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纵横》创刊

来源 :文化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8月1日,《文化纵横》杂志创刊会议暨时代变迁与中国的价值重建研讨会,在艺海商务酒店召开。在京各院校的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文艺学、历史学等领域的20位学者,应邀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文化纵横》杂志社执行主编高超群主持,《文化纵横》杂志社社长、主编杨平,就《文化纵横》杂志的宗旨、杂志的定位与方向,向与会学者作了简要的介绍。与会学者对《文化纵横》的创刊及基本定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就杂志定位所涉及的价值重建、普世价值与中国特殊性、观察中国与世界的多重视野等命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也为杂志的作者群、读者群建设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应运而生”的刊物
  
  首先,与会者充分肯定了《文化纵横》杂志的创刊与基本定位,大家肯定地指出:这是一本“应运而生”的刊物,是应时代之所需出现的刊物。
  北大政府管理学院的李强认为,“现在中国需要一个这样的杂志,讨论文化重建”——其实也就是要解决“中国人面临现代世界,如何安身立命”的问题。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的范亚峰认为,改革30年后,中国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都处在十字路口,《文化纵横》杂志“比较敏锐地把握住这个时代的脉动,可以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在这个社会最需要文化价值的时候,《文化纵横》杂志就“为思想的出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载体”。
  中国人民大学康晓光认为,这本杂志的出现,对于目前中国各种力量的整合有很大的价值,他认为,《文化纵横》所要承担的责任就是“通过文化把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姚洋比较了《读书》《财经》与《南风窗》三种杂志,认为《文化纵横》杂志以“文化”的名义,行“综合性”杂志之实,恰好补目前杂志之所缺。
  北京大学潘维认为,这个杂志的出现,某种程度上表现了我们的“自信”—— “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就是‘气到了’”。
  中国社科院美国所黄平说,他也认为《文化纵横》在这个时候创刊,说明“时代是到了这个份上了”,《文化纵横》的使命,的确是这个时代的需求,是这个时代“需要我们拿出自己的价值观”了。
  
  价值重建:注重实践、注重民间
  
  对于如何处理当代中国的价值重建,与会学者有不同的倾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的刘海波认为,中国的价值并没有消失,关键是一直没有给予“哲学上的解释”。他认为,要从中国的传统、社会主义理想以及1949年以后的政体这三个层面,研究我们的价值观,价值重建其实就是“哲学上的治疗”。
  香港中文大学的王绍光认为,虽然中国并不存在广泛的价值观流失,但是,价值观的确在“付诸行动”的层次上出了问题。因此,他认为在这种时候,我们尤其需要“放下知识分子的傲慢,关注民间”,关注民间社会中正在生长着的社会实践。研究这些实践,可能比单纯的理论思考更有价值。
  时评家秋风也认为,中国的价值体系虽然并不完美,但已经存在;中国的价值处于“生成”的过程中,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当代的行动者,要到“行动中的社会主体中去观察,去感受”。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黄纪苏认为,“在民间”是这个杂志中非常醒目的一个栏目。他认为,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文化实践非常自发,“实”,已经走在“名”之前了。这个正在变化着的“实”,是理论界和思想界需要去认识的。
  韩德强从理论上描述了文化价值观的生成。他用比喻说,文化价值体系的形成,有点像是蚕吃桑叶,吃够了后就会吐丝,最后破茧而出。对于文化价值的形成来说,吃桑叶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普世价值与中国特殊性
  
  价值重建的课题,自然与当下关于“普世价值”的讨论牵连在一起。
  清华大学的秦晖指出,普世价值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谁能够掌握普世价值的话语权”。过去,在意识形态上我们一直处于守势,现在全世界面对“现代化”都有点迷茫,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自信,就根本用不着回避“普世价值”这个说法。
  李强则认为,在普遍主义和多元的视角中,任何一个观念都不能把自己说成是一个普遍主义观念,但这不妨碍我们“提升和改善我们自己,使我们有更多普遍主义的因素”。
  秋风则认为,虽然我们文明的文化价值是在“生成”的过程中,通过行动形成的也必然是一个“中国文化”的观念,但是,其观念来源却是普世性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的高全喜也认为,把特殊主义隐藏在普遍主义之下,恰恰是西方近代意识形态最为成功之处,我们的意识形态建设也可以这么做。
  潘维比较强调普世和特殊的辩证关系,他认为,一些基本的人类伦理道德是普遍性的,这没问题;但在普遍性之下,确实是有些特殊性的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从中国自己的文化理念来思考当前的现实问题,讨论中国的特殊性问题,他认为,这种现象说明的,恰恰不是中国的焦虑,而是中国的自信;经过这种思考形成的,也许是相当独特的自我,但也一定是包容的。
  
