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年轻干部培养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中国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_p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年轻干部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接班人,在干部培养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中国共产党长期的年轻干部教育培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课堂教学、实践锻炼、网络培训三大主流培训模式。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对年轻干部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传统培养模式与新的培养要求之间存在着不相适应的地方,亟待年轻干部培养体系变革和创新。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结合本地干部培训实际,大力推进主渠道培养、日常跟踪培养、培养保障三大体系创新,总结提炼了一些完善基层年轻干部培训体系的经验和建议。
  〔关键词〕 年轻干部;培养体系;政治训练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94(2019)01-0100-08
  2018年7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并阐释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强调要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并就做好年轻干部工作作了專门论述,成为指导新时代年轻干部教育培养工作的根本遵循。
  一、当前我国年轻干部培养主要模式
  年轻干部作为干部群体中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干部队伍构成中具有明显的年龄、行为特征和独特的成长规律,因此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必须在坚持干部教育一般性的基础上提高针对性,采用独特的培养模式。按照“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要求,〔1〕全国各地结合实际探索形成了丰富的年轻干部培训模式,包括大连市的“理论教育培训式”“实践锻炼式”“适时提拔与科学使用式”“以后备促发展式”“选调式”;〔2〕福建省委组织部提出的“调训式”“选派式”“轮岗式”“抽调式”“选调式”等等。〔3〕通过梳理各地对年轻干部培养的实践探索,应用较广泛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培训的传统方式,该培训方式符合干部的学习习惯,具有说理透彻、集中高效的特点,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针对年轻干部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课堂教学模式在班次设置、培训内容与教育方式的选择上都会区别于一般的干部培训,呈现明显的“年轻化”特征。在班次设置上,年轻干部班次脱产培训时间一般较长,少则一个月,多则三个月甚至半年。这种相对较长的集中时间脱产培训安排能够较好满足年轻干部培养的系统性要求;在培训内容上,年轻干部大多学历较高,专业基础扎实,因而课堂培训更多侧重于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以及岗位能力、团队建设等方面,而涉及知识培训的内容则相对较少。这些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弥补了年轻干部的素质短板,满足了年轻干部的成长需求;针对年轻干部精力充沛、思维活跃、适应能力强的特点,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也更加灵活多样,以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参与性,研究式、模拟式、论坛式教学形式得到运用。〔4〕
  2.实践锻炼模式
  我国历来重视对年轻干部的实践锻炼,坚持把实践历练作为加快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手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正是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最大舞台,改革开放40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经验教训也是教育培养年轻干部的鲜活教材。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实践的历练对干部健康成长必不可少,实践也是干部教育培训的最好课堂。〔5〕通过教育引导和组织安排年轻干部到改革开放一线、攻坚克难一线、基层生产一线开展调查考察、现场参观、多岗锻炼等,不仅能直接提高年轻干部的实践能力,而且锤炼了年轻干部务实为民的工作作风。各地积极根据当地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实际,将年轻干部的实践锻炼纳入干部选拔培养使用链条,尽管这一培养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面临诸多的体制制约和思想障碍,需要在干部选任体制机制上做出更多改革才能充分发挥作用,〔6〕但通过实践锻炼培育年轻干部,让其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建设发展,无疑是我国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3.网络培训模式
