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用教育云平台技术,引入微课程教学理念,创新知识载体,创建开放环境,变革教学模式,切实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微课助学,导学一体,可以有效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自由学习、高效学习。
【关键词】微课程;云平台;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8-0070-03
【作者简介】严景芳,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南通,226011)高级教师,教育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及英语教学。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对口单招班教学中引入微课程教学理念,运用教育云平台技术,创新知识载体,开放教学环境,变革教学模式,切实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通过微课程助学,实施导学一体,可以有效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泛在学习、合作学习,从而实现高效学习。
一、微课程与微课程教学法
随着信息技术和社交网络的发展,世界变得更加“微”型化,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资讯……微系列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信息传播的方式变得更加碎片化,人们接受的信息单元越来越小,学习者如何在短时间内接受碎片化、微型化的信息成为信息化教育研究的关注点。在教学领域,微课程及微课程教学法应运而生。
作为一个新概念,微课程的定义在不断演变和深化。我国对微课程的研究有“微课”“微型课程”“短期课程”“短视频”等不同提法与理解。比较有关学者对微课程的定义,笔者认为:微课程是以简短、完整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由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评价与反思等要素优化组合为一体的教学系统,是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整合为一体的新型课程。微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微型教学视频(微视频),同时还包括相配套的学生自主学习导学单、教师讲解示范PPT(微课件)、图文及音视频素材、知识链接、学习检测题等系列辅助学习材料。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形式和知识载体,是未来教育信息服务的重要资源之一,满足了泛在学习环境下人们对学习资源粒度精细化的要求。近两年来,基于对微课程的实践研究,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微课程教学法。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教学法是指学生利用个人的信息终端,用数字化的微内容,替代教师课堂上面对面讲授,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苏州市电教馆原馆长金陵先生对微课程教学法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并构建了微课程教学的基本模型。他认为:微课程教学法是云计算环境下,以单位课时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三大模块、导学一体为基本模式的教学方法。三大模块即任务单、配套学习资源、课堂教学方式创新。基本教学模型如图1所示。
由微课程教学法基本模型可以看出,微课程教学法改变了学习方式,翻转了课堂结构。学习知识由原先教师在课堂中讲授,转变为学生在课堂外自主学习完成;内化知识则由课外作业与强化训练,移至课堂内学生通过进阶训练与展示研讨完成。微课程教学更多地关注学生现实,面向学生设计,学生中心地位和学习自主性更好地得以体现。教师职能的重心从讲课转变为设计、组织、帮助与指导,教师角色从“演员”向“导演”转型提升。
二、云环境下微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微课程与云平台的结合,不仅仅体现在知识载体、学习环境的变革,更带来了学习方式、教学理念的创新。借鉴微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与教学模型,充分发挥教学云平台的作用与优势,结合职教对口单招教学特点,笔者对微课程教学的基本模型进行了修改与优化,初步总结提炼出“两型·七步”导学一体教学模式。
(一)“两型·七步”导学一体教学模式的内涵
“两型·七步”导学一体教学模式是指学生通过自学探究和展示研讨两类学习方式,经目标导学、微课助学、在线测学、疑难突破、进阶展示、合作提升、预学指导等7个主要环节,借助微课程助学,掌握课程内容、习得知识技能,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进阶训练、交流展示与同伴互助进一步内化知识、提升能力、陶冶情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构成课堂主线,同时教师的指导帮助相伴其间,导与学融为一体。
“两型·七步”导学一体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微课程教学模式一样,学生都是通过微课程助学自主学习知识,而内化知识则是在进阶训练与展示研讨过程中得以实现,对学习的方式进行了“翻转”。但两种教学模式又有明显的区别,主要在于:翻转课堂微课程教学模式对课堂结构进行了翻转,学生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内;而“两型·七步”导学一体教学模式除了内化知识安排在课内,学习知识也尽可能安排在课内进行,课内不能完成自学任务的,可部分安排在课外进行自学(部分翻转)。
