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神之镰与生命之盾

来源 :大众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myl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死神之镰:疟疾
  疟疾,这种古老的疾病早在人类诞生之初就已经存在,它肆虐人类长达数千年,蹂躏着这个星球上的诸多文明,它犹如“死神之镰”,游走于人间,所到之处,尸横遍野。
  在中国,疟疾又被称为打摆子、脾寒症等。国人对这种恶性疾病的认识非常之早:公元前2700年,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描述了疟疾的相关症状——发热、寒颤、出汗、退热等。诞生于公元前14世纪的甲骨文中,同样有着“疟”字的记载。古书《释名·释疾病》中这样描述疟疾:“疟,酷虐也。凡疾或寒或热耳,而此疾先寒后热两疾,似酷虐者也。”虐的释义为残暴和残害,由此可见此病发病时患者所遭受的痛苦。
  据史书记载,三国时的诸葛亮南征孟获,唐天宝年间李宓攻打南诏,元朝大德年间出征滇南以及清乾隆年间数度进击缅甸,都因疟疾而受挫,有时甚至是“及至未战,士卒死者十已七八”。
  1910年,法国人在我国云南修筑滇越铁路,当时从华北、两广等地强征来的民工,开工第一年就因疟疾死亡5000多人;1919年,云南思茅的疟疾大流行造成大量居民病死或逃亡,使原本拥有45000人的县城到1950年解放时全城只剩下1000多人……
  在西方,早在公元前4世纪,疟疾就广为希腊人所知,这种疾病造成了当时希腊城邦人口的大量减少,“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还曾记录了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之后,文献中出现了众多的疟疾爆发以及农村人口减少的记录。
  实际上,死亡的并不仅仅是普通平民。“疟疾面前,人人平等”——从古至今,不少名人都曾遭受疟疾的戕害,其中有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第一次攻占罗马这座“永恒之城”的蛮族西哥特人首领阿拉里克、文艺复兴初期的意大利大诗人但丁、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克伦威尔等。
  神的旨意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人们把疟疾视为“神的旨意”。连伟大的古罗马作家和古典学者马尔库斯·西塞罗也不止一次说到,疟疾这种热病的发生是出于神的意志,因此它是不可抗拒的;著名的罗马作家老普林尼则在《博物志》中列举了好几种他认为预防疟疾有效的符咒。
  将疟疾归为神论的同时,也有不少医生指出:疟疾的发生是由于有热病的空气——沼泽地上的水或有毒的水汽,他们给疟疾下了“败坏了的水气”或者“易致病的有毒物质”这样—个定义。英语中,“疟疾”(Malaria)这个词就是由“坏”(mala)和“空气”(aria)两个字组成。
  成书于公元3~4世纪的印度古代医学经典《苏斯鲁塔集》则认为,疟疾的发热病症与某种昆虫的叮咬有关——这已经非常接近近代医学的发现了。
  古人曾尝试通过诸多途径治疗疟疾,但成效寥寥。古罗马最著名的医学家盖伦根据“四体液说”提出,疟疾是体液不平衡所导致的,采用放血和催泻疗法即可治愈。然而,这一疗法在今天看来荒谬之极——疟疾本身就会导致贫血,简单粗暴的放血只能让病人死得更快。
01 据说,亚历山大大帝正是死于疟疾。图为亚历山大大帝远征印度国王波罗斯。02 罗马医学家盖伦认为,疟疾是体液不平衡所导致的,采用放血和催泻疗法即可治愈。这一治疗方法在今天看来荒谬之极。03 用金鸡纳树皮治疗疟疾的方法,据说最早来自印第安人。04 1638年,西班牙王国秘鲁总督钦康的夫人在利马患上了疟疾,在服用了金鸡纳树皮研磨成的粉末后,竟然奇迹般地痊愈了。05 《诗经》中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之句,其中的“蒿”指的正是青蒿。图为青蒿的花。06 东晋的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青蒿的退热功能。

  在民众的要求下,总督从罗克莎买来大批金鸡纳树皮,磨成粉后由总督夫人亲自分发给民众,此药也因此被称为“总督夫人粉”。此后,耶稣会在派驻利马的医生阿格斯提诺·萨鲁曼布雷诺的帮助下,建立了从利马到欧洲的金鸡纳树皮商业通道,控制了金鸡纳树皮,并将之制成粉在欧洲出售,获利极其丰厚,这种药也被称为“耶稣会粉”。
  随后,这一治疗方法逐渐被推广到世界各地,并传入中国,还曾救过康熙皇帝的命。但由于金鸡纳树的生长范围极小,产量不多,所以,直到现在,它仍然是一味非常昂贵的药。   奎宁问世
  17世纪末,瑞典科学家里纳尤斯对金鸡纳树的树皮进行了研究,提取出了其中的有效成分,起名为“奎宁”。
  随着医学上对奎宁需要量的增长,人们希望这一天然药物能以人工方法制造出来。各国科学家几经尝试,都没有成功,直到1945年,奎宁才实现了人工合成。
