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的影像学诊断

来源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t52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解肝豆状核变性的影像学表现。明确病变范围及程度。明确病变范围及程度。方法采用普通X线摄片,MRI或CT对颅脑进行扫描。结果X线表现为四肢骨远端、椎体、骨盆、腕关节、指间关节等均可受累,表现形式为骨质脱下,软化、碎裂、称疏和骨质增生,CT表现为铮双侧对称性豆状核及周转低密度病主烃及其它脑组织萎缩等表现:MRI表现为豆状核、丘脑、尾状核及齿状核在T2加权图像上呈对称异常高信号。在T1加权图像上
其他文献
病例1 男,3个月大,发现腹部包块3天入院.查体: 腹软,肝脾不大; 右侧腹部扪及一包块,6 cm×5 cm大,质中,无压痛,活动度差.B超检查于右肝下方、肝十二指肠韧带前方探及一混
肝胆胰是一完整的排输系统,这是从多年文献反映和我们的临床实践体念到的,用这个系统相关的概念观察生理、病理、病机等问题,思考外科手术的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目的是分析脊髓空洞症MR表现,探讨空洞内脑脊液博动机理及意义。所用材料和方法是以29例脊髓空洞症均行MR矢状位T1,T2加权扫描,部分行轴位扫描,观察空洞的长度与脑脊液博动的关系。结果
目的是探讨CT检查对肾外伤的诊断与分型及其对临床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56例肾外伤的临床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依据CT表现将紧务分为4型:(1)肾挫伤(肾内血肿)26例;(2)肾包膜下出血19例:(3)严重肾损
通过545例脑出血的CT与临床分析,提示脑出血的疗效与患者病情,出血量及出血部位有关。因此,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疗法,以达到获得相近疗效,减少病人创伤的目的。
本文简要介绍了一种工业X-CT的数据采集系统的新方法-同时采集分时转换法,它可以保证各通道的采样在同一时刻进行,从而消除了时间累积偏移误差。
本文目的在于进下不提高对多种颅脑损伤的认识水平。所用材料和方法为本组135例,男98例,女37例,年龄4-77岁,平均年龄24.83岁,车祝伤93例,跌伤8例,击伤14伤,101例有昏迷史,全部病例均作头颅CT轴位平扫,从相互伴发的
目的 探讨预防左半结肠癌伴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新方法。方法 将215例左半结肠癌伴梗阻接受术中结肠灌洗和Ⅰ期切除吻合等处理的患者分为两组。双管引流组
目的 探讨豺脏MR扫描序列的最佳选择。方法 对29例患者采用四种(SE、FLASH、Tse11、Tse23)扫描序列进行肝脏MR扫描,测量和计算图像的信噪比9SNR)和对比度噪声比(CNR),同时对影像进行视觉评价。结果 FLASH和TSE23序列的SNR和CNR均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种可供于影像学研究的大鼠肝炎性假瘤模型,并研究其影像学的特征。所用的材料和方法是将弗氏佐剂0.1ml/只作磊鼠深部注射,10天后观察大鼠病灶的影像学特征;并取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