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的发生学考察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vm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程是中高职教育的核心。在课程的诸要素中,教材是体现教育特色的知识载体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中高职教育课程能否顺利衔接的关键因素。对中高职英语教材的发生学考察显示,两者基本是“各说各话”,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和衔接。要做到中高职英语课程的真正衔接,必须确定教材衔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制定统一的中高职英语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确定科学合理的中高职英语衔接教材的编写体例和编写内容,在教材统一衔接的基础上实现中高职英语课程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发生学;英语课程衔接;教材
  中图分类号 H3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05-0047-04
  一、发生学及其对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意义
  作为科学研究中的一种研究方法与范式,发生学的逻辑前提是人们不断认知的结果,即知识是不断构造的,在知识不断累积的过程中,总有一定程度的新认知被包含在内,并以一些新结构的形成为标志。发生认识论所关注的重点就是关于新结构的构造机制问题,即“任何规范和价值都是在发生着,而且也只有当其发生时才有意义”[1]。发生认识论着重关注研究对象的发展过程,注重该发展过程中主要的、本质的、必然的因素,从历史的角度解释新的事物是怎样在知识发展过程中构成和发展变化的,即发生学方法是“反映和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形式发展、演化的历史阶段、形态和规律的方法”[2]。换言之,发生学探究与人类的认知有关的结构生成,不但探究人类认知如何发生,更要研究为何发生,即找出某种事物或现象发生的端点,以及作为端点,它的内在机制是什么。可以说,发生学理论为历史地解读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因为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和反映,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进的发生历程,如果从发生学视角来检视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就会获得一个更为清晰的概念,同时能够清晰呈现中高职衔接问题背后的内在逻辑。
  二、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重要意义及相关研究概述
  顾名思义,中高职教育衔接,是指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两个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承接和融合。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为目标,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有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三种办学形式,而高等职业教育则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属于高等教育系列,也有三种主要办学形式: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在设计诸多因素的中高职教育衔接中,“课程衔接是实现中职和高职培养目标以及职业教育培养质量的保障,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3]具体说来,课程涵盖了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环节,是专业设置的保障,是培养目标实现的载体,决定着人才培养活动中其他因素,所以中高职课程的有机衔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他方面的衔接,关系到整个中高职教育的顺利进行。另外,中高职教育衔接还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分析。宏观上,中高职教育衔接是让两种层次的职业教育在定位、功能上实现互补,共同发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作用,达到“1 1>2”的效果;微观上,二者有机衔接体现在课程诸要素之间的衔接,目标在于使学生从中职教育到高职教育能够达到有效对接,克服存在于两者职业教育之间的“重复学习”或“断档”问题,从而保证学生从中职学校升入高职学校后学习和成长平衡有序的过渡。
  学界对我国中高职的课程衔接给予了足够重视,从不同视角进行了相关研究[4][5][6][7][8][9]。但总体来看,相关研究成果还是主要集中在对造成我国中高职课程不能很好衔接的原因探究方面。对于如何解决中高职课程不衔接问题,相关研究也给出了应对策略[10],这些应对措施基本还是一些理论性甚至是比较理想化的解决办法,没有从微观方面提出一些具有操作性的措施。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而在中高职各课程衔接中,英语课程衔接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的英语课程,都承担着培养学生掌握英语基本语言技能和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重任,还关系到整个中高职教育的沟通衔接和健康发展以及终身教育“立交桥”的顺利搭建。要想对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进行有效研究,就必须对什么是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给出明确的定义或进行明确的界定。黄奕云在其研究中给出的理解是:“中高职院校为实现各自的人才培养方案而开设的公共英语必修课,使其在中高职两个阶段,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四个方面相互递进衔接,建成层级清晰、内容延续、相互沟通、考核互认的课程模型。”[11]总体来看,各级别英语课程的衔接问题已经得到相关部门和诸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产出不少成果。相比较而言,对中高职的英语课程衔接研究还不是很重视,已有的研究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即没有系统化的理论研究,也没有充分考虑影响英语课程衔接的诸多因素,尤其是对课程衔接中的教材衔接研究忽视比较严重。事实上,教材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优秀的教材对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支持与保障作用。因此,要想实现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就必须加大力度,创新编纂能够与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要求相适应的教材,而从发生学角度审视中高职英语教材衔接问题并采用分模块方式重新编写中高职英语教材当是解决教材衔接问题的关键所在和有效策略。