  但作为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奎宁在造福患者的同时,也明显存在局限性。早期使用的奎宁,会使患者产生头昏、耳鸣、精神不振、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甚至导致孕妇流产。
  1965年,越南战争爆发,美、越两军苦战在亚热带雨林,疟疾像是第三方,疯狂袭击交战的双方。两军中因疟疾而病逝的人数甚至远远高过战斗中的死亡人数。一时间,奎宁的价格堪比黄金。
  为治疗疟疾,科学家们先后研制了氯喹、氯胍、甲氟喹、多西环素、磺胺-乙胺嘧啶(凡西达)等多种药物。其中,甲氟喹作为当时西方治疗疟疾的特效药,曾经伴随了许多士兵。然而这些药物,不是具有各种各样的副作用,就是容易产生抗药性。
  青蒿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人们对更安全、更高效的疟疾治疗药物的期盼中被发现的。现在,它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南非、印度、东南亚、中美洲等疟疾重灾区——小小一株青蒿,为亿万人带去了生的希望和光芒。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改变了世界!
  生命之盾
  青蒿,又名臭蒿、苦蒿,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之句,其中,“蒿”所指之物即为青蒿。
  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先秦医方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了对青蒿的记载;公元前340年,东晋的葛洪在其撰写的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青蒿的退热功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
  那么,青蒿素究竟是如何对抗疟疾的呢?
  简单来说,就是把疟原虫饿死。那么,这是怎么办到的?
  研究表明,青蒿素能迅速找到疟原虫体并对其体内一种名为食物泡膜的蛋白质分子进行干扰,使之失去活性而无法正常运输营养。这样,疟原虫就被饿死了。
  千百年来,从放血治疗到发现金鸡纳树皮,从奎宁的问世到青蒿素的完全提取,在对抗疟疾的战争中,人类走过漫长的时光,终于在一株蒿草的芳香里,找到了坚固的生命之盾。(责任编辑/南之岭)
  延伸阅读
  他们,让人类远离寄生虫病

  2015年10月,日本科学家大村智、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共同摘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桂冠。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在颁奖词中说,由寄生虫导致的疾病已经困扰人类长达千年之久,同时它也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医疗健康问题之一。寄生虫疾病对世界最贫困地区人口的影响尤为严重,是阻碍提升人类健康和幸福的一道巨大屏障。今年的诺奖得主发现了针对极具破坏力的寄生虫疾病的革命性新疗法。
  据估计,全世界有1/3的人受到寄生虫影响,特别是生活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南亚以及中南美洲的人。
  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就是两种由寄生虫导致的疾病。正如其名,河盲症(盘尾丝虫病)会造成患者角膜感染,最终导致失明。而全世界感染淋巴丝虫病的人约有1亿,这种病会导致慢性肿胀,造成终生的红斑并致残,导致象皮病(淋巴水肿)以及阴囊鞘膜积液。
  日本微生物学家大村智从土壤样品中成功分离了链霉菌的新菌株,并成功在实验室进行了纯培养。之后,他从数千种不同的纯培养中筛选了50种最有前途的菌株,并后续分析了它们在对抗有害微生物方面的能力。
  在美国工作的爱尔兰寄生虫生物学家威廉·坎贝尔拿到了大村智的链霉菌菌株后,深入探索了它们的能力。他发现其中一个菌株产生的一种成分能有效对抗家养和畜牧动物的寄生虫。这种生物活性物质被纯化出来,并被命名为阿维菌素。随后它通过化学改性,生成一种更加有效的化合物伊维菌素。它能有效地杀死被寄生虫感染的人们体内的寄生虫蚴。
  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和青蒿素的发现,颠覆了破坏性寄生虫病的治疗方式,使人类得以远离寄生虫病的困扰,在改善人类健康和减少患者病痛方面,成果无可估量。(来源:本刊资料室)
其他文献
科学家们已经研发出一种新型的高性能存储设备,它使用树纤维中的气凝胶材料制作而成。同如今的电池不同,它能被当做3D打印的材料,也能被做成衣服或汽车车身这类形状。这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为了得到气凝胶,研发团队首次分解了木纤维,使其体积缩小了一百万倍,接着他们溶解了纳米纤维素并冻干了它,这样水分蒸发时该材料不需经历液体状态,待材料中的分子不再分解后,它就稳定了下来。结果显示,材料非常坚
