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原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具体原则应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展开。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发展观;农民
[中图分类号] 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6)06—0033—02
当代中国“三农”问题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也存在着重大的战略决策不当及其形成的路径依赖,其中建国以来的“重城轻乡”、“重工轻农”的不科学发展观是主要因素。当前“三农”问题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以及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重任的瓶颈。
一、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就是要以农民为本,即坚持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只有在建设中始终坚持依靠农民群众的智慧,充分尊重农民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满足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市政府发起和推动的,中央和各级政府需要倡导、扶持,但支持是为厂调动农民的组织发展能力,要始终激发农民的主体意识,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千万不能本末倒置,否则会重蹈“乡村运动、乡村不动”的覆辙。所以,在农村建设实践中,政府不能大包大揽,要把政府支持、依靠全社会力量和农民出资出劳结合起来,尊重农民的“话语权”,反映农民的意愿,培养农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实惠,使他们对新农村建设有一种主人翁意识,惟其如此,新农村建设才能造福亿万农民。
二、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
经济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目前,我国大部分村庄经济发展滞后,为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实现农村经济系统的创新;否则,新农村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农业建设,科技先行,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许多深层次问题,如耕地减少、生态恶化、劳动力素质差等都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来解决。要进一步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提高农业科技在国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加快建立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搞好农业建设,还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并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盲接补贴政策,加强扶贫开发工作。三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环境建设。
三、立足本国、兼收并蓄
科学发展观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开放的现代全球体系中进行的,对于其他国家农村建设中的合理因素和做法、经验不应全然排斥,也不能全然排斥,要符合世界农村建设的基本规律。尤其是一些东方国家如韩国、印度的新村建设值得我们研究。同时,中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梁漱溟、晏阳初和卢作孚为主要代表的乡村建设运动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启示。然而,我们还应当看到,中国的农村有着非常明显的特殊性,如人多地少、二元结构、传统文化以及城市发育不完善等,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具有特殊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系统创新过程中,不能简单地依靠单纯的制度移植或更替,而必须考虑到组织嵌入其中的整体社会的结构性环境,也必须考虑到组织自身的路径依赖。韩国在新村建设中就避免了引进美国文明的盲目西化倾向,很好地保留了传统文化,树起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建立了国家伦理和道德,新村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
四、农村建设和城镇建设共同推进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统筹城乡关系,这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路。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乡土中国和城市中国不仅代表着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也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现代化路径选择。城市中国主张现代化也就是城市化,乡土中国的现代化路径不是一味反对城市化,回归传统社会,而是主张重建现代化的价值,将西方祟尚的现代性的合理因素与以人为本,人的内部和谐、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等相融合,形成新的价值体系,让中国人包括中国农民都过上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这一全新的现代化思路就是城乡统筹的战略思路。一方面,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城镇化进程,加大城市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另一方面,鉴于我同农村人口众多的现实,即便是尽可能的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城镇化发展,但仍将存在大量农村人口。2020年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即使降到40%,仍会有近6亿人,到2030年这个比例·F降到30%,还有5亿人生活在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了,农业怎么办?城镇化之后,农村怎么办?农村是否能够成为经济繁荣的、农民能够享受和城市一样公共产品的、生态良好的农村,而不是凋敝、衰败的农村?留在农村的农民能不能成为新型的现代农民?这是我们思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视角。
五、正确处理“多予少取放活”的关系