  三、发生学视角下的中高职英语教材考察
  对高职高专的英语教材研究显示,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公共英语教材建设明显滞后。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7年底以问卷的形式对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现状作了比较全面的调查,其中涉及教材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教材的实用性与适用性方面:学生认为所使用的教材实用性与适用性一般的占58%,认为较差的占7%,评价较为负面的两者比例合计达到了65%。在另外一个评价因素即学生对所使用教材内容感兴趣的程度:感兴趣程度一般的占58%,不太感兴趣的占11%,基本没兴趣的占5%,三者比例合计高达74%。上述数据表明,高职高专学生目前正在使用的教材在实用性、适用性、趣味性上有很大的改进空间[12]。在地方层面,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與实践课题组曾经对广东省高职高专英语课程设置及教学条件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对教材的使用调查结果显示:少数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学还没有脱离大学本科教学模式,没有走出适合高职高专的道路[13]。刘黛林总结了高职英语教育教材方面的四个问题:一是与培养对象实际水平吻合的教材较少,二是与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的教材较少,三是教材建设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和纸质材料为主,四是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缺乏衔接[14]。因此,要实现中高职英语课程的有效衔接,教材衔接必须先行,而要实现中高职英语教材的有效衔接,就需要从发生学的角度对中高职两个层次的英语教材发展史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和梳理,以期从中探寻规律性的东西,为设计中高职英语教材衔接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就中职英语教材而言,在2009年以前,先后出版的教材有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的《英语》(精简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英语》(基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英语》基本版等。中职英语教学由于起点比较低,这些教材在出版说明中会有诸如“本系列教材的普通起点为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要,要求学生掌握600英语词……”这样的声明。2009年后,分别由外研社和高教社出版了两套中职英语系列教材。前者(《外教社新世纪中职英语》)共四册,前三册为基础部分,第四册为拓展部分。教材采用“任务型教学法”,以“听说”带动“读写”,用“任务”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听、说、读、写。教材采用“话题”“情景”与“功能”相结合的体系,通过与学生实际生活接近的“情景”把“课程标准”规定的26个“话题”和26项“功能”融进课文设计任务;每个单元最后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额外拓展”任务和要求,满足学生不同个性和兴趣发展需要。后者(《中等职业教育系列教材:实用英语》)所采用的话题素材都来自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如问候、介绍、喜好与厌恶、时间、邀请、旅游、问路,等等。每个教学单元包括口语、阅读和语法三大模块。每个模块在内容设计上循序渐进,并且均附有针对性很强的练习,突出了相关重点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训练。这两套教材的出现弥补了中职英语教材的不足,对促进中职英语教学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开始之初(约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高职院校通常采用《英语》(高等学校文科教材非英语专业用)、《英语》(理工科用)教材,或者使用董亚芬主编的《大学英语》(非英语专业本科教材)。受限于当时的实际条件,这个阶段的高职英语教材可以说是比较匮乏的,直到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高等教育出版社据此出版了为专科学生量身订做的第一部英语系列教材——《实用英语》系列教材。该系列教材甫一出版发行,就得到了广泛采用。进入21世纪,随着修订版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颁布,高职高专英语教材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陆续出版了《新编实用英语》《新世纪高职高专英语》《新起点大学基础英语》《新视野英语教程——高职高专版》等系列教材,基本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区域高职英语的教学需要。
  对中高职英语教材的发生学考察发现,中高职英语教材基本是“各说各话”或者“互不干涉”,都是以各自的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编写教材,彼此之间缺乏联系和沟通,导致“中职英语的基础模块和高职英语的公共英语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复,中职英语的职业模块和高职英语的行业英语缺乏连贯性”[15],因而两者之间的有效衔接也就无从谈起。
  四、中高职英语教材衔接的有效策略