因为学心理学,家里买了很多心理学书籍,好奇心极强的儿子也开始偷偷翻阅这些书籍,我说你去看自己的书,这些书你看不懂。“我怎么看不懂,我比你还懂!”14岁的儿子正值叛逆期,你的阻止就是他最大的动力。儿子自学热情高涨,常以“小弗洛伊德”自居,一有机会就卖弄他的学识。  半罐水响叮当  “妈,吃完饭,咱们去超市买文具吧!”“要等一会,我先洗碗!”“为什么不能回来再洗,你这是典型的强迫症!”没有一种行为能逃
提要:夏季是装旺季,不少人都在为买家具而发愁。很多人在买实木家具和板式家具之间纠结、徘徊。到底是买实木家具好呢,还是板式家具好?  在我们选择家具的时候,有人会建议实木家具好,环保、自然、保值性高;也有人建议板式家具好,时尚、经济实惠、易组装、易搭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实木家具是否真比板式家具好呢?  实木家具比板式家具环保吗  一般人看来,总觉得实木家具一定很环保,因为是木头做的。而板式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既能治疗又能预防艾滋病  研究显示,如果HIV携带者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Vs),那么其将HIV传染给自己伴侣的几率将减少96%。该研究结果结束了长期以来人们存在的关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是否同时具有治疗艾滋病患者和减少HIV传播双重功效的争论。  现在,研究人员认同,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在应对HIV时,既能治疗又具有预防作用。  美国北卡教堂山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麦伦·科恩等多国研究人
小公主、小情人、小棉袄、小萝莉……用来形容女儿的词汇还真是不少,面对女儿这种“生物”,妈妈带和爸爸带有什么区别?答案就在下面这组图片里。    出门    吵架    吃饭    睡覺
水果吃多了一样会发胖  人们认为,要想身体好,一天至少要吃五份水果和蔬菜。  但是,这个摄入量针对的是体重正常的人群。对于那些身体肥胖、体重超重或者胆固醇过高、患有糖尿病的人来说,吃太多水果就会遇到麻烦。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有着健康的生活方式,体重却一直在增加的原因。  英国伦敦帝国学院代谢药物顾问卡莱尔·勒·鲁克斯说:“那些因水果吃得过多导致体重超标者,其实都是些比较注重保持体重的人。我看见过
俄罗斯研究人员利用从虾壳中提取的几丁聚糖,制成可较快治愈皮肤外伤的新材料。这种新材料由纳米纤维构成,可制成超薄的绷带,通过外敷来治疗烫伤、冻伤等皮肤外伤,且可在皮肤表面逐渐消融,不用取下。在纤维中加入促进细胞快速再生的药物,可使伤口愈合速度提高3倍,且不易留下疤痕。
在这个竞争的时代,人人都渴望“治国、平天下”,然而却常常忽视了“修身、齐家”才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怎么样才能修身、齐家,并逐步治国、平天下?怎么样才能既成功又幸福?  儒家经典《大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内心修炼步骤。我们不妨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个过程做一个“心”的解读。  《大学》里有这样一段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
心理解读:  如何发放年终奖也大有学问。怎么发既能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又相对低成本呢?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者们发现,影响年终奖激励效果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两个:员工的预期及是否公平的感知。  首先,年终奖是不是越多越好?这里要引进一个“值函数假设”的理论:得与失是个相对概念而不是绝对概念,人们对某一价值主观判断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点而言的,高于预期参照点视为得,低于预期参照点视为失。可见,当年终奖低于心理预期时
在生活中,闻名世界的灵异事件已经很多,不过“灵异”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强悍,显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但是,经过心理学家证实,灵异事件大部分是发生在一些狭小的空间,在这些空间里,通过人体的气流很急,而那些发现所谓灵异生物的人,大多数是由于了解以往的历史而产生了心里方面的“暗示”,而一些照片似乎又佐证了灵异现象的存在。  而本文从科学角度对于下列流传于坊间的“灵异”照片中出现的“灵异”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