上述安排主要是基于中职对口单招学生的主修科目门类较多,同时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强。要求学生尽可能在课内限时完成自学任务,既可适度减轻学生课外学业负担,又能提高自学目标的达成度。同时,实行部分翻转又可以关照部分后进生的课内实际自学进度,利用课余时间自主补修;对于课堂内已完成自学任务的学生,也可以借助云平台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个性化的拓展学习。
(二)“两型·七步”导学一体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两型·七步”导学一体教学模式的课堂基本结构与实施流程如图2所示。
由教学结构与流程图可清晰看出,“两型·七步”导学一体教学模式的课堂基本结构为两大板块:“自主导学”和“展示研讨”。当学生在“自主导学”板块的“在线测学”环节过关(Y)后,即可进入“展示研讨”板块进行后续学习;若不过关(N),学生可以选择退回上一环节,继续观看微视频,借助微课资源进行二次学习。通过在线检测与反馈,并“回炉”重修,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目标达成率,尽可能减少疑难问题积累。
如果将“自主导学型”称为A型,“展示研讨型”称为B型,则“两型·七步”导学一体教学模式的课堂基本形式为AB组合。在实际教学中,为便于课堂组织实施,可将“自主导学”板块前移至前一课时及课外进行,而将课堂内两大学习板块结构互换,课堂组织结构形如(A1)B1A2→(A2)B2A3(括号内为课前实施的学习板块)。亦即学习板块模块化,板块内部流程相对固定,板块之间可以灵活组合。 (三)“两型·七步”导学一体教学模式的操作要领
1.目标导学。目标导学的核心是教师设计好自主学习导学单,一份高质量的导学单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合适支架。导学单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自学困惑等内容。在设计导学单的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习目标编制相应的自主学习检测题。
2.微课助学。学生借助教学云平台,通过观看教学微视频,查阅微课件、图文及音视频素材、知识链接等辅助学习材料,自主完成导学单上的学习任务。教师则可以通过教学云平台了解学生自主学习进展,并适时为相应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3.在线测学。学生在完成自主探究学习之后,需要在线完成自主学习检测题,教学云平台会进行实时评判并给出检测反馈。学生可以根据检测反馈结果自主确定是进入下一板块学习还是返回上一环节“回炉”自修。教师则可以根据教学云平台提供的检测情况统计数据,适当调整“展示研讨”板块的内容安排。
4.疑难突破。“疑难突破”作为“展示研讨”板块的第一个环节,学生在组内互查导学单任务完成情况,由学生对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困惑进行提问,一般是先组内提问答疑,组内解决不了的提交全班解决。通过生生互动、生生互助,可以基本解决学生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教师在此环节主要是观察、点拨,对于典型、共性问题可以进行必要的讲解。
5.进阶展示。全体学生限时独立完成课内进阶任务(基础较弱的学生也可以通过组内协作方式完成),并在组内展示成果、进行互评;选派学生在班内对本课所学知识点及配套训练题进行讲解,请其他学生质疑,该生继续阐释。学生在展示中进行互动,在互动中内化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在此环节主要是倾听、观察、调控进程,对于展示交流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错误或偏差,教师可以通过诘问,让学生发现不足,自己解决问题。
6.合作提升。对接对口单招考试大纲和高考试题,教师布置难度和要求相对较高的拓展任务,通过优生牵头、组内(或组间)协作、资料查阅,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任务。拓展任务对于学生个体、特别是后进生不作硬性规定,主要目的在于能够让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够得着”。
7.预学指导。课堂最后可以留有少许时间,教师对下一次课的学习内容和预学任务进行布置,并提出具体的预学方法与要求。
基于云平台的微课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充分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微课程助学,翻转学习方式,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同时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学习过程始终,将导与学融为一体,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金陵.建构中国特色的“微课程教学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2):5-10.
[2]聂锦涛,方斌.云教育环境下的“双课堂”教学模式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1):34-35.
[3]姜钰.微课程:在线教育新模式[J].数字出版, 2014(11):19-20.
[4]刘金玲.基于“云计算”环境的翻转课堂学习探究[J].计算机时代,2014(2):59-60,69.
[5]严景芳,刘兵兵.中职对口单招“两型·七步”导学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 2014(27):32-35.