  教材在教学体系中处于中枢地位,是学校办学的三大要素之一(人才、器材、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载体,学生学习知识的依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方法模式和效果,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要做到中高职英语教材的真正衔接,首先要确定教材衔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整体而言,中高职英语教材应具有一定程度的权威性,注重知识的广博性,强调结构的松散性,把握问题的指向性,体现时代的前沿性以及突出应用的工具性。换言之,编写中高职英语衔接教材的指导思想应该是:能反映现代职业教育思想,能体现具有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技术型人才培养要求的职教特色,教材编写体系要具有创新性,教材编写内容要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而且特别要有统一的编写体例,做到中高职英语教学的一体化衔接。中高职一体化英语教材的编写思路可以参照刘黛林教授提出的教材配套改革与建设的基本思路: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基本导向、以分层次教学为基本特征、以“基础英语 行业英语”为结构模式的实用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公共英语教材建设体系,以使教材的内容及组织能够最大限度地符合学生形成和提升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16 ]。换言之,在编写教材时,要注意在运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析复杂知识或方法理论方面,要体现其普适性;在跨出狭隘的专业去拓宽学生视野方面,要体现其高等性;在培养学生“一以贯之”的能力以及对他们的创业、就业及事业启示方面,要体现其职业性[17]。
  其次,制定统一的中高职英语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是一个包涵教育主管部门、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评价模式、课程设置、以及教材支持等在内的“英语教学运行机制的整体重构过程,是一个需要进行全方位系统考虑、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的系统工程”[18]。如果其中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就会受到很大影响,进而制约整个中高职英语课程的有效衔接。衔接的教材必须在该大纲或教学要求的统一指导下进行编写,这是没有任何疑问的。2009年1月教育部正式颁布新《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提出“培养学生在生活和職业场景下的英语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和“全人教育、职业教育、能力本位、实践导向和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并要求英语教学要与职业生活紧密联系,突出教学的职业化与生活化。因此,高职英语教材应该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高职英语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并据此编写相应的高职英语教材,从而实现中高职英语教材的有机衔接。
  第三,确定中高职英语衔接教材的编写体例和编写内容。在编写体例上,建议采用“EGP ESP”的模块化形式,即在充分考虑满足学生通用英语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密切结合各专业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实际需求,即学生将来求职以及工作的需求,编写既能满足个人需要又能满足专业发展需求、语言基础知识学习和素养提高并重的模块式英语教材。中职英语方面,200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材编写组编写的《英语》教材就包括了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等系列模块。该套教材以能力教育为出发点,旨在帮助学生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实用能力。每个模块在内容设计上循序渐进,并且均附有针对性很强的练习,突出了相关重点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训练。因此,建议高职英语教材可以在该套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一般性社交和职场及目标岗位实际使用英语的场景进行细分,以职业趋向为主,提炼出若干知识和能力点,对这些知识点和能力点进行筛选和归纳,根据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实际(课时、学生基础、条件等)精选出适量和实用的知识和能力点,再根据目标工作岗位群的特征,进行语言精加工,整合成具有共性特征的技能模块,从而形成以“核心技能培养”为基础的崭新的教学内容。另外,为加强和提高中职教学质量,教育部开发了“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构建了统一的模块式课程结构体系,开发了相应的统编教材,这为中、高职课程衔接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 考 文 献
  [1]马君,周志刚.发生学视野下职业教育价值观的历史演进[J].职业技术教育,2008(22):81-84.
  [2]张乃和.发生学方法与历史研究[J].史学集刊,2007(05):43-50.
  [3]祝士明,马东东.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3(25):37-41.
  [4]刘凌,肖化移.试论中高职课程内容的衔接[J].职业技术教育,2007(10):50-52.
  [5][10]孟源北.中高职衔接关键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4):85-88.
  [6]刘辉,王海亮.中高职衔接的历史逻辑、现实困境及其超越[J].职业技术教育,2011(31):5-11.
  [7]朱雪梅.我国中职与高职衔接研究述评[J].职业技术教育,2011(7):24-27.
  [8]黄彬,焦小英,林世俊.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2(35):20-24.
  [9]丁金昌.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119-124.
  [11]黄奕云.从课程论视角分析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问题与对策[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62-66.
  [12][16]刘黛林.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J].中国外语,2009(6):77-83.
  [13]向前进,曹佩升.高职英语需求状况及教学体系改革与发展研究[J].中国外语,2009(3):11-19.
  [14]刘黛林.高职高专外语教育发展报告(1978 -2008)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257.
  [15]代俊艳.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的现状分析[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2016(3):67-68 80.
  [17]王艳,周元雄.高职通识教材究竟要什么“味”[N].中国教育报,2016-4-12(11).
