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建设环境影响研究综述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zhu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延续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道路建设环境影响的研究现状的阐述,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道路;交通环境
  
  
  0 引言
  自汽车诞生以来,以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道路交通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利益和便利,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道路的加速建设,加大了自然环境的开发力度,提高了地域的通达性和人们的活动半径。与此同时,道路交通建设对生态以及环境的影响也给人类带来了危害,它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因而治理交通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
  1 道路建设环境影响涵义阐述
  一般意义上环境就是指系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周围的各种条件和诸多影响因素,及诸多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关系总和。从道路建设环境的性质进行定义,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指道路建设中涉及的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和经济基础,软环境是指为道路建设所提供的以人的主观因素为主要内容的人文、意识、观念、行政等社会条件。本文主要研究道路建设的硬环境影响。
  道路建设环境影响包含两方面的意思:第一,道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指道路建设过程中以及建成后对生态环境的扰动、破坏;第二,环境对道路规划及建设也起到约束作用,包括自然地质、地貌对道路工程具体形态的制约和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道路规划环境因素制约。在具体交通建设中应充分考虑道路与环境的互动作用,协调二者的关系。因此,对道路建设环境影响的两方面研究必须健全。
  2 道路建设环境影响研究现状
  随着世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世界交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道路数量和等级的提高,使道路交通对环境的影响显得尤为突出。《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JT J005-1996)对此作了较详细的阐述。道路建设给环境带来的广义影响,从大气、噪声污染到对可见的自然景观的影响以及对耕地占用和自然资源的消耗等,目前虽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但研究开展尚未深入,取得的成果并不成熟。国内外很多学者在该领域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总体来讲,都是在交通规划理论中通过交通活动的强度对环境系统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
  2.1 环境影响下道路规划理论研究现状及成果
  国外在六、七十年代就对道路交通引起的环境问题展开了研究。1963年巴查南交通研究报告[1]中强调道路的环境容量;1975年Zerbe[2]对美国减少交通污染的各项交通规划方法展开研究;1995年Kageson[3]研究了欧洲基于交通部门大气污染控制的道路规划理论;D.Rayfield[4]基于已有交通流的有关数据,结合车队和交通流等影响因素估算现有的和未来城市交通污染的排放状况,以期解决道路规划与环境的协调;Miller.E将土地利用、交通和环保指标运用到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中。
  国内由于交通量在80年代才迅速增长,1998年国家以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为目的,加大公路建设力度,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全社会投资的重点,公路建设高潮迭起,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建设工期越来越紧,建设环境成为公路建设中最直接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此之前交通发展尤其是道路建设对环境的污染、对资源的大量消耗等问题并未受到关注,直到90年代末才开始道路规划及建设对环境影响的深入研究。我国城市交通规划界已将未来交通规划的重点转向与环境保护战略相结合。1995年北京宣言中已明确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制定减少机动车大气、噪声污染作为城市交通发展和规划的四项标准和八项行动;李晓江[5]呼吁把道路交通规划的重点转向合理交通容量和交通结构的分析上;申金升[6]等人提出了将交通环境承载力作为一种实现的约束条件,应用到城市交通规划中去;陆化普、高嵩[7]尝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主动引导型交通规划理论体系;王智慧[8]等人提出了面向环境的城市交通规划方法;王炜[9]研究了城市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框架;张海燕[10]对公路网规划方案环境影响评价展开系统研究;崔世华[11]采用城市生态交通规划理论对其利用方法展开研究;李晓燕[12]在基于交通環境承载力的框架下对城市生态交通规划理论展开了研究,提出城市交通环境承载力的计算内容及计算模型;张莉[13]研究了道路交通环境中汽车排放污染和噪音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为生态交通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济大学的陈雨人[14]研究了道路规划和设计中的环境影响评价。
  2.2 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作用研究现状及成果
  道路建设期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非污染型生态环境影响:植被破坏、局部地貌破坏(如高填深挖、大切坡等)、土壤侵蚀、自然资源(土地、水、草场、森林、野生生物等)影响、景观影响及生态敏感区(著名历史遗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水源保护区)影响等。道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取决于所经地域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及地貌状况等,也取决于道路的等级。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状态,片面强调了加快建设的步伐,导致在道路建设中对环境影响考虑不足。从1987年交通部发布《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试行)》开始,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正式启动,此后相继颁布了《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006 98)等法规,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和公路沿线绿化与景观也逐渐关注起来。20世纪90年代,对道路建设中引起的环境影响研究才系统地展开。