[6]黎加厚.微课程教学法与教学方式变革(2014年微课与网络课件开发专业会议演讲PPT)[DB/OL]. http://wenku.baidu.com,2014-05-16.
【关键词】微课程;云平台;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8-0070-03
【作者简介】严景芳,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南通,226011)高级教师,教育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及英语教学。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对口单招班教学中引入微课程教学理念,运用教育云平台技术,创新知识载体,开放教学环境,变革教学模式,切实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通过微课程助学,实施导学一体,可以有效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泛在学习、合作学习,从而实现高效学习。
一、微课程与微课程教学法
随着信息技术和社交网络的发展,世界变得更加“微”型化,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资讯……微系列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信息传播的方式变得更加碎片化,人们接受的信息单元越来越小,学习者如何在短时间内接受碎片化、微型化的信息成为信息化教育研究的关注点。在教学领域,微课程及微课程教学法应运而生。
作为一个新概念,微课程的定义在不断演变和深化。我国对微课程的研究有“微课”“微型课程”“短期课程”“短视频”等不同提法与理解。比较有关学者对微课程的定义,笔者认为:微课程是以简短、完整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由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评价与反思等要素优化组合为一体的教学系统,是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整合为一体的新型课程。微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微型教学视频(微视频),同时还包括相配套的学生自主学习导学单、教师讲解示范PPT(微课件)、图文及音视频素材、知识链接、学习检测题等系列辅助学习材料。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形式和知识载体,是未来教育信息服务的重要资源之一,满足了泛在学习环境下人们对学习资源粒度精细化的要求。近两年来,基于对微课程的实践研究,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微课程教学法。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教学法是指学生利用个人的信息终端,用数字化的微内容,替代教师课堂上面对面讲授,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苏州市电教馆原馆长金陵先生对微课程教学法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并构建了微课程教学的基本模型。他认为:微课程教学法是云计算环境下,以单位课时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三大模块、导学一体为基本模式的教学方法。三大模块即任务单、配套学习资源、课堂教学方式创新。基本教学模型如图1所示。
由微课程教学法基本模型可以看出,微课程教学法改变了学习方式,翻转了课堂结构。学习知识由原先教师在课堂中讲授,转变为学生在课堂外自主学习完成;内化知识则由课外作业与强化训练,移至课堂内学生通过进阶训练与展示研讨完成。微课程教学更多地关注学生现实,面向学生设计,学生中心地位和学习自主性更好地得以体现。教师职能的重心从讲课转变为设计、组织、帮助与指导,教师角色从“演员”向“导演”转型提升。
二、云环境下微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微课程与云平台的结合,不仅仅体现在知识载体、学习环境的变革,更带来了学习方式、教学理念的创新。借鉴微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与教学模型,充分发挥教学云平台的作用与优势,结合职教对口单招教学特点,笔者对微课程教学的基本模型进行了修改与优化,初步总结提炼出“两型·七步”导学一体教学模式。
(一)“两型·七步”导学一体教学模式的内涵
“两型·七步”导学一体教学模式是指学生通过自学探究和展示研讨两类学习方式,经目标导学、微课助学、在线测学、疑难突破、进阶展示、合作提升、预学指导等7个主要环节,借助微课程助学,掌握课程内容、习得知识技能,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进阶训练、交流展示与同伴互助进一步内化知识、提升能力、陶冶情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构成课堂主线,同时教师的指导帮助相伴其间,导与学融为一体。
“两型·七步”导学一体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微课程教学模式一样,学生都是通过微课程助学自主学习知识,而内化知识则是在进阶训练与展示研讨过程中得以实现,对学习的方式进行了“翻转”。但两种教学模式又有明显的区别,主要在于:翻转课堂微课程教学模式对课堂结构进行了翻转,学生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内;而“两型·七步”导学一体教学模式除了内化知识安排在课内,学习知识也尽可能安排在课内进行,课内不能完成自学任务的,可部分安排在课外进行自学(部分翻转)。