  [18]高原.我国中高职衔接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5):43-45
其他文献
石塔、童年与天启  “一个人的一生从未跟一条河流一起生活过,那是遗憾的。如果没有与一座山相处过,也是遗憾的。”童年时代生活在平原上的作家张锐锋在他的散文里这样写道。值得庆幸的是,这两种遗憾都不属于我。事实上,我的人生画卷正是以一座大山为背景,沿着一条河流淌的方向展开的。这座山就是川西著名的天台山,这条河就是邛崃市的母亲河—南河,《华阳国志》上称之为布濮水。濮是古代西南地区的主要民族,以一个民族来命
门就开在那里  门就开在那里。一把四刃的刀  没有任何的坚硬  可以磨蚀它的锋芒  门就开在那里。像一方漂亮的伤口  也许你就是它最流畅最完美的疼痛  高原  渴望亲近或征服一种高度  人们从一些低矮的地方出发  到高原去,寻找上面或下面的东西  到了高原的人都很沮丧  高原和想象的不同  高原在亲近或征服的脚下,依然高大  爬上去和走下来的人  浑身粘满阳光青草的味道  述说高原的时候,说马匹是
那雁子已掠过每个人头顶  没有雁阵的天空下  万物难得安详  最后的林子里  都是些飞不走  也飞不远的东西  风中还有哨声传来  不是雪白的鸽子  菊花们时来运转  如千手观音,坐看尘埃收拢  山河生出鱼尾纹  看主人给牛羊,准备干粮  看那些叶子,自由落体  看九九重阳的北国风光里  有人在悄悄添衣  午 夜  小窗外粗大的竹子,今夜被一节节照亮  那是电灯的光芒  这里,将死的叶子们被反复观
“伊格纳西奥,你在我背上,告诉我,你听到什么声音或者看到什么地方有灯光了?”  “我什么也没有见到。”  “我们该离目的地不远了吧。”  “是啊,可什么也没有听到。”  “你好好看看。”  “我还是一无所见。”  “你真是个可怜虫,伊格纳西奥。”  这两个人拉长了的黑色身影在小河沿岸一上一下地移动着,这黑影有时爬上了石块,有时缩小,有时增大。两人只有一个摇摇晃晃的黑影。  月亮像一团圆圆的火球,从
我认识那个女人。当我路过她身边时,我侧过身子,尽量避免与她接触。我双眼所到之处,可容纳三四百人的大礼堂内漆黑一团。  礼堂入口处,女人在同我的丈夫打招呼—马老师好。那一刻,我的心是一面巨大的镜子,可以透视反射这世间的一切虚伪。丈夫的反应没有异样,他镜片后的眼神平淡无奇;令我诧异的是那个女人的眼神也平静如水,她甚至懒得跟我丈夫搭话。这怎么可能?我丈夫在我眼中不但是一个大帅哥,更是一个大才子。而且,我
黄河在青海、四川、甘肃三省交界地区,自西北向东南流,受松潘高原和岷山山脉所阻,折转流向西北,在若尔盖和玛曲交界的大草原,形成了180度的大转弯。在这个巨弯部,由于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地形,再加水草丰茂,沼泽遍布,逐渐发育形成了两条河流。两河源同出于岷山,并行北流,经过沼泽草地,然后汇入黄河。只是由于水色稍有不同,在四川唐克先入黄河的一条叫白河,后在甘肃玛曲卓格尼玛草原东南的曲果果芒——即马麦哲木道
当我提笔写这篇文章时,10月20日已经过去了40天。  即使我从来没有刻意去回忆,但我还是一眼认出了那个学妹。人潮中,她披散着波浪一样的长发快步走远。10月20日那天,她是第一个进入我镜头的新生辩手。  校里的杂志计划出一期采访稿,采访对象是那年“新生杯”辩论赛的落败选手,要突出“新生”“落败”“瞬间”这一系列关键词。而我身在杂志图片部,任务就是用相机记录选手落败的那一瞬间。  “抓拍!就是尽量抓
摘 要 “谁来种地”“如何种地”已经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助于改变中国农村的社会面貌。陕西省作为2014年确定的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整省推进”的两个省份之一,在培育实践中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做出了典范。以陕西关中地区数据为第一手资料,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接受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土地经营规模、家庭总人口
亚楠,本名王亚楠。中国作协会员,新疆作协理事,伊犁州作家协会主席。  巴音布鲁克  它的辽阔不是虚空在时间里  晃动 不是鸿鹄越过  汗腾格里雪峰 越过我的激情  越过最后的疼痛  而进入 而把内心掏空  但天鹅安歇在这里 她们优雅的  步履不曾被目光污染  也不曾在另一片水域抖落  忧伤 并且就像  她灰色的眼睛  拥有纯净 自由和安详  都将回到她出发的地方 回到  青青草色……明亮的音符  
摘 要 专业的师资是支撑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力量。通过深度访谈6位来自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负责人发现,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队伍存在教师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青年教师教学压力大等一系列问题。据此,高职院校应对学前教育师资进行统筹规划,制定合理的师资建设方案;加强师资职后培养,提升现有师资质量;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引进机制,逐步聚集行业优秀人才等。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学前教