  该方面研究中,夏红军[15]研究了从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等道路建设过程中的环境影响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安富永[16]提出了公路建设中环境保护的原则;西南交通大学的徐斌[17]研究了公路建设中资源破坏问题;孙丽萍[18]等研究了公路生态环境的评价方法,提出了公路生态环境评价的程序框架;李建等[19]研究了公路建设对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从社会角度讨论了公路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罗祥荣[20]等结合重庆市的情况讨论了公路建设环境影响,并针对性提出了减缓措施;李妍[21]探讨了城市道路中声屏障的效用;张玉芬[22]研究了公路线形与交通噪声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基于交通噪声防治的公路线形设计理念;陈毕新[23]提出了公路建设方案采用环境价值比选的思路;梁立杰提出了生态公路的理念,并研究了其评价体系;蔡志洲等[24]对公路立交生态工程设计、公路边坡灌木生态绿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的科研工作者从生态学角度出发,从设计、施工和养护等几个植被恢复重要环节进行分析,寻求适宜高速公路路域植被的恢复设计与施工技术,其中周存秀[25]就生物多样性在路域植被恢复中的应用作了更深入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生态中心的夏汉平[26],作了更为细致的工作,具体研究了香根草生态工程应用于公路护坡的可行性。
  3 已有研究成果评价
  近年来,耕地面积锐减,自然环境逐渐恶化,环保呼声高涨。这一切要求在公路规划建设过程中,要从以前仅为降低工程造价的思维方式,转化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全面协调的全新思维方式。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大部分都停留在公路建设对沿线环境影响的研究上,并在设计、施工中提出一些环境改善措施及应注意的问题。有所创新的是,东南大学交通学院的李修刚、肖为周[27]建立了“一种基于GIS的公路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这种方法考虑了公路周围环境的敏感性,引入了“环境影响程度系数”。北京交通大学的周华国[28]提出并确定了公路方案设计中环境的影响因子,同时还建立了模糊优选模型。 这些方法都因为无法定量估算出环境损失的价值,而使得结果并不可靠。采用先进技术对交通所运行的环境进行监控和模拟分析是今后交通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随着3S技术(GPS、GIS、RS)的成熟,交通环保技术也将日臻完善。对理论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尚未深入到可以实际操作的程度,尤其是提出的具体理论模型中参数标定仍然存在很大缺憾。
  4 结束语
  进行交通环境影响研究是人与自然寻求和谐发展的必然手段。总的来说,道路建设环境影响的研究已经十分广泛,并且有许多试验数据支持这些理念,但在总体上仍然缺少描述道路建设环境影响的时间序列数据,缺少贴近现实的环境影响模型。今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深入研究:
  (1)系统地研究道路规划环境影响因子,并通过收集时间序列数据揭示其中的规律,将指标定量化,为模型参数的标定提供条件,提高模型的可移植性;
  (2)细致建模。道路建设涉及到的环境是一个时变的、复杂的非线性大系统,其不确定性主要来自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这些高度不确定性因素给环境系统建模分析带来极大困难,因此在传统模型建立中往往对此进行忽略处理。在研究不断深入的前提下,对模型的细致化处理是趋势发展要求;
  (3)非参数建模。传统的建模方法基本是基于一定数学模型的,并且和地点紧密相关的,不能作为一种通用的高效建模方法。因此,对环境影响分析实现非参数、可移植性建模将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参考文献:
  
  [1] E.巴金逊,于立译. 巴查南报告与交通运输政策[J]. 城市规划,1991(2):77-80.
   [2] Zerbe R.O and Croke K. (1975), Urban Transportation for Environment, Cambridge, Mass, U.S.A., Ball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3] Kageson, Control Techniques and Stratrgies for Regional Air Pollution form the Transport Sector the European. Water, Air and Pollution, V 85 N 1 DEC.1.1995.
   [4] D.Rayfeild. Procedures for the estimation of vehicle estission in an urban environment. Urban Transport and the Environment.
  [5] 李晓江. 中国城市交通的发展呼唤理论与观念的更新[J]. 城市规划,1997(6):53-56.
  [6] 申金生等. 交通环境容量与交通环境承载力[J]. 经济地理,1997(1):33-36.
   [7] 陆化普,高嵩. 考虑可持续发展的主动引导型交通规划新理论体系的开发[J]. 公路交通科技,1999(4):65-68.
  [8] 王智慧. 面向环境的城市交通规划理论[J]. 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2000(2):15-19.
  [9] 王炜. 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規划框架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2001(3):21-26.
  [10] 张海燕. 公路网规划方案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M].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6.
  [12] 李晓燕. 基于环境承载力的城市生态交通规划理论研究[M].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5.
  [13] 张莉. 区域交通环境的关联性评价与研究[M].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1.
  [14] 陈雨人. 道路规划和道路设计中的环境影响评价[M]. 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6.3.
  [15] 夏红军. 公路环境保护问题浅析[J]. 辽宁交通科技,2005(6):112-114.
  [16] 安富永. 公路交通与环境保护[J]. 青海交通科技,2003(6):39-40,47.
  [17] 徐斌等. 公路交通与生态环境保护[J]. 北方环境,2005,30(1):50-53.
  [18] 孙丽萍等. 公路生态环境评价方法研究[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3):77-78.
  [19] 李建等.公路建设开发中对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J]. 新疆环境保护,2004,26(3):28-30.
  [20] 罗祥荣等. 重庆市交通环境保护现状及分析[J]. 交通环保,2003(24):152-157.
  [21] 李妍. 城市道路声屏障效用分析[J]. 交通环保,2002(15):113-115.
  [22] 张玉芬. 公路线形设计与交通噪声防治[J]. 中国公路学报,1997,10 (4):39—43.
