。这是一种他从来没有在天上看到过的飞机。蜻蜓飞机飞过岩窝窝上空,隐到西岩那边去了。他赶忙收拾了铁锅、水桶,奔跑着回屋,说:“连飞机都出动了,往西岩后边那片村庄上空去了,西岩后面佛指山下的那几十个村,只怕是真的震惨了,也不晓得你三叔家损伤有多大?”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老伴要做早饭的时候,天空中又响起了嗡嗡嗡的声音。这回不是一架,而是四五架蜻蜓样飞机,一架撵一架,飞过岩窝窝,往西去。半个多小时,又是六七架一群。后面这一群飞过去几十分钟,前面过去的那四五架,一架跟着一架,从西岩后嗡嗡嗡露出来,向东边飞去。天上的飞机来来去去,瞿老相算是开了眼,一早晨居然看见了这么多蜻蜓样的飞机。
吃过早饭,瞿老相说是要去西背凉水箐看三弟一家怎么样了。儿子不准他去,说通往凉水箐的路不晓得震成什么样了,何况还会有余震。老伴和娟娟也不准他去,娟娟说那么多飞机都过去了,飞机上坐的肯定是救灾的解放军,有了解放军,叔叔家和其他人,就有救了。他去了,什么事情也干不成,相反会给叔叔一家添麻烦。瞿老相想想也是。一家四口人啥也不做,就在洞屋前场子上,看来来去去的飞机。
看着看着,有人出现在岩窝窝的河边。先是五六个,接着是二三十个,再接着是四五十个……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在平常少有人将脚踏上的岩窝窝。这些人中,有老百姓,有穿军装的。明显,他们都是从西岩那条路下来的,来到河边后,他们沿着瞿家几代人在河边上踩出的小路,蚂蚁搬家一样,向瞿家洞屋门口走来。瞿老相立刻就反应过来。这是西后几十个村的灾民,在乘飞机赶去的解放军的帮助下,顺着山路下来,经过他家门口,到汽车路边,过桥,往东四坝去。走拢的第一拨人中就有瞿老相的三弟和三弟媳,还有他们的两个娃。瞿老相看见弟弟、弟媳和两个侄儿,赶紧迎上去,三弟扑拢来,紧紧抱住瞿老相,嚎啕大哭:“哥,你们一家囫囫囵囵不伤一根头发,我们却是全完了,全完了啊!”
瞿老相早上的猜测没有错,西后几十个村庄,真的是遭了大灾了。地震来得突然,几分钟、十几分钟间,房倒屋塌,黎明香睡中的人,被倒塌的房屋压死了不少,打伤的更多,一些人还埋在房子下面,死活不知。特别是那一片山村,是深度贫困地区,绝大多数人家住的还是土木结构的简架房子,甚至是木垛房、茅草房,畜圈更是清一色的茅草房、垛木房。最为要命的是,很多人家还有火塘里留隔夜火种的习惯。地震发生后,震倒的木头椽皮落在火塘里,引起大火。几家起火,全村遭殃。不少的村庄,余震未息,就陷入一片火海之中,房屋、牲畜、粮食、衣服、家具一应物品,被大火一烧殆尽。幸亏飞机送了一拨又一拨的解放军进去,另外一支部队也从西边翻越佛指山落雪垭口赶到,陷入绝境的山民们才看到了希望。解放军马不停蹄,分扑各村,抢救受灾的山民。重伤的,抬上直升飞机,空运到市里和省城的医院救治;轻伤和没有受伤的,除留下一部分骨干劳力和解放军一道抢救被埋在废墟里的人,掩埋已经遇难的;其他的,由部分解放军指战员带领,沿经过岩窝窝瞿家的这条小路,越过大石峡,到紧急设置在东四坝一带的灾民救助站接受救助。虽然岩峡东部的地区也属地震灾区,但因为经济发展快、房屋质量好,加上生活习性的不同,受灾的程度相对要轻得多。另外,从西四坝到县城再到市里,是二百里的高原地带,地势平缓,公路没有受到严重损害,救灾物资能够源源不断地运进来。瞿老相三弟的岳父岳母重伤,已经被直升飞机接了出去。二弟两口子和两个娃儿,因为要去五十里外的媳妇妹子家做早客,离天亮还有两个小时,二弟媳妇就起来做饭,准备吃了饭摸黑赶路。吃过饭走到村口空阔处,才发生地震,他们幸免于难。村领导知道三弟是从岩窝窝去他们村上门的,熟悉岩窝窝左右的路径、地形,就安排他两口子给解放军和其他向外边撤的人带路。
