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融循环对酸污染黄土抗拉特性劣化试验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bo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虑到黄土地区经受着季节性冻融循环作用的影响,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黄土被大量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侵入,进而导致土体的内部组构及基本物理力学指标发生改变,诱发土体抗拉特征产生劣化趋势,影响着天然边坡及场地的稳定状态.基于此,本文以铜川地区Q3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取样并人工配置盐酸、硫酸和硝酸的4种不同摩尔浓度的污染液,进行室内冻融循环条件下的酸污染黄土抗拉强度试验研究,探讨了酸污染原状黄土在冻融循环下的抗拉强度演变规律,进一步分析了抗拉特征的耦合劣化结果.结果表明:酸污染原状黄土抗拉强度随着冻融循
其他文献
为研究高强钢筋与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黏结性能,考虑钢筋直径、锚固长度以及保护层厚度等因素对黏结性能的影响,设计了15组45个常温养护条件下的中心拔出试件;通过中心拔出试验,观察试件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裂缝的产生、试件破坏形态以及黏结应力-滑移曲线特征等.结果表明:高强钢筋与UHPC黏结强度较大,约为48~73 MPa;与普通混凝土不同的是钢筋与UHPC的黏结强度随着钢筋直径的增加而增加;黏结强度与保护层厚度成正比,与黏结长度成反比;保护层厚度对试件破坏模式影响较大,保护层厚度较薄时,试件发
介绍了建筑地下工程漏水的主要形式和检测方法,分析了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建筑地下工程渗漏的原理。通过实际工程检测,对热成像技术检测漏水的规律进行了总结,探讨其在工程中检测漏水的适用性和科学性。试验结果表明,红外热成像技术不仅能够对漏水点进行快速定位,还能清晰地呈现出漏水点的面积范围,极大地提高了漏水点检测的效率和科学性。研究成果可以给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建筑地下工程漏水的人员提供参考。
直接分析法作为基于二阶非线性分析的高等分析方法,可以真实的反映出结构的初始缺陷、节点半刚性、结构和材料的非线性行为,反映出更准确的结构内力.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作为细长临时支撑结构,针对其杆件和连接非线性行为显著、明显的二阶效应、初始缺陷较大等特点,采用直接分析法对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设计,可获取更准确的整架体系非线性行为和失效模式,在设计过程中即可考虑失效后果.通过对结构整体缺陷、构件缺陷和节点半刚性的定量化讨论,并利用SAP2000软件对在构件初始缺陷、节点半刚性和二阶效应耦合作用下的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进
通过分析中国五个主要气候区中的五个代表城市在两个30年里(1971-2000年和1984-2013年)的设计干球温度(DDBT)和同时发生湿球温度(CWBT),研究了气候变化对室外设计条件和制冷负荷峰值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984-2013年的DDBT往往高于1971-2000年,但是1984-2013年的CWBT和相应的室外空气焓值在不同的保证率水平下均小于1971-2000年.与由于室外空气焓降低而导致的新风负荷减少相比,因温度升高而通过建筑物围护结构所产生的传导热的增益相对较小,这导致在五个主要气候
针对物联网的终端类型多、规模大、维护难度大、面对新型攻击缺乏应对手段等难题,以物联终端资产风险检测为核心,基于海光国产化硬件平台,融合物联网终端分类、异常检测、协议精细化识别、智能准入控制等手段,形成了一套高效的一体化物联网安全防护解决方案,实现物联网风险、性能、资产、流量等全网数据的态势感知分析与综合呈现,多维度、多视角监控物联网流量、全网风险、属性状态、资产异变等情况。
宜万铁路广成山隧道K180+261~K180+306段边墙衬砌处发生纵向开裂、剥离,翘壳等灾害,隧道衬砌形成了典型的非对称式破坏模式.基于现场系统性的衬砌厚度、衬砌强度及衬砌侵限检测,并结合理论及数值模型分析了衬砌破坏模式及其孕育机制.研究表明,隧道右边墙衬砌厚度不足、病害段衬砌强度偏低以及既有溶洞共同作用导致了病害的发生.临近既有溶洞侧与远离溶洞侧的围岩应力存在明显差异,靠近围岩溶洞侧出现明显的围岩应力集中现象,进而加剧了衬砌的变形破裂.相比二衬厚度不足,既有溶洞是影响隧道应力分布及衬砌剥落的主要因素.
为研究动态加载条件下人工冻结黏土的动力学特性,使用SHPB动力学试验系统进行了人工冻结黏土的单轴动态加载试验,分析了不同加载应变率及温度条件下人工冻结黏土的动强度和初始动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并重点讨论了动态加载过程中试样的能量耗散特征.结果表明:(1)在单轴动态加载条件下,人工冻结黏土的动弹性模量、动强度随应变率的增大或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但结果数据在低应变率区有一定波动;(2)随着试样内部塑性变形和裂纹扩展增加,试样弹性应变能密度与耗散应变能密度比值逐渐减小,试样也更容易呈现脆性破坏.以上结果有助于认识人
为解决给定张拉整体结构的可行力密度找形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二次奇异值分解的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需事先根据结构的几何对称性对构件进行合理分组,并在此基础上重组平衡矩阵,通过奇异值分解法求解线性齐次方程组以获得满足要求的可行初始力密度.同时引入了切线刚度矩阵特征值的计算方法来检验张拉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最后,基于空间十二杆张拉整体结构不同分组的计算结果,利用木棒和弹力绳模拟拉压单元制作模型,验证了结构形态的合理性及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为了研究与电缆载流量相关的土体导热系数,以上海奉贤区某施工现场粉质黏土研究对象,使用KD2 Pro型热特性分析仪,采用热线法测定较广温度范围(5~90℃)和含水率范围内(干燥~饱和状态)重塑土样的导热系数变化,并运用修正的颗粒间接触传热(IPCHT)导热系数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非饱和上海黏土在较低温度下(≤60℃)的导热系数随其含水率增加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较高温度下(>60℃)土样含水率对导热系数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对于饱和土样,其导热系数对温度的变化不太敏感.低于90℃时IPC
基于Prandtl-Reissner地基极限承载力理论,建立了一种新的土拱效应力学分析模型,改进了拱脚破坏面的假设.研究表明,自重应力是引起土拱效应破坏的主导因素,低于临界深度时土的剪胀效应破坏拱脚,高于临界深度时由于土的剪切破坏拱脚失效;研究结果与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及室内模型试验结果一致.在三维状态下,在距桩顶表面一定深度内,拱脚处土的竖向位移会破坏拱脚,土拱效应减弱,在此以下一定深度段为土拱效应形成的有利深度,有利深度段深度下自重应力对土拱的破坏起主导作用.研究提出了根据桩土摩擦系数求解拱脚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