上述安排主要是基于中职对口单招学生的主修科目门类较多,同时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强。要求学生尽可能在课内限时完成自学任务,既可适度减轻学生课外学业负担,又能提高自学目标的达成度。同时,实行部分翻转又可以关照部分后进生的课内实际自学进度,利用课余时间自主补修;对于课堂内已完成自学任务的学生,也可以借助云平台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个性化的拓展学习。
(二)“两型·七步”导学一体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两型·七步”导学一体教学模式的课堂基本结构与实施流程如图2所示。
由教学结构与流程图可清晰看出,“两型·七步”导学一体教学模式的课堂基本结构为两大板块:“自主导学”和“展示研讨”。当学生在“自主导学”板块的“在线测学”环节过关(Y)后,即可进入“展示研讨”板块进行后续学习;若不过关(N),学生可以选择退回上一环节,继续观看微视频,借助微课资源进行二次学习。通过在线检测与反馈,并“回炉”重修,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目标达成率,尽可能减少疑难问题积累。
如果将“自主导学型”称为A型,“展示研讨型”称为B型,则“两型·七步”导学一体教学模式的课堂基本形式为AB组合。在实际教学中,为便于课堂组织实施,可将“自主导学”板块前移至前一课时及课外进行,而将课堂内两大学习板块结构互换,课堂组织结构形如(A1)B1A2→(A2)B2A3(括号内为课前实施的学习板块)。亦即学习板块模块化,板块内部流程相对固定,板块之间可以灵活组合。 (三)“两型·七步”导学一体教学模式的操作要领
1.目标导学。目标导学的核心是教师设计好自主学习导学单,一份高质量的导学单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合适支架。导学单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自学困惑等内容。在设计导学单的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习目标编制相应的自主学习检测题。
2.微课助学。学生借助教学云平台,通过观看教学微视频,查阅微课件、图文及音视频素材、知识链接等辅助学习材料,自主完成导学单上的学习任务。教师则可以通过教学云平台了解学生自主学习进展,并适时为相应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3.在线测学。学生在完成自主探究学习之后,需要在线完成自主学习检测题,教学云平台会进行实时评判并给出检测反馈。学生可以根据检测反馈结果自主确定是进入下一板块学习还是返回上一环节“回炉”自修。教师则可以根据教学云平台提供的检测情况统计数据,适当调整“展示研讨”板块的内容安排。
4.疑难突破。“疑难突破”作为“展示研讨”板块的第一个环节,学生在组内互查导学单任务完成情况,由学生对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困惑进行提问,一般是先组内提问答疑,组内解决不了的提交全班解决。通过生生互动、生生互助,可以基本解决学生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教师在此环节主要是观察、点拨,对于典型、共性问题可以进行必要的讲解。
5.进阶展示。全体学生限时独立完成课内进阶任务(基础较弱的学生也可以通过组内协作方式完成),并在组内展示成果、进行互评;选派学生在班内对本课所学知识点及配套训练题进行讲解,请其他学生质疑,该生继续阐释。学生在展示中进行互动,在互动中内化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在此环节主要是倾听、观察、调控进程,对于展示交流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错误或偏差,教师可以通过诘问,让学生发现不足,自己解决问题。
6.合作提升。对接对口单招考试大纲和高考试题,教师布置难度和要求相对较高的拓展任务,通过优生牵头、组内(或组间)协作、资料查阅,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任务。拓展任务对于学生个体、特别是后进生不作硬性规定,主要目的在于能够让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够得着”。
7.预学指导。课堂最后可以留有少许时间,教师对下一次课的学习内容和预学任务进行布置,并提出具体的预学方法与要求。
基于云平台的微课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充分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微课程助学,翻转学习方式,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同时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学习过程始终,将导与学融为一体,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金陵.建构中国特色的“微课程教学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2):5-10.
[2]聂锦涛,方斌.云教育环境下的“双课堂”教学模式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1):34-35.
[3]姜钰.微课程:在线教育新模式[J].数字出版, 2014(11):19-20.
[4]刘金玲.基于“云计算”环境的翻转课堂学习探究[J].计算机时代,2014(2):59-60,69.
[5]严景芳,刘兵兵.中职对口单招“两型·七步”导学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 2014(27):32-35.
[6]黎加厚.微课程教学法与教学方式变革(2014年微课与网络课件开发专业会议演讲PPT)[DB/OL]. http://wenku.baidu.com,201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