  观察中国与世界的多重视野
  
  有学者也针对《文化纵横》杂志的自我定位,提出了一些意见。
  针对《文化纵横》杂志在定位和议题设置上反复涉及的“中国与西方”的问题,汪晖提出,在这里正是要从“纵横的角度”,提供观察中国与世界的多重视野。首先,在大的社会变迁中,面对中国崛起,要多一点历史的、地域的视野。他说,现在很多现实都超出了我们目前的认识框架,是我们现有的知识体系不能解答的,对待中国本身的问题,一定要有更丰富的视角。同时,现在谈论中国也离不开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如果在我们的思考中没有世界,将是非常危险的。
  王绍光则认为,目前杂志关于“中国与西方”的框架,有些过于简化,他也主张要“放眼世界”,要把非西方的思潮,拉美、东亚的思想等等,都纳入到自己的视野之中。
  
  作者群与读者群
  
  关于杂志的作者群与读者群的构成,与会者也给出了中肯的意见。
  汪晖认为,《文化纵横》杂志是一份思想性的刊物,但所倚重的作者,却不能是空谈思想的“思想家”,他主张寻找各个领域的“专家”,让专家就中国的实践,就中国当前发展中的一些具有前瞻性的问题,从专业的角度出发,来谈思想建设。王绍光也认为,思辨性的学者谈文化建设,只能是文化建设中很少的一部分,文化建设需要包含很多学科,诸如民俗学、传播学、历史、艺术,、城市规划设计等等,都和文化重建有很大的关系。他认为《文化纵横》杂志,要“多多考察各个学科的前沿问题”。
  对于杂志社描述的读者群定位,与会者普遍表示在读者群中缺少了“大学生”这个群体,对于青年一代在文化、道德上的诉求,关心不够。曹卫东指出,如果杂志的定位是影响中国未来20年的人群,那恰恰不该忽视在20年中会成为社会主流的大学生群体。吴飞认为,从《读书》的经验也可看出,《读书》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是持续性地影响着在校大学生。姚洋也认为,一个思想类杂志的生存,是离不开思想敏锐的青年学生读者的。
  
  最后,社长杨平总结说,《文化纵横》杂志的创刊,得到了诸多意识形态、价值观不尽相同的学者的共同支持,今后,《文化纵横》杂志也将延续当前的思路,希望以当前社会具有前瞻性的问题为引导,为不同立场的学者,打造一个共同探讨问题、提炼文化价值的平台。■
  