  当前机关事业单位的年轻干部以80后和90后为主,他们大多是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对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学习也逐步成为年轻干部提高自身素质的新型方式。根据年轻干部的这一特点,近年干部网络培训模式也应运而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也明确提出“建设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平台”,建立全国的干部网络培训体系。〔7〕目前,我国已经建立全国和省级层面的干部网络培训平台,〔8〕各地市也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自己的网络学习系统,干部网络培训模式已逐步在全国推开。另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逐步引发对现代教育理念、内容、方式的变革,促进了人类学习智能化。教育智能化趋势也必将对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对于提高年轻干部培训的吸引力、针对性有重要意义。这一新趋向已引起相关干部教育培训部门的注意,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及其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应用,网络培训模式将得到进一步加强。〔9〕
  二、年轻干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年轻干部培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年轻干部教育培养工作与新要求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
  1.缺乏严格的政治生活锻炼与提高政治标准的矛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千条万条,第一条就是教育他们对党忠诚,坚决防止政治上的两面人”。〔10〕因此,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对党忠诚需要摆在第一位,而对党忠诚需要在严格的政治生活中得以锻炼,同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然而,年轻干部存在从学校门到机关门的问题,不仅在数量上缺乏党内政治生活锻炼,更加缺乏严格的政治生活锻炼。这就容易导致年轻干部在政治意识、政治觉悟、政治能力等方面都比较欠缺,成为年轻干部教育培养必须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
  2.缺乏重要岗位锻炼与年轻干部能力要求的矛盾   年轻干部能力的提升有赖于工作经历的积累,但年轻干部普遍缺乏工作经历,更加缺乏关键岗位历练,致使年轻干部能力不强。基于这一认识和判断,年轻成为年轻干部的一种劣势,如不少用人单位对委以年轻干部重任就持审慎态度,年轻干部得到关键岗位、艰苦岗位、吃劲岗位锻炼的机会也相对较少,加快年轻干部能力提升的实践环境还有待形成。这些与“优秀年轻干部要有足够本领来接班”的能力要求不相适应,也需要引起组织人事部门和用人单位的足够重视。
  3.专业化培养与复合型高素质干部要求的矛盾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专业化、专门化、精细化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在培训内容体系中增加专业化能力培训内容,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发展战略组织开展务实管用的培训。与此同时,就培养高素质干部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综合性、全面性也决定了干部必须成为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干部。但是在培养的操作层面,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是十分困难的,它对培训内容体系、培训保障体系等都提出变革要求,需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主课主业与专业化、复合型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广元市利州区创新年轻干部培养体系的探索实践
  广元市利州区结合本地区干训实际,在系统总结以往年轻干部培养培训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干部培养体系创新,切实提高了年轻干部培养的实效性。
  1.主渠道培养体系创新
  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加大党校教学改革、盘活干部教育培训的最大存量资源、提高党校办学效能,是构建年轻干部培养体系的基础性策略。
  (1)优化课程安排,突出体系性。课程体系建设是党校教学能力建设的重点,在课程设计上,兼顾内容成体系与分阶段实施要求,统筹考虑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专业化能力培训、知识培训四大内容板块,提供完整的培训内容供给体系。科学设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经典导读、党性教育、业务学习与能力提升、现场实践教学、总结与考核等教学单元。课程设置充分坚持以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为主课,着重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课程重点,帮助学员全面掌握和准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和核心要义,并用以指导工作实践。整个课程的安排既重视学与思的结合,也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形成全面系统、科学合理、环环相扣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课程教学的整体价值和综合效能。
  (2)创新现场教学,突出实践性。现场教学是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方式,对指导学员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党性锻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利州区于2018年实现整体脱贫摘帽,作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在精准扶贫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先进经验,广大干部也在脱贫攻坚“大考”中得到了充分党性锻炼、提升了工作能力。为进一步发挥脱贫攻坚先进县示范效应,延伸脱贫成果价值链条,利州区充分挖掘脱贫攻坚过程与成果的干训功能,将脱贫攻坚成果转化为干部培训资源,建立了利州区脱贫攻坚中口村教学实践基地,形成“观中口专题片、讲脱贫摘帽经、说自强不息事、看产业发展带、品脱贫奔康饭”五大教学板块。从而使年轻干部通过现场参观、聆听经验,深入农户、集体经济产业园、农家乐等开展“生产劳动”,并与农户、产业带头人、农家乐经营管理者深入交流,实现学思做三者结合,真正体现实践课程的实践特性。
