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扽我衣角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fl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爷爷姗姗来迟的孙子。爷爷对我格外地呵护关爱。等我七八岁时,爷爷就常带着我出人情走亲戚。?
  那时候交通不便,外出或步行或假舟,远路亲戚,必得住一两宿。?
  一路上,爷爷便关照我到亲戚家要如何如何。比如荷包蛋不能全吃了,人家盛三只,至少留一只,四只,至少留两只,不能像个穷吼,全吃了。人家办喜事,不能打碎东西。坐要坐得正,站要站得直。上桌吃东西,要吃自己面前的,不能满碗叉。吃饭不说话,睡觉不言语。大人说话,不插嘴,不走动。?
  這些话,对成年人兴许有用,对一个懵懂孩童,差不多就是“春风过驴耳”了。?
  记得有一年大年初三,姑奶奶家的孙子结婚。初二下午,爷爷携我步行二十里到了姑奶奶家。?
  娘家来人了,姑奶奶自然高兴,不一会,两碗荷包蛋就上桌了。姑奶奶做的是糖水荷包蛋,四只圆溜溜白滢滢的荷包蛋养在清汪汪的水里,既漂亮又吊胃口。当然,走了二十里,肚子也确实饿了。?
  我捧起碗就吃。吃到第二只的时候,爷爷扽了我的衣角,并用眼神示意我放下筷子,别吃了。我无可奈何,眼睛直勾勾地看著余下的两只蛋,很不情愿地搁下筷子。?
  姑奶奶看出我还想吃,走到我身后摸着我的头,对爷爷说,兄弟,宝宝想吃,就让他吃,家里至亲,不用那么多规矩。?
  爷爷却说,唉,哪能这样。至亲不计较,养成坏习惯,走外去,人家会说没规矩。爷爷硬是让姑奶奶将蛋碗端走了。?
  晚餐是暖房酒,按说我是没资格与爷爷同席的,爷爷却将我拉到他身边。旁人看来,这是爷爷对我的偏爱;成年后想来,这应该是爷爷对我的监督,生怕我做出不合规矩的事,丢了脸面。?
  五十多年前的农村菜肴是很简单的,即使是办大事,也仅仅是鱼肉而已,较之日常,换点花色罢了。一碗芋头烧肉上桌了。芋头烧肉,从顺序上就知道,肉只是配角。坐的是八人方桌,我岁数小,手臂短,偏偏那碗好菜离我很远。我看到了一块肉,口水直打转,不由自主地想站起来夹肉,爷爷可能一直在瞄着我,猜出了我的动意,用手狠狠地扽了我的衣角。我放下筷子,眼睁睁看着那块眼馋的肉被别人夹走了。?
  还有一次,也是到亲戚家喝喜酒。正待我丢碗的时候,又上来一碗青菜豆腐汤。我舀了几勺,哪知汤太烫,一时喝不了,同席者都放下筷子了,我还在丝丝地喝。爷爷又用劲地扽我衣角,让我丢碗。事后爷爷对我说,不怕吃一盆,你要赶上人,不怕吃一缸,你要赶上帮。让一桌子人等你,多不好。?
  如此之事,在我的童年少年生活中,不知出现了多少次,以至于一听说爷爷要带我到哪哪去,我高兴又害怕。?
  爷爷在我走出高中大门的第二年仙逝,今年已四十年。?
  后来,我外出工作,每每作客于亲友家,都会忆起爷爷零碎的教导。?
  近些年,读《论语》,我才发现,爷爷的教导是从老夫子那里学来的。《论语·乡党第十》记载:“立不中门,行不履阈”、“食不言,寝不语”、“席不正,不坐”。?
  爷爷是农村里的文化人,读过私塾,想必一定背诵过四书五经。他老人家将学来的规矩落实在行动上,又不失时机地传诸后人,让我受益。?
  我女儿呀呀学语地时候,我学着爷爷,教给她一些基本常识,如站有站相,吃有吃相,吃东西要有节制,玩也必有节制。有一年夏天,女儿四五岁,邻居递给女儿一支棒冰。女儿说,今天已经吃过一支,不吃了,谢谢。逗得邻居笑了。?
  及至女儿成人,也没有放松教育,从小处教育,比如上桌吃饭不拿手机,客人不离席不得独自离席,连用过的餐纸也要求她叠好。女儿做得不错。?