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关系,必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方针。“多予”,就是要加大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为农民增收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少取”,就是全部取消不应由农民承担的税费负担;“放活”,就是要通过深化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放开农民手脚,激发农民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正确贯彻这一方针的前提是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一,“少取”是前提。迄今为止的中国现代化是通过农村支援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的方式实现的,农业发展落后,农民增收困难,基础设施滞后。“少取”意味着改变原有的利益分配趋向,让农民真正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而只有“少取”,“多予”才有意义,“放活”才有可能。第二,“放活”是关键。一方面,农村发展缓慢固然有“重工轻农”政策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与农村相关的各项改革滞后的问题。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发育不健全,农村经济社会组织发展不理想,农村政治体制改革不到位,这都表明农村要通过各种改革激发内在的活力。只有通过“放活”,农村中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组织充分发育后,“多予”政策才有更多载体,资金的投入也能有的放矢;只有通过“放活”,市场才能对农村各种生产要素配置起到基础性作用,农村经济效率才能得到有效提高,农民才能更好保护自己的利益。第三,“多予”是保证,农业本身是弱质产业,加之我们长期从农村汲取资金、资源和劳动力,农村发展欠账过多,仅靠农村和农民自身的力量已无法解决农村的问题。我国现代化已经进入中后期阶段,国家具备了支援农村的能力,应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为农村输血。输血的目的是为了在农村形成造血能力。这样合力建设,数亿农民才能过上“现代化生活”。
六、科学规划、典型示范、稳步推进
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不仅仅是资金和热情,还必须形成一个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农村建设规划,在规划中充分反映当地农民的要求,尊重政治、经济、文化共同发展规律,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规律。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要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在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各个村庄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村庄具体建设规划。我国农村人多地广,情况复杂,差异很大,不宜于按照统一模式建设。我们只有从实际出发,在各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进行试验,在情况类似的地区谨慎推广,避免劳民伤财的瞎折腾。
七、民主商议、量力而行、注重实效
实现科学发展观要以正确的政绩观为思想前提,广大干部必须以正确的政绩观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确的政绩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利益为核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绩观。以广大农民群众是否满意为核心,全面考察下部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中的政绩,在考察中做到结合当地实际、实事求是、公开公正。对求真务实、为民负责,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进行奖励,对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大搞“形象工程”的干部给予严厉惩处。健全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村民自治制度,让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决策权、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农村干部要认真倾听群众意见,与群众共同商议建设大计。
(本文作者:山东工商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余岩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发展观;农民
[中图分类号] 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6)06—0033—02
当代中国“三农”问题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也存在着重大的战略决策不当及其形成的路径依赖,其中建国以来的“重城轻乡”、“重工轻农”的不科学发展观是主要因素。当前“三农”问题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以及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重任的瓶颈。
一、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就是要以农民为本,即坚持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只有在建设中始终坚持依靠农民群众的智慧,充分尊重农民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满足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市政府发起和推动的,中央和各级政府需要倡导、扶持,但支持是为厂调动农民的组织发展能力,要始终激发农民的主体意识,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千万不能本末倒置,否则会重蹈“乡村运动、乡村不动”的覆辙。所以,在农村建设实践中,政府不能大包大揽,要把政府支持、依靠全社会力量和农民出资出劳结合起来,尊重农民的“话语权”,反映农民的意愿,培养农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实惠,使他们对新农村建设有一种主人翁意识,惟其如此,新农村建设才能造福亿万农民。
二、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
经济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目前,我国大部分村庄经济发展滞后,为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实现农村经济系统的创新;否则,新农村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农业建设,科技先行,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许多深层次问题,如耕地减少、生态恶化、劳动力素质差等都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来解决。要进一步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提高农业科技在国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加快建立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搞好农业建设,还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并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盲接补贴政策,加强扶贫开发工作。三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环境建设。
三、立足本国、兼收并蓄