  (3)強化党性锻炼,突出政治性。党性锻炼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基于这一认识和定位,利州区在年轻培训安排上十分突出对年轻干部的党性教育。一是集中学习党性知识。通过组织年轻干部集中学习《党章》、干部修养、党规党纪、反腐倡廉等党性教育课程,提高年轻干部对党性的认识和理解。二是认真开展党性分析。要求党员对照党章,认真撰写个人党性分析材料,查找自身不足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剖析思想根源,提出整改措施,明确努力方向。三是以严格纪律促党性提高。根据《干部教育培训条例》,制定严格的干部培训纪律,对纪律要求进行量化,并制定具体考评办法,既有加分项目突出正向激励,又有减分项目强调惩戒。
  (4)完善考评体系,突出科学性。着眼于建设优良学风,利州区在干部教育培训中逐步建立起了多元、客观、公开的考核评价体系。一是多元评价主体。组织部门派出一名督学全程跟班,负责培训纪律考评,并开展谈心谈话深入了解学员学习情况;党校班主任由一正三副组成,在做好教务服务的同时,着重对班级整体情况进行宏观考核;学员所在单位主要是在学员返岗锻炼期间,对学员的工作能力进行评价;班委会通过召开汇报总结会,组织学员进行培训总结、自我评价、学员互评,提出学业考核意见,多元的评价主体避免了单一主体评价的片面性。二是注重客观评价。坚持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更加注重客观评价,把考核评价项目予以量化,构建学员评价指标体系,以数据化体现客观性,例如:把年轻干部在培训全过程的现实表现,包括培训纪律(40%)、党性分析(30%)、结业论文(20%)和总结陈述(10%)等都进行量化评分,纳入考核指标,构成个人总成绩,最终形成个人学习档案。三是公开考核。既注重重点环节的考核,也注重培训全过程的考察,明确党校负责年轻干部教育培训的全流程精细化管理,使管理过程成为考核过程,通过在固定位置设置班务公开栏,以表格形式实时公开每位学员每日的考勤情况等,逐步实现考核的全程公开透明。
  2.日常跟踪培养体系创新
  近年来,利州区根据发展需要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仅2017年和2018年就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的高学历人才60余名。为加快这部分高学历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利州区从加强日常跟踪培养入手,结合高层次年轻干部特点,专门研究制定了引进人才“壮苗计划”,逐步建立健全了高层次年轻干部日常跟踪培养体系。
  (1)开展引进人才利州行系列活动。为增进引进高层次年轻干部对利州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了解,增强引进高层次年轻干部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引进人才凝聚力、荣誉感,利州区精心策划了引进人才利州行系列活动,如参观重点项目建设成果、“青春学习十九大·不忘初心跟党走”主题演讲、“喜迎新春·青春飞扬”联谊活动等,系列活动全部由引进年轻干部独立策划、组织、参与,在活动实施中增强了年轻干部的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搭建利州人才580网络平台。580寓意“我帮您”,该网络平台紧扣“互联网+人才+服务”的理念,精准对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汇聚辖区内院士专家、科技拔尖人才、行业名人等精英693名,引进高层次人才全部入驻平台,搭建起年轻干部对接服务一线需求的桥梁。利州区还通过“线上咨询+线下服务”的方式,分类组建产业发展、法律援助、便民利民、创业就业、社工服务、文化惠民、教育扶智、健康卫士等8个网上服务专业团队,有序引导年轻干部人才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民生服务等基层一线献智献力。
  (3)组织部门顶岗轮训。为近距离考察了解年轻干部,利州区委组织部专门制定年轻干部人才轮训计划,安排每名年轻干部到组织部轮训一周,同步选配一名组工干部作为帮带人员,帮助年轻干部提升综合能力。在组织部门轮训锻炼,还有助于提升年轻干部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全局观念。
  3.培养保障体系创新
  年轻干部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和长期过程,做好年轻干部工作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保障体系予以支撑。利州区着眼构建良好的年轻干部培养环境,不仅在育人的硬件要素上加大投入,而且通过制度设计和关怀激励改善培养的人文环境,为年轻干部培养提供了坚强保障。
  (1)加强年轻干部培养的硬件环境。年轻干部培养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利州区以培训机构建设为核心,按照基层党校规范化建设要求,高标准建设利州区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并在该中心基础上与中国科学院成都教育基地共建“研究生双创实践基地”,开展高层次人才双向培养合作。通过搭建干部培训平台,引入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清农学堂等优质培训资源,为年轻干部培养提供坚实物质保障。
  (2)重视年轻干部培养的情感激励。利州区按照“情感育人”的培养理念,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情感关怀。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帮带年轻干部机制,通过定期与年轻干部的座谈交流,帮助年轻干部提高觉悟,切实关心年轻干部的日常生活;通过举办青年交友联谊会,帮助解决年轻干部情感问题;坚持严管就是厚爱,针对年轻干部经事少、阅历浅,突出全方位管理和抓早抓小,帮助年轻干部健康成长。〔10〕
  (3)优化年轻干部培养的体制机制。构建年轻干部培养的制度体系,畅通年轻干部选拔培养使用链条,从根本上破解年轻干部培养困境,提高年轻干部培养的持续性和系统性。利州区根据新时代干部培训形势的变化要求,研究制定了“新时代治蜀兴川执政骨干递进培养利州计划”,计划用五年时间,通过开放式遴选、递进式提能、体验式历练、竞争式选用,集中培训100名左右的优秀年轻干部,全面提高年轻干部的理论水平和综合能力素质,进一步坚定理念信念、提升工作能力,着力为治蜀兴川广元实践利州行动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执政生力军。