  我希望,当女儿做母亲的时候,对她的孩子也能够从小抓起,不妨像她的曾祖父那样,常常扽扽孩子的衣角。
  (常朔摘自《南京日报》2016年1月17日)
其他文献
愛攀爬的牵牛花
期刊
小明和爸爸去逛街,走到钟表店的时候,爸爸对他说:“小明,你不是想要一块电子表吗?我给你出个题目,你要是回答出来了,就买给你,好不好?”  小明开心地点了点头。  “8减6等于2,8加6也等于2,这虽然很奇怪,却是全世界通用的算式哦,而且你肯定也这样计算过,你知道为什么吗?”  小明看了看店里的表,一下子就回答出来了。你知道他是如何回答的吗?  沙漏计时  粗心的小平经常丢三落四,为此她没少挨妈妈的
保护儿童  朋友领着儿子在路上走,看到路中央有两辆大卡车相撞了,直冒黑烟,场面惨烈。  两岁的儿子开口问:“爸爸,大卡车怎么了?”  为了不让车祸场面在孩子心中留下阴影,朋友淡定地说:“哦,没什么,就是两个变形金刚坐下来吃烧烤。”  糊涂老爸  放学回家后,我被老爸骂了一顿。他说他下班后去学校接我,可老师说根本没有我这个人。  “你竟然长期逃课!”老爸怒吼道,“我在你们小学门口等了一个小时!”  
小朋友,你有没有注意到:马路不是平的,有些马路铺的不是柏油而是混凝土;交通信号灯中的红灯总是在左边或者最上面,它们为什么要这样设置?这其中包含很多科学原理呢。  仔细观察马路,我们会发现它不是平的,而是有一定的坡度。按理说,马路应该设计成平的,方便行走或行车,但工程师却故意将马路两侧设计成斜斜的缓坡。  原因在于有利于排水。下雨的时候,路面上的水能快速顺着斜坡流到路边的排水沟里,使路面不积水。  
如果乘坐时光机穿越到白垩纪,你可能会发现,太阳和月亮更加匆忙地划过天空,明天比预想的来得更快。  近期,一项发表于《古海洋学与古气候学》的研究显示,在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地球自转速度比今天快,每年地球要自转372次,而目前是365次。这意味着,那时的一天大约只有23.5小时。  一天约23.5小时  地球的自转速率是如何随时间变化的,这对科学家来说是一个有趣的挑战。他们无法回到过去亲自体验
广场很清新,水洗一般爽朗,这样的环境,人鸟皆是感到愉悦的。每天,鸟儿兴奋地叽喳,各自在各自领地里谈笑风生,这种情景也深深影响着我积满尘垢的心,使我于消沉中有了生活的兴致与乐趣,甚至有几分轻扬,要脱却生活的沉疴。  在足不出户的日子里,我常常独坐阳台,在风中发呆。阳台上常有麻雀成群飞来,尤其是冬天,它们前来觅食,还在椅上窗户上留下一粒粒鸟粪。麻雀很喜欢从绿植或栏杆上跳到地面,啄食犬没吃完的饭粒,于是
在消费文化如火如荼的今天,我反对消费文化。  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划开手机,不是跟广告打个照面,就是跟广告撞个满怀。或花言巧语,或五光十色,目的仅此一个:你要消费!于是消费成了文化,成了消费文化。  既然消费成了文化,那么反过来说,不消费即没文化。于是,数量并非极少的人房子不止一套,车不止一辆,电脑不止一台,手机不止一个,甚至有了个人专用衣帽间、专用鞋柜。结果,桃红柳绿的植被被掀开,抽穗互粉的庄稼
蜗牛速度  一天,兔子看电视正看到精彩处,突然听到敲门声,去开门却没见着人。“你好,能给我点水喝吗?”兔子这才发现门口有只蜗牛。“没有!”兔子没好气地关上了门。几个月后,兔子又独自在家看电视,敲门声再次响起。兔子跑去开门,门口的蜗牛说:“你刚刚太没礼貌(lǐmào)了!”    换裤子  有一次我们发校服,男生是裤子,女生是裙子。有个女同学找班主任说:“老师,我想要裤子,不想穿裙子。”老师特别和蔼
  
不断地在写手群看到文友无奈地发出链接,痛斥有人抄袭或深度模仿了自己的文章。姑且不论这种行为背后的文德和人品。试想一下,别人的文字你用“拿来主义”粉饰替换成自己的名字,真的就能道出你的心声吗?再精彩的文字也是我手写我心,每个人都是这天地间的唯一,效仿或复制他人,难免会落得东施效颦。万物有别,春呈现出勃勃生机,秋却硕果累累,这个世界因万物不同而缤纷多彩。  不断地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被大家N次转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