  [23] 陈毕新. 环境价值在公路建设方案比选中的应用研究[M].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6.
  [24] 蔡志洲. 公路立交生态工程设计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1998,15(3):60-63.
  [25] 周存秀等. 生物多样性在路域植被恢复中的应用[J]. 交通环保,2002,23(4):10-12.
  [26] 夏汉平. 香根草生态工程应用于公路护坡的效益研究[J]. 草业科学,2002(1):33-36.
   [27] 李修刚,肖为周等. 一种基于 GIS 的公路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J]. 东南大学学报,1998(3):93-97.
  [28] 周华国. 基于环境影响的交通建设项目方案优选[J]. 中国公路学报,1999(3):95-99.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SBS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在住宅楼坡屋面防水的应用,解决了坡屋面防水渗漏问题。使住宅楼的屋面工程一改以往单调的平面方块,具备了造型多变,色彩绚丽,隔热性能好等特点。  关键词:SBS改性沥青卷材 坡屋面 防水 保温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住宅工程的建设日新月异,消费者对住宅内外布局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坡屋面住宅越来越多,但由于其结构施工和屋面防水构造与平面有较大区别,实际防水效果往往
期刊
摘 要:概述了混凝剂的分类,对国内外各类混凝剂包括有机和无机混凝剂的研究动态以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和发展,同时对混凝剂今后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关键词:混凝剂、污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发展方向    1、引言  近几年来混凝剂在电厂还是无论其它行业的水处理中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对各种污水处理中的净化作用都是很重要的,对水处理中的杂质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从而降低水处理中的各
期刊
[摘要】商品混凝土由于其特殊施工特点,要求混凝土具有一定保塑性、保水性及其较好的经济性,选择适合的外加剂组合能满足上述施工技术要求。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 保塑 保水 经济  工厂根据工程要求生产出能满足施工技术要求,并能在一定时间内运输至施工现场,而不会产生性能变化的混凝土称为预拌混凝土.又因其具有商品属性,故又称为商品混凝土。我国对商品混凝土所用外加剂目前尚无一定标准,一般认为,能满足商品混
期刊
摘要:低压电力载波集中抄表自动化系统通过采集终端信息、数据对小区用户电表进行集中抄表,远程控制用户电表的通断,实时监测、故障报警等多种功能,实现小区用电的智能化管理。集抄自动化系统最显著的效益体现在降损,该系统提供的表计异常报警、防窃电等功能,杜绝了技术方面的管理漏洞。给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带来新的技术变革。  关健词:载波集中抄表自动化系统 多功能载波表 功能应用    低压载波集中抄表自动化
期刊
摘要根据工程实践经验,介绍了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点,并就控制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可供商品混凝土施工监理参考。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现场浇捣;质量控制点;技术管理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商品混凝土不断被行内人士所青睐,特别是高层建筑大量兴建,推动了我国材料、结构、建筑、设备、机械、电气和施工技术、组织管理、技术经济等各个领域的不断发展。随着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采用
期刊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节能意识的提高,节能装修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起来,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节能装修成为了装饰装修工程中的焦点。为寻求更好的合适可行的技术方法和手段,本文对办公写字间的环保节能装修工程作了简要的探讨分析。  关键词:办公写字间环保节能装修  目前,我国建筑的能耗已接近社会总能耗的1/3,其中办公建筑又占据了公共建筑中最大的建设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其他类型公共建筑的特点
期刊
提要:文章主要阐述了建筑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上的应用。通过对现实环境全过程的评价,形成了环境心理的资料,为建筑设计或环境设计提供可靠依据。因此,建筑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在当前的建筑创作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环境心理学建筑设计环境设计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实质環境与人类行为及经验之相互关系的学科。建筑环境心理学作为环境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含义主要是用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探索人、建筑
期刊
摘要:地下室属于隐蔽工程,如果在今后使用过程中出现漏水现象,后果将不堪设想,由于地下室设置在地面以下,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地下室绝大部分处于地下水中;即使在地下水位较低区域,由于雨季的影响,雨水和地表水通过土层渗入而存于弱透水性土层中形成上层滞水,也会引起地下水渗漏。  关键词:地下室防水结构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室建设的越来越大,越来越深,这是城市建筑大型化,高层化以及
期刊
摘要:交流接触器是电力拖动和自动控制系统中应用最普遍的一种电器。其功能是通断电气设备电源,它执行远距离频繁控制动力设备起动、运行、停止。能短时接通、分断超过数倍额定电流的过负载。因此,在电气设计中交流接触器的选用对用电设备或供电线路的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关健词:电气设计低压交流接触器    1、交流接触器的结构与技术参数  接触器是电力拖动和自动控制系统中应用最普遍的一种电器。其功能是  通断电
期刊
住宅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住宅质量的好坏主要由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两个方面来衡量。相对而言,住宅设计是一项繁重而叉责任重大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适用、经济和合理性,但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常常发生住宅结构设计的种种概念和方法上的差错,这些差错的产生,有的是由于设计人员没有对一般住宅尤其是多层住宅设计引起高度重视,盲目参照或套用其他的设计的结果;有的则是由于设计对设计规范和设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