  四、加强新时代年轻干部教育培养体系的建议
  针对年轻干部及其教育培养的特点,推进年轻干部培养教育体系创新,建立针对性实效性更强的培训供给体系、实践磨炼体系和综合素质发展体系。
  1.健全培训供给体系,突出政治训练
  供给侧的质量对干部教育培训起着基础性作用,深入推进供给侧体系性改革,是实现年轻干部教育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一是培训主体供给的多元化。充分发挥各类培训主体的独特优势,注重党校发挥主渠道作用,聚焦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课主业;注重利用高校优质学科资源,发挥其在专业化能力培训、基础性知识学习培训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注意引入社会培训机构,按照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引进先进的培训理念和培训方式。二是培训内容供给的完整性。按照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要求,统筹结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内容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专业化能力培训和知识培训四大内容板块,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教学安排。三是教学方式供给的多样性。加大研究式、案例式、访谈式等新教法的运用力度,积极将互联网、多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运用到教学之中,增加教学的新颖性、趣味性,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
  2.加大“项目式培养”力度,突出实践磨炼
  针对年轻干部缺乏实践经验和岗位历练的问题,同时又很难在短期内得到关键重要岗位锻炼的现实境况,为加速年轻干部成长成才,弥补年轻干部经验不足短板,可在两个方面予以发力:一是立足岗位打基础。就是要教育引导年轻干部立足基层岗位,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学会在干好小事中总结经验,以小见大、举一反三。特别是对于行政管理工作,基本经验和基础能力是相通的,关键在于年轻干部善不善于总结,善不善于从根本上思考问题,善不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年轻干部立足岗位打基础的意识。二是承担任务压重担。在年轻干部成长的初期阶段,因岗位数量和任职要求的限制不可能都放到关键岗位锻炼,但是岗位与任务是可分离的,年轻干部虽然身处基础岗位,但可以承担重要任务。建立年轻干部项目式培养模式,将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分解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项目,在项目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下,由年轻干部独立或组队承担一些重点项目,这样既可以使年轻干部在参与重大任务中得到锻炼,也可使年轻干部干事的潜在风险降到最低,实现年轻干部培养锻炼不受岗位、身份和领域的限制。项目式培养模式具有周期短、可控性强、目标明确等特点,通过对项目完成情况的评估,可以更加直观和客观地检验和考核年轻干部的工作能力。
  3.注重干部综合素质,突出全面发展
  要破解专业化培养与复合型高素质干部要求之间的矛盾,关键还在于树立干部全面发展的培养理念,构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相协调的素质培养体系。德育主要指党性教育,党性是最大的德,政治品德是第一位的德,必须不断提高党性教育的实效,锻造坚强党性;智育主要指党的基本理论教育和知识培训,特别是加大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培訓力度,提高年轻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专业化能力;体育主要是通过团体体育活动,增强年轻干部身体素质,在团体活动中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美育主要是通过美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开展积极健康的文艺活动,提高年轻干部的美学素养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劳育就是通过志愿服务、帮助贫困户生产劳作、参与市政施工等体力劳动,引导干部走群众路线,保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通过构建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的素质培养体系,建设一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J].党建,2009,(05).
  〔2〕郑中兴.党政机关年轻干部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
  〔3〕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创新年轻干部培养方式[J].党建研究,2008,(12).
  〔4〕陈燕楠.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创新的新趋势[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05).
  〔5〕习近平.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N].学习时报,2010-10-25(01).
  〔6〕赵晓蕾.优化青年干部培养机制研究——以M区“青年英才”培养项目为例[D].上海交通大学,2014.
  〔7〕中办印发《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EB/OL].(2010-08-17).http://www.gov.cn/jrzg/2010-08/17/content-1681885.htm.
  〔8〕俞可平.中共的干部教育与国家治理[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4,(03).
