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实验的有效性教学 

来源 :中国教师与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erg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搞好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教育的意义是将所学知识融入生活,为现实所用。充分利用我们身边一切可利用的因素,结合生活实践,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轻松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这样不仅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还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真谛。
  【关键词】 科学教学;科学实验;生活化;有效性
  Shallow talk the usefulness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science experiment
  Li zheng-qian
  【Abstract】 Make good science experiment lesson of the teaching be an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inevitable request, education of the meaning integrate the knowledge learn life and is use by reality.Full make use of we nearby everything can make use of of factor, combine life practice, let the student is in the reality the life easy control science cultural knowledge, so not only ability more and so development the student's science consciousness, return can let the student realize life of true meaning.
  【Key words】 Science teaching;Science experiment;The life turn;Usefulness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是小学科学课的显著特点,是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对实验细节的把握,是提升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1. 实验前精选材料,力求方便实用。
  1.1 利用材料间的相互关系,灵活加以组合和运用
  实验教学能否成功、效果能否达到,不仅仅取决于实验材料是否充足,还取决于实验材料选择是否科学,搭配是否精当。
  学生实验前,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好有典型和有结构性的材料,让孩子们带着疑问,按自己的想法去选择材料做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和假设是否正确,如教学《导体和绝缘体》一课,不仅要为学生准备铁片、铜片、橡皮、玻璃、陶瓷等直接能体现导体和绝缘体的材料,还应准备好牙膏皮、铅笔芯等可能引发学生探究矛盾的材料。这些有结构的材料,为发展学生科学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热情起到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1.2 把握好材料的呈现方式和时机,分层、适时、有序地呈现
  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果过早发送探究材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有层次地发送材料,就能调控探究的范围和深度,提高探究的有效性。例如教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学生猜测物体是沉还是浮可能与物体的大小和轻重有关后,教师抛出了第一组材料:木块、石头、泡沫塑料、回形针、牙签、橡皮泥、胡萝卜、蜡烛,学生通过实验比较发现与自己猜测不相符的结果 ——沉浮与物体的大小、轻重可能没有关系。教师又提供了一组特殊材料:大小相同的铁块、铝块、塑料块、木块、黏土块,实验获得了新的进展 ——轻的易浮重的易沉。第三次提供重量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铝块、橡皮泥、萝卜块、木块、泡沫塑料块,结果发现在轻重相同的情况下,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这样分三次呈现,顺应了学生的思维方法,以材料来指引探究,有序而有效。
  2. 实验时明确目标,见机行事,灵活处理实验信息。
  学生实验时,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材料的名称及在动手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引导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并精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进行学习研究。如教学《反冲》一课,发现有的有的实验小组实验失败,学生实验时往塑料瓶倒水后,刚开始瓶子还能沿着喷水的方向倒转,可接下来又沿着喷水的方向正转起来,造成实验效果不明显。师生最终一起分析出实验失败的原因:原来在铁架台栓塑料瓶用的是两股绳,这样塑料瓶反冲转动后,两根绳子可能会互相绞在一块,绞到一定程度会自然带着绳子往回转。问题的症结既然找到,进而使他们改用一股绳子栓瓶子,当学生再次实验成功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3. 实验后引导交流,提升素养。
  3.1 抓住思维亮点,层层深入
  充分相信孩子们的潜在能力,多一些追问的细节,抓住学生的一个个思维点,创设师生、生生互动的状态,就能使研讨层层深入,从表面深入到本质,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例如教学《被压缩的空气》一课,学生回答:手推活塞,活塞被推了进去,空气变少了。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立即反问:空气真的变少了,逃到外面去了吗?在学生一番探讨后都认为空气没有少而是被压缩了,教师又问:空气到底能压缩到多少呢?能不能压缩到“0”毫升?经过教师适时的点拨,学生对压缩空气的理解层层递进,将所观察到的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2 借助意外现象,指引探索
  有时候,在实验过程经常能遇到一些“意外”,教师要很好的把握这些“意外”把学生的研究热情引向深入,推向高潮。例如:在教《滑轮》一课,先让学生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进行了猜测,学生大都认为“定滑轮肯定是省力”。接下来让学生通过实验证明,结果得出的数据各不相同:有的省力,有的费力,有的不省力也不费力。学生为各自的不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分析了实验装置,把可能影响的因素,都在讨论中一一排除,最后,学生发现:实验结果是接近不省力和不费力。
  3.3 捕捉有效信息,拓展延伸
  学生研究后延伸的内容同课堂学习应属同一个内容范畴,它们有着必然的逻辑联系,它应该是课堂研究内容的扩展、深化。教师要敏锐地捕捉这些转眼即逝的“信息”。