瞿老相拍着三弟的肩膀说:“他三叔,那个家没有了,就跟哥在这个家里暂时住下来,这个家原本就是你的家。”
一个怀里抱着娃儿的妇女走拢瞿老相说:“大叔,有吃剩的饭食,给娃儿一口。娃儿跟大人一样高,昨天吃过晌午到现在,一点食也不得吃。”
瞿老相赶紧回灶房,提出早饭剩下的半铁锅面面饭,老伴也抱出一摞碗。瞿老相把饭食分成十几份,递给到来的每个娃儿一碗。
现在已经是太阳当顶的中午时分,每个人都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脊。娃儿吃饭,大人直咽口水。瞿老相在几秒钟的时间里,断然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他吩咐儿子,带着几个人扛上锄头去地里,把整块地的红薯挖出来,分给大家吃。吩咐老伴,把他背回来的两口大锅架灶上,一口烤麦面粑粑,一口烧上水,等他下地里背苞米棒子回来煮。
儿子压低声音问瞿老相:“卖给他们吗?他们慌慌乱乱逃到这里,我看也没有什么钱。”
瞿老相火了:“卖什么卖!这种时候,还想着赚他们的钱,你害臊不害臊?他们遭遇大难了,来到我家门口,我老瞿家就不该送他们一口救命食?”
儿子把父亲拉进里屋,说:“爹,你把家里的面拿出来做粑粑送他们,把还长不透的红薯挖出来送他们,我就不说了,反正那些面和那些红薯,也值不了几个钱。可地里的嫩苞米……过不上十天,公路就抢修通了。公路一通,就能卖成钱了,几垄地的苞米棒,值几千块上万块钱呢!”
瞿老相一跺脚吼:“你到底不醒悟!是救命要紧,还是卖钱要紧?我告诉你,没有周围乡亲悯惜,也就没有我瞿家。当年你太祖带着你太祖婆和老祖来到这里的时候,没有一个钱,也没有一粒粮,是周围的乡亲给瞿家吃食、给瞿家镐子锄子,我瞿家才吃着千家饭在这岩窝窝里站住了脚跟。我瞿家欠周围乡亲一份情,欠了上百年呢!现在乡亲遭难了,我瞿家不该回报一下么?快,扛上锄头带人去地里挖红薯,一个不剩地挖出来!”
瞿老相把儿子推出屋,将一柄锄头立在儿子面前,又将另外两柄锄头递给三弟和一个穿军装的年轻人,自己提了早上到桥头背铁锅用的那只大竹篓,甩在背上,大步向苞米地去。走出几步,回过头来喊:“老奶,照我说的做,做粑粑,烧水。别惜柴,烧得越大越好,我把苞米棒子背回来时候,你锅里的水要涨了啊。让大伙儿吃点东西,好往前赶路!”
一阵谷风吹过,满地的苞米叶子在向瞿老相频频招手。一个个望天而生的苞米棒子在正午阳光里飘出醉人心脾的清香。
瞿老相感觉,这是他这辈子闻到的最美最美的食香……
编辑手记:
《洞府人家》中瞿老相靠着一条汽车路和自己的努力终于收获了财富,第二代也能走出一山一家的岩窝窝洞府到城里过上更好的日子。一个一个的苞米棒子就是洞府人家致富的秘诀,而富裕的背景是国家的进步带给这个一山一家的洞府致富的机遇,道路的修通、经济的发展使这个原始生活的洞府人家大踏步进入新生活。而一个个能换来金钱的苞米棒子在灾难面前却成为瞿老相心里最美丽的食物,放弃了利益诉求,在人类情感中寻找最美好的东西,瞿老相沒有再发灾难财,而是将苞米棒子和其他食物免费分发给受灾的人,金子一样的人性光辉体现在底层的瞿老相身上,他善良、知恩。
“只要有人的地方,世界就不会是冰冷的。”(《平凡的世界》)作家的职责不是机械地摹写和臣服于某种流行的观念,而是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和对历史趋势的洞见,寻找人类情感中美好的东西,把人性中向上、向善的元气提炼出来展示给读者,让读者看到未来,看到希望。瞿老相在灾难面前的行为就是温暖的,就是人性中向善的元气。这是平凡人心中向善的元气,是我们国家发展和强大的希望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