科学发展观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开放的现代全球体系中进行的,对于其他国家农村建设中的合理因素和做法、经验不应全然排斥,也不能全然排斥,要符合世界农村建设的基本规律。尤其是一些东方国家如韩国、印度的新村建设值得我们研究。同时,中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梁漱溟、晏阳初和卢作孚为主要代表的乡村建设运动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启示。然而,我们还应当看到,中国的农村有着非常明显的特殊性,如人多地少、二元结构、传统文化以及城市发育不完善等,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具有特殊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系统创新过程中,不能简单地依靠单纯的制度移植或更替,而必须考虑到组织嵌入其中的整体社会的结构性环境,也必须考虑到组织自身的路径依赖。韩国在新村建设中就避免了引进美国文明的盲目西化倾向,很好地保留了传统文化,树起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建立了国家伦理和道德,新村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
四、农村建设和城镇建设共同推进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统筹城乡关系,这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路。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乡土中国和城市中国不仅代表着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也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现代化路径选择。城市中国主张现代化也就是城市化,乡土中国的现代化路径不是一味反对城市化,回归传统社会,而是主张重建现代化的价值,将西方祟尚的现代性的合理因素与以人为本,人的内部和谐、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等相融合,形成新的价值体系,让中国人包括中国农民都过上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这一全新的现代化思路就是城乡统筹的战略思路。一方面,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城镇化进程,加大城市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另一方面,鉴于我同农村人口众多的现实,即便是尽可能的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城镇化发展,但仍将存在大量农村人口。2020年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即使降到40%,仍会有近6亿人,到2030年这个比例·F降到30%,还有5亿人生活在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了,农业怎么办?城镇化之后,农村怎么办?农村是否能够成为经济繁荣的、农民能够享受和城市一样公共产品的、生态良好的农村,而不是凋敝、衰败的农村?留在农村的农民能不能成为新型的现代农民?这是我们思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视角。
五、正确处理“多予少取放活”的关系
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关系,必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方针。“多予”,就是要加大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为农民增收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少取”,就是全部取消不应由农民承担的税费负担;“放活”,就是要通过深化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放开农民手脚,激发农民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正确贯彻这一方针的前提是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一,“少取”是前提。迄今为止的中国现代化是通过农村支援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的方式实现的,农业发展落后,农民增收困难,基础设施滞后。“少取”意味着改变原有的利益分配趋向,让农民真正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而只有“少取”,“多予”才有意义,“放活”才有可能。第二,“放活”是关键。一方面,农村发展缓慢固然有“重工轻农”政策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与农村相关的各项改革滞后的问题。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发育不健全,农村经济社会组织发展不理想,农村政治体制改革不到位,这都表明农村要通过各种改革激发内在的活力。只有通过“放活”,农村中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组织充分发育后,“多予”政策才有更多载体,资金的投入也能有的放矢;只有通过“放活”,市场才能对农村各种生产要素配置起到基础性作用,农村经济效率才能得到有效提高,农民才能更好保护自己的利益。第三,“多予”是保证,农业本身是弱质产业,加之我们长期从农村汲取资金、资源和劳动力,农村发展欠账过多,仅靠农村和农民自身的力量已无法解决农村的问题。我国现代化已经进入中后期阶段,国家具备了支援农村的能力,应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为农村输血。输血的目的是为了在农村形成造血能力。这样合力建设,数亿农民才能过上“现代化生活”。
六、科学规划、典型示范、稳步推进
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不仅仅是资金和热情,还必须形成一个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农村建设规划,在规划中充分反映当地农民的要求,尊重政治、经济、文化共同发展规律,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规律。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要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在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各个村庄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村庄具体建设规划。我国农村人多地广,情况复杂,差异很大,不宜于按照统一模式建设。我们只有从实际出发,在各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进行试验,在情况类似的地区谨慎推广,避免劳民伤财的瞎折腾。
七、民主商议、量力而行、注重实效
实现科学发展观要以正确的政绩观为思想前提,广大干部必须以正确的政绩观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确的政绩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利益为核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绩观。以广大农民群众是否满意为核心,全面考察下部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中的政绩,在考察中做到结合当地实际、实事求是、公开公正。对求真务实、为民负责,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进行奖励,对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大搞“形象工程”的干部给予严厉惩处。健全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村民自治制度,让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决策权、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农村干部要认真倾听群众意见,与群众共同商议建设大计。
(本文作者:山东工商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余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