  总之,细节决定成败。要真正上好一节实验课,就需要引导学生用活动来带动思维,用思维来改善活动;在实验操作、深入思考、教学组织等方面用心关注细节,抓住机遇,适时“导”、“拨”,通过自行探究获取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从而真正发挥实验的效应。
  【参考文献】
  [1]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2] 《“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孟宪杰
  [3]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 作者:贾宏荣
  收稿日期:2013-12-20
其他文献
【摘要】 在语文教育中,赏识教育就是教育者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把“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育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使其体会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力量,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得到成功和最佳发展的一种教育过程。赏识教育在语文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赏识;语文教学;作用  虽从事语文教学的工作时间还不长,但我认为赏识教育对语文教学的作用极其大.每个人都希望得到
期刊
【摘 要】 英语教师是从事英语学科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具备包括专业知识在内的专业素养,既是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必备条件。本文试图对中学英语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进行一番探讨。  【关键词】 英语教师;专业知识  参照目前有关教师专业化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结构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本文仅就专
期刊
1. 热爱学生,为外语学习创造一种融洽的气氛。 我喜欢教书这个行当,看到自己的学生不断地成长、不断地进步,我感到由衷的喜悦和安慰。我喜欢教英语,因为英语是一种丰富、优美的语言,有着令人陶醉的魅力。而且,英语还承载着久远的文化、伟大的文学传统、西方文明的主流……,它不仅值得学,也值得教。正像作家王蒙先生所说的,“多学一种语言,不仅是多打开了一扇窗子,多一种获取知识的桥梁,而且是多一个世界、多一个头脑
期刊
【摘 要】 如何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激活小学数学课堂?值得我们每个数学教师深思,我们一方面既要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点拨、释疑、解惑;另一方面还要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思考,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知识现状为前提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相比,对教学目标阐述的角度及落脚点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原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是从教师“教”的角度提出来的,规定的是教什么,如何教,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
期刊
【摘 要】 问题意识是指个体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当个体活动时感到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思维才算真正启动。  【关键词】 化学教学;问题意识;课堂效率  问题意识是
期刊
语文教育负有传承民族文化,为学生的一生打好“精神底子”的重任。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通过阅读和欣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因此,引导学生沉潜于生生不息的文化长河中,让其思索玩味,感悟探究,从而丰厚文化底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成学生完整性人格的建构,才能达成语文教育所追求的“立人”目标。而要提高学生的整体文
期刊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和兴趣,加深学生对动作概念和体育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图象、动画、影象、声音等多种媒体来直观逼真地反映技术动作的动态变化过程,吸引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诱发学生思维,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过去对抽象的、难理解的内容,教师要花费很多时间去讲解和示范,
期刊
引言  在进入这个章节之前,我想谈一谈我选择科恩先生《作曲家人格声音》作为我写作这篇文章的几个原因:  第一,对于作曲家的作品或者说对与作曲家作品的准确把握和分析了解是我们传递和教导学生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我们作为教学不可能使听课的学生仅仅是停留在对于音响上面的一种感受和感触,如果是这样变失去了学习音乐的一种关键性目的之所在。我们不仅仅是要听,更要听到作曲家内心的声音;  第二,作为具体的教学
期刊
(陕西省教育学会2013年度一般课题·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激励与赏识研究 SJHYBKT2013014-25)  目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学生英语差,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也没有信心。针对此现状,通过大量的实践与研究,发现改变初中英语教学落后的现状,则须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因此,激励与赏识教育在农村中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学生激励,赏识与表扬等手段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
期刊
【摘 要】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其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正在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特别是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这样的特点,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因此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以其非凡的功能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