  〔9〕丁茂战,刘海军.人工智能引领干部教育创新发展[J].行政管理改革,2018,(09).
  〔10〕张宗虎.坚持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 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J].四川党的建设,2018,(24).
  (责任编辑 肖华堂 廖祖君)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分析了甘孜藏区自然资源概况,剖析了甘孜藏区“十二五”末和打响脱贫攻坚战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三农”问题突出、经济发展缓慢、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支柱产业培育难、农村公共事业历史欠账多、基础设施落后,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严重。基于打赢脱贫攻坚战视角,提出甘孜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主要包括切实打好扶贫脱贫攻坚、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强基础设施保障、切实筑
期刊
〔摘要〕 本文从农民个体角度出发,以三峡库区的一个典型村落为案例,考察了乡村内部的产业发展与乡村外部的政府资源输入对乡村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产业发展、政府资源输入改变了乡村的经济基础,农民与村庄、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农民的参与行为,进而对乡村治理产生影响。  〔关键词〕 产业发展 资源输入 乡村治理  〔中图分类号〕F3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94(2018
期刊
〔摘要〕 基于农村“半工半耕”的代际分工与小农经济模式并存的局面分析,认为合作社不仅在组织上具有委托代理关系下利益分配最优化、风险共担机制下风险分散最大化、供给社会化服务促进分工深化和嵌入乡村治理带来民主化效益的优势,还能够发挥多元主体总代理的职能,通过强的带动作用能够有效弥补乡村治理困境。最后提出应建立合作社“有效主导型”的治理模式,主要通过完善合作社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功能,创新“党建带社建、村社
期刊
〔摘要〕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本文立足于广西河池市深度贫困地区的实践,总结其中11个县(区)发展集体经济做法;提出当前面临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力度不够、人才队伍力量相对薄弱、农民增收乏力和发展项目单一等困境,最后提出盘活土地资源、聚集多方人才力量、加大政府政策投入和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集体经济 乡村振兴 脱贫攻
期刊
〔摘要〕2018年,创新“新时代”的诸多特征以超出人们预期的速率快速显现。不论传统创新领域,抑或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AR技术等新兴领域,所创造、分享的知识都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一次次新的“颠覆性”影响,勾勒出一幅幅创新时代的“量质”转化画面。《中国区域创新指数报告》连续第四年将全国286个“创新元”作为区域创新指数评价的逻辑起点与观察载体,从“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三个维度构建区域
期刊
〔摘要〕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复合体,是农业农村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创新变革的中坚力量,其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经济基础。在很多地方进行的农业标准化生产、绿色生产、集体产权改革、新乡村治理等示范性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空壳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农业人口老龄化、乡村治理有效性等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现实问题。应进一
期刊
〔摘要〕 本文从地方性知识的视角出发,通过理论分析指出乡村文化治理与地方性知识的内在关联性,并以北京市D区T村武吵子文化治理工具为例,分析了T村武吵子文化治理的策略和效果,最后针对武吵子文化治理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对把握符合地方特色的文化治理规律,推进我国当前农村社会治理实践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文化治理 地方性 武吵子  〔中图分类号〕D638;G249.27 〔文献
期刊
〔摘要〕 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是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核心。近年来,国家积极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先后选择试点区域,通过发挥市场作用健全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从试点情况看,面对不同的资源禀赋、区域特征及产业结构,不同地区探索实践亦不相同。本文在现有学者对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四川省试点地区的实践探索,分析得出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改革的基本判断以及推动农业水价更好运行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为回应全社會对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期望,2018年西部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以“市村图景里的城市”作为主题,从全新视角梳理、观察并思考城市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的一般性和特殊性,阐释人们如何在共建家园上倾注全力,关注人的发展和成果分享如何演变成了差别化和结构化,倡议构建城乡价值共同体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描绘具有普遍意义的市村图景。本文还从摆脱贫困、保障卫生健康、促进就业、发
期刊
〔摘要〕 本文从生活环境适应、习俗适应、同伴交往及求助倾向等方面着眼,采用Likert五点计分量表收集数据,探讨认识四川省藏区“9+3”学生在内地学校学习、生活期间的适应状况,并使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藏区“9+3”学生更好适应新文化环境的具体策略,即:入学前提高藏区“9+3”学生的文化理解;入学后营造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氛围;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有针对性的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