  与会学者(排名不分先后):清华大学历史学教授秦晖,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副研究员刘海波,香港中文大学政治学教授王绍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曹卫东,自由撰稿人秋风,民间教育家徐剑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雷颐,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副研究员范亚峰,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吴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高全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贺照田,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陈明,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康晓光,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姚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纪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韩德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汪晖、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潘维、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教授黄平、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助理研究员王利。
其他文献
一、欧洲:对华复杂心态的价值驱动    4月7日一大早,烟台籍留法学生陈佳(化名)就带上准备好的五星红旗,约上同在巴黎读书的几位中国学生,沿着塞纳河向埃菲尔铁塔进发。这一天,是2008北京奥运会圣火在巴黎传递的日子。  沿路的草坪上,有留学生拉起“奥运会不等于政运会”的横幅,法国某电视台采访组挤进陈佳所在的中国留学生人群中,一遍遍地问西藏问题,并显然对留学生的回答不满,“他们中国人没有民主的,都被
期刊
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在视觉上美轮美奂,特别是古代部分,是我这一生中看过的最美的大型表演。这是大家都高兴的事情,我是不会出来煞风景的。然而,最美轮美奂的东西,往往离现实也是最远的,所以如果我们的一部分持文化保守主义观点的知识分子,要利用奥运会开幕式来推销他们的意识形态,我认为是不妥当的。  也许有人会质问:有谁准备把奥运开幕式意识形态化?首先,这只是我的担心,没有,当然更好。其次,这是约稿编辑的安排,
期刊
在《荷马论竞赛》一文中,尼采把古希腊的奥林匹克精神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不是从普遍人性来理解古希腊意义上的竞赛,而是从古希腊人的竞赛中理解什么是人。尼采单刀直入地指出,古往今来,人的概念都要通过与自然的分离和区分确立起来,好像离自然越远,越有“文化”,就越有“人性”,但这却正是一个极大的谬误。尼采指出,事实上,人与自然根本是无从区分的,因为人作为人的特质与其“自然”的性质是难分难舍地一起生长起
期刊
如果用“经济学家”的眼光来看,大萧条时代的美国经济依然在某些领域保持了“稳定增长”:妓女的泛滥使得避孕套的销售利润一年达到2.5亿美元;失学儿童和无业青年的激增促进了香烟的销量;为那些因股市萎靡而财产缩水的富豪们服务的小型高尔夫球场颇为兴旺;某些牌子的冰箱和收音机也销量大增,前者是为了温饱阶层在商品减价时大量储备食物,后者则可帮助失业者消磨时间;职业介绍所的业务也繁忙了起来,一些擦鞋的儿童在夜间靠
期刊
编者按:奥运会的开幕式,不只是一项体育文化活动,更是个有些象征性的文化事件。在中国举办的这场世界性的体育盛会,不仅寄托着中国人面向世界的心情,也承载着西方人好奇地探究中国的心理。通过奥运会开幕式这样一个连接着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的特殊现场,我们可以读解出中国与世界目光交错时的复杂的文化心态:中国要以什么样的文化形象面对世界?如何向世界表达自己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在这种文化形象和价值表述背后,又潜藏
期刊
2007年5月,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詹姆斯城(Jamestown)迎来了建城400周年纪念日。17世纪初,一群来自欧洲的冒险家在这里建立第一块永久性的英属殖民地,美国建国历程上的处女地诞生了。仅仅4个世纪后,弹丸之地的詹姆斯城就扩张为庞大的美利坚帝国,它在今天世界上的霸主地位,也许只有昔日的罗马帝国和大唐帝国可以比肩。  我就在这一年来到了离詹姆斯城不远的华盛顿地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首都。   
期刊
次级力量对中国崛起的看法也应该获得与那些超级力量同样重要的对待。特别是考虑到中国崛起还有一段非常长的路要走。对土耳其这样的一个国家来说,它其实拥有与中国谈判和合作的砝码及优势。中国目前还没有意识到土耳其在政治上的重要性,以及土耳其作为欧亚之间桥梁的重要性。但是随着中国力量的日益上升,中国迟早要发展和加深与土耳其之间的关系,对这一点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对土耳其如何理解中国崛起这个问题,最重要的
期刊
电影《赤壁》挣了很多钱,但它显然不是一部好电影,评论家们异口同声地这么说。笔者还有一个更好的内在的理由:吴宇森和他的团队一直高调声称要拍一部史诗大片,然而,电影院内观众一个接一个笑场说明,他们的自我期待已经落空。吴宇森遭遇了自己的赤壁。  不幸的是,《赤壁》的失败,已经在近年来若干位大牌导演的身上一再重演:从张艺谋的《十面埋伏》《英雄》,到陈凯歌的《无极》。剧情莫名其妙、人物造型怪模怪样、对白充满
期刊
译者/王荣欣    随着两极世界格局的瓦解,多极世界,或者说世界的多极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了。在多极化的国际政治舞台上如何共舞?欧洲和中国都面临这个挑战。  一直以来,欧盟是多极化世界的最大得益者,多极主义也因此深深植入欧洲领导人的基因——这首先是由于欧盟自己就是一个多极主义的构造。因此,相对而言,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诸如俄国、美国、印度,都时常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利益情况在单边、双边或多边的外交行为
期刊
性别:看待世界的第三个视角  性别研究,即所谓GENDER SDUDIES,在欧洲自1960年代开始,慢慢地成为社会学中一种比较热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它指的是我们看世界,要有一个GENDER的视角——GNEDER一词,翻译成“(男女)社会性别”比较恰当。  社会学传统的研究方法是阶级分析,它把工业社会以来的社会基本结构,看作是一个阶级关系的结构,其中最经典的当然是马克思的分析。在阶级分析和阶层分析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